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不是写出来的,是自然长出来的——第五期张文质写作研修班学习心得(二)

长沙市芙蓉区八一路小学      樊秋妤

      今天是学习的第二天,从上午的讲座,到下午的讲座,再到晚上的读书分享会(全球直播),满满的一天下来,有点头脑风暴,但也入脑入心,想及时记录下印记中的点滴收获。



      讲课专家朴实而厚重

      今天授课的两位专家早已耳闻其名,但我是第一次听他们的课,完全被吸引,被打动,更多是能引发深层的思考。孙明霞老师,泰山学院附中生物教师,兼任了多个班级的生物教学,还是学校教师研修负责人,工作繁重,但从未停止自我发展的步伐。由一个人成长,带动了自己学校乃至全国很多学校教师的成长,是大家的人生导师。感叹:名师出高徒!孙老师是张文质老师的优秀弟子之一。谢云老师,人称江湖一刀,四川绵阳地区教研员,四川省优秀教师。在教学与研究之路上,一直笔耕不辍,好书不断。

      学习内容丰富而实在

      两位专家的课,做到了理论与实践紧密联系,娓娓道来,信息容量饱满,特别接地气。听得我们津津有味,回味无穷。

1、经典语录,通俗易懂

    这些语句是老师随口讲出来的,那么亲切,那么随和,还那么直抵人心,以至于听者生怕记漏了。

如,“书是自然长出来的。”

“写作,让我走向了一条生命自觉与专业精进的道路。”

“教师的写作是一个深度学习的过程。”

“教师写书出书,不是目的,最后的结果并不那么重要,而大家奋斗的过程中欣赏了沿途一路的风景,这才是人生最曼妙的体验。”

“好教师不一定是名师,但一定是良师。”

“学习不是为了得到表扬,不是为了评职称,而是追寻生命的意义。——求真”

“从结束的地方开始……”

“不要看我教了什么?而要看把大家带到了哪里?”

“写一本书既是智力活,更是体力活。”

“偶尔做一下只是事情,坚持做下去是事业。”

“功利性太强的行为难以持久,唯有发自内心的喜爱,才能支撑我们走得更远。”

2、写作指导,收获满满

      第一堂讲座:孙明霞老师 《基于教育实践的主题写作》



    孙老师以理论和实践相得益彰的方式,讲述了自己教育写作之路上的酸甜苦辣,每一个案例都那么真实,每一条经验是那么具有学习性。我们除了感谢,就是感动,还有敬佩。陕西省靖边县教研室许建峰老师这样点评孙老师的,在此分享一下:“孙明霞现象”是教师专业成长最好的例子。概括为:活生生的教育实践,水灵灵的写作主题,香喷喷的文字成果,硬梆梆的成长启发!

      孙老师为我们讲了哪些内容呢?她从以下五大点做了深刻的解读:一是从自由写作中提炼主题;二是确定方向后进行主题写作;三是有明确要求的主题写作(征稿);四是用别人的案例写自己的书(文章);五是自由创造,人生百味皆成文。

      孙老师的个人成长史,也可以理解为她的写作史,是一个不断积累的过程,是一个一次又一次坚持的过程,更是充实而幸福的过程。

借此,分享几个印象深刻的小案例。

    案例1:随笔写作:写随笔,是老师和教育工作者写得最多也相对容易实现的一种方式。

创设写作平台:论坛、成长博客、1+1教育网、自媒体等。

丰富写作内容:课堂随笔、学生故事、问题讨论、家校沟通、校园故事、生活随笔、读书感受、工作随感、评课感想、成长故事、假期游记、其他等。

构建写作方式:随便写,有叙事,有议论,有思考,大主题一般最后定。

      案例2:好书分享:孙老师在讲座中根据内容的需要列举了不少实例,她的书籍一定要去看。

我记录到的有:(1)《用生命润泽生命》是她人生中的第一本书,主题确定时最后用了师傅张文质老师取的题目,“滋润”与“润泽”,一字之差,效果甚远;(2)《怎样当个好老师——答一线教师36问》;(3)《中国教师报——明霞答问录》;(4)《“知行合一”,促进课堂教学现代化》;(5)《求真知,做真人》;(6)《创意作业》;(7)《还有第101钟方法》等等。一书一世界,一语一天堂。膜拜之余,更多的是人生的思索。

