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语心说|为政篇2.2“思无邪”

《论语心说》----作者:李轻 

子曰:“诗三百,一言以蔽之,曰:‘思无邪’。”

《论语》里的孔子这一人物形象,说了这句话。诗三百,一言以蔽之,曰:思无邪。实际上,不知道孔子说没说。只是《论语》写了,我们就站在《论语》的角度去研究《论语》,对于推理,对自己有用,那当然最好。

是为己。写文章也是。我写文章,我写《论语心说》是为的养浩然之气。当然,这是一个很形而上的话题,不是一、两句话便能说清楚的。比较能说会道地孟子,遇到人问:“敢问何谓浩然之气?”(出自《孟子·公孙丑上》)时,也破天荒的说了句:“难言也。”(出自,同上)这在《孟子》中,几乎是罕见的。孟子被问到“难言”的情况,在《孟子》中,几乎是没有的。足见,这“浩然之气”,真的是够形而上了。道理是一样的。其实也不是完全不能说,但真的是不好说。道理,是一样的。知道什么是“浩然之气”,但我也很难用语言表达……即便我写了百十余万字,还有很多,很多没发表的,论文,散文等等。

但我很难描述什么是浩然之气简单地说就是義氣。義氣,就是浩然之气。道理是一样的。我特别喜欢罢“義”这个字这样表达,所谓的:“繁体”罢。

1.

我特别爱写繁体的。因为我觉得,这,既繁体的義是最接近这个字义的。道理是一样的。浩然之气就是義氣。但究竟为什么浩然之气是義氣,这有一个比较冗长的证明,与修道过程……总之,我是自己一步一步,一步一个脚印的,证到了“浩然之气”这种境界,和层次地。你可以不信,不重要。就像子贡所说的:“人虽欲自绝其何伤于日月乎?”(出自《论语·子张19.24》)人虽欲自绝于日月何伤于日月乎,这句话说的太对了。真理是客观存在的你自己愿意背道而驰原地不动或者原地转圈那跟客观存在地真理没有半毛钱关系

道理,是一样的。“人欲自绝于日月何伤于日月乎”,实乃良言也。一样的。故,我写文章,包括我现在写的《论语心说》,不过是为的养志。“养志”二字出自《孟子·离娄上》。其实就是养我的浩然之气,也是我的義氣了。道理是一样的。就是在养志。所以这个《论语》也好,《孟子》,《大学》、《中庸》也罢,对于我个人来说,对于我个人而言無需尽信,对于我个人而言,这些书,四书、五经只不过对我而言,都只是逻辑上的参考资料”而已罢了他(既这些古书)是为了我写论文论述证明时候的引子和素材……我需要的,我的目的是为了最后证明得的结果为我所用并不是说真的相信历史上曾经或许出现过地“孔孟”,以及“颜曾”……“子思子”等等地,这些人真的说过这些话

2.

我个人,只是罢他看成是,古人,相对的古人,想让我看到的这些话。道理是一样的。对我个人而言《论语》《大学》《中庸》以及《孟子》这些都只是工具书是工具,是工具,是载体,是“法”。是一种,需要我个人进行整理,和排编,以至于最终得出属于我个人之结论,并能够继续与工具书进行对照,和验证地一种令我个人内在得以升华地“法语书”。我说法语书,人们可能觉得很“神秘”,实际上对我个人来说这是最落地的话。对我个人来说,“四书”,既:《论语》,《大学》,《中庸》,以及:《孟子》,不是拿来“信仰”的。不是拿来束之高阁,奉若圭臬的。他们对我而言,“四书”对我而言是最落地且最经常被用到地工具”。所以,我并不认为,历史上的孔孟,真的说过这些话,一字不差,一字不落……我并不认为是这样。我认为,既然可能那些远比我有智慧的多地多的人们,想让我看到这些话,那我就罢这些话,作为己用。我自己证明,这些话到底对,不对。而不是鹦鹉学舌,复读机了。道理是一样的。

3.

在这点上,既:以为己所用,为目的的证明“四书”上,我已经走了很久,且越走越开心,越走越愉快,最终证明,浩然之气,所谓的“浩然之气”,無非就是:義氣。道理是一样的。義氣是个好东西我也在养我的義氣。

反过来说,“思无邪”。孔子说没说过,放一边儿,既然《论语》有这句,我就简单说说。实际上《诗经》并非完全思无邪,以“男女授受不亲”(出自《孟子·离娄上》)的角度来说,是有邪的。只不过,所谓的“邪”,也是无邪,因为那是他们真正的想法。很实诚。整部《诗经》,都充斥着原始的,几乎不假雕琢,与修饰地实诚。这种“粗犷”,在《诗经》里,很常见。

4.

故,孔子说的“思無邪”也许只是赞美这种实诚与粗犷。但《诗》并非完全的无邪

道理是一样的。----作者李轻 庚子年 正月廿七 于家中作

你可能感兴趣的:(论语心说|为政篇2.2“思无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