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个喜剧》

刚看完《半个喜剧》,有点意思。

真实中透露着不真实。结尾很“正确”,但不够现实。喜欢正确还是喜欢现实,分人。

好的作品是需要精雕细琢的,比如立意。立意不是你想表达什么,然后喊一嗓子就行了。立意是需要你证明的,需要你说服观众的。

大多数电影都有这个问题,立意的价值观是挺升华的,但不够有说服力。比如好人变坏,最后又变好。又比如,坏人最终得到了应有的报应。我小的时候吧,看这种东西还能共鸣,但现在,已经无法感同身受了。

莫默是北京人,孙同是小地方一步一步奋斗到北京的。莫默跟孙同第一次分手,也是孙同第一次爆发,是在医院里,因为北京户口,还有稳定体面工作的问题,孙同在爱情还是现实生活里第一次犹豫了。

孙同被莫默激怒了,“你生天上了,你生下来什么都有了,我生水坑里,你下水坑来看看就什么都知道了。”

莫默呆住了,眼前的这个男人变了。变的陌生又可怕。

我认为本片的最大加分项就在这一幕里。无它,足够真实耳。然而,这种真实却因为我们从小受到的教育,变的“不应该真实”。

你信不信人与人就是不一样的。别的男人能给他女朋友的,你的男人就给不了你。别的父母能给孩子的,你的父母就给不了你。而我们经常的互相不理解,都来源于错误的对比。

《贫穷的本质》一书我聊过很多次了,这本书属于真实但不能被官方推荐的书目。因为这个社会需要奋斗。奋斗是这个社会进步的原因,是你甘愿吃得苦中苦的兴奋剂。可是,如果我们真的不清楚,贫穷,在某种程度上来说,就是原罪这个观点的话,你就真的太天真了。

奋斗是有两层意义的,于你自己,让你过上更好的生活。于社会而言,创造比你能拿到手的利益更多的价值。你的价值,经由奋斗的筛选,就打了6折。没有这个6折,你就没有意义,也就没有价值。

而孙同在影片结尾处的一句升华,“我想活的像个人,我想做个人。”就显得那么的无助,鸡肋。也许编剧本身也意识到这个问题,于是给出了孙同后面在录歌的耐人寻味的一幕。让对这部影片有不同口味需求的人都能各取所需。得道的得道,化缘的化缘,各取所需。

可是,我们终究还是绕不过孙同的处境问题,每一个“孙同”都会感同身受。爱情啊,可真是一件奢侈品。奢侈的不仅是它本身,同时也有你的对象。为了爱情奋不顾身?每每想到这里,我要么是看到了16岁自己的影子,要么是拿起温度计量量体温。

你知道,我身边也有很多拆迁人,我们需要绞尽脑汁,用计算,用勤劳,才能确保那脆弱的资金链能维持下去。我从小学习成绩就还算出色,大学虽然没考好,但也一直在思考和学习。即便如此,毕业后我更是不敢懈怠一点,这才能兢兢业业,几经波折而苟活生存。

而当我跟家里拆迁的朋友聊到创业时,他问我,100万创业够不够?我说,太够了,如果能有100万现金,我绝对不是今天这个局面。他说,我打算用100万去试试,万一赔了也问题不大,我还有三套房,还有一些存款。然后我跟他说,“你知道吗,虽然我自认为好学且好思考,但我不得不承认,我比你至少落后了30年,你如今的水平线,没有其他意外的话,你只保值不增值,我努力追赶,30年后才可以跟你平起平坐。”

其中滋味,经历过的,自然懂。

你可能感兴趣的:(《半个喜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