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切真的很美

得承认,一开始我是冲着六个小时的片长去的,我好奇,面对导演如此冗长的叙述,自己的耐心究竟能够攀爬到怎样一个高度。

但当影片结束,我甚至开始认为,一部电影就应该是这个长度,如果导演想交待清楚人物而非一个事件,那么,这样的片长才足以支撑起庞杂丰满的人物形象。

其实我想说的绝非时长,也无关耐心,中学时期最痛恨政治,但是这部影片让我对政治与人的关系又有了新的认识。如果说空气与水是人的自然属性的必需品,政治就是人的社会属性的必需品。痛恨政治,就好比痛恨空气与水等一切生存必需品一样不可理喻。每个人都是政治载体,在历史的换装中,个人命运虽然是自身选择的结果,但正是政治这幅巨大的帏布为这种随机选择圈定了其必然性。

在意大利近四十年的政治更迭中,每个人选择命运又被命运左右。马迪奥终其一生都在向现实世界宣告自己的尊严:在嘲笑他的考官面前拍案而起,在镇压运动中将残害战友的暴徒打成重伤,在凶案现场与漠然冷血的旁观者大动干戈。。。但在我看来,马迪奥其实一路都在放弃,在面对病入膏肓、时日不多的父亲,在面对美丽的美拉莉时,他没有迎上前去拥抱亲情、爱情,相反的,甚至简直可以说是落荒而逃。大道向东,他却背道而驰。所以,当美拉莉质问他“你喜欢书本是因为随时可以放弃,但生命有别,不是由你做主”时,马迪奥被戳到了痛处,怒不可遏:“你错了,我常常做主!”他的最后一次做主,也是最后一次放弃,就是自己的生命。


活的有尊严与活的有价值就绝对等值吗?面对问题,马迪奥似乎只有一种情绪——愤怒,解决问题的方式也永远是——简单粗暴。但是愤怒不生产力量,不创造价值,爱能。


奴基瘫痪之后,是马迪奥的母亲坚持每周去照顾他,教他读诗写诗,奴基的手和头脑才得以恢复,并意外的收获了婚姻;尼古拉在投身左翼运动的茱丽娅锒铛入狱之后,向她求婚,为她寄去巴赫的乐谱,与其说是漫长的牢狱生活改造了茱丽娅,不如说是尼古拉平复了她昭昭的政治野心,使她又回归对家庭的眷恋;在带佐珍出逃失败后,尼古拉修了神经学,最终挽救了佐珍以及很多像佐珍一样的精神病人的命运。。。如此看来,爱才是普世价值,其基础不是政治理想,而是道德理想,是关注身边每一个活生生的个人,而非制度、民族、种族。和马迪奥与茱丽娅相比,尼古拉才是普世道义秩序的维护者,而这又让他在面对命运的翻云覆雨时具备相当的韧性。

当尼古拉遭遇父亲病故、妻子抛弃、哥哥自杀身亡之后,姐姐祖云娜问他:“我仍保存你在66年寄给我的明信片,上面用挪威文写着:眼前的一切都很美丽。还有三个感叹号。你现在仍然认同吗?”尼古拉说:“我不认同那三个感叹号。”2003年春天在挪威,安祖写信给他:亲爱的尼古拉,我们终于到了这里,我儿时你跟我说的地方现在历历在目,我看见午夜的太阳落在水平线上,但没有进入海中。我想起爸、妈和你,你常常说世事总是美好的,我觉得你说的完全正确,一切真的很美。

这也正是我想说的,生活攫夺的,最终又都慷慨赠还。爱,能渡所有的苦厄。。一切真的很美。


你可能感兴趣的:(一切真的很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