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样学好中医(网上转发的一篇好文章)

该文撰写于2010年,其中引用的很多案例的治疗,如果是今天来考虑,可能是完全不同的思路,不过就仅供帮助大家了解飞龙脉法的应用。临沂孙大夫在给众多中医同行和中医药爱好者指导怎样拟方短期内学会中医的同时,向大家推荐了这篇好文章。

中医学是人类文明史上最伟大的宝藏之一,在其2000多年的发展和传承中,为人类的健康做出了不可或缺的贡献。中医学之所以称之为一门伟大的医学,是由于它有完整的诊断方法,系统的治疗法则,因时间、地域、个体而定的处方和灵活的用药,也就是我们常说的“理、法、方、药“以及由此而获得的良好的治疗效果。在中医经典”伤寒论“中,就有”辩太阳病脉证并治“。可见辩脉、认证、定治,是中医诊断治疗的核心。

在中医的临症中,作为中医学的诊断部分,“望、闻、问、切“一直是人们所熟悉的四种诊断方式,讲究四诊合参,得出诊断结果。在“内经阴阳应象大论”中有“善诊者察色按脉,先别阴阳。审清浊,而知部分,视喘息,听音声,而知所苦,观权衡规矩,而知病所主,按尺寸,观浮沉滑涩,而知病所生。以治无过,以诊则不失矣。”其中的问诊属于主观判断,而望、闻、切、(摸脉)诊,就属于客观指标,类似于西医诊断学中的实验室检查和仪器影像学检查,但是在这三诊中,又以脉诊最不受主观因素的影响,最能客观反应病人的情况。

在医学的发展中,无论是西医还是中医,诊断学的发展和完善始总是直接决定治疗方法和最终疗效的第一步骤。相对于西医学近百年来伴随现代科技飞速发展的诊断手段的多样性和精确性的提高,中医的诊断学却从早期的明显优势到现在的停滞不前甚至于是没落的局面。单纯依靠望、闻、问、切的中医诊断方法,要全面准确的获得可以进一步使用中医体系进行治疗的信息,非常的难,随之而来的就是因为无法得到精准全面的诊断信息,使得中医学的标本兼治的特点和对于疾病的预见性的优势无法得以充分的发挥。究其原因,正是由于“望闻问切”四诊中最重要和最客观的“脉诊“ 由于中医的传承方式和历史发展的各种原因,造成缺失,直接影响了中医的应用和发展。中医学发展到现代,脉诊在很多时候,对大部分的中医实践者来说,变成一门既熟悉又陌生,既引以为豪,又茫茫然如雾里看花般无法确切掌握的技艺。那个以”三个指头断生死“的辉煌业绩,几乎已经成了一个传说。甚至有很多人质疑脉诊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存在的必要性。连对中医有很多贡献的任应秋老前辈,都曾经提出观点“二十八部脉分类多而不精切,许多都是重复的,甚至有的是空谈臆度,西医有一个时期也犯了这个毛病,列了许多脉名,今已弃而不用,这不能不算是他们的进步”。

“脉诊”和其他中国传统文化的瑰宝如武术、书法等一样,属于一门技艺,需要独特的传承和训练以及日积月累的经验积累,才能够掌握和运用。历史上著名的脉学著作“脉经”、“崔氏脉决”、“濒湖脉学”等,都将脉学口诀和心法一一记载并流传于世,但是除了书本知识的学习,老师的口传心授,手把手的指导训练,才是脉诊学习的核心。是与脉决和心法配合的重要的部分。如果这一部分缺失,就会造成“心中易了,指下难明”的局面。遗憾的是,由于中国传统文化传承的方式,这类可以手把手传授脉诊技艺的老师又往往秘而不宣,或只在家族内部教授,这就造成只有极少数人能够学习掌握脉诊,而绝大多数的中医生即使知道脉诊的重要性,却因为很少能够得其门而入,无法掌握深层和精准的脉法。缺少了这个重要的诊断手段,,只依靠剩下来的三诊(望、闻、问),在面对千变万化的病症时,就难以做到全面精准的“审阴阳、辩虚实、定寒热“,无法切中病机,定出治疗法则,开出合适的药方。这不能不说是中医发展的一大遗憾。

相较于历史上无一不是精通脉诊和治疗的著名医家比起来,现代整个中医界可以做到主要依靠脉诊来断病治疗的医生稀缺,可以教授实用、全面脉法的老师更是寥寥无几,这也就造成了现代中医从临床到教育的整体发展的瓶颈和停滞。明明知道中医的宝库中藏着各种疾病的治疗方法,却因为没有得到“脉诊”这个有如眼睛般可以挑选治疗方法的手段而不能灵活运用。就算久经临床、认证经验丰富的医生,也会因为没有脉诊的指导而面临很大的局限性。这每每让中医的热爱者扼腕长叹。想要有所作为却无门而入。众多有识之士都纷纷想方设法在寻求解决的办法。

