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识课程》节选翻译(五)

A Course in Consciousness

《意识课程》节选翻译(五)

Chapter 20. Understanding by direct seeing

  第20章         通过直接观察审视来了解认知

20.1. The role of concepts in Advaita

以“非二元”论来审视诸多理念和观念的作用

认知了悟起于某一个总的印象,某个观念,比如“现象的具体化表现形式是纯粹概念上的东西”,并且紧跟着就直接审视到,没有任何客体是真实存在的。

在《宝石之网》中,拉马虚讲到:

“那唯一真正的了解,没有任何实体事物是真实存在的,即使了解到这一点的他,也非真实的实体存在。”

“这宇宙在那儿,尽管它能够被观看到,但是宇宙是纯粹的概念上的,观念上的,并且不具有任何真实的实质或者它自身的真实实体。所有现象就其本质来说都是不存在的,并非真实存在之物。除了在所有存续的事物现象中,那第一位的,根本性的绝对主观性之外,没有任何一样事物是事实的真实存在着的!”

客观事物绝无可能是真实实体,因为所有的客观事物都在变动着,然而真实实体是永不改变的。尽管客观事物,它们虽然绝非真实的,但对它们整体性总的认知理念却可以是精准的正确观念(正念),意味着这些正确的观念,它们能够让那些颠倒歪斜的观念失效(一同湮灭)。那些颠倒歪斜的观念,就是那些或明或暗的,顽固认同和坚决维护客体事物的真实实体性的那些观念,诸如这个世界,个体人,身体,等等。这个意识课程的主旨就是去审视所有客观事物的非真实实体存在性。以此,那真实就显露而自明。

非二元论教导,【一体意识】是本质存在。但是,这样讲,它是一个指向那【真实】的手指,并非对【真实】的描述和定义。所有概念和观念都非真实实体存在,这在经常被引用的,拉玛纳马哈希所讲述的诸多言辞中,是最有力道的陈述:

既不存在创造,也不存在毁灭,

既不存在宿命,也无自由意志,

既不存在道路,也不存在圆满,

这样的陈述即指向“终极真相”。

这有个佛教经典中的平行同等陈述,来自Visuddhimagga(清净道谛)XVI: 

只有苦恼继续发生,却找不到苦恼者。

行为活动在发生,但根本就不存在行为活动的做者。

涅槃在发生,但就是没有进入涅槃的人。

现象显现有路径,但看不到走在路径上的行者。

后面还有更进一步的:

各种行为活动找不到任何做者,究竟无做者;

没有任何一个人曾经获得过他们的成果,究竟无所得;

空洞无实质的现象滚滚向前,渐次显现:

这是唯一正确的看法,如实的观看。

虽然各种行为活动同时带来他们的效果

行为和结果无尽无休的滚滚向前,但全部都是条件作用,依赖于条件的聚散,

不存在第一起点和肇因,本来如此,

犹如种子和树,鸡和蛋....(讨论它们谁先谁后,谁第一因,是徒劳无意义的)

无神,无梵天,没有任何东西能够被称为这生命之轮的创造者:

空洞无实质的空幻现象滚滚向前,全部依赖于条件作用,也即缘起。

传统的古老印度经典,《薄伽梵歌》的第三章,27节讲到:各种行为活动,是【自性】的大能混合掺入所有容器包装中,才被运转出来的。可是他,他的心智却被个体自我私利的自我中心感所哄骗,认为“我是做者”。

在《主观“我”和客观“我”之间的关联关系》的第22页,拉马虚把上述的这些言辞精炼转述为:

“各种事件发生,行为活动完成,结果发生,但根本不存在---正在做任何行为的任何个体人。”

(所谓因缘和合。虚妄有生也。缘生之法。刹那不住。因果相酬。终不失坏。所谓无我无造无受者。善恶之业亦不亡。---占差善恶业报经---无做者,无受者,因缘业报终不失。“如是观已,于身无所取,于修无所著,于法无所住;过去已灭,未来未至,现在空寂;无作业者,无受报者。”---《华严经》卷17-梵行品)

我们提醒读者注意,正如我们在14.1中所讲的那样,在灵性教导中的各种理念,是被用来作为指针,去指向【真实】,并非要把这些理念和比喻信以为真,当作真实来信仰。实际上,这意味着,某一观念的作用是去协助和促成“否定的认同”。这个“否定的认同”导向一个完全释然感和安宁平和感,并同时从苦恼煎熬中解脱出来。这是它唯一的作用。如果它没达成这个效果,至多就是说这个理念不契机而无效,但糟糕的是,它刺激引发某种认同。一个经常被灵性导师经常惯用来比喻说明这一点的类比是讲,一个观念就好比一个指向月亮(真实)的手指(理念)。当一个人看到了月亮(此时觉悟发生),那么手指就不再考虑,不再去想它了。

可是,在灵性探寻者之中,一个普遍的误会是去把某个理念本身认作了“真理”,当作了“实相”,而且于是乎就紧抓着它不放。这就好像崇拜这指月的手指而根本不看它正在指向着什么。之所以如此,只因为个体自我ego正试图防止对它的生存有害的任何苗头,避免对它继续存在下去的任何威胁。举个例子,如果某一宗教把它的种种理念当作真理一般,那么它就正在崇拜那“指月的手指”。另一个误解是去评判某一灵性理念本身,却没注意到这个理念,它所真正指向的是什么,因此完全忽视了它文字修辞的背后暗指的朝向,这是因为未能深入理解这个理念的阐述指向,仅仅只是从文字修辞上,对这个理念的概念表述和修辞本身有抗拒。此外,个体自我ego会回避并且防止对它的生存有某种威胁的观念。绝大多数物质享乐主义者,唯物论者,包括很多科学家们,他们都会形成这样的偏见,此时他们拒绝去质疑“客观现实世界”的实体真实性。

思考:

你是否曾经观察到了或者亲身体验到了崇拜手指更甚于月亮的一个实际案例?

