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心理学著作《自我》笔记(200页~最后)

过分缺乏自我意识的消极影响

成功的自我调节要求个体将他们的行为与相关的标准进行比较,这种比较过程更可能出现在具有自我意识的个体身上,因此,任何降低自我意识的举动都将阻碍个体进行自我调节的努力。

去个性化和道德行为

当个体失去个性时就发生了去个性化。群体情境中往往会出现这一现象,而且,它常常伴随着道德松弛的现象。例如暴力行为、攻击性行为和反社会行为,例如足球赛中常常会有不择手段、违反道德取胜的队伍,例如中学的课堂,普通的班级没有老师可能会乱成一团,有老师则秩序井然。

酒精消耗和自我调节失败

酒精能够降低自我意识,喝醉时,个体的自我意识开始变弱,从而无法将他们的行为与适宜的标准进行比较,因而,他们会做出正常情况下不会做的行为。比如最常见的酒局谈判,喝一喝酒往往就能谈成生意。

自我意识是成功的自我调节的核心部分,因而,酗酒常常关联着自我调节失败。

酒精还可以限制人们注意到直接线索的能力,降低了他们抽象思维的能力,这被称为“酒精近视”,它干扰了超越性过程,即突破当前情境而追逐更远目标的过程,(使个体更倾向于短视,做出不安全性行为,如酒可以壮胆)。不幸的是,酒不仅可以使人更健康(如它可以使人放松),它也可以使人对自己感觉更好。

过度自我意识的消极作用

过度的自我意识也是有害的,(以下是具体的消极作用:)

阻塞

当个体很想表现得出色却无法表现出最佳状态时就会出现这种现象。

对自身的过度关注致使个体将他们的行为与相关标准做比较,并且过多的考虑了他们自己的行为。这反过来又干扰了正常水平的发挥。对成功的预期和对失败的恐惧都可以提高自我意识,产生阻塞。比如TED演讲者站上讲台,会紧张。

刻板印象威胁:比如本来内向的不合群的人想要通过行动证明她爱某个集体,便会在实施行动时感到紧张,因为对自己的刻板印象提升了自我意识,导致了阻塞。

自我破坏行为

过分的自我意识也可能产生自我破坏性行为,比如“一醉解千愁”,醉酒降低了自我意识水平,使个体感到不再痛苦,但是个体的身体也受到了伤害。当自我意识变得过分强烈和令人厌恶时,个体就试图通过这种行为从自我中逃离出去。比如受虐狂、寻求刺激、堕落甚至最为严重的自我毁灭。

第六章行为的自我调节 summit

1.激励行为的自我调节模型是关于个体选择做什么以及他们如何实现目标的。模型包括三个方面:(1)目标选择:(2)行动准备:(3)行为拉制环路。

2.行为控制模型假设人们是利用信息来调节他们的行为的。在确定一个目标或标准以后,人们定期地监控他们的行为,并将行为与某些标准进行比较。这种比较过程导致(1)对认为未来的努力是值得的期待,(2)一种兴趣反应。这些因素反过来又决定了人们是否能够坚持他们的目标

3.自我效能感是指人们关于他们自身的能力是否能够带来想要的结果的想法。具有高自我效能感的个体自信他们能够获得成功:低自我效能感的个体则怀疑他们的能力。这些信念在行为调节过程中起了重要的作用,影响(1)个体所确定的目标:(2)个体准备实现目标的决心以及(3)个体愿意为实现目标所花费的时间和努力。

4.可能自我指的是个体关于他们将来样子的看法。这些可能自我中有一些是积极的;另一些则是消极的。生动清晰的可能自我描述会通过影响个体的价值观而影响个体的目标选择。可能自我也能帮助个体专注于他们的目标上。

5.关注自我的个体比起较少关注自我的个体来更愿意将他们当前的状态与相关标准做比较。当期望是有利的时,聚焦于自我的注意能产生高度的努力,持续的坚持,以及出色的绩效;当期望是不利的时,这种对自我的关注就会导致不努力,坚持性差,以及低下的绩效

6。防御性悲观者在以悲观的方式看待问题时能够出色发挥。这是因为做好最坏的打算能够降低焦虑感。

7.某些人工作或学习的目的是为了向自己或他人证明他们是有能力的。这些个体相信,智力是固定不变的。另一些人则是为了培养自己的能力。他们认为智力是可塑造的。

8.外部奖励可能降低创造力,抑制内在兴趣。当奖励的控制力(如果你做了作业的话就有奖励)强于它的信息价值(这是你很好地完成作业的奖励)时,这种现象就出现了。

9.自我意识能干扰自我调节过程。自我意识过低时,个体将无法对他们当前的行为与适宜的高层次标准进行比较。这会导致攻击性和不负责任的行为(如不安全性行为)。过度的自我意识也是有害的。太过关注自我的个体有时会产生自我破坏行为(如酗酒或寻求刺激),因为他们想通过这种方式来降低自我意识水平。在极端的情况下可能导致自杀行为。


第七章 自我展示

自我展示行为指任何旨在创造、修改和保持别人对自己印象的行为。当我们试图引导别人按照特定的方式看待我们时,我们就在进行自我展示。即使在自己一个人的时候,我们也在进行着自我展示。比如对着镜子梳妆打扮等。

能否成功的让别人相信我们拥有某些品质,对于我们能够取得什么成就具有深刻的影响。我们与谁结婚、交什么样的朋友、能否在工作中领先等等,这些在很大程度上都依赖于我们说服别人的能力,即我们是否能够让他们相信自己值得他们付出爱、友谊、信任与尊重。对自我展示的关注当然也有负面作用,如过度减肥、攀比心理、滥用药物等。

自我展示的性质

1.人们为什么要进行自我展示?

促进社会交往

自我展示的一个基本功能就是界定社会情境的性质。很多社会交往都是角色统治的,每个人都扮演一定的角色。如果能够有效扮演角色,社会交往就能顺利进行下去。(比如老师就是不能像学生那样行动,飞行员要严肃镇定等等)。

社会生活是高度结构化的,存在过严格或非正式却一致承认的规则。在这些标准中,其中一条就是要人们支持,而不是诋毁他人的公众身份。这被称为“面子工作”。社会交往中的每个参与者都有义务尊重和维护他人的社会角色。为了这个目的,人们可能说假话,或者隐藏自己内心的真实想法或感受。(比如,人们总是公开表示他们喜欢收到的礼物,或者为不能参加某个聚会而寻找借口。)此类社会交往行为的一个重要动机就是为了避免社会冲突并降低紧张度。

获得物质或社会奖赏

这种策略性的自我展示代表着某种形式的社会影响。在这种社会影响下,个体(自我展示者)试图获得超过别人(观众)的权利。这种方式假定如果我们能够别人看待我们的方式,我们在控制社会交往以有利于我们的方式进行的过程中就处于更好的位置。多数时候策略性的自我展示“只涉及选择性的暴露和遗漏,抑或只是选择重点和时机问题,而不是可耻的谎言和虚伪”。

自我建构

我们试图塑造自己在他人心目中的形象的另一个原因是为自己建构一个特定的身份。此类自我展示的功能就更私密和针对个人。让别人相信自己拥有某些品质或特性只是说服自己的一个方式。

自我建构也可能是以创建一个身份开始的,也可能是自我验证和自我符号化。比如青少年会模仿社会上的各类人群,为了给自己塑造一个合适的形象;有钱的人会开豪车、穿名牌衣服11,确认自己有钱这个事实。