      案例3:多次被约稿:喜忧参半,压力山大。

        孙老师曾经多次被各大重量级媒体约稿,如,中国教育报等,为了完成任务,每一次都是要在双方无数次的对接、修改、完善中,直至双方满意为止,有时遇到过想放弃的念头,但都挺过来了,这就是成长,是挑战!讲到约稿写教学现代化方面的题材,《“知行合一”,促进课堂教学现代化》成功完稿,文章的框架几经打磨,确定为:让生活融合课堂——架起“知”与“行”的桥梁,让探究贯穿课堂——在“做”中“学”,在“行”中“知”,用知识诠释知识——在“知”“行”间自由漫步,从知识走向生活——知行合一,推进教育现代化。完稿当中,孙老师个人也收获了很多:她深入学习了《中国教育现代化2035》,逐字逐句地学;阅读了大量学者解读《中国教育现代化》的文章;思考中央文件与自己的课堂有什么关系;清晰了自己教育教学方向去向何方。“有付出就会有收获”;“只问耕耘,不问结果”,在此也得到了印证。

    案例4:为书写序:为自己写,为别人写,都是有趣的事。

谁可以写序呢?孙老师说可以是名人或名师,提高作品档次;可以是友人、家人,能理解你,能提炼出思想;可以是学生,结合内容来确定人选;可以是自己,前提是自己有一定影响力。张文质老师真正为徒弟明霞老师写序,是第三本书《创意作业》了,写序的题目是《用心做的事,总能吸引人》。

    第二堂讲座:谢云老师 《从问题到主题》


    谢老师说:文章写得好,说明做得也精彩;事情做得好,那么文章也能写得好。谢老师非常细致、用心,课前提前两天开展了学员的问卷调研,了解大家的情况和困惑,再有针对性地精准解决问题。整个讲座思路清晰,观点鲜明,值得我们课后不断地再去消化,在实践中不断地加强运用。

      谢老师主要讲了五大方面的内容:从问题开始,从问题到专题,从专题到主题,从主题到一本书 ,一本书的意义。

很多观点给人耳目一新:

1、写作者都是有问题的人。问题所在,即写作之始。有问题的人更容易写好。你所有的灵感都来自你的敏感。问题越多,写作的题材和素材就越多。问题来自多个层面,如:教育政策层面:双减,均衡公平,独生子女,尊师重教,检查,教育的本质;学校发展层面:学校管理之校园文化、制度与人等,学生管理,教师管理,团队文化等;教师个体层面:可从“职业、关系、成长、学科、班主任”等来谈工作,可从“家庭、育儿、行走、追求”等来说生活。一个真正的教育者,总是以言说、文字来赋予和确证自身行为的意义和价值。

2、问题写作总会出现“问题”。容易变成就事论事,狭隘浅短,支离破碎;容易沉迷于问题之中,浮泛于问题之上;容易在信息化时代走功利化;为发表更新而写,遍地开花而难有影响。这些问题值得我们深深反思,但要正确面对,特别对于初写者来说,该有的体验和走弯路必不可少。

3、问题、专题与主题。

专题写作与问题写作最大的区别是容量和深度。专题写作的意义重大,可以突破“零碎”实践和反思,让方向更明确。其最大价值是对写作者行为方式的改变。

主题何来?来自“问题”,来自“专题”,还来自日常生活中的话题。适合自己的主题,才是好主题。深入的研究、独到的见解,精确的表达,每个主题包含着作者经年累月的观察和思考。谢老师提到了几个已出版成书的主题:《危险的13岁》(从一次演讲演变为一本书),是《做一个有故事的教师》,《“不乖”教师的正能量》,《阅读照亮教育》,《好班是怎样炼成的——小学班主任班级建设之道》等。一个好主题,就是一本书画龙点睛之笔。

    不知不觉,分享了很多,感觉还有很多想分享,真的有点意犹未尽,因为收获满满。人生中会有许许多多的遇见,遇见文质老师,遇见明霞老师,遇见每一位带给我们思考与成长的导师们,遇见共同进步的同伴们。感恩遇见,从你们身上我学到了很多。珍惜缘分,让我们写作教育更精彩,给自己留下记忆,给孩子留下念想,给社会留下思想,给历史留下痕迹。

你可能感兴趣的:(书不是写出来的,是自然长出来的——第五期张文质写作研修班学习心得(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