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在你的街边行走 之 北京

北京,去的稍多一些。这个多仅限于与自己去的地方进行对比而已。从初见的向往到如今的淡定从容,对于首都的印象是逐渐逐渐的、越来越自豪置于心底的感觉。

第一次去北京是2003年,当年的我,如同缺氧的孩子拼命地吸吮着令人舒服的氧气,充盈而又快乐。因为那时,王府井的夜晚迷人而又充满诱惑,所有的京腔京韵让我新鲜又满足,平日里在书本上的获得、电视上的一带而过不足以填平内心的渴望,就是这样,那时候的街边,不,是街道,是充满好奇的探路者的街道。

第二次去北京是2004年,带着学习的劲头,自费坐周五一夜的火车,周六早晨到会场,只为了听全国“小语四老人”的精彩课堂,只为了听薛法根老师的《山田上的百合花》,哈欠都不敢打一个地听着、看着、羡慕着、学习着……周六起早去看升旗,去高唱国歌、去激动万分地跟在仪仗兵后面、在周日晚上即将上火车前能有一点点时间再去王府井,去夜市,去吃那一碗“老北京爆肚”,然后买下一大袋子的甘薯、糖葫芦……拼命地跑向车站,一夜火车,直接进入彼时的课堂,精神矍铄地讲课,然后给每个孩子发一粒“老北京酥糖”……向他们自豪地讲述着北京,甚至那一刻觉得自己也有了小语四老人的风采,有了薛法根老师讲述百合花的妙语如珠……却全然忘记了小小的女儿周五晚上在家里不让妈妈走而哭得惊天动地的场景,更忘记了把女儿寄托在幼儿园黄老师的怀抱中的泪珠……直到周一晚上放学,突然听见一声甜甜的“妈妈”声,看到门后窜出来的被梳洗的干净整洁、扎着我从来不会编织的两只羊角辫的漂亮女儿时,我才感觉到现实回来了,愧疚与疲惫迅速 袭上心头。

第三次、第四次、第五次……再去北京,不一样的街道、不一样的使命、不一样的感觉。只知道,对首都的向往依旧,更感觉到管理越来越好,人情味越来越浓,风景越来越美了。

还记得那次9天的学习之余难得忙里偷闲去泛舟北海,毕竟还年轻,哼唱着《让我们荡起双桨》,感受着水面倒映着美丽的白塔……那次陪孩子去爬长城、去故宫……这些今天想来似乎已经成为了记忆中的一抹蒙着面纱的景致了。

2019年,记不清是第多少次去北京了,但是确实是第一次去大兴机场,那种震撼与惊喜,让已然成为中年人的我难得地荡起心里的涟漪。发展的劲头势不可挡,自豪的感觉扑面而来。

今年,短暂的北京之行,短暂的街边行走,感受着深秋的微凉,干净的街道、淡定的行人、低低的话语、灯火通明的高楼大厦,感觉到首都的魅力就在于以它的广博与从容接纳八方。

路途近,未远足。时间紧,行走难。只知道所有曾经的大包小裹都可以在淘宝上一买到底、一送到家。可是,不知道王府井那里的“老北京爆肚”还是曾经的味道吗?

你可能感兴趣的:(我在你的街边行走 之 北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