自我增强的需求也是自我建构的一个原因。通过向别人证明自己拥有这些积极的品质,他们就能更好地说服自己,这反过来也让人们的自我感觉更加良好。

最后,自我建构也能起到激励的作用。当人们公开宣布自己的打算,或者其他与身份相关的东西,他们就会感到更多的压力要做好它。如中国李存勖三箭誓仇。

印象管理的时间和方式

一旦出现在公共场合,人们就会对我们产生印象。我们对印象的处理随情境而变化。

影响印象管理动机的情境变量

自我展示的另一个成分是动机。我们先有创造理想印象的动机,然后才能付诸行动。(我们要依靠别人的判断才能得到想要的外部奖赏,求职面试便是经典的例子)

当我们成为别人关注的焦点,或者被人忽视或者躲避也是增加对自我的关注。前者会让我们(被动的)高度关注自我形象,而后者使我们塑造自己希望的形象时遇到阻碍。

和观众的熟悉程度也是影响自我展示特点的一个主要因素。当人们和自己关系亲密的人在一起时,就更容易放松。

社交敏感性

一旦我们产生了塑造特定印象的动机,我们还要拥有如何才能最好实现这一目标的觉知力。这种认知能力就叫做社交敏感性。社交敏感性指我们知道怎样做才能塑造期望的印象的能力。从他人角度看问题(我需要做出什么行为才能在别人心里留下怎样的印象)。要进行u=有效沟通,人们必须能够预测符号性的行为。

行动技能

人们需要具备他们认为能够塑造良好形象的行为的能力。

人们采用大量的策略来塑造期望的形象。口头宣布和选择性透露都很常见。此外,我们的小小的举动也会告诉别人我们是哪类人。意识到这一点,人们就会主动调整他们的动作来控制别人对他的印象。

当人们产生了塑造积极的印象动力,却感到实现的机会非常渺茫时,就会产生社会焦虑。在极端的情况下,这种怀疑会使人非常无助,并产生严重的社交恐惧症。

自我展示的个体差异

对自己公共形象的关注程度,以及他们想要表现的形象的种类方面却存在明显的个体差异。

自我监控和外向性自我意识

塑造期望的形象

人们想要塑造的形象:(五种常见的自我展示策略)逢迎讨好、自我提升、威胁、榜样化、哀求

逢迎讨好只要稍微狡猾一点就是成功的。逢迎讨好的方式包括热情、友好、谦逊等。因为人们希望自己是受欢迎的并且别人也喜爱他,但是过度也会适得其反,如果你的听众知道你在操纵他们,他们就会不相信你并讨厌你;自我提升的自我展示为了让别人相信自己是有能力的、聪明的和有天赋的,但是不怎么会让别人喜欢;威胁通常的做法是让人们保持距离,比如老板和老师等;榜样化,人们通过夸大自己在别人手中所遭遇的悲惨待遇,或者承受的苦难,比如成功上岸的考研人;哀求,人们有时会夸大他们的无知和脆弱,如果这样做可以得到他们想要的东西。

期望的形象具有哪些特征

收益和可信度。收益指尽可能呈现你最好的形象,可信度则是确保你的形象是可信的。

可验证性的作用

当观众可以检验你所说的话的时候,你的自我展示就必须更真实。

除了自我展示者的行动能力和领域的模糊性,可验证性又是一个检验可信度的一个因素。

观众对这些声明的反应

你如果合理地介绍自己是有能力的和胜任的,这对你总有好处。除非观众知道你在说假话,即使他们可能会怀疑,但是他们还是会相信你。

自我提升和自我保护

获得成功的自我展示的人展示的人往往是获得消极评价最少的人,而不是获得积极评价高的人。有的人特别想避免制造消极的公众形象,这样高度关注公共场合的自我保护避免了最大程度避免了消极影响,但是也很少产生积极的人际反应。在很少的情况下,对消极社会评价的恐惧会导致社会隔绝或者严重的自我挫败行为模式。

身份困境指公共形象受到威胁,有时需要很小的努力就可以避免,比如出丑或失言;而其他情况的身份困境就会产生严重的后果,其中的一种情形就是人们认为她应该对导致某个消极的事件和结果负责。

解释说明(被质疑的行为发生后解释)

人们采用很多机灵的技巧来减轻身份困境带来的负面影响。

五种解释类型:1.宣称无辜,拒不承担责任(直接否认自己的罪责)

2.重新解释,改变事件的含义(赋予积极的解释,比如打孩子是为了督促他们学习)

3.合法化,让行为合法(打人的人辩解是被打的人先动手的,自己只是反击)

4.找借口,降低故意程度(我喝醉酒了,才打的孩子,当时我没有意识)

5.道歉,承担责任并寻求谅解

预先找借口

人们可能会因为想要避免能够预期到的消极表现和结果而预先找借口。(比如学生可能在考试前公开宣称自己情绪差,以便接受糟糕的成绩)

自我妨碍行为

主动创造一些失败的借口。比如运动员在大赛前却不好好准备。

自我妨碍是一把双刃剑,一方面,为成功设置障碍可以使得在你失败的时候,人们不太会怀疑你的能力问题;另一方面,人们也不喜欢那些通过自己设置障碍而阻碍自己潜能充分发挥的人。正因为如此,当众进行自我妨碍可能是印象管理策略的最后一招,它只在成功的可能非常小,同时被人认为能力差比不被人喜欢所带来的负面影响更大的时候才使用。

身份修补策略

主动修复受损的公众形象是应付身份困境的最后一个办法。

可以是事先知道别的人对自己的某些个体品质有不好的印象;指出一些特殊的人或者榜样和你有共同的特点(沐浴在他人的光辉下)。(比如球队,如果一个人在球队之中,球队赢了,他会说,我们赢了;球队输了,他会说,他们输了)

自我展示和内向性自我概念

自我展示行为不仅有公众性的一面,同样有非常个人化的一面。特别突出的是,个人对自己的想法会影响到他们怎么展示自己。人们是自己行为的观众,正如我们的行为会说服别人我们拥有特定的品质和态度,同样,这也会说服我们自己。

角色内化

我们在社会生活中扮演着形形色色的角色,比如商贩、律师、作家、法官等等。在角色扮演的过程中,人们经常把这些与角色相关的个性品质内化,他们逐渐认为他们拥有他们所扮演的角色所拥有的品质。

人们在(他们知觉到的)他人反应的基础上形成自己的看法。人们通常是自己行为的被动观察者。比如经常抓捕逃犯的警察会经常看到罪犯眼神里流露出的恐惧,天长日久,他们就会感知到自己强大有力。

人们会转向那些允许他们表达自己知觉到的品质的角色,因此联结自我概念和角色的道路就具有两个走向。但有的情况下,人们的自我观点在最初的时候会与他们选择的角色不符。(比如一个垫底的学生忽然变成第一名,人们会认为她逆袭成功,因此她必须摆出学霸的非常努力的样子,因为人们会那样看她,这就是反射性评价,而她渐渐的变得好学,并且自己拥有学霸的品质,那是自我知觉,或者说不努力学习就会在她的行为和自我信念之间造成心理冲突或者认知失调)。

