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度工作

深度工作(Deep Work):在无干扰的状态下专注进行职业活动,使个人的认知能力达到极限。这种努力能够创造新价值,提升技能,而且难以复制。

浮浅工作(Shallow Work):对认知要求不高的事务性任务,往往在受到干扰的情况下开展。此类工作通常不会为世界创造太多新价值,且容易复制。

如何进行深入工作?

准则1 工作要深入

培养深度工作的习惯,关键在于越过良好的意图,在工作生活中加入一些特别设计的惯例和固定程序,使得进入并保持高度专注状态消耗的意志力最小化。

你必须精心挑选一种适用于你所处特定环境的哲学,因为不匹配的哲学会让你在深度工作习惯成形之前脱离轨道。

要有大手笔:对周围惯常环境做出巨大改变,辅以可观的精力或金钱投入,都只为支持一项深度工作任务,由此你也提升了这项任务的外现重要性。这种重要性的提升,降低了你的大脑继续拖延的本能,并注入了激励和能量。

4DX框架下的4种原则:

原则1:关注点放到极端重要的事情上

你想做的事情越多,完成的事情反而越少。

原则2:抓住引领性指标

原则3:准备一个醒目的计分板

原则4:定期问责


准则2  拥抱无聊

不要不断分心,而要不断专注。

减损这种能力的行为是,稍有无聊或遭遇一点点认知上的挑战,就从低刺激、高价值的活动转向高刺激、低价值的活动,这使得你的大脑不能容忍没有新奇性的东西。

预先计划好你使用网络的时间,然后在这些时间之外完全避免使用网络。

要有成果的冥想,这样做的目标是:在身体劳作而心智空闲的时候(比如走路、慢跑、开车、淋浴),将注意力集中到一件定义明确的专业难题上。

建议1:小心分心和原地打转

建议2:组织你的深度思考


准则3  远离社交媒体

掌握深度工作的艺术,你必须摆脱各种各样的诱惑,重新掌控自己的时间和注意力。

如何选择:

第一步就是明确个人职业和私人生活中主要的高层次目标。

第二步思考你当前正在使用的网络工具,对于每一种工具。只有你认为一种工具会带来实质的积极影响并且这些积极影响大于消极影响后,才继续使用这种工具。

80%的已知效果源自20%的可能原因。


准则4  摒弃浮浅

一天的每一分钟都要做好计划

首先,用专门的笔记本写下一天的计划,每一分钟都要有体现。

第二个诀窍就是使用备用方格。不确定一份工作需要多长时间,先预估一个时间,然后多留下一些备用格。

第三个诀窍就是灵活使用这些任务方格。

提前决定你一天的每一分钟要做什么工作。

客观地为各种工作的深浅度打分

方法:假设大学生需要花很多个月来完成一项工作,那么说明此项工作需要大量过硬的专业技能。需要大量专业技能的极有可能是深度工作。另一方面,那些大学生能够很快上手的工作不会提高你的专业技能,因此可以理解为浮浅工作。

将30%-50%的时间被投入到浮浅工作中。

让自己变得不容易联系到。少发邮件,同时忽略那些难以处理的邮件。


如果你无法学习,就无法成功。

如果你不产出,就不会成功,不管你的技艺多么纯熟,天资多么聪颖。

要达到个人巅峰的产出效率,你需要长时间、无干扰地高度专注于单一任务。换一种说法,使你的表现最优化的做法是深度工作。

只要你愿意付出努力,就可以提高自己专注的能力。

你可能感兴趣的:(深度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