不同的灵性导师们,运用不同的概念系统,不同的理念,但他们始终都是在指向同一“要旨”。一个探寻者常常被某个导师所吸引,那只是因为这位导师所使用的一套概念化诠释的观念体系,能在某些方面和程度上可以被他/她所接受。“可接受性”通常表明这些观念是和探寻者的直觉以及亲身经验吻合一致的。然而,随着一个探寻者的扩展深入,他逐步成熟,故而某一导师所使用的“观念集”也许对促成他“否定的认同”所起到的协助作用会越来越小。甚至于,这些理念开始带来更多的苦恼,进而比这些理念对“苦恼”所起到的缓和释放作用可能来得还要大,因为这些理念开始与探寻者的直觉和亲身经验,产生出越来越多的相互倾轧和冲突。这样的情形,探寻者只须被告知,他有必要去寻找另一位老师。然而,这说起来轻巧,实际发生就没那么简单了,如果探寻者已经和这老师发展出一个强烈的私交情感,或者如果探寻者被这老师所吸引,那么就可能已认定了和他/她在一起就是通往救赎的唯一道路。探寻者自身的这类“自我哄骗”是导致此类很多故事的原因,在导师的协助促进的作用消失之后,依然有很多探寻者长期的依附于这位老师。对灵性导师的最佳态度是把他们当作“种智”源代码的公共下载站点,当作资源库藏,而不是把他们之中的任何一位当作唯一的通往救赎的道路。灵性市场和普通商业贸易市场在这方面是毫无差别的,所以,即使是这里,就“意识课程”本身而言,这指导性原则就是“买家精心的自由挑选,但货物一经售出,概不退换”。*种智:种子观念,微妙的核心观念。用现代语言就是某功能应用的程序源代码。

问题:

你是否曾经超越过某一宗教,或者灵性导师,或者发现了这宗教已经对你不再有帮助,这导师他/她对你已经不再有帮助?

20.3. The use of direct seeing to disidentify from the "I"-doer

直接观察和审视,看穿[“我”-做者],脱离对它的虚假认同。

《请求觉醒》的第7页,为无为(Wei Wu Wei) 讲到:

“为什么你不快乐?因为所思所想的,以及你所做所为,其中99.9%是为了你这个孤立分离的自己---但是根本不存在这个孤立个体的你。”

在《宝石之网》中,拉马虚说到:

“呼吸完全是靠它自己在持续进行,但是此时,个体自我哄骗自己,认为这是他在掌控呼吸。来自于个体自我无法知觉的,超出它感知范围的地方,透过内心的空无寂静,从那内心的虚空中自发的升起,各种念头想法不请而自来,可是他竟然认定,这是他在思考,他在营造念头想法。这些想法念头不由自主的,不知不觉的就延伸转化为行为活动,然而他却认定,这是他在主导着行为。自始至终,从生到死,他什么也没做过,只不过把这【整体】的各种功能运作,各种变化,各种行为活动都误认为是他自己的,是他在“做”着什么。”

在任何的当前一刹那,我们都可以看到,根本没有任何做者。那为什么随后我们认定我们能够做点什么呢?我们之所以这么认为,是基于我们认同于次要的第二个层面(当前为第一层面,过去和未来是第二层面),在这个层面,是把自主做者权身份等同于自己的。对于自治做者权身份的认同,就是认同于过去和未来,因为它意味着“我”在过去做了某些事情,并且“我”可以在未来做某些事情。因此,“我”对“我”在过去所已经做的,或者没有做的,感到懊悔,自责,过失,内疚,或者羞愧,或者骄傲自大;同时,“我”对“我”在未来可能做的,或者应该做的,“未来”不喜欢做而又不得不做的,可能做错的,可能产生过失,懊悔,羞愧的事情---感到焦虑,忐忑不安,担忧或者恐惧。故而“我”真是苦恼煎熬。

练习:

闭上你的眼睛,安静的观察。你能否直接的观察在当前这一霎那,究竟有没有思想者?

你能直接体会到,在当前时刻是根本没有思想者的吗?

是否只有一些细若游丝的念头想法?你能否去直接观察这些念头从哪里升起?是怎样升起的吗?

 20.4. The use of direct seeing to disidentify from "mine"

“直接观察”看破对“我的”(所有权)认同

在认同的第三层面(见11.5)“我的”层面,将所知觉到的对象事物贴上所有权,属权概念---“我的”,然后又认定“我的”就等同于“我”,这个认同从无法计数,各式各样的“不可意”情绪中,抓取并营造出“我的”苦痛煎熬。所有的苦恼都来自于“权利要求”(依据某种公认的公平,道义,原则;或者自以为是的“公平,道义,原则”,依据“责任义务和权益”来提出“索要,要求,主张”),它们来自感受,或者我们自己的情绪。可是!通过“直接观察”让我们直接体证到,没有任何事物是真实的属于“我”的。所有事物,全都自发的浮现,也都会自发的沉落消失。

练习:

闭上你的眼睛。

你能否直接观察到,所有的念头,想法,感受和情感,都是自发的生灭,自发的浮现和消失?