总之,进入新的社会角色的人通常认为自己拥有这个角色所拥有的品质。实际上,通过扮演这个角色,他们变成了其中的一部分,这并不意味着个体是消极的接受社会角色所加上的标签。虽然对某些角色的要求是严格的和不可妥协的,但很多还是温顺的,有重新解释的余地,这就允许个人将自己独特的特点代入所扮演的角色之中。(比如一个一个老师被要求是能慑服学生的,但是不同的老师有不同的特点,有的老师严格,而有的老师可以和学生做朋友。)

自我展示的延续效应

理论解释和实验发现 略

符号自我完成理论

人们有时候进行自我展示是为了私下地塑造自己的身份,这种行为可以看作是某种形式的自我建构。在自我建构中,人们把观众当成实现目标的一个手段,他们想努力努力说服别人自己拥有某种品质,其原因在于这样做有助于更好的说服自己。

身份的社会确认

在人们能够尽情声称自己拥有某个品质之前,其他人必须认识到并且承认他们这样说是正确的。很多社会身份都需要社会确认,人们因此会主动尝试说服别人他们是有权这样说的。他们所采用的一种方式就是展示社会界定的、与角色有关的符号行为。(比如西方的法官,一定要戴卷发。)

如果一些符号或行为能够被别人注意或者认识,那么他们就能够更有效的给人们一种自我完成感。(例如穿军装)

寻求符号自我完成

如果在聊天时,一个人好像不停的企图说服你他拥有有钱或者爱运动等等的某个特征,他可能是在为自己渴望的身份寻找社会证实,并在自我中心的方式下通过一个听众来达到目的,而不管这样做的社会代价是什么。(如遭到别人的反感)

自我展示与自我行为

人们按照与他们的价值观和信念相矛盾的方法行事时,他们会改变自己的态度。根据认知失调理论,发现这个现象的原因在于人们发现了他们的信念和行为是相反的(内部的不一致),他们通过改变自己的态度来降低内心的焦虑状态。另一种说法是改变态度是为了保持积极的社会身份。

社会展示与社会增强

人们通常更多认为成功是自己的原因,而不愿为失败承担责任,这个现象就是归因中自我服务偏差。

公众行为比私下行为更具强制性,当我们公开发表一种观点或者是按照某种方式做事,我们被期望成为我们所宣称的那种人;同时,当我们向别人展示我们的品质,或者别人知道我们某些方面的表现时,我们从他们眼中看到了反射回来的自己,这种品质和后果就具有更高的心理真实性。由于这些原因,社会一致和公共确认就约束或加强了我们的自我观点。

真诚、真实与伪装、欺骗

在日常生活中,人们大多数时候会展示出与自己内心看法一致的公众身份。这样做至少有两个原因:

伪装的风险

可验证性是一个相关的因素。向别人展示一个不真实的形象的个体会冒着被看成骗子或者说谎者的危险,如果他们伪装的企图被揭穿的话。被认为是骗子不是人们想要的。在会有进一步的接触和别人知道你的过去的情况下,这种关注会更加强烈。因此,我们的自我展示很多时候都是真实可信的。

对社会确认的渴望

人们通常相信自己是积极的,同时他们也希望别人也相信他们自己拥有这些品质,他们主动让别人注意到他们的这些(自己认为的)积极品质。在日常生活中,伪装和欺骗只是例外,而不是规则。

第七章 summit

●自我展示是任何旨在创造、修改和保持自己在别人心目中的印象的行为

自我展示具有三个重要的功能:(1)它有助于促进社会交往;(2)它使得个体能够得到物质和社会奖赏;(3)它有助于个人建立自己希望的身份。

成功的自我展示具有三个成分。首先,个体必须有在他人心目中创造特定印象的动机:其次,他们必须拥有特定的认知能力,以认识到哪些特定的行为会产生那样的印象:最后,他们必须能够(并且愿意)实施那些希望的行为。

●人们在自我展示的风格上存在差异。高自我监控者喜欢自已在不同的环境中成为不同的人,他们也拥有这样的认知和行为的技能。这让他们能够改变自己的行为,以适应情境的要求。相反,低自我监控者看重他们的行为和内在态度之间的一致性,而不愿改变自己的行为来适应环境的要求。

●有五种常见的自我展示策略:()逢迎讨好(我们努力让别人喜欢自己):(2)自我提升(我们试图向别人证实自己的能力):(3)威胁(我们让别人认为自己是强硬无情的);(4)榜样化(我们旨在创造道义上善良和正直的印象);(5)哀求(我们想让别人相信自己是脆弱无助的)。

●成功的自我展示需要在收益(展示在该情境下最有利的形象)和可信度(确保别人会相信你的形象)之间取得平衡。意识到这样一些因素,个体通常调整自己的行为,以与观众的认识和期望一致。

●可验证性是影响可信度的重要因素。人们越是能够验证自己的行为,他们就越可能以符合事实的方式展示自己。

●在印象塑造中遭遇失败时,人们会使用不同的策略,包括解释(人们希望重新解释,找借口或者为自己的行为辩护),或者印象修补的策略,比如通过夸大自己在另外一个方面的品质来弥补自己在某个方面的不好印象。

●人们通常是自己行为的观众。说服别人自己拥有某种品质的过程通常以说服自己为结束。有时这样的过程非常被动(比如当我们扮演的角色影响我们看待自己的方式时),有时也非常主动(我们通过在公共场合以特定的方式行事,以有日的地创造特定的个人身份)。

●人们总是想让别人相信自己拥有积极的品质。其中大部分的意图真实地反映了个体内心看待自己的方式,而不是欺骗或者误导


第八章 自尊

自尊的三个含义:

1.整体自尊:人们是如何看待自己的。特点是持续时间很长,具有跨时间和情境的一致性。

2.自我评价:人们评估或评价自己的能力以及个性品质的方式。自尊的情感模型假设一个自上而下的过程,假设因果关系应该从整体自尊到具体的自我评价:整体上更喜欢自己导致人们相信他们拥有很多积极的品质。

3.自我价值感:更瞬间的情绪状态,特别是那些有好的或坏的结果所引发的情绪。用状态自尊来描述自我价值感这种情绪,而使用特质自尊来描述个体看待自己的整体方式。促进、保持和保护自我价值感的愿望被认为是人类很多行为的动机。

自尊的性质和起源

自尊的两个成分:归属感和掌控感

归属感是指无条件的喜欢或者尊重的感觉,它不需要任何特定的品质和原因,而只取决于这个人是谁。归属感给人的生活提供了安全的基石,他给人一种感觉,即无论发生什么事,他们都会受到尊重。归属感是被爱的感觉,以及这种感觉带来的安全感。

掌控感是我们专心做一件事或努力去克服困难的过程中获得的感觉。

自尊的发展

归属感最初建立是在生命的第一年,婴儿建立起信任感,对应的归属感对自尊非常重要。

掌控感是通过鼓励孩子探索、创造和修改他周围的世界(如搭建、画画、涂色等),可以帮助他们形成掌控感。如果父母破坏、嘲笑或过度批评他们的努力,他们将无法形成掌控感。

依恋与自尊

在感觉到足够的安全感之后,可以离开庇护探索外面的世界,也就是说,归属感(也就是安全依恋)促进了掌控感(探索环境的意愿)的形成。而一旦遭遇警告或者是感到焦虑、疲倦或者不情愿的时候,他们就有一种渴望亲近的愿望。

三种不同类型的依恋风格:

