若爱,即白首余生

岁月歌人,世事如棋。

“到了老年仿佛愈加辛苦……”张奶奶感叹着。

晚上张奶奶带着孙儿、孙女做菜,老伴儿不仅不帮忙,反而在张奶奶抱怨几句之后 ,一个巴掌掴在她脸上。这一巴掌,气的张奶奶破口大骂,在激烈的争吵中,两人纠缠在一起打了起来。女人的力气终究不敌男人,张奶奶赶紧从家里出来,在村里大声叫嚷,要村里人为自己主持公道。

张兰作为一个旁观者,目睹她的声嘶力竭。虽然没有切身感受,但是在她看来,一个人何其可悲要受着这种痛苦。当初结婚时宣誓神圣的如胶似漆、不离不弃在较一个巴掌、几声狠气痛骂下显得微不足道;又在经过十几年的生活,儿孙满堂的和睦下显得可笑。一个巴掌甩过去,是不满吗?还是最终得到满意?

站在寂静无人的路上发出的凄凉嘶吼,张兰只觉得悲哀。因为结婚数载,渐渐地习惯了融入在生活的彼此,以为离不开对方,可这并不代表感情不会伴着时间,伴着鸡毛大小的琐事一点点磨灭,最后只剩下亲情组成的家庭。

杜拉斯的《情人》里有段经典的话,“我已经老了,有一天,在一处公共场所的大厅里,有一个男人向我走来。他主动介绍自己,他对我说:“我认识你,永远记得你。那时候,你还很年轻,人人都说你美,现在,我是特为来告诉你,对我来说,我觉得现在你比年轻的时候更美,那时你是年轻女人,与你那时的面貌相比,我更爱你现在备受摧残的面容。”这是一种境界。

但是,褪去柏拉图式的的理想光环,现实生活中的人们对于容貌逐渐老去,皮肤逐渐松弛的态度就如同对待一个人的脾气逐渐暴躁一样,只剩下怒气与难忍。如若张奶奶还年轻,她可以不接受这样的暴行,离家出走甚至离婚都足够彰显自己的个性。然而,年老力衰的张奶奶寻不到一个去处。儿子不在,似乎张奶奶就找不到其他可以依赖的支柱,所以无奈才采取这样的方式来发泄心中的痛苦。人说家丑不可外扬,如今张奶奶只能厚着老脸向外人诉说着自己的不满。

村里的人起初听到厉声的大骂便知道村里有人在吵架,便随着声源从窗户来看看,有的走出来问问原因安慰两句,或者叼起烟来,站在一旁,任雾气遮住瘦黄的人脸。这是一个不眠之夜,嘶吼传到村里各家各户,天色随着时间昏暗下来,仿佛透露着不寒而栗的压抑与忧郁。

一个衣着厚厚的冬衣端着饭碗的人迈着步伐走了过来,都老夫老妻了,有啥好吵的,她好生劝着。

张兰听到这句话,眉头紧皱,以前听到一句话“吃亏是福,那你吃吧我不吃。”有哲人对这句话发表过见解,说“我听到过一种劝人为善的教导,说是做人不要怕吃亏,吃亏未必不是好事。可接下来的逻辑让人迷惑:你今生吃多少亏,来世便得多少福,那个占了你便宜的人呢,来世便有多少苦。再往下听你不妨多让别人占些便宜去,不要以为这不划算,其实是别人用他的福换走了你的苦。好家伙!原是劝人不要怕吃亏,怎么最后倒赚走了别人的福去?”

因此对于和事佬,若他拿不出合适的理由,张兰直接忽视,尤其是她还带着些许不耐烦。显然,张兰对这个来劝的妇女并不是满意。她的一席话对张奶奶来说无关痛痒,引不起内心任何一点涟漪,因为她不需要人劝,都是经历人间百态的人了,一些事情不必说就明白,说不定还是个智者,看破红尘,只是无奈食人间烟火,也需要一个回去的理由,这样才能熄灭这次的怒火,继续过日子。

不必想象张奶奶以后的日子,当一件事情可以发生一次,也许已经是第几次了。人生在世,若如不善待身边人,又如何让身边人善待自己,在婚姻的生活里面,失去一个相互扶持的人,对于生活的意义,不知道要错过了多少,辜负了多少。我只想对张爷爷说,趁爱人还在,善待爱人,莫要等到垂死之年,行将就木,在黄昏之时,孤独之夜感受无尽的寒冷与懊悔。若爱,就将爱进行到底,在未来的日子里,许一个白首余生。

你可能感兴趣的:(若爱,即白首余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