直接观察,也能够让我们体会到,我们并无限制。认为我们被束缚了就会苦恼,我们体悟到我们并无限制之前,我们就会感受到苦恼。(限制都是观念上的游戏---一边拼命抓住某个观念,同时又拼命排斥逃避它;当我们试图逃避某个事物,事实上是相信这个事情是真实的实体存在)当我们认定我们被限制束缚了(只是个观念),这梦境就成了一个噩梦。如果我们了解到我们并没这样的局限,那么这个梦境中发生什么就是什么---“如是”。我们认为有根刺扎了我们而痛苦,直到我们发现事实上根本没有刺(只是观念妄想),于是痛苦就消失了。(使用另一根刺来探查这根刺的真实性,并看到究竟发生了什么)最终,随着认同逐步减弱,苦恼也会慢慢减退离去。即使一开始,可能有那么一点解脱释然感,此时也仅仅只是模糊的感受到。这是一个“不认同”的早期效果,并且随着对“我的”(所有权)认同越来越少,我们的平静安宁,释然轻松感就会越大,抗拒越来越少,自发的接纳和包容就越多。

20.5.  Because there is no "I"-object, there is no other

因为客体“我”根本就不是真实实体存在,所以也没有“他人”。

“我”是一个被觉察到的客体对象,而这个客体的“我”观念,只是一个错觉,根本就不是真实实体的存在,故而也根本就不存在和这个客体的“我”类似的“他人”。在《宝石之网》中,拉马虚讲到:

“沉入一个人的本性中(纯粹临场感中,时刻和虚空寂静的背景同在),就立刻注意或者觉察到,毫无任何局限,所呈现的背景没有任何一处是分离隔断的,一直到念头突如其来的闯入,并且直接而明确的关注在某一个具体事物上之前,这个背景是整体连续的,无边界无限制的。然而,就是这个突然闯入的,不请自来的念头,或者对忽然发生的某一具体事物的关切,产生了“整体链条”上的各自孤立分离感,并且和其它各种想法和事物对立互动(事实上这个突然闯入的念头和其它想法和事物,以及它们之间的相互反应,都是同一整体的一体“链条”),于是这就导向了和所有每一类型的冲突,对立,抗争和不快,并且我们随之就称其为“束缚”。可是一旦认识到,各种束缚,全都只是某一观念带来的效果,于是就彻底了解到,由分离和各自孤立所导致的这些局限束缚,以及继而接踵而至的“冲突,矛盾,对立,抗拒和倾轧”全都是一种妄想幻觉。”

各种感受的知觉可以被视为事实现象(比如,疼痛),但是所有的客体事物却只是心智“映像”。因此,当我敲键盘打字的时候,我可以感受到,在我的手指尖端上的压迫感,但是按键和键盘都只是心智里的“映像”罢了。如果我踢一块石子,那产生的疼痛感是事实现象,但那石头只不过是一个心智里的映像。这个键盘和石头并不真的以客观真实实体存在着,而且也都没和“我”各自孤立分离。正如我们在11.4章节所详细体会的那样,当这个“我”被作为客体对象,被看成和“非我”的其它现象都是各自分离孤立的时候,我们就把“非我”的其它所有“客观”现象,也都当作“实体真实”,和“我”这个所谓的“客观实体真实”是各自独立的“实体”存在。反复不断的把“非我”客观概念化(物化),并且把它们的“客观实体存在”这个概念信以为真,进而就引发了大规模的各自分离独立,各自孤立隔断的分裂幻觉,并且在这个大规模幻觉中,引发各自孤立隔断的无法计数的万事万物;这森罗万象的世界梦境,伴随着一个信念---“我”和所有客观实体事物是分离的,是各自孤立的“实体”存在。

正如我们在11.7中领悟的,当我们相信我们是受害者,那么我们就陷入无助和无望里面受“苦恼”煎熬之苦,并且我们会因憎恶和义愤而陷入更大的烦恼,因为我们相信别人是加害者,是损害我们利益的人。一番深入观察和审视调查,才从这个苦恼里释然;我们不是受害者,而且别人也不是加害者,因为“我”这个客体,根本就是个错觉,它根本就不是实体真实的存在,所以也没任何“他人”是真实的实体存在。“受害者”和“施害者”都是内心屏幕上的映像---不断变换的图像(五种感官信息的综合印象效果),因为它们什么都不是,只不过是心智里的映像罢了。这看上去是如此真实的实体,但是我们在第9章已经充分体会到,我们所看到的都是映像和感官信息感知的综合印象,根本就没有客观现实“真实”实体的存在,而这是事实真相。这人生什么也不是,只不过是一个整体自发的梦境游戏(见13.1)。

如果上述的这一认知不发生,那么它就不发生,如果这一认知发生,那么它就这样发生。我们无法通过“努力”来“做”到这一认知。即使我们念多少咒语,做多少苦行,也无法“做”到这一了悟。这一认知了悟,只是自发的发生。

直接看到任何客体背后的真实本性,而不仅仅只是看到“我”-客体,我们就可以领悟到这一点。分离各自孤立,并且给它们的命名,是依靠经验和记忆积累的纯粹的条件概念化操作,可是那感官感知到的东西(无形的信息),并没概念化的具体显为客观实体事物。以此来看待世界和身体时,这世界和身体会逐步的变得更清澈通透,因为这感官知觉到的那些底层的东西(无形的信息)才是当前事实,所有的“客观事物”只不过是心智的内心映像。它们的那些透明的花样(幻灯片一样)揭露了它们的虚假性,于此同时也揭露出,那纯粹的,时刻“当前临场存在”的那个背景,才是真实的实体存在,这些虚假的玩意就在这个背景上浮现。(以“无边界的无限广大的一体虚空寂静”为背景,为舞台,上演内心中的映像,这些映像来自于“空”,消失于“空”)

