《考试脑科学》这本书的作者叫池谷裕二,是日本东京大学药学研究所教授,主攻脑科学研究,同时担任日本的脑信息通信融合研究中心主任。2002年,他撰写的一本《高中生学习法》在日本出版,十几年来一直很畅销。这也可以理解,毕竟,东京大学是日本一流学府,类似于咱们国内的清华北大;那么日本民众看到池谷裕二出了这本《高中生学习法》,就相当于咱们看到一位从清华毕业的、专门研究脑科学的清华教授出了一本教你如何学习、考上好大学的书,那大家肯定都想从里面学上几招。
本书我们分成两部学习,本篇我们学习第一部分:记得多;下篇我们要记得准。
如何记住更多考试知识。这件事的难点在于,它对于人脑来说,其实是“反本能”的。从脑科学的角度看,相比于“记住”,我们生来就更擅长“忘记”。
什么意思呢?这得从人脑的记忆原理说起。
我们的记忆分为短期记忆和长期记忆两种。短期记忆的特点是,容量小,不能同时保存太多的信息,而且保存下来的信息也会很快被忘记。
比如说,你为了吃方便面烧了一壶水,等待水开的过程中接到了朋友打来的电话。这时,如果你和朋友聊得非常开心,就很有可能忘记正在烧水这件事。这是因为“烧水”只是短期记忆。
但是,我们所有的记忆,都要经过短期记忆这一站,才能被进一步转化为长期记忆。这个保存长期记忆的地方,叫做“大脑皮质”,它相当于人脑的“硬盘”,可以保存我们已经记住的知识。所以,要想记住更多的考试知识,你要做的,本质上是把更多的考试知识从短期的“临时中转站”里挪到长期的“硬盘”里。
但是,这件事情对于我们的大脑来说,是非常不愿意去做的。
因为,人脑里的这块硬盘不同于电脑硬盘,它是无法扩容的。所以,为了灵活运用有限的存储空间,我们的大脑会把接收到的所有信息,按照价值分为“必要信息”和“非必要信息”,只有被判定为“必要”的信息才会被运送到大脑皮质内长期保存。
谁来做这个裁判呢?它就是人脑中的海马体。
海马体是人脑的一个重要功能区,大致位于耳朵深处的大脑部位。它的形状有点像弯曲的小手指,直径约 1 厘米,长度略小于 5 厘米。
那么,什么样的信息能会被海马体判定为“必要信息”呢?是专业课要考的公式,刚刚背过的英语单词,还是课本上所有清朝皇帝的名字?
很可惜,都不是。因为海马体的判断标准,是“这个信息对生存而言是否必要”。那么,我们想想,用这个尺度来衡量,是教科书上的知识更重要,还是“吃了变质的食物会中毒”“碰到火苗会受伤”这类信息更重要呢?答案不言而喻。
这背后的深层原因是,对于包括人类在内的所有动物来说,在漫长的进化过程中,所谓“学习”,本质上其实是记住在险境中获得的经验,以免再次遇到同样的危险,这样才能越来越适应周围的生存环境。
因此,我们的大脑在自然运行状态下,是不太乐意把考试知识从短期记忆转变为长期记忆的。从它的角度看,自己这么做可都是“为了你好”。因为,只有挡掉这些在它看来“无关痛痒”的信息,才能把有限的记忆空间更多地用于存储必要信息,帮你更好地生存下去。甚至可以说,人脑的设计机制,其实是为了能够尽快忘记大量信息。相比于“记住”,人脑本来就更擅长“忘记”。
那么,如何才能让它把考试知识存进长期记忆呢?
作者告诉我们,要想让海马体这位“记忆的裁判”把考试知识判定为必要信息,最有效的方法是把同一个考试知识反复传送过去。这样一来,海马体就会产生错觉,想着“如此锲而不舍地传送来的信息一定是必要信息”,从而允许信息通过“关卡”,进入大脑皮质。
这也向我们揭示了,为什么从古至今,谈到学习这件事,人类总在用不同的语言强调同一件事情,那就是“反复训练”。
听到这儿,你可能有点失望了:难道说,要想记住更多的知识,必须一遍又一遍地把它们往脑袋里装吗?
