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话《传习录》(5)上徐爱三

传习录上 |徐爱| 三

王阳明认为万事万物的本体,也就是最根本的规则,最底层的规则,或者说这个世界的源代码是“至善”。而且这个至善就在人心里,在人心里才能找到。


然后徐爱就疑惑了——世界上的事情千千万万,变化多端。比如每天的遭遇都不一样,每一种遭遇都要用不同的方法来处理。又比如每天都要遇到不同的人,每个人性格不同,对待每个人的态度就有区别。这么看的话万事万物都有道理,都要研究(格物)。可是如果只从自己的心里找,怎么可能把生活上的各种事物的道理都搞懂呢?


王阳明的回答直接亮出结论:心就是万事万物的道理,万事万物的道理就是心,所以万事万物都在人心里。


这里需要解释“心”不是指那个一直跳动的器官,而是人的意念,是人的全部大脑活动,全部精神。


还需要解释的是王阳明的说法似乎和量子力学的双缝实验有相合之处——人的主观意念能改变客观世界。其实完全不是一回事。王阳明的观点和叔本华的观点倒是有类似之处。


王阳明的结论高度凝练,有点像大话空话,不够具体,徐爱没听懂。徐爱干脆举例具体的事问王阳明:


比如孝敬父母用孝心,侍奉君主用忠心,对待朋友用信义,治理百姓的仁心。这明明是四种事,用到了孝、忠、信、仁四种处事方法。想学会这四种处事方法明明要在四种事上学习,怎么能都在自己心里找到呢?


实际上徐爱是这么理解王阳明的:王阳明说社会生活的各种道理要在自己内心找。徐爱以为在内心找就是像和尚道士打坐参禅那样领悟。打坐参禅自然就脱离了社会生活,脱离了社会生活,那么社会生活中的知识和道理还怎么学习到呢?这不就矛盾了吗?

 

徐爱的错误理解也是当时很多儒生对“格物致知”的理解。比如想搞懂如何孝顺父母,就去研究孝顺父母这件事,就是格物,如果从中搞懂了孝顺的道理,就是致知。王阳明说这种理解不对,因为这种理解把“孝”这个道理当成一种“心外”的知识对待了,知识是不学习就得不到,不学习它就不存在的,比如英文字母,一个人如果一辈子不学英语就一辈子不认识因为字母,因为英文字母是知识,是“心外的”。但是孝、忠、信、仁是“心内的天理”,是天生就有的(乌鸦尚知反哺),人即便不专门学习也能天生做到孝、忠、信、仁。王阳明说的:“圣人之道,吾心自足”也是这个道理。“圣人之所以成为圣人的德行,我天生也有。”


王阳明反问徐爱:怎么孝顺父母难道去问父母吗?怎么忠于君王,难道去问君王吗?……


反问完,王阳明继续解释:每个人,包括圣人和普通人,都有一颗一样的“心”,“心”就是天理,是天生的。这个天生的“心”遇到对待父母这件事就自然而然成为孝心;遇到侍奉君主这件事,就自然而然成为忠心;遇到对待朋友这件事就自然而然成为信义;遇到治理百姓这件事,就自然而然成为仁心。就像水,在杯子里是杯子的形状,在碗里是碗的形状。天理遇到不同的事就体现为不同的道理。


王阳明又解释“格物致知”:既然任何人的“心”都没有区别,那为什么有的人能成圣人,有的人只是普通人呢?因为虽然每个人都有一颗一样的天理之“心”,但是普通人的“心”被私欲蒙蔽了。比如一个人如果只想着自由自在逍遥快活,肯定就对老迈的父母不耐烦;如果只想着自己的利益得失,多半对朋友就不够信义……


人心就好比一棵卷心菜,每个人都有一颗晶莹剔透的菜心,菜心外面包裹的菜叶就是自私的心。普通人的“心外”包裹的私心多,圣人“心外”包裹的私心少,这也是天生的。圣人稍微努力一点,把私心去掉,就能轻易做到孝、忠、信、仁,也就是圣人标准。普通人要付出更多努力才能去除私心,达到圣人标准。这个去除私心的过程就是“去人欲,存天理。”,就是“格物致知”。

由此也可看出,王阳明承认天赋的存在,一方面既承认人生而相同(在本质上),一方面又承认人与人之间生而不同(天赋上)。


徐爱觉得有点醒悟,但是旧的世界观还做不到一下子推翻。他又问:比如孝敬父亲这件事,使父亲冬暖夏凉,早晚请安这种细枝末节有很多,不也要讲究吗?


