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为真实的自己?什么是人生的意义?这个思考一直在我心中萦绕,一切最终都要回到原点。
《禅者的初心》提到初心不是最初的心,是指初学者的心,即便对于早日熟络的事物,都要抱有一颗初学者的心,而这似乎已被我遗忘,我需要去重新的拾回它。而青海,一个离天更近的地方,一个完全陌生的地方,或许能给我一些意外的链接,创造全新的感悟。
因为007 18班的伙伴俞燕文就在西宁,她还特地请了假,不仅前来接机,还载着我去了塔尔寺。
塔尔寺是来青海旅游的推荐景点,这是一座藏传佛教黄教格鲁派的寺庙,也是黄教格鲁派创始人宗喀巴大师的出生地,他的两个徒弟,你比较不会陌生,一位是班禅,一位是DALAI(谐音)。
跟着导游领略完塔尔寺的文化,我们从寺里的斜坡往下走,迎面碰到了一个年长的阿姨,皮肤晒的黝黑黝黑,身上的军绿色绒衣有些破旧,她缓缓地走过来,伸出手掌,手心朝上手背朝下向我们边比划着;听是听不懂,不过看手势也能理解是要钱的意思,我摇了摇头,顿了下,继续往前走。
而此时,她突然向我们问了一句,现在时间几点了?我还没反应过来,同行的人掏出了手机看了下时间告诉她,她说了声谢谢后,似乎什么事都没发生的样子,继续向其他人伸手。
我突然有点懵,难道她就没有羞耻心吗?难道她觉得伸手要钱这件事情很正常吗?我们正常的理解里,一个伸手向人要钱的人就是在卑躬屈膝,但为什么她,却如此淡然呢?
想起我们在参观寺庙时,看到几个黝黑的看起来像是藏族的小孩子,边吃东西,边玩耍,看到行人经过时,其中一位小朋友就暂时停下来,然后蹦蹦跳跳的走过来,伸出小手摆了摆,然后边比划边哼着话。应该是要我们给些钱或者吃的,我们也摇了摇头,她也没有说什么,返回去,继续和小伙伴开心的玩耍,似乎一切都很自然。
这不禁让我开始反思,是不是因为我自身有了分别心?就是我认为向人讨钱应该卑躬屈膝,但是,在他们的世界,这个事情如此正常。就像导游和我们提到,绝大多数的信教徒,无论年龄大小,无论财产多少,他们一生的财富,估计有80-90%以上,都要捐给寺庙。
正常的情况下,工作挣钱供给吃喝是足够的,但是因为他们捐了这么多钱,生活就变的很困窘,但是,他们看起来依然过的很开心,黝黑的脸上洋溢着幸福的光芒。
导游在介绍塔尔寺时,提到这里最多的佛像,不是佛祖,而是弥勒佛;而弥勒佛也叫未来佛,正是因为他们不求今生,求来世,似乎有种对当下的生活保有天生的乐观主义。
更何况还有不少的信教徒会花几天到几个月的时间,在寺里磕长头(五体投地的趴在地上磕头,有些磕的多,会磕到十万个,一个普通人至少3-4个月的时间),而且他们是白天过来,然后晚上离开去附近的旅馆,隔天继续来,周而复始,吃住全部自己解决;而且在通往拉萨的路上,还会看到更多沿路磕长头的人群。
或许,他们活着的意义就是今生不断地修行,只为让来世变的更好,而如此纯粹的情感,去如此真诚的面对这个世界,正是他们的幸福啊。
人的一生都没有一个可以准确定义的真实自己,我们都是在不断前行的路上,逐渐长成自己的样子。
我们内心都有一些所不知道的地方,而通过见证这些不一样的故事,遇见不一样的人,最终与这个世界建立更多更深的链接,让自己生命的意义变的不一样。
幸福的本质是知足吧,当你觉得你幸福的时候,所有的外界的环境限制,所有的物质基础都变的不重要,因为这是发自内心最真的精神富足。尤其当我看到了一位早衰症的患者—— Sam Berns 的Ted演讲(http://www.bilibili.com/video/av23765210)。
早衰症是一种什么病症呢?60亿的人里,只有350人会得上这种病,而且无药可医,绝大多少在不到普通人成年的时候就会早早的死去。
看到他这样的绝症,我们会想当然的觉得他很苦,很可怜,但是他自己似乎并不这么觉得,在他17年的生命里就活出了人生的意义,还总结出了快乐的人生哲学。
1.对于自己所做不来的事觉得没什么关系,因为还有许多事情是你能做的
2.找到一群你愿意和他们一起交流的人群
3.一直往前看
4.永远别错过参加派对的机会
这些原则,看起来并没有什么不同,似乎就是很普通的鸡汤,但是从这样一个人的口中说出,这种震撼是难以形容。
什么是我们人生的意义?什么是真实的自我?或许这个答案需要我们穷尽一生去思考,并且要持续不断地去接触更大的世界,去了解更多的文化,这个世界只会在你眼中呈现出一部分的真实。
回想过去这一年,为什么我会感觉到自己的蜕变呢?或许最大的原因,就是因为在这一年里,旅行了4万公里,见过成百上千形形色色的人,聆听过各式各样的故事,而这些故事都在逐渐点亮我未曾发觉的内心,也逐渐照亮了我前行的路。
赚钱毫无疑问是极其重要的事情,是让我们解决99%的问题,也是有能力、有时间享受更高品质生活的开端,而人生的战略是要让自己活的有意义,那么除了工作外,还要更多的去了解这个世界,去博物馆看展览、去音乐会聆听音乐、在旅行中收获感悟等等,尽可能多了解这个世界的故事,扩大自己认知的边疆。
就像国学导师傅佩荣分享的一句话:
不要老问自己“为什么”,而要多问自己“为了什么”,“为什么”的关注点是“过去”,“为了什么”的关注点是“将来”。
什么是真实的自己?什么是人生的意义?我们会在这不断地探索与思考中慢慢地浮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