所有客体事物都非实体真实的,看清这一点就特别有助于去认知了悟到:因为我们试图从这个尘世里---[获得]---[持续]的获得:“欢愉,满足和幸福”,我们为此做了一切努力,但是我们所找到的满足和欢愉,幸福感都是暂时的,生灭变化的,稍纵即逝的。我们越是持续的拼命从这个尘世里努力获得什么,我们对我们所拥有的,就变得越来越不满,越来越失望,越来越感到挫折。我们执着于“获得”---抓取/抗拒逃避---正因为我们把这个世界当成了实体真实,也这因为这一颠倒错觉,才阻碍我们去看清这个世界。就因为这个把世界当成实体真实的观念,所以我们永远不会被满足,因为我们看到的这个世界,只不过就是一个总体印象,一个心智内的内部“映像”。

问题:

你是否曾经从尘世里的任何事物上获得过持续的,稳定不变的平和安宁感?

任何变动变化的事物,都不能被称为“真实实体”。

这个时刻在变化,永远在变化着的世界,无法带给我们所渴望的“持续不变”的快乐和幸福和恒常的安全感。当我们闭上眼睛,或者背过身去不看,那些影像一下就消失了,或者刚才还“真实存在”的东西一下子就可能变得不那么肯定。如果我们认为,我们不看它的时候,那东西还在,我们就会烦恼苦痛。这个世界什么也不是,不过是表面泛起的泡沫,并没有什么意义,并没什么重要性或者目的性。它就好像是映射在荧幕上的一个2维度的映像一样。我们就好比一直在努力的从一个海市蜃楼中喝水,但事实上我们得到的一直就是满嘴的干沙子。直到我们看清了这个世界的真实本质,才知道,原来这世界对我们来说,只是一个大沙漠。

练习:

那个不变的,但是比任何变动的事物更加真实的东西,它是什么呢?寻找然后体会它!

这个尘世,有着“3维”映像的现象呈现,强烈的固化着这个错觉---“这个尘世和身体都是真实实体性的存在。” 一个“1维”或者“2维”映像的世界不会看上去那么逼近实体真实。然而,我们熟悉的“3D影像”,我们知道它不是真实的。比如,3D幻灯片,3D电影,3D电脑模拟的仿真游戏,空气3D激光全息投影等等。此外,当我们闭上眼,三维度的世界就消失了,那显而易见的,在身体和身体之间,身体和非身体之间的各自独立的明显“边界隔离感”就消失了,随后我们所看到的(内心画面)就不如睁开眼睛所看到的那么像真的了。但是,对于真实的“实体”而言,不管我们的眼睛睁开还是闭上,不管我们是清醒还是做梦,不管我们是否呈现出这样一个身体映像,那真实的“实体”都是同一不变而恒常的。

练习:

闭上眼睛,然后体会一下,这身体是否还有明显的“轮廓分界”之感。对于你身体的“轮廓边界”而言,这感受上的变化告诉你什么?

我们可以感受到触感,压力感,并且听到声音,但这些只不过是信息感受。无形无质量的“信息”流动,它需要有形有实体的“边界隔断”的概念吗?

闭上眼睛,然后去觉察那个纯粹的“当前现场中心的临场感”所伴随的[背景]。那背景有边界和范围分界线吗?

现在睁开眼睛,然后去觉察一下,这个“虚空寂静”的【背景】还在底层下面吗?它此时有边界,有分界吗?

对于这个各自分离的,有边界的“客观现实世界”,你上述的直接观察,告诉你什么呢?

个体自我的“非真实实体性”就是个体自我ego保守最深的“秘密”。这个世界的“非实体真实”就是这个尘世所保守的最深“秘密”。去看穿这些所谓的“秘密”,直接观察体会到那事实就够了。所有灵性导师和所有灵性教导中,那些“非核心”的---不必要的着色和涂抹渲染,以及那些脱离时代性,落后于时代的词汇,不适应时代变化的词汇,实际上就由于它们的遮蔽,形成了这些所谓的“秘密”。

《宝石之网》中,拉马虚说到:

“普通的人,那些对此还懵懂的人,只能用一个个体主观“实体”的视角,把事物都看成各种相对于他的客观“实体”。于是,随着某一转变的发生,认识到各自孤立分离的“个体”认同是虚假的,他逐渐的了悟到,唯有“非个体”的[一体]是真实的,那些客体事物本身都是貌似真实,实际虚无飘渺的无形无实体的映像。最终,彻底的觉悟发生了,智者再次返回到---时刻当前的观看,如实的“如是”观,发生什么现象就是什么现象,但是所有现象都在这唯一的一体内,主客从无任何分离,或者说实际上根本不存在任何形式和类型的分离。”

“否定的认同” 或者说反向认同,首先是从头脑智力层面开始运作,然后最终来到直觉层面。由于“觉”不是概念,通过直觉直观,直接观察,我们必然看到我们根本不是客观实体。作为“觉”,我们的本质不是孤立分离的“实体”,并且我们的本来面目无法被知觉,不可知觉,无法描述,不可思议。

现在,我们会了解到,即使在这个《意识课程》的各个章节后面,一直给出一些练习,并且在后续的章节里也给出了一些练习。但是“我们”不可能“做”这些练习,因为“我们”永远没做过任何事情,绝不可能做过什么。因此,它们只是发生,如果练习发生了,那就是不可避免的,不可或缺的。如果练习没发生,那么就不发生。

作为读者,你看到这个课程的文字,就是你不可避免的当前“发生”,至于为什么你会看到这样的文字,那整体的链条是无法描述的。(有着不可数,无量的条件聚散)它就是这么不可思议的,不可避免的发生了。你看到这个课程就是不可思议,不可避免的,那么当你看到这个课程里的思考和练习,如果你跟着做了,那么它的发生就是不可避免的。如果你只是看了看,没去跟着思考和练习,那同样也是不可避免的。

Chapter 21.  Resistance, clinging, and acceptance

对抗,阻挠,执着,黏附以及无条件的接纳

1.1. What are resistance and clinging?

什么是“对抗,阻挠”和“执着,黏附”?