徐爱此时仍把孝顺当成学习知识一样,比如学英语,需要死记硬背一些细节和形式。而王阳明讲的是孝心是人“心”天生就有,由内而外的本质,而不是知识。


王阳明首先亮出结论:细枝末节的行为礼仪当然要讲究,但是是表面形式,是次要的。首要事情是从根本上去除蒙蔽“心”的私欲,使得天理之“心”彰显出来。也就是“格物致知”。


王阳明又辩证地讨论了首要的事和次要的事的关系。他说:如果首要的事做好了,也就是去除私欲,没有私心,使天理彰显,那么次要的细节不用专门操心,自然而然就表现出来了。比如一个人如果毫无私心地孝敬父亲,就自然而然的会想到使父亲冬暖夏凉。但是如果首要的事不解决,还有留有私心,只想着孝顺父亲的表面形式,那么肯定会有疏漏。具体孝顺行为的前提是有一颗没有私欲的真诚的心。


王阳明又举了个例子:首要的事,也就是“去私欲,存天理”好比是树根,次要的事,也就是表面的那些细枝末节的形式好比是树枝树叶。有了树根自然会长出树枝树叶,有树枝树叶,未必能长出树根。


王阳明举例《礼记》中的话:一个人如果没有私心,真诚孝顺父母,自然会有和气的态度,有了和气的态度自然会有愉悦的气色,有愉悦的气色自然会有美好的表情。进而就会有孝顺父母的具体行为。这都是因为有个真诚的心作为树根。


爱问:“至善只求诸心,恐于天下事理有不能尽。”

 

先生曰:“心即理也。天下又有心外之事、心外之理

乎?”

 

爱曰:“如事父之孝,事君之忠,交友之信,治民之仁

其间有许多理在,恐亦不可不察。”

 

先生叹曰:“此说之蔽久矣,岂一语所能悟?今姑就所

问者言之:且如事父,不成去父上求个孝的理;事君,不

去君上求个忠的理;交友治民,不成去友上、民上求个信

仁的理。都只在此心,心即理也。此心无私欲之蔽,即是天

,不须外面一分。以此纯乎天理之心,发之事父便

孝,发之事君便是忠,发之交友治民便是信与仁。只在此心

去人欲、存天理上用功便是。

 

爱曰:“闻先生如此说,爱已觉有省悟处。但旧说缠于

胸中,尚有未脱然者。如事父一事,其间温清定省之类有许

多节目,不知亦须讲求否?


先生曰:“如何不讲求?只是有个头脑,只是就此心

去人欲、存天理上讲求。就如讲求冬温,也只是要尽此心

之孝,恐怕有一毫人欲间杂;讲求夏凊,也只是要尽此心

之孝,恐怕有一毫人欲间杂,只是讲求得此心。此心若无

人欲,纯是天理,是个诚于孝亲的心,冬时自然思量父母的

寒,便自要去求个温的道理;夏时自然思量父的热,便自要

去求个清的道理。这都是那诚孝的心发出来的条件。却是

须有这诚孝的心,然后有这条件发出来。譬之树木,这诚孝

的心便是根,许多条件便是枝叶,须先有根然后有枝叶,不

是先寻了枝叶然后去种根。《礼记》言:孝子之有深爱者,

必有和气;有和气者,必有愉色;有愉色者,必有婉容。

须是有个深爱做根,便自然如此

更多文章请关注公众号:白话说书

感谢支持!

你可能感兴趣的:(白话《传习录》(5)上徐爱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