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人言”里的家训

又是一年清明至。爷爷离开我们已经三年多了,对人影响巨大莫过于他的“老人言”。我如数家珍地回忆了一遍,教育、言行、修身这几点,在爷爷家教家训中屡屡出现,寄托了他对后人的期望。

老人言之“教育篇”

韩信躲追兵是爷爷最常讲的一个故事:韩信躲避追杀,路过一树下,被树上的孩子朝身上撒了泡尿,韩信没有发作,反而打赏说照做,后面会有更大的赏。孩子又朝来的追兵身上撒尿,丧了性命。

爷爷引导我们,要是韩信当时责骂尿童或是打他几耳光,告诉他的行为不对,儿童也不会被杀。你们说真正的凶手是谁,爷爷循循引导,我们似懂非懂地点头。爷爷接着说:大人好比韩信,不及时纠正孩子的过错,不是爱,是害。

为什么他经常把这则故事挂在嘴边?后来我才明白,这其实体现着他的教育观:抓早抓小、红脸出汗、咬耳扯袖。

“穿娇吃娇王法不娇”爷爷对待教育向来从严,导向鲜明。门后常立一根柳条棍拿来震慑,表现好就用“好树不用人砍,好苗不用人扶”“成人不自在,自在不成人”鼓励鞭策我们自律。

一见我们有好吃懒做的苗头倾向,就大喝一声“一个一个豆腐跌到灰堆里”“三岁娃娃带老来性”,随后又用“懒人明天多,勤汉今天少”“娃娃勤爱死人”“学好三年,学坏三天”及时出来抓早抓小。

老人言之“言行篇”

“早睡早起、不惹是非”“一早三不忙”,但凡我们做事拖拖拉拉,到点了又忙忙乱乱,慌慌张张丢三落四,爷爷以他自己规律的生活,教育引导我们要带着计划做事,从容不迫。

看到我们在大好时光结伴游玩,无心学习,晚上回来方才想起补作业。爷爷批评责备:“白天云游走四方,夜里撩油补裤裆”“平时不烧香,临时抱佛脚”让我们红脸出汗。

刚参加工作不懂计划,不以为然地当起了“月光族”。“吃不穷穿不穷,计划不到一辈穷” “男人是耙耙,女人是匣匣,不怕耙耙没齿儿,就怕匣匣没底儿”“挣钱针挑土,用钱水推沙”“ 吃饭穿衣量家当”,这是爷爷给的消费观。

生活中遇到坎儿,爷爷就用“这山望着那山高,一家不知一家难”“娘家饭香婆家饭长”“心宽一寸,路宽一丈”将人点醒,提醒我们别羡慕他人,安分守己,把日子过平淡。

“好汉出在嘴,好马出在腿”“吃饭品一品,说话想一想”“舌是砍人刀,口是祸福门”爷爷常说多少人因为说话惹了人,惹祸上身。这套标准在看待别人的言行恰恰相反,对别人不中听但有道理的话,爷爷常感叹“良药苦口,忠言逆耳”,从不耿耿于怀、忿忿不平。

老人言之“修身篇”

“平生不做亏心事,世上没有切齿人。”只要行为磊落, 不做亏心事,便不会与人结下怨仇,到哪儿都不用担心受怕,这便是爷爷对我们处世观的咬耳扯袖。

“七个娘娘捻个线,七个爷爷扫个院。”“人少好吃饭、人多好干活”每次过年回家,大家一起上手打扫拾掇家时,爷爷总是欣慰地说。

爷爷不喜装腔作势,每逢看到有人精于世故,他就长叹“皮裤套棉裤,必定有缘故”不要轻信他人,“精三分、傻三分、留下三分给子孙”“争名夺利几十年,抢天夺地一场空”训诫我们老实做人,把名利看淡……记忆中这样的“老人言”还很多,街里邻坊总说:你爷爷是土窑洞里有马列。那会一听到爷爷的顺嘴溜,一边笑这些老古人话不合时宜。

今天看来,爷爷能够随时随地恰如其分、恰到好处运用这些“老人言”,并影响滋养着亲人的价值观,委实是一件了不起的事!“老人言”通俗易懂,接地气,是不立文字的草根经典,口口相传的人生经验。某种程度上,老人言是一种智慧寻根。

每遇到事,就假如爷爷还在,会怎么说?每念及此,便更加感怀爷爷。在一个家庭中,总有个立规矩的人,成为子女思想行为的垂范者和教育者,爷爷的言传身教是最好的家风。

足够老的“老人言”常合时宜。

你可能感兴趣的:(“老人言”里的家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