在《宝石之网》中,拉马虚说到:

“唯有抗拒才把恒常的[当前],变换为以某一时刻或者以某一时间存续长度的方式,所发生的短暂体验(无常,转瞬即逝)。没有了抗拒,就只有恒常的[当前]。”

“除了徒劳的努力本身,任何试图去阻止念头浮现的尝试,都把心智(基于“我是做者”的错觉认同)刻意的切成两半,似乎一半在努力的去设法预防,努力阻止,同时那被阻止,被预防的,恰恰是心智的另一半,于是产生精神病一样的精神紊乱和矛盾冲突。无论什么样的念头浮现(念头并非实体存在),只要它们没被认可和接受,没被当作有效事实而被抓住扣押起来,它们自己就会立即消亡。试图保持高度戒备的去刻意清除念头,就好比是用鲜血去努力清洗掉血迹一样的可笑。”

思考:

那个拼命镇压和反抗“念头,感受和情感”的那个家伙,它是什么呢?

《我是那》第270页,尼萨伽达塔 马哈拉奇说:

“对烦恼的苦恼煎熬,完全归结为黏附执着,或者抗拒阻挠;这是一个不愿意向前流动的信号,不愿意随着生命整体自然流动。”

因此,“不可意”本身并不是“苦恼”本身。苦恼还要有对“不可意”的抗拒,不管它是生理的,思想的,还是情感上的“不可意”。抗拒是反抗抵制某种东西的一个“想法,感受,或者情感”,那被反抗和抵触的也同样是某个“念头想法,感受,情感,印象,观念认识或者行为”。抗拒源于"是非对错"和"利害得失"的对比评判,也即“如是”---当前如此这般发生的事实---它“不应该”是如此这般的那样发生的,并且由于“我是做者”的信念,从而使得我们认定“我们应该能够做点什么来对治这个“不应该”发生的事实。(测量评估和是非评判不是一回事,测量评估并不卷入对于”什么应该“或者”什么不应该“的是非对错评判)。

无论何时,只要”受害者情结“被体验到,抗拒就总是同时显现,不管那加害者被认定是个体自我ego它自己,还是身体,心智,别的什么,生活,人生,生命,上帝,诸神,或者不管是什么玩意吧。这个“受害者情结”所伴随的抗拒和反抗,强烈的激发了“妄想心智”,并且掩盖我们自己的真相,让我们完全看不清事实,像一片乌云一样遮挡我们对当前事实,对受害者情结自身的觉察。尽管如此,无论发生什么样的---想法,感受,情感,知觉印象,行为和观念活动---都是不可避免的,不可或缺的发生。“如是”---当前如此这般的发生,绝不可能是别的样子。所以,如果抗拒发生,那就是因为它不可避免,并且如果觉醒或者说“醒悟”发生,那同样也是因为它不可避免,不可或缺。

和抗拒,反抗,抵制,排斥成对儿的二元对立是抓住扣押,黏附和死缠不放。(于第二圣谛,佛陀讲述了,苦恼的肇因是渴望和欲求。)和所有成对儿出现的极性一样,无论何时只要显现一个,另一个也必定显现。恰恰正因为“抗拒,反抗和排斥”是一个“想法,感受或者情感”,它对抗“当前如是发生”,从而把“当前如是发生的现象”弄成真的好似真实实体一样,抓取,扣押,黏附和死缠不放也是一个“想法,感受或者情感”,扣押“当前发生”不放,从而把“当前发生的现象”弄成真的“稳定持续”一样。可是,因为“映射的现象”其基本性质就是“无常变化”的,所以抗拒和抓取,都忽略了现象的最基本性质,那么它们产生苦恼煎熬就是在所难免了。

抓住分离孤立感,紧紧附着在这个分离的单独独立感上,此时[“我”是一个“个体自主做者”]的幻觉效果就产生了。因为这个“我”-做者,看上去是和这个身体-心智各自分离孤立的,它不但抗拒和阻挠这个身体-心智的各种“念头,想法,感受和情感,知觉印象和观念”,它还同时抓住它们,扣留它们,死缠不放的黏附着它们,抓住扣押的同时还要持续反抗和阻挠它们本来自然的变化和消退。阻止它们消失离去,同时抓住它们进行反抗战斗,这就引发了绝望感,自我对抗,自讨苦吃和自我惩罚,不满,愤愤不平,并且引发强烈束缚感。这个[“我”-做者]的本质,同时也是所有苦恼煎熬的源头---就是紧紧抓住一个错觉的想法---“我”有自治掌控权,“我”应该能够独裁掌控。

练习:

回忆你所经验过的,自责或者懊恼的某一时刻。那时,你是否也有个想法,认为你“应该”在那懊悔的事情发生前,发挥出你应有的更大的掌控能力?

“我”-做者,和“抓取/抗拒”,彼此强化了一个自我巩固的反馈回路。因此,无论何时只要有抓取/抗拒,就有一个做者感---正在抓取/抗拒着,并且,无论何时,只要有做者权感---我能自治掌控一切,也就有抓取/抗拒在。

思考:

尴尬的感受,难为情的窘迫,觉得耻辱的难堪感,它们是什么?

它是一个抗拒的表现形式,还是一个抓取扣押的表现形式,还是这两者都有的表现形式?

