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回顾
第一天:开营,公约,概念教学阐述
第二天:概念教学案例,提取概念、通则
第三天:前概念,教学目标,表现性任务
第四天:评估要素,评估操练,结营
深刻感触
概念:主题,通则,大概念,超学科,前概念,表现性任务,教学活动
思维:学情前概念的准确把握,教学目标的细化,表现性任务的前期铺垫,评估要素的目标回应,教学活动的情境创设
流程:开营公约,每天check in话题,结营比喻、感谢
2020年2月1日——4日,原定于在王二保小学开展的线下“师享者”共创营,由于疫情改为了线上,近二十位参与共创营的导师、一线教师、校长、培训专员如约而至,在屏幕前进行了一场关于概念教学的共创学习。
从概念教学阐述,到概念教学实操,概念教学中的一个个概念被激活,概念教学中的一团团迷雾被拨开,概念教学中的一项项任务被落实;从开营公约的共同制定,到结营时的相互感谢,参与共创营的每一位伙伴在这里都获得了接纳、鼓励、支持,在这个互相尊重、平等的氛围中,任何想法都能表达,任何建议都能提出,群策群力,共生共长。
一、概念的澄清
主题与概念的区别是什么?
概念与概括的关系是什么?
通则与理论有什么不同?
大概念与超学科的范围如何界定?
前概念具体指的是哪些概念?
表现性任务与教学活动一样吗?
从单元课共备时,开始接触“概念”,经过四个单元实际操练,自己对于“概念”这个词依然不知道如何定义;直到读完《以概念为本的课程与教学》,并与小组交流后,才对“概念”有了较为清楚的认识,对“概念教学”中的更多“概念”有了接触,开启了“概念教学”的思维转换。但对“概念教学”中的“概念”仍处于浅层认知,明白字面意思,无法解释深层含义。
主题与概念的区别:主题是指一类具体事物的统称,与类别相似。如:自然,家庭,童年,节日等。概念更加抽象,不指某一类具体事物,但适用于所有事物,倾向于事物的本性、特征。如:生态,平衡,人权,视角等。
概念与概括的关系:概念是一个词,概括是一个句子,通过陈述多个概念之间的关系,告诉我们一个道理。如:生态,生存,平衡,三个概念之间的关系可以概括为:生态维持平衡,生物才能更好生存。
通则与理论的不同:通则即概括,也可称为原理、规律,多个通则、原理,便组合成了理论。通则是由事物的某个特性提取而来,适合某一方面;理论适合的范围更广。如:关于认知规律的多个通则,可以组合成关于认知的理论体系。
大概念与超学科的范围界定:大概念是一个相对的概念,有层级的,超学科属于大概念中的一个层级,超学科之下、之上还有其他层级,比如:相对于单元通则来说,学科概念就是大概念;而对于学科概念来说,超学科则是大概念。
前概念具体指:学生对于本单元概念的原有认知,学生对于本单元技能的原有水平,学生对于本单元事实性知识的原有生活经验。如:科幻故事,学生原有认知可能是“神秘、未知,可以漫天想象的不切实际的故事”,本单元概念是“在事实基础上展开的想象的科幻故事更易让人相信”。
表现性任务与教学活动的区别:表现性任务是一个完整的任务,主要用来评估学生整个单元目标的达成,要有完整的准备、操练、汇报、评估、反思等环节,时间跨度更长。教学活动是一个相对较小的活动,为了达成对某个具体的事实、技能的学习,为表现性任务的完成做准备。如:曲线图的学习,可以用一个教学活动来开展;曲线图的使用是表现性任务中要具备的一项技能。
邓豪老师概念与案例相结合的阐述,任燕老师针对困惑点的追问,这些概念的澄清,让自己对于“概念教学”的认知得到极大提升。
二、设计中的每一环
如何准确把握学情的前概念?
如何把通则转换为具体细化的教学目标?
如何为表现性任务做前期铺垫?
如何制定评估标准?遵循哪些要素?如何让每一个环节都围绕教学目标开展?
如何在教学活动创设情境,使教学活动的导入、开展能够吸引孩子兴趣?
如何形成对概念持久的理解?