1.安全型依恋:此类型在与亲人的亲密度和独立之间有很好的平衡。亲人离去或者忽视让他们感到压力,当亲人回来时他们渴望看到他,并且愿意让亲人来参加他们的活动并分享他们的发现。

2.焦虑型或者矛盾型。不愿离开亲人,也没有意愿探索环境,当亲人离开时,他们变得非常紧张和不安,亲人回来后,他们会感觉舒服,但他们会选择和亲人待在一起,并继续显露出一些感觉不安全的信号。

3.回避型依恋。倾向于回避或者忽略他们的亲人,他们避免和亲人的任何亲密和接近,而不是寻求安全和依赖。无论亲人在与不在,他们都能处在自己的活动中。尽管他们看起来对亲人漠不关心,但是他们的内心却非常焦虑和悲伤。

回避型依恋的人可能形成掌控感(因为他们愿意探索环境),但是他们缺乏归属感。焦虑和矛盾型可能表现出归属感,但却不太可能形成掌控感,他们容易很悲伤也不愿意接触世界。只有安全依恋型才会表现出很强的归属感和很强的掌控感。也只有安全型依恋的人才可能形成高的自尊。

自尊的认知模型


自尊与自我评价:高自尊者倾向于认为所有方面都很好,低自尊的人也倾向于普遍积极,但并不过分的评价自己。

自尊和自我认识的确定性

高自尊者不仅比低自尊者的自我评价更积极,同时他们对自己的了解也更清楚。高自尊者比低自尊者更倾向于拥有界定清晰和相对稳定的自我概念。

自尊的社会学模型

并不是在社会中拥有更高的地位(比如学校里的优等生)就一定拥有高自尊,即使没有得到多数人的尊重和重视,依然可以拥有高自尊。

群体自豪会影响自尊。根据社会特性理论,自尊部分取决于我们的群体成员或者社会的特性。积极评价自己所处群体的人会比消极评价自己所处群体的人享有更高的自尊。

社会劣势群体的人通过以下三种方式来保护自己不受偏见和歧视:

1.把消极的反馈归结为针对群体的偏见,而不是针对自己

2.通过选择性的同群体内的其他人进行比较,而不与大众进行比较

3.通过降低自己的群体所缺乏的特性的价值,并夸大自己的群体所擅长的特性的价值。

性别差异与自尊

女性并没有比男性的自尊低。女性依据人际品质建立自尊,男性依据知觉到胜任力和个人成就建立自尊。

恐惧管理理论

人类存在的一个显著的特征就是对于死亡的思考;对死亡的意识产生了焦虑和存在主义的恐惧;文化的功能在于能够指出一条充满意义和价值的生活方式,从而缓解人们的这种恐惧,并让人们看到了不朽的希望。

自尊与对评价性反馈的反应

自尊总体上对人们应对积极反馈的方式影响很小。每个人都希望能够成功,实现后也会感觉良好,这一点少有例外。

自尊发生作用最大的地方是在人们面对消极的反馈时。低自尊者在面临失败(运动失利、人际方面的失败,比如被人忽视等等)时会觉得十分羞愧和耻辱,感到自己无用,也不受喜欢;高自尊者则只会感觉失望。

对失败的情绪反应

低自尊者在成功的时候对自己感觉很好,失败的时候对自己的感觉就很差;高自尊者对自己的感觉并不取决于成功还是失败。这也就是说,不论自尊高低,都可能会对失败感到悲伤和失望,然而只有低自尊的人才会在失败后对自己的感觉很差,他们把失败当成个人的原因,这会羞辱他们并让他们以自己为耻。以上就是指低自尊的人对自己的看法是有条件的,“你只和最近的结果一样好”。高自尊的人却不是这样的活法,他们对自己的感觉并不是如此依赖他们刚刚取得了什么。

低自尊者也有一个特殊类型,就是不稳定的高自尊者,他们的自我价值感会一天天波动,代表了一种虚假的或者防御型的高自尊。拥有不稳定的高自尊的人只有在事情进展顺利的时候才对自己感觉满意,而不是真正的在自爱中感到安全。这类人的自我价值感的高低也取决于最近的成就或者事件。

对失败的认知反应

失败时,低自尊的人比高自尊的人更不愿认为这是失败,可能是因为他们把失败的原因归结为能力低。对一个低自尊的人来说,失败意味着整体的不胜任——你实际上是一个很差的人;对一个高自尊的人来说,失败只不过意味着你不能做好某些事情或者你缺乏某些能力。

同成功相比,失败使得低自尊的人蔑视自己的总体价值,认为自己不是一个好的人;但在高自尊者身上却没有产生这样的影响作用。高自尊者最大的优点就是能够在失败的时候也不会对自己感觉很差。

对失败的行为反应

低自尊者在面对失败时变得自我保护,选择避免可能带来消极的自我相关反馈的情境,更希望虽然回报很少但很安全的结果(拒绝冒险和接受挑战)。

冒险

人们通常更喜欢确定的收益,而不是不确定的、但可能更丰厚的回报。

低自尊者认为从事冒险性的选择不仅会影响经济的收益,也能产生消极的心理后果。因为如果冒险不成功会对一个人的冒险能力和决策能力提出质疑。由于低自尊者更容易受到消极的自我相关反馈的干扰,他们会选择心理上更安全(虽然可能回报更少)的策略。并不是损失让低自尊者不愿冒险,而是他们要通过避免知道自己做出了错误决策,并以此来保护自己。只有在预期会知道自己的决策是好是坏的情况下,低自尊者才会比高自尊者更反对冒险,如果他们没有机会知道他们决策的好坏,他们不会更拒绝冒险。

自我妨碍

自我妨碍同时具备两种功能:1.它为失败的痛苦提供了自我保护(学生可以抱怨没有准备,而不是将失败归因于能力差);2.如果成功了则提供了自我增强(没有学习就能考好,这个学生就可以宣称自己拥有超高的能力)。

自我妨碍策略缓解了失败对低自尊者的打击,并且增强了高自尊者获得成功后的兴奋。

任务表现与坚持性

在没有任何先前结果的情况下(也就是在控制条件下)或者在先前成功的情况下,自尊对任务的表现没有任何的影响。当时在先前失败的情况下,低自尊者比高自尊者的表现更差。事实上,仅仅是预期的失败也可能影响低自尊者的表现。

对于此的原因是:1.失败让低自尊者把心思完全放在自己身上。他们变得自我关注,这样反过来就会影响他们的表现,因为他们的注意力并没有放在正在做的任务上。

2.主动退缩。由于先前的失败,低自尊者并不像高自尊者那样具有坚持性。当然,失败后继续坚持并不具有适应意义。

社会比较

低自尊的人在完成了某个任务或者活动后还依然会处于自我保护状态。在一个高度评价性的维度上把自己同他人进行比较可能会非常危险。但我们和他人进行比较时,就有发现自己比别人差的危险。由于低自尊者高度关注自我保护,因此他们不太愿意冒险,除非他们确信会从中看到自己的长处。只有当低自尊者相当确信能获得对自己有利的信息时,他们才会和别人进行比较。

理论阐释

(1.认知)低自尊者情绪痛苦的传导路径:

对自身能力的消极想法→预期会失败→将失败归因于自身能力低→泛化到自我概念的其他方面→不能通过自我肯定进行补偿→情绪痛苦

高自尊者和低自尊者的主要区别在于他们对自身能力的认识,低自尊者对自身能力的畸形认识导致他们更高的挫折感。

(2.情感)在小时候,低自尊者只要一犯错误,他们的自我感觉就会变得很差,长此以往,一旦面对失败,这种情感便会再次激发。但是这种情绪不受认知调控,它在很大程度上是自发的、内在的,也是非理性的。