有很多很多其它的“自我做者感,自我孤立实体感”的自我强化反馈回路。一个很普遍的形式是“自我憎恶”回路:自我憎恶可能是以极其微妙的,对“自己”轻微的不满意的方式,或者以一个极端性的冲动爆发的自杀方式。如果没有“我”-做者,就不会有任何自我憎恶,因为自我憎恶必须依赖于有某个可憎恶的“做者”。如果自我憎恶顽固的持续着,那是因为有个“我”-做者的“抓取/抗拒”在,有着对于“自我憎恶”的抓取/抗拒在。否则,自我憎恶自然而然就消失的无影无踪。

无论何时,痛苦,匮乏,疾病,危险,或者无知,显现在当前,也就可能会去努力试图改变,消除或者防护它们,但是如果没有妄想心智在,就没有抗拒,抵制,抓取,扣押,也就没有苦恼煎熬。如果妄想心智在当前出现,那么抗拒和抓取也就在当前显现,并且这同一套条件作用和挣扎,会继承延续苦恼煎熬。

无论何时,只要有渴求和抓取,那当前临场感,那所有一切存在方式和现象的背景就被遮盖起来,所以我们和那“一切在我们内”切断隔离。如果没有任何渴求和抓取,万物分离的错觉消失,万物一体感受就是我们持续不断的体验。

练习:

闭上你的眼睛,然后沉入内在,并且下行,离开头部并且进入全身。去感觉那无边界的“当前现场临场感”。

现在睁开你的眼睛。你是否依然还感到那“当前现场临场感”。

现在,选择任何一个东西作为关注目标,然后把你的注意力凝聚在它上面,此时依然持续的保持着同一个“当前现场临场感”。你能否感到,那目标的“当前现场存在感”,和你的“当前临场感”就是一体同一的呢?

抗拒,抵制和阻挠,抓取,黏附和扣押,还有苦恼煎熬,是由于遮蔽了我们对我们真正本质本性的了解。当我们对他人的苦恼敞开心扉,我们就感受到他们的苦恼,但我们也感受到我们的一体连通性。当我们抵制他人的苦恼,并把我们自己隔绝于他们,我们就感受到孤独,并且我们独自承受苦恼。

练习:

对你所遇到的每个人的苦恼都敞开你自己。你的体验是什么?你是否感受到和他们更多的一体连通性?

现在,从别人的苦恼中关闭隔绝你自己。你的体验是什么?它是否有孤立隔绝的孤独感?

21.2. Repression of emotions creates physical illness

压抑情绪,镇压情感带来生理疾患

在《宝石之网》中,拉马虚讲到:

“所有每一个想要去掌控我们的自然本性的企图,都只会导致镇压,以及随后与之完全相反的效果。唯一可行的,是顺从一个人“身心组织体”的天然本性去生活,并且让我们对我们的真实本质本性的了解更加深入,顺从于这样的“无常变化”的自然自发运转,因为这运转是不可避免的,无须在我们的本分角色上强加任何妄想,以及能做选择决定的做者意志。”

因为身体比心智更加稳定,并且流动性更少一些,所以情感契合的烙印,在身体上的感觉印象就比与之相关的“心智”更稳定并且流动性更小。一个情感活动,看上去已经从心智里消失了很长一段时间,之后它依然还以一个凝结的记忆烙印,存留在身体里。当一个恰合的刺激因素出现时,就迅速的在心智里被展现出来。

情感情绪是非理性的---如果它们是理性的,它们就不是情感了,而只会是想法。因此,试图去合理化解释,从而为我们的负面情感活动来做合理性辩护,不仅仅是徒劳无效的,它还可以导向破坏性的---极力试图去为我们的行为态度做合理化辩护和掩盖。可是,当负面的情感无法被接受,它们就会被抵制排斥。(被掩盖的,就是被扣押封存的,因此它还是会在某个恰合的刺激因素下突然再次展现)

问题:

你是否曾经感受到种族歧视或者宗教歧视?

这让你感到自责或者羞愧吗?你是否极力去镇压你的种族歧视和宗教歧视?

对情感情绪的抗拒,表现为封杀扑灭的镇压,和阻遏抑制。镇压是一个有知觉的刻意处理过程,把一个令人不舒服的,令人不安的情感情绪向下按,镇压下去,诸如愤怒,气愤,于是它就暂时消失看不见了。习惯性镇压,就导致阻遏抑制,这是一个无知觉的无意识处理过程,在情感活动的最底层挂着,完全不知觉。对表达在身体上的情感活动进行审视调查,那被镇压的情感活动就会被带回到觉察里,但是那阻遏意志的情感,如果没有某种外部的介入排解,通查都难以了解。镇压和抑制必然引发苦恼,因为它们都试图把一体意识分割为两半,想要的和不想要的,或者可意的和不可意的。

恐惧,焦虑(基于恐惧的持续担忧),气愤(要求和主张被挫败,被拒绝),内疚自责(自我定罪和谴责)和羞愧(自我惩罚/自我憎恶)是在我们的生活中最强烈的,并且是时刻遭到限制和扣押监禁的情感活动。在2岁前,我们开始观察并把我们自己看成为各自分离孤立的个体,并且当我们第一次自发的,气愤爆发出来时,就遭遇到严厉的反对,而且也许还遭遇过体罚,于是我们学到了我们的气愤是“坏的,错的,不对的,不能允许的罪恶”。

