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结合笔者自身在《体内药物分析》中的教学实践,认为明确教学目标和研究对象,重视基础理论和前言技术的介绍,重视实验课教学、灵活运用现代教学手段和师生互动模式教学,并进行双语教学等可提高教学效果。
关键词:体内药物分析;实验教学;双语教学
体内药物分析是药物分析的重要分支,它是一门研究生物机体中药物及其代谢物和内源性物质的质与量的变化规律的新兴学科[1]。目前,随着生物医药学及临床药学的兴起,特别是药物动力学的深入研究,使“给药方案个体化”、“治疗药物监测”的工作日益重要,体内药物分析学科亦应运而生,经过二十余年的发展,现已成为药学前沿最活跃的领域之一[1]。近几年来,本院为药物分析专业的学生开设了此门课程,其目的就是为培养学生具备强烈的药品全面质量控制的观念及相应的知识技能,能够胜任药品研究、生产、改进、供应和监督管理过程中的分析工作,并具有根据体内药物分析提供的数据和相关信息,解决临床药学问题的基本思路和能力。笔者作为本院《体内药物分析》的主要授课者,现就这几年在教学过程中一些值得注意的问题谈几点看法与体会。
1明确教学目标和研究对象
体内药物分析是通过分析的手段了解药物在体内数量和质量的变化,获得药物代谢动力学的各种参数和转变、代谢的方式、途径等信息,从而指导临床合理安全用药的学科。其核心就是如何准确、灵敏、稳定的获得药物在体内的各种参数。因此,体内药物分析的主要任务就是分析方法学的研究。鉴于此,笔者认为在体内药物分析的授课过程中,教师应着重介绍各种分析方法,让学生掌握合理、最佳的分析条件,评估各种分析方法能达到的灵敏、专属、准确的程度,了解各种分析方法应用于体内药物分析中的规律,将分析方法学贯穿于整个教学过程中。另外,由于药物进入临床之前,一般首先在动物身上进行实验。因此,体内药物分析的对象不仅仅是人体,也包括动物,这一点需要向学生讲明,让学生明确自己的研究对象到底是什么,了解其具体检材应包括生物体的各种器官、组织、体液以及代谢物,以便让学生在实验中有的放矢。
2重视基础理论的介绍
体内药物分析学科发展的最大推动力无疑来自于临床药理学和生物药剂学研究领域的巨大要求。目前,随着药物体内过程的研究工作和药物代谢物分离测定工作逐渐成为新药开发中最重要的基础工作,体内药物分析学科已与药物代谢动力学、药剂学和临床药理学互相关联、密不可分。因此学科的发展已对体内药物分析工作者提出了全新的要求,这不仅仅要求体内药物分析工作者需要有熟练的分析方法和技术,同时还要求其应熟悉药物的体内过程,并具有相应的临床药理及药物代谢机理等基础知识,只有这样体内药物分析工作者才能拓宽思路,提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深入开展有关工作。因此,笔者认为教师在体内药物分析课程中应重视“体内药物分析相关的基础理论概述”这一章节的介绍,让学生掌握“药物的体内过程”、“血药浓度与临床效应的关系”、“血药浓度与合理用药”、“治疗药物监测”和“药物浓度测定种类”等必备的基础知识,为学生能更好地理解和掌握后面各章节内容打下良好的基础。该做法在笔者的实际教学过程中受到了学生的欢迎,并收到良好的教学效果。
3重视前言技术的介绍
各种分析技术是体内药物分析工作者依赖以开展工作的技术平台,它们能被用于灵敏、专属、高效地解决药物体内诸过程中的复杂问题,是构成体内药物分析学科的支柱。然而,由于体内药物分析具有干扰杂质多、样品量少、药物浓度低、工作量大等特点,使用单纯的光谱法及微生物法已无法满足简单、快速、准确测定的需要。另外,由于常规的GC、HPLC和TLC技术在
《仪器分析》教学中已重点介绍,因而在体内药物分析教学中不宜再重点讲授,否则会重复乏味,甚至引起学生反感。因此,笔者认为教师在授课中应加重对现代前言技术的介绍,以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例如,在授课中可以介绍近年体内药物分析领域中最活跃的联用技术,如色谱-质谱联用技术(LC-MS、LC-MS-MS)、色谱-核磁共振联用技术(HPLC-NMR),同时,还可以向学生介绍手性高效液相色谱技术、柱切换高效液相色谱技术、高效毛细管电泳技术(HPCE)、毛细管电泳免疫分析技术(CEIA)等,尽量拓展学生的知识面,让学生对本学科最前言的技术有一个初步的了解,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2-3]。
4重视实验课的教学
体内药物分析实验课是该课程教学中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与重要环节。在体内药物分析实验课教学中,学生通过基本操作训练,获得较强的从事药品质量监控工作的能力,正确掌握药物常用法定检测方法及规范化操作技术;通过设计性实验的训练,模拟科学研究的整个过程,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和独立工作的能力,以及运用药物分析理论及有关基础与专业知识去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为今后从事药品检验、新药研究和开展临床药物分析工作打下基础[4]。然而,我院体内药物分析实验课主要以学生兴趣小组的形式而进行,即由学生自行组成兴趣小组,在老师的指导下进行实验操作,而并没有开授正式的实验课。如此一来,学生对本课程的态度必然会发生偏移,出现轻视本课程的现象,同时亦会缺乏对实验的兴趣,从而影响学生分析技能的提高。因此,笔者认为本院应重视本课程实验课的教学,将开设体内药物分析实验课纳入教学计划之中。
5现代教学手段的应用
为了提高学生对本课程的兴趣和学习积极性,教师应当尽量使课堂生动活泼,这就要求教师应尽可能的使用一些现代教学手段,使抽象的理论知识简单化、形象化。同时,现代教学手段的运用,还可以活跃课堂气氛,减少听课中的疲劳感与枯燥感。例如教师在上课期间,可以播放一些形象化的教学课件,将一些复杂药物的结构立体化,并配上动画或音乐,使教学内容直观、易懂,让学生轻松愉快的接受课堂知识。但是,在多媒体现代教学工具的使用中,有一些问题还需要引起注意[5]。例如,有些教师过多依赖多媒体投影讲授。在制作教学课件时,往往是
大量理论知识“板块式”的出现在投影上,这样容易使学生出现对前一张幻灯片页面的知识还没有消化吸收,教师已经更换了投影页面的现象,这样的教学效果反而增加了学生听课的难度,影响教学效果。因此,笔者建议在多媒体投影的制作上,内容要精炼,图形应活泼生动,而文字内容却不宜过多;板书着重点应在教学难点、重点内容,并注重课堂板书,使投影教学内容与课堂板书内容相互补充。总之,使用现代化教学手段的目的不是为了教师讲授轻松,而是让学生轻松学习和乐于学习,并节省宝贵的课堂时间。
《体内药物分析 》教学实践与思考_62医药论文投稿网_药学论文在线投稿_医药论文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