(一个孩子在打翻牛奶之后不会去想只是自己不小心,而是可能把自己当做一个坏孩子)低自尊的人也是这样,挫折会自动的让他们的自我感觉很差。

自我保护的理论模型

期望--价值模型假设个体能否进行自由的行为选择取决于两个因素:个体对收益的期望、个体对能否得到这些收益的价值判断。认知模型强调期望因素,认为低自尊者不愿冒险是因为对成功的自信心不足;情感模型强调价值因素,强调失败的消极诱因(失败的痛苦)对低自尊者来说更为重要。

低自尊者拒绝冒险是因为害怕失败,而不是认为自己不能成功。确切的说,他们害怕尝试。

自我增强和自我一致性

自我一致性理论认为人们总是在努力保持自己的信念、态度和行为之间的一致性,而一致性的缺失将会给他们造成紧张感,并驱使人们去消除这种紧张感。同拥有消极自我概念的个体相比,拥有积极自我概念的个体更不容易接受消极的反馈,也因而受到更大的影响。(因为消极的反馈和他们积极的自我意象更加不一致)

相反,自我增强理论预测:个体总是努力去获得良好的自我感知。同时,他也假设这种愿望得不到满足的时间越长,他也会变得越强烈(就像饿得越久,就越想得到食物)。因此,该理论和自我一致性理论有相反的结果。

施劳格尔的“情感——认知”区分

个体对消极反馈的认知反应(缺乏信心)和自我一致性模型一致,个体对消极反馈的情绪反应(害怕失败的痛苦)和自我增强模型一致。

低自尊者更不愿意接受消极反馈(因为他们在某些方面对自己有着积极的认识),受到消极反馈的影响更大。

自我一致性理论预测:低自尊者在面对积极反馈时会变得很不自在,因为这与他们对自我的认识相冲突。

自我验证理论

个体总是需要“他人来检验和肯定他们的自我概念,即使这种自我概念是消极的”。低自尊者一方面需要有良好的自我感受,这就要求他们去寻求积极的自我评价,另一方面他们并不希望别人对他们有过高的评价,因为他们觉得他们没有能力达到这样高的水平。这就导致尽管低自尊者深受交往拒绝的伤害,他们有时也会拒绝来自别人的积极反馈。

在极端的情况下,自我验证的需要可能会使低自尊者寻找和维持消极的人际关系。

整体自尊心和具体的自我评估

一些其他问题:

1.自尊的形成

自尊心是基于判断的过程中,在该过程中,个体依据个人的标准和价值观考察着自己的表现、能力和品质,并得到自身价值的结论。高度自尊的人应该(事实上也是)在即使发现自己无法胜任某个工作时,也对自己的感觉非常良好,这进一步说明高自尊者不是基于自己的构成品质来评价自己的。

虽然自尊和人们对自己的评价有很大的关系,但是却和人们真正具有的品质不一定有关。

自尊的情感模式认为:对自己感觉良好的人,给予自己积极的评价:他们喜欢自己的长相,欣赏自己的才能,并且相信自己热心、友好、讨人喜欢,这是一种自上而下的关系,从整体自尊到自我评价。

2.自尊和失败

低自尊者当失败后对自己感觉不好的自动化想法或非理性的信念是没有区分的、弥散性的。它们是有关一个人的总体价值的模糊概念,而不是对具体的能力或者品质的概念。

3.提高自尊的建议

关注自己的优点,把失败归结到能力之外的因素(这种结果导致人们把自我价值感同他们取得的成果、知觉到的竞争力等紧密联系起来,会使得人们出现适应不良。

生活中有很多事情都不能完全做好,除非我们仅仅依据自我评价建立自尊,否则我们没有理由因此而自我感觉很糟糕。

告诉自己:我做不好也没关系,那并不意味着我很差。

安全的人际关系能够创造高自尊的归宿感和掌控感,其中人们可以感受到自己被无条件的关爱和接纳。

自尊不是一种判断而是一种感觉,需要更多的集中于在对自己的整体感觉上,而不是基于对能力或者品质的认知判断上。

第八章 自尊summit

●自尊的概念有三种使用方式。有时自尊指整体的情绪感觉(也就是整体的自尊):有时自尊指人们在具体各个方面评价自己的方式(也就是领域特定的自尊);有时自尊还指人们对瞬间的自我价值感(也就是状态自尊)。本章,我们使用的自尊概念仅仅指人们对自己的整体感觉。 

●自我报告问卷经常被用来测量自尊。由于这类问卷明确地询问人们对自己的感觉如何,因而很容易受到自我展示偏差和防御性反应的影响。自尊的非直接的测量能够避免这些不足。

●自尊发展的情感模式认为归属感和掌握感构成了高自尊本质;而且这些感觉是在人的早期发展起来,很大程度上是亲子关系的结果。依恋风格研究支持早期亲子关系与自尊相关的观点。

●自尊发展的认知模式假定自尊发展于理性的加工过程中,人们考察自己的各种品质,并按照某种方式整合这些知觉,从而形成一个整体的自尊。各方面的知觉可以简单相加,也可以按照重要性进行加权。还有一个可能是,自尊取决于我们目前的自我意象是否和理想的自我意象相吻合

●社会学模型认为自尊取决于社会总体上如何看待个人。该观点预测在社会上处于劣势或者被歧视的人会比享有社会特权的人的自尊水平低。但支持这个观点的证据很少,部分原因在于人们常常以自己的团队为骄傲,部分原因还在于人们并不会被动地承认或者同意社会对于他们的看法。

●高自尊的人比低自尊的认为他们拥有更多积极的品质,但是低自尊的人也会用积极的概念来描述自己。

●自尊影响人们处理消极的、与自我相关反馈(比如课堂的失败或招人拒绝)。此类事件让低自尊者为自已感觉到耻辱和羞愧,并认为自己各方面都不能胜任。失败不会对高自尊者产生这样的影响。当高自尊的人失败时,他们会感觉到失望,而且他们能够接受失败意味着自己某一方面特定能力的缺陷的事实。然而他们不会把失败当做对自己品质的整体否定,失败不会让他们觉得耻辱和羞愧。

●低自尊的人采用自我保护取向。很多时候,他们不愿意冒险,而宁愿考虑回报更少、但很安全的选择。高自尊的人更倾向于自我增强。他们愿意接受可能会带来更多回报的挑战和冒险。

●为了解释低自尊者表现出来的冒险回避,自尊的认知模式强调低自尊人群中消极自我概念的作用(比如缺乏自信)。情感模式强调低自尊者很难处理失败(比如过于强调结果),从而导致避免冒险。

●人们评价性反馈的认知反应符合自我一致性模式(人们更易于接受符合他们对自己看法方式的反馈)。人们对于评价性反馈的情绪反应与自我增强模式一致(低自尊者比高自尊者更容易受到失败造成的情绪困扰)。

●整体的自尊和领域特异性的自我评价都是重要的心理学概念,但是它们不能相互替换。在不同的情况下,它们可能通过独立的、附加的或者交互作用的方式影响行为。

●自尊的认知模式目前主宰了社会心理学的观点。但是值得注意的是,人们评价自己各种品质的方式决定了他们的自我感觉的说法还没被接受。而且,大部分低自尊者相信自己拥有很多积极的品质,这个现象说明自我批评、缺乏自信和以及消极的自我评价不是低自尊者的基本特征。