现代脉诊的学习现状――明师难求,无门而入,传统授学,学成费时

脉诊在中医学中是如此的举足轻重,那么理所当然的应该在学习过程中投入充分的学习时间和训练。但实际的情况是,在各中医高等院校中,关于“中医诊断学”的学习,总课时数仅为72-90小时,而脉诊的理论学习最多只在中医诊断学的学习中占用10个课时。脉诊的临床学习,初学时,学生去门诊或医院,老师找出一些典型的脉象,如“滑涩迟数沉浮”等,让同学们依次体会一下。当“诊断学”这门课结束的时候,由老师带领的脉诊临床实习也就结束了。之后就进入了所谓的”师傅领进门,修行靠本身“的阶段,就靠学生自己摸索了。 殊不知,以这样的学习方式和学习时间而言,根本入不了脉诊的大门,无法掌握真正的脉诊,又何来自我修行呢?恐怕是越修越错。 脉诊的价值和重要性在学习的阶段就已经完全无法体现出来了。而在临床中,病人的脉象是非常复杂和多变的,广为人知的李时珍所著述的“濒湖脉学”中记载的二十七部脉,只是最典型的脉象,而临床中大多是不典型的脉象,而且几乎全是复合脉,也就是数脉兼有,同时存在的。学习中只有由懂脉的老师手把手的传授,学生再经过不断的临床实践,才能够逐渐掌握和运用。

很多对中医抱着极大热情的同学,意识到在学校脉诊学习的不足,在学校授课之余,通过民间的各种渠道,自己寻求能够教授脉诊的老师,遗憾的是真正掌握和能够教授脉诊的老师少之又少。这少数的老师在挑选学生上,极为严格和挑剔,普通的学生即使碰到这样的老师,也很难有机会能够得到入室学习的机会。就算有幸成为这样老师的徒弟,也要依循传统脉法学习的方式,经过少则三、四年,多则五六年的时间,才能够窥见一些脉诊的门道,渐渐进入脉诊之门,在不断的跟师学习的同时,慢慢开始自己的修炼。

在这种传统的学习方法中,老师通常一开始并不直接教授,而是让学生自己先跟着摸脉,直到培养出一定的手感,老师才开始点拨,只有非常投入和勤奋好学的学生,才能在这种方式下在几年以后渐渐的可以运用脉诊诊病治疗,学有所成。如果学生自己不够努力或者手感不够灵敏,就算有老师的教授,在学习的过程中,也会似是而非,模棱两可,那么学习的时间也会由此而更加的漫长。一代一代的中医学子,就这样被阻隔在漫长而艰辛的学脉之路的起跑线上。

值得庆幸的是,最近几年在中医界涌现出了一些脉诊教学的领军人物,他们打破传统中医脉诊选徒教授的方式,公开教授脉诊。其中较为著名的“中华脉神”许跃远老师,他的系统强调摸“脉人”。湖北的王光宇老师,教授如何摸脉定病; 金伟老师,自创金氏脉诊体系;寿小云老师则侧重心理脉学的教授。这些医师都是对中医满腔热诚,痴迷于脉诊的学习,勇于实践,自成一家,发展出可以和西医诊断学媲美的脉诊诊断系统。如王光宇老师可以通过摸脉诊断病人是否患有子宫肌瘤,并且确定肌瘤的大小和数目。金伟老师可以通过摸脉确定病人脑瘤的部位、大小和数量。病人每每为这样的脉诊结果所折服。能够只依靠脉诊就得到这些结果的原因在于:可以在西医影像学检查手段下获得的诊断结果,在诊脉特定部位的脉管上会有一些细微的变化,而脉诊高手可以通过感知这些细微特殊的变化得出仪器或实验室检验出的同样的结果。这些令人惊叹的脉诊技艺更加验证了脉诊的可靠性、客观性和实用性。由于这些不啬赐教的医师的引领,中医的脉诊学习有了重新启动的希望。

在脉诊的临床使用中,通过摸脉来确定病位和病状,得到和西医影像学几乎一致的检查结果,(如通过脉诊得出该病人罹患的子宫肌瘤、胆结石、糖尿病、或心肌缺血等病症),固然十分重要,但是通过脉诊的诊断,更重要的是诊断出疾病的病机,只有获得疾病的真正病机,才能够根据中医的理论基础,确立治则,治法,开具有效的处方和使用合适的中药。在中医学的体系建立之初,诊断出发点就特别注重诊断出病人的病机,具体的说就是病人患的病的病性,属于“阴阳表里寒热虚实”哪一类,病邪的归属是属于“风寒暑湿燥火”的哪一型?病人病理产物:“痰瘀饮积食”等,所反应的意义,以及七情“忧思悲恐惊喜怒”对人体的影响。只有通过脉诊辨明上面的几个方面,才能够更好的为随之而来的治疗打开大门。

因此现代脉诊发展的真正出路在于,不仅要通过脉诊得到疾病形态学的诊断,更要通过脉诊得到中医病机学上的诊断,使中医2000多年来从成万上亿的临床治疗中积累的宝贵治疗经验得以全盘继承和使用。发挥它对于各种疾病,尤其是疑难杂症的治疗优势。

你可能感兴趣的:(怎样学好中医(网上转发的一篇好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