对概念教学中的重要概念有了清楚的认知之后,接下来针对齐拓宇老师之前上过的四年级上册六单元的教案进行集中研讨,在研讨中分析之前问题的原因,改进教案的设计。
在任燕老师的带领下,通过齐老师回顾反思自己的课堂教学,我们发现之前对于学情前概念的把握上存在很大缺口:没有把每个教学活动中的目标概念与前概念相对应的知识、技能匹配,而是直接默认学生已经具备此概念的相应认知,结果课堂上出现教学活动中学生不知道怎么做、也不知道如何表达自己的不理解。如:情绪是通过动作、语言、神态表现出来的。需要先确定学生对于“情绪”一词的前概念认知,如果学生不知道“情绪”是指什么,则无法完成教学活动中“画出通过动作、语言、神态表现人物情绪的句子”。
把通则转化为教学目标,同样需要细化。通则中含有不同的概念,每一个概念涉及到相应的认知与技能,当把通则细化到概念,概念再细化到知识、技能,表现性任务的前期铺垫也一目了然啦。就像把“情绪是通过动作、语言、神态表现出来的”这一通则细化到“情绪”的认知,再到画出“通过动作、语言、神态表现人物情绪的句子”的技能,这样就为表现性任务中“用动作、语言、神态来表现人物的情绪”的实践做好了前期铺垫。
每一个教学活动、表现性任务都要有评估,评估标准就是学生要达到的目标,会明确指示学生每一步要怎么去做,让活动不仅仅是活动,所以评估标准的制定要时刻回应目标。当然,每一个单元的目标细化后有很多条,是否每一个活动都要回应到所有的目标,任燕老师结合实际给我们做了非常清晰的解说。
通常情况下,教学活动的评估要简化,更倾向于反馈、帮助,因为开展教学活动的目的是为了帮助学生提高认知、学习技能,是为表现性任务做准备,这个时候,老师的责任就是想办法帮助学生获得认知、形成技能,以保证后面的表现性任务能够顺利进行。而一个单元的表现性任务中,最重要的评估是在任务结束后,对学生各个认知、技能、协作、表达等各项表现进行评估,这个时候的评估标准要细化、明确,是进行自我评估、同伴评估、师生评估的量化标准。
评估不仅是一份评价的量化依据,同时也是这个单元的总目标,通过表现性任务能否让学生达到本单元的学习目标,评估标准是指南针,所以,在制定评估标准时,要时刻围绕单元目标,时刻回应单元目标。当然,对于教学活动来说,因为是一个具体认知、技能训练的小环节,所以,教学活动的评估是根据本环节活动的目标来制定,而不是要回应所有的目标。这样,每一个教学活动围绕活动目标进行反馈、帮助,表现性任务围绕单元总目标进行评估,那就形成了一个相对完整的闭环。
任老师最后提醒我们,在教学活动中,情境创设极为重要。很多时候,我们设计的教学活动细致、完整,但学生课堂兴致低下,不够专注。任老师说,这是因为我们把学习只当做了学习,而未与学生自身建立情感的联结。情境创设,是建立情感联结的最佳途径。假如我们在导入这个单元时,用一个“动作、语言、神态来表现情绪”的真实场景,就像邓豪老师原先设计的场景表演:上课铃响,老师走上讲台,书往桌上“啪”得一甩,怒气冲冲地质问某个同学“你到底做了什么?”然后引入“动作、语言、神态表现情绪”的原型,这样不仅吸引了学生的兴趣,而且对本单元的概念学习在一开始就搭建了支架。
从学情前概念的准确把握,到教学目标的细化,做好表现性任务的前期铺垫;从评估要素的目标回应,到教学活动的情境创设,学生在真实的情感联结中,沿着支架,一步步往上爬,通过认知、能力的提升,最终达到对概念的持久理解,那时,课堂上的高光时刻便会真实呈现,甚至超出我们预估。
三、平等友善的共创氛围
请大家用“我喜欢、我不喜欢”写下这次共创营的公约;
今天的check in话题是“昨晚睡了几个小时”“今天中午吃的什么饭”……
请大家用一个比喻来形容本次共创营自己的感受;
请大家用轮流感谢的方式来说出自己想要感谢的对象,注意要有具体感谢的理由,而且已被感谢过的人不能再重复感谢。
从开营的公约共创,到每次轻松的check in话题,从结营时的比喻,到分别时的感谢,大家在愉悦中开启每一次的学习,平等交流彼此的观点,为每一个精彩处互相点赞,在每一个困惑处相互点拨,听到同伴对自己的感谢时,温暖充盈全身,无数次难忘的瞬间,不忍说再见。
四天的共创营转瞬即逝,但共创营中每一次的顿悟会永久留存。这四天的共创,让自己认识到了什么是真正的三维教学,开始形成认知、技能、概念相结合的三维思考模型,三维课堂教学的设计能力得到明显提升。
衷心感谢李志磊校长、邓豪老师、郭颖老师共同组织的本次“师享者”共创营学习,感谢任燕老师整个共创营中对于概念教学的方向指引、答疑解惑,感谢每一个同伴在学习中认真、坚持的相互影响,虽然疫情依然严峻,但我们通过线上的连接,融合PBL项目式学习、国际教育IB理念、一线教师实践经验,让概念教学在无数次的思维碰撞中清晰呈现;我们无法奋战在疫情一线,但我们用这样线上共创的方式为彼此注入能量,这种能量让我们看到教育更多的希望,同样让我们坚定战胜疫情的信心,因为我们相信,人的转变是一切转变的根源。
2020年2月6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