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ava Web,是用Java技术来解决相关web互联网领域的技术栈。今天我们来总结一下经常在面试中遇到的经典面试题。
HTTP 协议有 HTTP/1.0 版本和 HTTP/1.1 版本。 HTTP1.1 默认保持长连接(HTTP persistent connection,也翻译为持久连接),数据传输完成了保持 TCP 连接不断开(不发 RST 包、不四次握手),等待在同域 名下继续用这个通道传输数据;相反的就是短连接。
在 HTTP/1.0 中,默认使用的是短连接。也就是说,浏览器和服务器每进行一次 HTTP 操作,就建立一 次连接,任务结束就中断连接。 从 HTTP/1.1 起,默认使用的是长连接, 用以保持连接特性。
a) HTTP/1.1 在消息中增加版本号,用于兼容性判断。
b) HTTP/1.1 增加了 OPTIONS 方法,它允许客户端获取一个服务器支持的方法列表。
c) 为了与未来的协议规范兼容, HTTP/1.1 在请求消息中包含了 Upgrade 头域,通过该头域,客户端 可以让服务器知道它能够支持的其它备用通信协议,服务器可以据此进行协议切换,使用备用协议与客 户端进行通信。
在 HTTP/1.0 中,使用 Expire 头域来判断资源的 fresh 或 stale,并使用条件请求(conditional request)来判断资源是否仍有效。 HTTP/1.1 在 1.0 的基础上加入了一些 cache 的新特性,当缓存对 象的 Age 超过 Expire 时变stale 对象, cache 不需要直接抛弃 stale 对象,而是与源服务器进行重新激 活(revalidation)。
HTTP/1.0 中,存在一些浪费带宽的现象,例如客户端只是需要某个对象的一部分,而服务器却将整个 对象送过来了。例如,客户端只需要显示一个文档的部分内容,又比如下载大文件时需要支持断点续传功能,而不 是在发生断连后不得不重新下载完整的包。
HTTP/1.1 中在请求消息中引入了 range 头域,它允许只请求资源的某个部分。在响应消息中 Content-Range 头域声明了返回的这部分对象的偏移值和长度。如果服务器相应地返回了对象所请求范围的内容,则响应 码为 206(Partial Content),它可以防止 Cache 将响应误以为是完整的一个对象。
另外一种情况是请求消息中如果包含比较大的实体内容,但不确定服务器是否能够接收该请求(如是否 有权限),此时若贸然发出带实体的请求,如果被拒绝也会浪费带宽。
HTTP/1.1 加入了一个新的状态码 100(Continue)。客户端事先发送一个只带头域的请求,如果服务 器因为权限拒绝了请求,就回送响应码 401(Unauthorized);如果服务器接收此请求就回送响应码 100,客 户端就可以继续发送带实体的完整请求了。注意, HTTP/1.0 的客户端不支持 100 响应码。但可以让客户端在请求消息 中加入 Expect头域,并将它的值设置为 100-continue。
节省带宽资源的一个非常有效的做法就是压缩要传送的数据。 Content-Encoding 是对消息进行端到端 (end-toend)的编码,它可能是资源在服务器上保存的固有格式(如 jpeg 图片格式);在请求消息 中加入 Accept-Encoding头域,它可以告诉服务器客户端能够解码的编码方式。
HTTP/1.0 规定浏览器与服务器只保持短暂的连接,浏览器的每次请求都需要与服务器建立一个 TCP 连 接,服务器完成请求处理后立即断开 TCP 连接,服务器不跟踪每个客户也不记录过去的请求。此外,由于大多数 网页的流量都比较小,一次 TCP 连接很少能通过 slow-start 区,不利于提高带宽利用率。
HTTP 1.1 支持长连接(PersistentConnection)和请求的流水线(Pipelining)处理,在一个 TCP 连接 上可以传送多个 HTTP 请求和响应,减少了建立和关闭连接的消耗和延迟。例如:一个包含有许多图像的网页文 件的多个请求和应答可以在一个连接中传输,但每个单独的网页文件的请求和应答仍然需要使用各自的 连接。
HTTP 1.1 还允许客户端不用等待上一次请求结果返回,就可以发出下一次请求,但服务器端必须按照 接收到客户端请求的先后顺序依次回送响应结果,以保证客户端能够区分出每次请求的响应内容,这样也显著地减 少了整个下载过程所需要的时间
HTTP 消息中可以包含任意长度的实体,通常它们使用 Content-Length 来给出消息结束标志。但是, 对于很多动态产生的响应,只能通过缓冲完整的消息来判断消息的大小,但这样做会加大延迟。如果不使用长连 接,还可以通过连接关闭的信号来判定一个消息的结束。
HTTP/1.1 中引入了 Chunkedtransfer-coding 来解决上面这个问题,发送方将消息分割成若干个任意大 小的数据块,每个数据块在发送时都会附上块的长度,最后用一个零长度的块作为消息结束的标志。这 种方法允许发送方只缓冲消息的一个片段,避免缓冲整个消息带来的过载。
在 HTTP/1.0 中,有一个 Content-MD5 的头域,要计算这个头域需要发送方缓冲完整个消息后才能进 行。而HTTP/1.1 中,采用 chunked 分块传递的消息在最后一个块(零长度)结束之后会再传递一个拖尾 (trailer),它包含一个或多个头域,这些头域是发送方在传递完所有块之后再计算出值的。发送方会 在消息中包含一个 Trailer 头域告诉接收方这个拖尾的存在。
