联校磨课、同课异师——王婕、曾迪奇《用橡皮筋驱动小车》

曾迪奇老师被选上代表金牛区参加市级比赛,由于没班试讲,就到我校(两校距离很近)借班试讲。刘老师就借着此机会,安排两校教研组参与磨课、共同学习。更缘分的是,我校王婕老师(任教四年级)要在校内展示优质课,就借着对《用橡皮筋驱动小车》该课熟悉的东风,采用相同的教具、教案,稍微改动PPT上了同一堂课。

由于篇幅原因,接下来我将从三方面进行简短的反思:

一.联校磨课:任教和听课教师共同痛点“教材环节不顺畅,上课如鲠在喉”

10月29日到11月1日期间,迪迪试讲了三次。两校教研组就教学环节、实验表格、课堂如何接孩子的话、板书等进行讨论。但我们始终有一个共同的痛点:由于在课程前部分,弹力概念没有明确出现,就算有孩子回答到了弹力,后续内容中,其他孩子也不敢使用弹力这个概念。他们常使用这些词汇:拉力、某一种力、这样的力,或者橡皮筋变长了、变粗了等。直到课后测评,大多数孩子还是无法准确使用“弹力,形状改变”等词语。所以整个课堂语言就较为混乱,教学概念目标达成度不够。

翻阅教材,我们发现“弹力”的概念出现在最后,与前两节“拉力、反冲力”出现顺序恰好相反。所以我们在自己的内心埋下了一个疑问:“是不是可以改变一下教材内容的顺序呢”。

教材内容

直到11月3日,市教研员常老师和我们共同听课、磨课,这个问题才得以解答。当我们抛出该痛点时,常老师非常恳切地说:“这里是我们所有老师都发现有问题的地方,那就值得肯定。不仅是上课老师上得别扭,听课老师也觉得不顺畅。那我们不妨大胆地改变:先出示弹力,再在后续实验中使用弹力,加深孩子对其的理解。”一语点醒梦中人,我们如获尚方宝剑一般,将弹力概念的出现调整到课程的前部。

由于突如其来的疫情,本周周四(11月25日)是迪迪自改动教学顺序之后的第一次试讲。在本次试讲中,孩子们首先明确了弹力概念。在后续回答问题的过程中较好的使用了弹力、形状改变等词语。从听课角度,改动之后,教学顺序更为流畅。孩子更能顺利理解用橡皮筋驱动小车是使用的弹力,且形状改变越大,弹力越强,小车行驶距离越远。

自我反思:1.更高层次的前辈提点一二,会事半功倍。2.联合磨课,模式可行,多多益善。

二.同课异师:时间比重分配、备课与生成

本周周二(11月23日)本校王婕老师使用相同教案、教具,稍微改动了PPT,执教同一堂课。其中,王老师在引导孩子理解弹力概念和讨论如何用橡皮筋驱动小车的环节,花费了更多的时间,更注重在巡视时对学生思维的引导。

王婕课堂生成板书

在弹力概念环节:

1.T先提醒“慢慢拉长橡皮筋,手有什么感觉?橡皮筋有什么变化?”,再让S动手。

2.S做,T边提问:“慢慢松手,释放拉橡皮筋,你的手又有什么感觉?橡皮筋又有什么变化?”T巡视指导。S1:拉长之后,拉不动,有阻力。返回原来的样子。S2:橡皮筋变细,后又变回去,有一股力量把它缩回来。T:我们可以称为想要恢复原状。

3.T边讲边板书,带领学生推导得出“弹力”概念。且得出概念之后,再根据板书简短对弹力进行回顾。

在设计实验证明环节:

1.T:1、2、3圈为什么不行。S:结果不明显。T:那我们可以选择1、3、6。

2.小组讨论如何设计,T巡视。

3.课后交流中,我得知王老师在巡视中主要关注:学生设计实验的程度(已自主讨论出:统一起点、多次测试等)、有不对的及时提醒。所以后续讲解实验的时间就减短很多。

另外王老师的提问更顺接孩子的思路,体现顺势而为的风格。比如:挑战“使用橡皮筋让小车动起来”中,王老师将套、多缠几圈拆分表述为为动作一、动作二,并在孩子上台展示动作二多缠几圈时,询问为什么多缠几圈。孩子自然而然地说出小车能跑更远。这里姐有一个小处理:PPT上有这个问题,但王老师已经顺着孩子提前解决了,所以后面略过了这页PPT。

自我反思:1.刚开始我看到王老师在上两个环节花的时间太多,特别担心做实验的时间来不及。但事实证明这种处理更利于孩子对弹力的概念理解。2.备课与生成的关系:王老师在处理课堂上游刃有余,体现在顺应孩子的发展,自然过渡。不会一定要硬过PPT的某一环节。反思自己在这方面目前确实做的不够,始终想要回到PPT的某一处上。 以后多模仿,争取经过时间的积累,能量变引起质变。

三.自我痛点:如何快速记录听课笔记

这次我感觉自己真幸运,因为距离近能赶上市级赛课的磨课;因为王婕老师要献课,又获得听骨干老师用同一模板上同一课的机会。简直不要太幸运。

但我也有一个很大的痛点:该怎样快速写听课笔记。总是在记录上一个环节时,下一个环节对话就错过了。翻看前几次的记录,太乱且细节不够,导致我现在回忆起来有缺失。这两次记得要稍微好点,有一定细节。希望能找机会补上这部分的技能。

你可能感兴趣的:(联校磨课、同课异师——王婕、曾迪奇《用橡皮筋驱动小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