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05-17周期性震荡和超稳定系统;人生应该被建构成一个超稳定系统?

        一个系统要始终保持稳定,是很难做到的。就好像一池湖水,一阵微风吹来,就会荡起一层层的涟漪。系统的不稳定状态分为两种:1. 朝着稳定态变化的过程;2. 周期性震荡。所谓“周期性震荡”,是指一个系统以特定的频率进行周期性震荡,这时就可以依据震荡的频率来预测系统的发展趋势。比如政府对市场的宏观调控周期,动物的昼夜节律,捕食者和被捕食者的数量波动关系等。如下图所示:

a. 捕食者和被捕食者的数量动态变化过程; b. 每一物种围绕一个稳定态进行周期性震荡

        辨别系统处于稳定态,不稳定态,或周期性震荡的状态对于系统研究至关重要。系统处于什么状态跟两个因素密切相关:1. 系统的初始态;2. 子系统相互作用的方式。如果将人生发展轨迹看作一个系统,初始态便是一个人的家庭背景。有些行业从小的积累对于日后的成长十分重要,比如音乐,体育等,初始条件的差异会对系统的发展产生极难逾越的影响。在这个例子中,可以将一个人为人处世与他人打交道的方式视作子系统相互作用的方式。我们会发现,那些从小无依无靠需要自己去闯荡社会的人会更善于察言观色,善于借助他人来提高自己的生存几率和发展空间。相反,那些从小衣食无忧碰到任何事情任何困难都有家里人帮忙打理帮助摆平的人,在处理人际关系时更容易以自我为中心,不能够体察他人,在以后独立闯荡之时,就会使自己的人生轨道处处受阻,难以推进。

        控制论认为,一个拥有健全的负反馈的系统更容易进入稳定的状态,而一个正反馈系统容易进入不稳定状态。所谓“察言观色,伺机而行”,不就是根据对方的反应来调整自己的言行举止吗?属于负反馈机制。以自我为中心就是无视他人反应,自我感觉良好,不断放大自己的不当行为。想想那些一言堂的领导们。基于这一特性,控制论提出改变系统稳态两种方法,如下图所示:

把稳定系统变成不稳定系统,可以通过加入一个放大器,加强正反馈;把不稳定系统变成稳定系统,可以加入一个滤波器,加强负反馈

        演讲时人们多少都会心理紧张,有的人善于通过忽略观众的反应,也不去思考内在自我对于自己状态的评价,从而使自己快速恢复常态。这是一个通过滤波器把不稳定状态变成稳定状态的例子。反之,一个人如果不能够很好的掌控自我,去放大观众的负面反应,进一步放大自我的负面评价,那么就会进入更加紧张的状态,这是通过正反馈使系统由稳定态进入不稳定态的例子。可见,一个人内心装载了哪些滤波器,哪些放大器,对于其生命的状态,人生的发展,可以产生天翻地覆的影响。而这些滤波器,放大器,说到底就是一个人的认知能力,价值观,性情等等。我想到了曾国藩在47-48岁发生的那次人生的顿悟或蜕变。咸丰八年,48岁的曾氏重新出山,人们发现他似乎一夜之间就脱胎换骨,为人的方式由之前的刚直变成了圆通,从此开启了人生道路的亨通之运。这种转变如何发生的呢?后人发现,原来曾氏在这一年之中,重新参悟了老庄之道,反思自己前期所遇到的重重困难在很大程度上是由于自己刚正的为人,以圣贤的姿态持一种高高在上凌驾于他人的心理定位,看轻他人,苛责他人,故而屡屡得罪同僚,使得自己在官场,在军事上处处掣肘,寸步难行。此一番猛醒,对于曾氏而言,不正可以解读为他将放大器变成了滤波器(以前是自己要做圣贤,也以圣贤的标准要求他人;后来是虽然自己坚持圣贤之道,却能容忍他人,宽容他人),将正反馈变成了负反馈,从而改变了自己的人生状态和命运的例子吗?

        既然系统无法始终保持稳定,那一个系统可以如何去应对不稳定状态呢?那就是在一个更大的尺度上形成超稳定系统。所谓“超稳定系统”,是指通过“稳定——不稳定——稳定”这种周期性变化的方式使得系统在一个更大的尺度上(时间或空间)保持稳定的状态。比如,作者认为,中国历史就属于一个超稳定系统,两千多年来其基本社会结构保持不变,但是每隔几百年就出现一次周期性的大动荡。恒温动物的温度调节系统,中医里的脏象学说:人体结构由心脏、脾脏、肺脏、肾脏、肝脏五个子系统构成,彼此之间通过各种正反馈负反馈的相互作用互相适应,保持平衡,以保证机体的正常功能和健康状态。如下图所示:

中医中的脏象学说

        如果将超稳定系统用于解释人生轨迹这个大系统,就相当于在坚守一个大的人生追求这一基本目标之下,既可以通过终生从事于某一项事业,又可以通过在不同的人生阶段做不同的事业(但是具有相同的价值追求)来实现。比如,大的人生追求是做一个对社会有贡献的人,具体落实层面可以藉由在不同的阶段从事不同的职业,并对社会做出不同的贡献来实现。基本的追求属于人生这个系统的超稳定状态,在不同的阶段从事的不同的职业则属于系统的周期性的震荡态。

你可能感兴趣的:(2022-05-17周期性震荡和超稳定系统;人生应该被建构成一个超稳定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