第九章 抑郁

讨论与自我有关的抑郁过程,围绕三个问题:1.抑郁的起因,人们对自我的看法和感知如何影响抑郁的产生?2.抑郁本身特性。3.影响抑郁持续时间和严重性的因素

抑郁的素质——应激模型

抑郁产生的两个一般性因素:一个因素是消极的生活事件(或应激源),这些事件一般指一个人失去了爱、安全、自我认同或者自我价值的重要来源。(个人价值观的重构、亲人去世等等)

并不是遭遇事件就会抑郁,还有一些变量,这些变量的正式名称是素质。素质是一个易感因素,这些易感因素有一部分与人们看待自己的方式有关,它影响着一个应激事件所带来的伤害的大小。

抑郁中与自我有关的两个特点:无望和无价值

当人们认为自己或者其他人不能给予他们希望的结果,或者使他们避免消极的结果时,会感到无望。无望引起沮丧和退缩,这是抑郁的两个重要方面。当人们认为自己软弱、堕落或者一无是处时,会感到无价值,这些知觉也是抑郁的主要特征。

哀伤形式的抑郁是因失去一个真实的爱的对象(如爱人去世)而做出的悲伤反应。爱上的特征是极度的悲伤和绝望,但并不内疚、羞耻或自责。忧郁症形式的抑郁是因失去更心理性的原因(如感到无法实现理想或达到标准)而作出的反应。其特征不仅是极度的悲伤,还有自责和自我贬低。

无望和无价值感可以单独或同时存在(比如可能亲人去世只会无望,但是有些人会内疚于自己没有在生前多陪陪他们,这就导致了无价值感)。

无助是无望的一种,是指一个人感到自己没有能力改变一个糟糕的状况。无助会导致无价值感。对很多人来说,软弱、无效和无能的感觉都会引起无价值感。

抑郁的过程:抑郁反应和持续抑郁

抑郁的自尊模型

与自我有关的过程如何影响抑郁的产生和持续?

低自尊是导致抑郁的高危因素

消极社会经历→低自尊素质→抑郁←应激:消极生活事件

先前的社会经历,包括失去爱人或者缺乏亲密关系,导致了低自尊,而低自尊与之后的消极生活事件相结合,加大了人们产生抑郁的可能性。

抑郁的自我价值关联模型

容易抑郁的人具有高条件性自我价值感,当满足一定条件时(工作和学习上的成功;处在爱的包围中等等),他们自我感觉良好;当这些条件得不到满足时,他们的自我感觉不好。当经历威胁到这些“自我价值的条件”时,抑郁就产生了,人们觉得自己再也不能满足自我提升的需求了。

精神分析模型

抑郁倾向的个体普遍持有三类自我理想:

①过分要求被爱、被欣赏、被赞美、被尊重

②过分要求强壮、有能力、成功以及独立

③过分要求优秀、有爱心、有道德、贞洁

具有这些过高理想的人一旦认为现在和将来这些标准都无法达到时,就会产生抑郁。他们从根本上放弃了希望,认为自己没有能力实现理想。

抑郁的社会认同模型

人们的自我价值感通常源于他们的社会角色,扮演这些角色需要有其他人存在。当失去一个人,而使自己不能再扮演被赋予较高价值的社会角色,同时又不存在别的可供选择的自我价值来源时,抑郁就会产生。从这个角度来说,容易在失去中受到伤害的人是那些将自我价值感建立在有限的社会角色基础上的人。(空巢综合症,一个母亲,当孩子离家而去后可能会产生抑郁,因为再也不能有效的扮演该角色了)

抑郁的相符模型


抑郁的一个高危因素——易变的自尊(自尊的波动)

因为有条件性自尊的人将自我价值感建立在当前成就的基础之上,所以他们的自尊似乎随时间而波动。(比如有的父母时而爱时而不爱自己的孩子,就将爱的条件建立在别的事件之上,因此绝非真正的爱)易变的自尊是低自尊的一种形式,其中的自我价值感是高条件性的,因此,是易变的。

贝克提出的抑郁的认知理论

躯体紊乱(失眠)、动机障碍(被动性和退缩)和情感失调(悲伤)。

理论模型:

1.抑郁的主要特征是三组消极认知

三类与自我有关的消极观念:①对自我的消极看法(人们在抑郁时认为自己是有缺陷的、不足的、无价值的)②对世界的消极看法(人们在抑郁时对当前的生活状况不满,认为这个世界对他们有不合理的要求)③对未来的消极看法(人们在抑郁时悲观的看待自己取得成就的能力)

躯体紊乱、动机障碍和情感失调是对这些观念的反应。

最好的方法是监控这些想法,注意到这些想法是在何时、何环境下出现。

2.抑郁持续过程中消极的自我图式

抑郁者具有一种消极的自我图式,它导致抑郁者以一种消极的、歪曲的方式加工信息。他们关注生活的消极面,以自挫的方式解释生活事件。这些消极的信息加工倾向转而支持着三组消极认知。

消极的信息加工倾向包括:①选择性提取(专注于脱离背景的一个细节);②武断的推论(没有证据就妄下结论);③以偏概全(结论的应用范围过于广泛);④绝对化的或非此即彼的思维(思维有非黑即白的倾向)

3.功能失调的观念在抑郁中是一个易感因素

功能失调的观念是关于自我和世界的过分僵化的观念。它们源于童年早期,是指人们用来判断自我的不现实的、完美主义的标准。(比如一个人失恋了,可能会对自己产生怀疑,比如回忆从前的失败浪漫经历等,进一步三组消极认知)

实验研究

1.抑郁过程中的消极思维

处于抑郁状态的人更倾向于从更消极的方面看待自我、当前的生活状况,以及他们的未来,这种倾向一般仅仅发生在与自我有关的判断上。

但是,抑郁者一般表现为相对积极性,但是他们不总是表现出绝对积极性,有些抑郁症患者没有表现出消极思维。

2.抑郁过程中的信息加工

虽然抑郁者在描述自我时,比非抑郁者更消极,但他们并非绝对的消极。抑郁者对消极个人信息进行更多的加工。

抑郁者以自动化、无意识的方式加工消极的个人信息。

3.功能失调的观念作为抑郁的一种素质

功能失调的观念伴随着抑郁存在,他们并不预测抑郁的产生,或者在抑郁消失后继续存在。功能失调的观念是抑郁的症状或伴随性的表现,而不是易感因素或起因。

4.理解消极认知与抑郁之间的联系

记忆的联想-网络模型认为情绪在记忆中得到编码,并与情绪-相符认知联结起来。快乐与积极的认知联结,悲伤与消极的认知联结。当人们体验到某种情绪时,与之连接的观念就被激活,从而更容易被意识所觉察。从这个角度看,一种抑郁情绪启动或激活了与自我有关的消极认知,于是两者联结起来,并被我们觉察到。(抑郁症患者在一天内更加抑郁的时候,也更多的回忆起不愉快的经历,即沮丧的情绪激活对不愉快的事件的回忆)