事实上,的确如此。不过,这并不意味着,咱们就束手无策了。作者告诉我们,“反复训练”这条路径本身虽然不容易改变,但是,我们可以通过提高训练效率,把这条路缩短一点。
那么,怎么才能提高训练效率呢?你看,咱们的每一次知识训练其实都相当于是在用外界信息去刺激海马体。那么,如果我们能提升每一次刺激的强度,就能减少刺激的次数,从而提升记忆效率。
在这里,作者也给我们提供了四个能帮我们提升记忆效率的“神奇工具”。
第一个工具,是一种叫“θ波”的脑电波。当我们处于好奇、紧张、兴奋或者期待的状态时,θ波就会出现。而如果我们在θ波出现时刺激海马体,就能够大大减少刺激次数,有时候甚至只需要原本1/10的次数就能把短期记忆转变为长期记忆。
在实践中你可能也发现了,如果是自己感兴趣、好奇的内容,那么即使记忆的次数很少也能记住。比如喜欢的电影明星演过的作品和年份,或者喜欢的球队里每个队员的生日,等等。相反,如果是不感兴趣的考试知识,我们可能学了很多次也记不住。
因此,想要提升记忆效率,主动培养自己对学习内容的兴趣无疑是一个很好的入手点。我记得上高中的时候,班上的英语学霸喜欢看美剧,他就从网上下载各种美剧剧本,打印出来,学习累了就读一读,一边看剧情,一边就把里面的好词好句记住了,他说自己就是用这个来替代英语作文素材积累的。我们平时经常说“兴趣就是最好的老师”,其中很重要的一个原因可能就是θ波带来的记忆力增强效果。
此外,作者还提供了一种挺有意思的、人工激发θ波的方式,那就是让自己处于移动状态。不知道你身边有没有一些人,喜欢一边走动一边背东西。作者告诉我们,人在走来走去的时候,大脑更容易产生θ波,因此这些人在走动时的记忆效率的确可能获得了增强。此外,即使人没有亲自走动,只是在乘坐公交或地铁,只要大脑能感知到正在移动的状态,就会产生θ波。所以,按照这本书的发现,你在走路、坐车的时候听得到上的音频内容,可能比端坐在书桌前看文字,更有助于有效记忆。
好,前边我们说了第一个能够辅助提升记忆效率的工具,θ波。第二个工具,叫作“杏仁核”。它紧邻海马体,只有人类小指的指甲那么大,可以看作是人体“情绪的工厂”,我们平时感受到的喜悦、悲伤、焦虑等情绪都是出自这里。研究发现,当我们的杏仁核处于被激活的状态,也就是情绪高涨的时候,记忆力更强。
你可能也发现了,那些咱们印象深刻的往事,大多掺杂着某种强烈的情绪,或快乐,或悲伤,等等。这样伴随着高涨情绪被储存起来的记忆往往称为“回忆”。
激活杏仁核后记忆力提升这一现象,要追溯到最原始的动物本能。我们都知道,生活在大自然里的动物们,除了要经历许多性命攸关的恐怖威胁,还要时刻担忧能否找到食物。因此,它们必须要把遇到天敌时的恐惧感,以及好不容易才找到的觅食地点都深深地记在脑子里。为此,“以情绪来辅助记忆”的能力应运而生,并且至今仍残存在我们的大脑里。
那么,怎么才能利用这种能力呢?有一招叫“情绪唤醒”。我们拿一个枯燥的历史知识点举例。比如说,“1815 年,拿破仑被流放到圣赫勒拿岛”这个知识点。你可以想象,经历过种种作战和挣扎后仍然失败了的拿破仑,还要被流放到荒岛上,境地何其悲惨。如果换作是我们自己,心中又会是何等的万念俱灰。像这样有感情地代入历史情节,会更容易记住知识点。
我自己对这种“情绪唤醒记忆法”也有切身感受。我的高中历史课本上,关于1842年镇江之战的知识点里,有这么一句描写,说当时守城的清朝军队面对进攻的英国军队誓死抵抗,“血积刀柄,滑不可握,犹大呼杀贼”。我当时可以说是大受触动,一下子就记住了这场战役,并且一直记到现在。
当然,除了“感动”这种情绪以外,快乐、焦虑等各式各样的情绪都可以用作记忆的工具。比如,你应该也认识这么一类人,平时怎么背也记不住,一到考试前却能一下子记住大量知识。这可能就是因为,他们对考试的焦虑情绪激活了杏仁核,使记忆力得到了爆发性的提升。
当然,这种“特效”并非对每个人都能应验。作者更推荐我们利用一些积极情绪,比如在背诵过程中联想一些有意思的谐音梗、双关语或小笑话等。而如果在记忆过程中,能进一步对书里的人物、故事、理论产生兴趣,从而在激活杏仁核的同时,还能让大脑产生θ波,那就更加完美了。
上面我们说了θ波和杏仁核这两个辅助记忆的工具,接下来的这个工具叫作“关联”。意思是,把你要记住的这件事,跟其他事物尽可能多地关联起来。
比如,把英文单词结合词根或例句去背,边背诵边联想知识的实际应用场景,或者自己创作一些跟知识相关的顺口溜,等等。
除此之外,把知识跟图像关联起来,也能增强记忆。比如有一种名叫“记忆宫殿”的记忆方法,就是在头脑里建一座细节完备的虚拟宫殿,设计一条宫殿游览路线,然后把你要记忆的信息跟游览路线上的主要景物绑定起来,这样你下一次游览宫殿的时候,便能顺着路线上的景物想起那些信息;此外,平时给课本章节画一画思维导图,或者记住某一段知识在课本里相对于一幅图的位置,等等,都能辅助记忆。
前面三个工具,θ波、杏仁核和“关联”,都是教我们如何在“知识输入”这个环节发力。接下来的这个工具跟它们相反,叫“知识输出”。作者指出,相比于输入,我们的大脑更重视输出。站在海马体的角度,虽然重复输入和重复输出都能够让它判定这个信息很必要,但输出给它的刺激强度是更大的。比如说,同样的知识,仅仅靠输入的话,可能需要四五遍才能被存进长期记忆;但如果是一遍输入再加一遍输出,可能也能达到差不多的效果。
这件事的实践启发就是,我们与其在复习时反复钻研教科书,不如在掌握课本知识的基础上,自己多在纸上推导默写几遍,多做几遍习题集。还有,“向他人讲述”也是一个好办法。因为它既是一个知识输出的过程,也是一个把知识跟实际情景关联起来的过程。
好了本篇我们学习了《考试脑科学》的第一部分:记得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