对“不被认可,不被赞同,遭遇反对和惩罚”的恐惧,随后带来焦虑,自责内疚,并且迅速跟随着羞愧感。依次的对这些负面的情感都恐惧,恐惧所有不被认可的负面情感,形成了强大的抑制阻遏机制,这个抑制机制试图从我们的知觉中,努力的驱逐这些负面情感。事实上,这个抑制机制,它甚至驱逐自身,同样把它自身从我们的知觉中驱逐出去,并因此,当我们正在抑制阻遏某个情感情绪时,我们绝不会觉察意识到。

父母,文化,宗教和社会,全都认同和强化对于情感活动的镇压---事实上,这是我们社会化活动的一个基本组成。社会化活动是通过教育灌输我们---我们是能够“做”到对我们的情感的抗拒和压制的,强制我们实施和服从,“我们是做者,能够通过做者的自主意志来抗拒和抵制这些情感活动”---这信念导致我们活在对这些情感活动的评判和恐惧中。我们直觉的感受到,必须习惯于去用“正面的,优美的,愉快的”,“善良的,正确的”,“完美的,杰出的”,“认真负责的,尽职尽责的,正大光明的”,或者“懂得道义,负责任的”去应对我们对我们自身各种情感活动的恐惧,但这些必然导致我们自身培养出更加巨大的---对各种情感情绪活动的恐惧,并且对它们的活动感到恼火,那剿灭它们的“责任义务感”---我要对“我的”内心宁静负全责---就由此而被建立强化起来,个体做者感-“我”得到极大的强化。

问题:

你认为,去培养幼儿以便他们既不感受到自责内疚,也不感受到羞愧,是否可能?

(你认为你真的是能改变任何事物的做者吗?)

因为“抑制/展现”是不可分的一对儿极性,所以被阻遏抑制的情感,必定总是会被展现出来---阻遏抑制的力量越大(持续时间越长,压抑的越久越深),那么展现出来的时候,宣泄的越强烈。长期的“气恼,愤懑,罪恶感,内疚感,懊悔感,羞耻感”抑制,那么它们变的越发的激烈疯狂,充满了愤怒和仇恨,敌意越来越大,并且为了抑制它们,那铁栅栏就要更粗。在这个愤怒/仇恨被藏在心底很多年之后,它就形成了一个强烈的条件反射作用的炸弹,并且我们始终带着它们,当它被某个强烈的刺激所揭开来时,我们只看到光一闪,这个组装了多年的炸弹,根本无法驾驭,完全失控的炸开了。

问题:

你是否曾经经历过一个完全失控的愤怒爆发?

阻遏抑制气恼/愤恨,对我们的生理健康和情绪健康,以及我们的幸福人生,具有惊人的破坏效果。约翰萨诺,从事了30年的康复治疗实践,面对了成千上万的病人,在他的引人瞩目的著作《身心治疗》里,他描述到,阻遏抑制是如此惊人的导致了大量的进行性生理疼痛和苦痛煎熬。

21.3. Clinging/resistance, desire/fear, attachment/aversion

黏着依附抓取/抗拒阻挠排斥,欲求渴望/忧虑恐惧,爱慕忠诚/厌恶背叛

“抓取/抗拒”围绕“爱慕/厌恶”二元论为核心,并且相应的是以“欲求/恐惧”二元论为基础的。无论何时,只要有欲求,也就有恐惧---害怕和担忧失去或者得不到---所以“得/失”的担忧还是二元的,也还是建立在恐惧基础上的。只要显现出“割裂分离各自孤立”,那么无论何时,恐惧都是始终都在显现,故而一个基于恐惧基础上的人生,对于那些认定他们是各自孤立个体的人们来说,就成了祸害。恐惧扼杀了自信,扼止了原本的本能,强烈的去阻挠和试图改变“事实”(如是)以便于我们逃避或者避免我们不想要的,以便去获得我们想要的。当“我”-做者感消失,恐惧也会消失,受害者情结也全部消失,并且无力感,匮乏感也全部消失。

在对待“欲求/恐惧”二元论的一个特别的难点,就在于它们和“生存”紧密相关。和“谋生”,个体自我以及家庭的“生存安全”休戚相关的诸多方面,很多人感到强烈的重压而不堪重负,然而这个重压和任何其它事物没什么不同。所有的压力都依赖于“个体”的责任承担感,而这个责任承担感又是依赖于认同个体自我是自主的做者。

《宝石之网》中,拉马虚说到:

“自发的,自然而然的行为,它发生,唯有在心智完全不在乎目标或者设想中的运行轨迹,处在开放轻松的空闲状态。那最高的自由和释然,是对那终极真实,那整体秩序拥有全部信任,完全彻底的信赖于这终极的大能,因为它推动植物生长,并且我们的肢体,机体组织和心智运作都是它们自发的自行运作。”

在每时每刻,也许都有“身体-心智”组织体继续生存或者死亡,但是生存绝不依赖于某个“我”-做者。即便是圣经里面也有这样确定的陈述,这些圣经中具体的段落陈述,它们往往被二元性的诠释为“治疗处方”,但它们也能够以“非二元”性来被诠释为“描述”,于是就把它本来的意思澄清了。举个例子,我们可以在《马太福音》6 中看到:

6:24:没人能够同时侍奉两个主人;他会仇恨厌恶一个,同时就会爱慕另一个,或者他会致力于侍奉一个,同时轻视和无视另一个。你不可能即侍奉上帝,同时又和财神爷眉来眼去。

6:25:所以我要告诉你,别对你的人生感到焦虑,焦虑于你应该吃什么,或者你应该喝什么,也别焦虑于你的身体应该穿什么。难道说生命就只是吃饭穿衣,保养你的身体吗?

26:看看天上飞的鸟儿们,它们既不播种也不收割,更不会聚敛囤积,把东西都藏起来,然而你们在天上的圣父尚且喂养它们,供养它们。难道你们比这些鸟儿们更没价值,更匮乏吗?