5.消极认知的易发性与抑郁的持续

对于从前抑郁过的人,以及容易产生抑郁的人,比如低自尊的人,消极情绪尤其容易激活消极思维。消极情绪的易发性能预测一段抑郁的持续时间和严重性。抑郁期间消极思维水平高的人比消极思维水平低的个体更不容易从抑郁中恢复,复发的几率也很高。这种观点认为,抑郁期间消极思维的本质和易发性影响着抑郁持续程度和持续时间,是轻微的、短暂的,还是严重的、反复的。

功能失调的观念是潜在的认知结构,这意味着他们需要被特定的经验所激活,才能被观测到。消极情绪也许是一类具有激活(或启动)作用的经验。在抑郁期间测量抑郁情绪的易发性可能有助于辨认可能产生抑郁的人。

抑郁的归因模型

一只狗首先遭遇无法逃避的电击,再次电击的时候,面对可以逃避的电击将表现出动作缺失,它们认为自己无法逃脱,所以忍受命运(尽管可以逃脱)。这种(错误的)知觉称为习得性无助。

1.抑郁的习得性无助模型

当人们感到①无法控制重要的生活事件②将这些事件归为内部的(这是我的原因而不是环境的原因)③稳定的(这不是暂时的而是永远的)④涵盖一切的(这会影响我生活的各个方面而不仅仅是一个方面)的原因时,抑郁就产生了。

将原因归为②与无价值感有关,将原因归为③④与无望感和绝望感有关。

2.抑郁的无望理论

一个消极事件发生,具有消积归因风格的人认为这个事件的原因是稳定的、涵盖一切的,并认为这个事件对生活有广泛而重要的暗示作用。这种直觉转而导致了无望,假如这个事件还被归为是内部原因的话,抑郁会伴随着低自尊。

抑郁中的归因风格

当消极生活事件发生时,消极归因风格作为抑郁的易感素质起作用。

抑郁的注意过程

1.自我觉知和抑郁

抑郁者倾向于内省和自我专注。(过多的思考自我,花大量时间质疑自己的动机、反省自己的感情,以及检查自己的人格特征)抑郁与内向型自我意识有正相关。

自我意识会提高情绪状态的强度,尤其是消极情绪状态。

自我意识也能激活消极的自我意象,因为过多思考自我的人常常觉察到他们难以实现自己的理想和愿望。

因此①自我意识是抑郁的一个主要症状②抑郁期间自我意识强的人可能比那些自我专注度低的人体验到更强烈、更持久的抑郁反应

抑郁者反复思考自我是试图更好地了解自己,他们想结束痛苦,并相信自我反省和仔细的自我观察能达到这个目的。

2.沉思默想的应对方式

当陷于抑郁时,有些人反复思考自己的症状,以及这些症状所带来的可能的后果。沉思默想也可能不涉及抑郁的原因,它关注抑郁的状态(“我是怎么了”“抑郁将怎样影响我的生活呢?”),而不是思考如何解决问题。

3.抑郁中的有害想法

将有害的消极思维从意识层面清除出去是心理健康的一个标志,达成这个目的既可以是无意识的(通过压抑),也可以是有意识的(通过压制)。

学会用积极的思维代替消极思维是从抑郁中恢复过来的关键因素。

第九章 抑郁summit

率也较高。

●大部分抑郁是对特定生活事件的反应。这些事件是指失去爱、安全、认同或自我价值的来源。爱人去世,一段重要的浪漫关系的结束或者一次重大的个人失败都是典型的事例。

●然而,并非所有经历过消极生活事件的人都会抑郁。当一个消极事件发生时,某些因素容易使人产生抑郁,这些因素称为素质。

●抑郁的自尊理论断言低自尊是抑郁的易感因素。作为对该论断的支持,有几项采用社区样本的研究发现,低自尊的人在面临消极生活事件时比高自尊的人更容易产生抑郁。

●自我价值关联模型认为,具有条件性自我价值感的人尤其容易产生抑郁。条件性人际定向的人在经历消极人际事件(如一段重要关系的破裂)时容易产生抑郁:条件性成就定向的人在经历与成就有关的消极事件(如失业)时容易产生抑郁。

●贝克提出的抑郁的认知模型认为抑郁基本上是一种认知障碍,其中,与自我有关的消极思维起着主要作用。当抑郁产生时,人们从消极的角度看待自我、世界以及自己的未来,选择性地加工和关注消极自我信息。这些倾向转而导致抑郁的其他症状,比如睡眠障碍,对日常活动失去兴趣,以及抑郁感。

●抑郁的归因模型认为人们对生活中消极事件的解释与抑郁有关。比起非抑郁者,抑郁者更倾向于对消极生活事件做出内部的、稳定的、涵盖一切的归因。这些倾向也使人容易产生抑郁。

●当消极情绪激活与自我有关的消极思维时,抑郁将变得更严重,持续时间更长。自我觉知的,对自己的情绪沉思默想的人也更容易使抑郁持续。最后,将有害的消极思维从意识中清除出去的能力有助于抑郁的康复。


第十章 错觉与健康 

关于积极的自我观念、控制重要生活事件的能力,以及对未来积极的看法是普遍的,并且一般与良好的心理功能相关。考察高度积极的自我观念中一些潜在的局限,尤其是当这些观念与社会功能和风险知觉发生关系时。

自我认识与心理健康

理论观点:正确认识自我是心理健康的必要条件。

实验证据:大部分人都具有正确的自我认识吗?

1.正确的和有偏差的自我评价:大部分人都能正确判断自己,即使有偏差,也是适度的。

2.对控制的判断

人们夸大自己产生预期效果的能力,这种现象被称为控制错觉。

在日常、熟悉的条件下,人们对自己控制能力的判断可能更正确。(比如人们更愿意卖掉别人给的彩票,因为认为自己挑选这一行为增加了中奖的可能性,人们错误地判断了自己产生预期效果的能力)

当人们错误的认为自己不能控制环境事件时。抑郁就产生了,抑郁的个体低估了他们对环境结果的控制能力。

3.乐观

大部分人不具有完全正确的评价性自我认识。他们不切实际的、乐观的看待自我,夸大了自己产生预期结果的能力,他们对未来的看法比真实的情况更乐观。(比如一个经常吸烟的人认为自己不会得肺癌,一个不好好学习的学生认为自己在未来成绩会改变)。

人们真的认为自己有那么棒吗?

不同文化背景的人自我评价可能有差异,一般来说,西方文化背景下的人更容易积极的评价自己。(因为西方个人主义)

口是心非的自我评价

当人们过分积极的描述自我时,他们说是实话吗?是否真的认为自己像描述中的那样好?