在HTTP1.0中认为每台服务器都绑定一个唯一的IP地址,因此,请求消息中的URL并没有传递主机名(hostname)。
但随着虚拟主机技术的发展,在一台物理服务器上可以存在多个虚拟主机(Multi-homed Web Servers),并且它们共享一个 IP 地址。
HTTP1.1 的请求消息和响应消息都应支持 Host 头域,且请求消息中如果没有 Host 头域会报告一个错 误(400Bad Request)。此外,服务器应该接受以绝对路径标记的资源请求。
HTTP/1.0 中只定义了 16 个状态响应码,对错误或警告的提示不够具体。 HTTP/1.1 引入了一个 Warning 头域,增加对错误或警告信息的描述。
此外,在 HTTP/1.1 中新增了 24 个状态响应码,如 409(Conflict)表示请求的资源与资源的当前状态 发生冲突;410(Gone)表示服务器上的某个资源被永久性的删除。
Ajax 是一种创建交互式网页应用的的网页开发技术; Asynchronous JavaScript and XML”的缩写。
Ajax 的最大特点:可以实现局部刷新,在不更新整个页面的前提下维护数据,提升用户体验度。
注意:ajax在实际项目开发中使用率非常高(牢固掌握),针对ajax的详细描述
servlet 是运行在服务器端的 java 小程序,是sun公司提供的一套接口,用来处理客户端请求,响应给浏览器的动态资源。实质是java 代码,通过 java 的API动态的向客户端输出内容。
JSP 是一种动态网页开发技术。JSP 文件就是在传统的 HTML 文件中插入 Java 代码和 JSP 标签,后缀名为.jsp。
jsp 被翻译成 servlet 之后,service方法中有9个对象定义并初始化完毕,我们在 jsp 脚本中可以直接使用这9个对象。
Cookie cookie = new Cookie(String cookieName,String cookieValue);
cookie.setMaxAge(int seconds);//设置持久化时间,如果不设置持久化时间,cookie会存储在浏览器的内存中,浏览器关闭, cookie信息销毁(会话级别的cookie),如果设置持久化时间,cookie信息会被持久化到浏览器的磁盘文件里(持久化cookie)
cookie.setPath(String path);//设置携带路径,如果不设置携带路径,那么该cookie信息会在访问产生该cookie的web资源所在的路径都携带cookie信息
response.addCookie(cookie);
注意:Cookie中不能存储中文;
删除客户端的cookie:如果想删除客户端的已经存储的cookie信息,那么就使用同名同路径的持久化时间为0的cookie进行覆盖即可
Cookie[] cookies = request.getCookies();
for(Cookie cookie : cookies){
if(cookie.getName().equal(cookieName)){
String cookieValue = cookie.getValue();
}
}
1.获取session
此方法会获得专属于当前会话的Session对象,如果服务器端没有该会话的Session对象会创建一个新的Session返回,如果已经有了属于该会话的Session直接将已有的Session返回(实质就是根据 JSESSIONID 判断该客户端是否在服务器上已经存在session了)
HttpSession session = request.getSession();//会话级域对象
2.操作
session.getId();//获取编号id
session.setAttribute(String name,Object obj);
session.getAttribute(String name);
session.removeAttribute(String name);
session 的工作原理是客户端登录完成之后,服务器会创建对应的 session,session 创建完之后,会把 session 的 id 发送给客户端,客户端再存储到浏览器中。这样客户端每次访问服务器时,都会带着 sessionid,服务器拿到 sessionid 之后,在内存找到与之对应的 session 这样就可以正常工作了。
先说一下 session 销毁的三种方式:
所以浏览器关闭,session并不会被销毁,与浏览器没有任何关系。
可以用,session 只是依赖 cookie 存储 sessionid,如果 cookie 被禁用了,可以使用 url 中添加 sessionid 的方式保证 session 能正常使用。
XSS 攻击:即跨站脚本攻击,它是 Web 程序中常见的漏洞。原理是攻击者往 Web 页面里插入恶意的脚本代码(css 代码、Javascript 代码等),当用户浏览该页面时,嵌入其中的脚本代码会被执行,从而达到恶意攻击用户的目的,如盗取用户 cookie、破坏页面结构、重定向到其他网站等。
预防 XSS 的核心是必须对输入的数据做过滤处理。
CSRF:Cross-Site Request Forgery(中文:跨站请求伪造),可以理解为攻击者盗用了你的身份,以你的名义发送恶意请求,比如:以你名义发送邮件、发消息、购买商品,虚拟货币转账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