27:你们中,有哪一个,能够靠着时时刻刻的渴望,恐惧和焦虑,把他的寿命和光阴加大一尺的?

28:你们何苦对你们这身皮囊那么焦虑?看看那些田野里的百合花,它们是怎么生长的;它们即不劳苦也不纺纱;

29:然而,我得告诉你,即使所罗门王,以他所有的荣耀,也没法去装点这些百合花中的任何一朵。

30:但既然上帝给大地覆盖了绿草植被,这些草今天它们还活着,明天就被你们当成柴禾扔到炉灶里,上帝难道没有更多的给大地覆盖绿草,没有给你们更多所需吗?哦!信任少的可怜的人们啊!

31:所以,别焦虑的叫喊“我们应该吃什么?”或者“我们应该喝什么?”,“我们应该穿什么?”

32:因为那些非犹太人苦苦寻求所有这类事情,然而你们所有必需,你们在天上的父亲全都知晓。

33:但你们首先要探寻上帝他的国和他的真谛,那么所有这一切都会是你们的。

34:“所以别对明天忧虑啦,因为明天它本身就是焦虑,明天它会渴望和恐惧明天它自己。让这日间它自己的麻烦去摆平这日间它自己吧!

问题:

承担责任,承担义务,是否让你感到压力和沉重?

问题:

服务上帝,它“非二元”的含义是什么?探寻“上帝”他的国和真谛,它“非二元”的含义是什么?

不认同,但会有观念想法只是没有了客观实体和目的。这可以通过质询和冥想来被观察领悟到。当有了认同,就似乎存在客观实体,连同伴随着“爱慕/厌恶(抓取/排斥)二元现象。我们也许认定,我们是喜欢某个人,某个客观实体,某个条件状况,但是我们实际上是喜欢那个人,那个客体或者那个条件状况引发的感受或者情感情绪。比如说,如果我们爱上某人,我们实际上是爱上了这个感受本身罢了。没有这种感受,不对这感受上瘾,就不会执着黏附在任何客体对象上。

爱慕,依附,忠诚,归属感,是持续的扣留,紧紧抓住某个观念,想法,感受,情感或者想象。厌恶和背叛是持续的抗拒和排斥它的反面。事实上,恐惧和渴望是当前都显现的,只不过有一个,好像被展现在桌子下面。一个严重的,但却是普遍的误解是认为,恐惧/渴望是高效运做所必须的,但事实上,它们是高效运转的最大障碍,并且,当把恐惧和渴望等同于自我的认同消失了,恐惧和渴望它们本身也趋向消失。

[在觉醒发生之后,恐惧/渴望,基于条件反射作用,还会持续发生,并逗留一段事件,但它们不引发任何苦恼煎熬,因为对它们毫无认同,不把它们当作自身了。这就好比电风扇关闭电源后,还会旋转一段时间才会听下,有时也会被风吹动一下,在山谷中呼喊,虽然已经停止呼喊,但回声依然还在混响,只不过越来越小,直到消失。然而,吊诡的是,如果你总是特别关切它们是否已经消失了,或者对它们还没消失而否定怪罪自己,那么它们再次被强化。直到你不再对它们关切,不关注它们,完全无视它们,不认为它们是你的时候。]

最令人厌恶和排斥是空虚,所谓的空无感,自我的消失。导致这个厌恶和排斥,是因为完全没认识到”空虚“就是含藏一切的“圆满”。

问题:

你对自我的消失感到极度恐惧吗?

任何想法,念头,感受或者情感,都可能在任何时刻那个当前显现,但是,如果对它们再无认同,不归附,那就不会有任何煎熬之苦。

无论何时,一个欲望渴望被满足了,始终会有另一个渴望又放在哪里,就好像有无限子弹的弹夹一样,打掉一个马上另一个就顶替上来。这个心智就好像一只猴子一样,从一个渴望跳到另一个渴望。同样的,一个苦恼始终被另一个苦恼顶替,因此,试图努力去满足欲望,满足渴望的方式来终结苦恼煎熬,那是绝无可能,永远也终结不了的。

每天日常的生活,就我们所经历的经验而言,没有任何恐惧和欲求的日常生活是不存在的。即使从古希腊的悲剧和喜剧的戏剧娱乐,到现代的爱恨情仇,恐怖电影。更令人觉得可怕的,是认定“没有渴望/恐惧的人生,那本身看上去才真可怕”的想法。然而,对于无“恐惧/渴望”的恐惧,是基于一个观念,也即我们是依靠我们的欲望和恐惧才确定我们的存在。但是我们的存在并不是依靠它们来确定,因为正如我们已经体悟到的,我们超越于所有一切恐惧和欲望。

问题:

在影视戏剧作品中的暴力场面对你有吸引力吗?

貌似不喜欢,但实际上普遍的有吸引力。

在《宝石之网》中,拉马虚讲到:

“各种感受和情感都是建立在二元性基础上的。(有知觉,才有体验,而只要有体验,就都是二元性的)只要它们继续统治一个人的视野,二元性就会继续去拥有一个稳定的持续性,拒绝那真实的宝座,那整体是唯一独一性。”

但是,这不意味着去镇压我们的各种感受和情感,因为镇压就是对抗,抗拒。相反,这意味着去觉察它们,并且接受它们,以至于我们不再和它们隔离疏远。

(未完待续)

-----------------------------------------------------------------------------------------------------

翻译整理:心灯一盏照彻明(欢迎指正翻译错漏,谢谢)

你可能感兴趣的:(《意识课程》节选翻译(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