1.过分积极的自我评价可能只是自我展示的一种形式。(人们知道知道自己本来的样子,但是为了给别人留下好印象而故意说谎。人们会不断调整,也不全是为了别人)

2.过度积极的自我评价代表了一种自我欺骗的形式。

为了进行自我欺骗,一个人必须更好的了解真相,同时,作为听谎言的人,这个真相又是自己不知的。自我欺骗也指在动机的驱使下试图回避自己不愿面对的一些方面。(避免面对自我的愿望)失败激发了自我欺骗的需要,人们不愿觉知到自己的失败。

自我欺骗和心理健康

夸大性自我欺骗指个体不切实际的将积极特征归到自己身上;否认性自我欺骗是指个体不切实际的否认自己有消极特征。

夸大性自我欺骗是心理健康的一个要素。

抑郁的现实主义

与非抑郁的个体相比,抑郁个体更倾向于不积极,更不容易自我欺骗。一种解释是抑郁损害了自我夸大错觉。从这个视角上看,抑郁者并非倾向于消极,而是他们缺乏自我保护性的积极看法。

抑郁期间较弱的自我夸大倾向也意味着抑郁个体可能拥有正确的自我认识。但是这可能是偶然的。普遍而言,用智力中等或魅力中等来描述自己的人往往比用过分积极(或者过分消极,抑郁症)等词来描述自己的人更正确。

抑郁个体比非抑郁个体更不积极,但并不一定更正确。

积极的错觉与心理健康

积极错觉(过度但不极端的积极的自我认识)的观念比真实情况更积极。因此有利于健康。

与心理健康有关的只是适度的积极错觉。心理健康不需要完全正确的自我观念。

积极错觉、幸福和爱

人们一般认为能带来幸福的很多事情(如金钱、美丽、年轻)事实上证明与人们感觉到的幸福程度关系甚微。。然而,幸福与人们的自我感觉关系很大。幸福的人①具有积极的自我观念②有很高的个人控制感③一般积极的看待未来,简而言之,幸福的人表现出积极错觉。

积极错觉与良好的人际关系也有联系。(比起正确看待对方的夫妻,对配偶的看法比配偶对自己的看法更积极的夫妻,更能在两个人的关系中感到幸福、满意。

积极错觉和工作

积极的看待自己的能力,即使有些不真实,也能提高成就。

对自身局限性的无知(事实上有可能只是认为自己做不到,习得性无助)会使技能在实践中提高。

积极错觉、应激和应对

遭遇生活磨难(车祸、身患沉疴、价值观重构)重新适应需要①重建积极的自我价值感②重新坚持对生活的控制③在这个经历中发现意义④重新积极的看待未来,因此,从创伤事件中恢复过来通常需要重建事前适当的积极错觉。

知觉到的控制和应对

知觉到的控制——一个人能产生预期结果的直觉——被认为是人类的一种基本需要,也是心理健康的一个关键要素。从发展的角度看,这些控制感和效能感出现于生命早期,成长中经历的许多消极事件逐渐降低了控制感,最后,人们对控制感的丧失做出了消极的反应。

控制感有多种益处,知觉到的控制至少与真实的控制一样重要。仅仅是控制感——认为自己能做一些事情来阻止或控制一个伤害事件——就能减轻焦虑,并增强对这种伤害的承受能力。

控制感除了帮助人们应对轻微的、短暂的应激源外,还能帮助人们应对自然发生的应激生活事件。认为自己能控制预期事件的想法(即使有些不真实)降低了生活应激的消极影响。

乐观和应对

乐观与有效的应对也有联系。

乐观的看法对于人们如何应对威胁生命的事件起着关键的作用。

人们以两种方式应对生活应激:①以问题为中心的应对,指采取积极的措施应对应激源(比如考试失利买上找原因)②以情绪为中心的应对(可能是建设性的,也可能是破坏性的,比如用酗酒来减轻焦虑具有破坏性)。

乐观者比悲观者更倾向于选择以问题为中心的应对策略,当面临一个应激情境时,乐观者寻找相关的信息,积极尝试解决问题,他们要么直接指向问题的根源,要么以最积极的态度看待这个情境。(如虽如然现在很糟,但是可以学到很多)。

乐观,和知觉到的控制一样,即使有时候不真实,也是有益的。

认为自己有很多优点的人,也认为自己能利用这些优点产生预期效果;认为自己能产生预期结果的人也会乐观地看待未来。这些积极错觉是互相支持、互相强化的。

积极错觉和存在恐惧的应对

积极错觉能减轻一个人因为意识到死亡而产生的焦虑。积极的自我观念能帮助人们应对生存恐惧。

积极错觉的局限性和潜在的危害

积极错觉起到心理调节作用——人们如何看待他们的疾病和创伤。事实上并非每个成功应对应激事件的人都表现出积极错觉,有些应对的好的人喜欢把控制权让给别人,或者有些悲观。

过度积极的自我观念的潜在危害

1.自恋

过分自负或过分关注自我的人可能有一种自恋人格障碍。根据权威的精神疾病诊断标准(DSM-IV),自恋者倾向于夸大(grandiose)自己(他们对自己的重要性和独特性有一种夸张的看法),爱出风头(exhibitionistic)(他们总是需要从别人那里得到注意和崇拜),有一种夸张的权利感(sense of entitlement)(他们认为自己的愿望应该自动得到实现,别人应该不计回报地给予他们特殊的关照),是人际掠夺的(interpersonally exploitive)(他们把其他人当做满足自己自私目的的工具)。

适度的自恋是健康人格的一个要素,过分的自恋则不是。

2.人际暴力

如果一个人具有高度夸张的、不稳定的或不确定的自我观念,,当环境威胁到这些积极的自我观念时,他们会转向暴力。(比如一个优等生突然成绩差了一次,他可能会对排名靠前的人采取敌视的态度)

3.压抑的应对方式

过分积极的自我观念有可能是以我们的健康为代价的。压抑焦虑和不良情绪,“感觉良好”,但是身体会做出诚实的反应。

夸张的控制知觉的潜在危害

夸大自己产生预期结果的能力也会带来一些潜在的不良后果。

徒劳无益的坚持

一个相信自己能够成功的人,对自己的坚持能否有收益非常敏感,积极错觉不会造成阻碍。但是夸大自己控制力的人往往不知道什么时候该放弃。对能力有较高自我知觉的人往往不放弃本应放弃的东西。

自我调节失败

夸大自己能力的人可能报负过高,他们“贪多嚼不烂”。当个体为无法实现的目标努力时,积极的自我观念将成为一种阻碍(认为自己能做到,但是实际上做不到,所以时间浪费掉了)

过分乐观的潜在危害

积极错觉和职业选择

有理由相信,对成功的外在指标关注很少的人,生活的更幸福,也更健康。

人们觉得过程与最终的目的一样重要,尽管人们可能因为失败而感到沮丧,但极少对自己追求梦想的行为感到后悔。无论如何,这是事实:没有尝试过的人,其后悔程度比尝试过、但失败的人更高。

对自身能力的积极的看法可能比纯粹的正确评价更有助于取得成功。

第十章 错觉与健康 summit

只有当个体的自我评价与真实情况差距适当时,才是最有效的。

●一些心理健康理论断言,正确认识自我是心理健康的必要成分,其他理论坚持认为,虽然过分歪曲的自我观念显然是功能失调的,但为了有效地生活,人们不需要准确地了解自己的真相。

●许多健康的人没有正确的自我观念。相反,他们过度积极地看待自己、自己产生预期结果的能力,以及自己的未来。这些积极错觉并不极端,但通常可以观察到。

●积极错觉与心理健康的几个标准相关,包括幸福感、圆满的人际关系,以及有能力从事建设性的、创造性的工作。

●当人们面临应激性生活事件时,积极错觉可能尤其有助于人们应对这类事件。在这样的情境下,夸大自已控制力,并保持乐观的人,比那些没有表现出这些错觉的人应对得更好。

●过分的积极错觉可能会带来严重的后果。这些后果包括消极的人际关系(包括人际暴力)、不适宜的坚持、不良的自我调节和对健康的危害。这些潜在的后果强调,积极错觉必须适度才会有效。


over!

你可能感兴趣的:(社会心理学著作《自我》笔记(200页~最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