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林悟道《韩非子-八经之立道》第二十七章参伍

红林悟道《韩非子-八经之立道》第二十七章参伍

红林悟道《韩非子-八经之起乱》上一章韩非子为我们总结了“乱道”,乱源是君主,乱方是君主对臣子的憎爱。说白了就是君主不按法规处理与臣子的关系,凭自己的喜好憎爱臣子。由于君主自己畏敌亲内,宽容、纵容、放纵臣子的不法之为,使良臣变奸臣,甚至是奸细。

君主自己不依法治臣,自然没有在朝堂中普及与执行依法治理的意识,所以臣子也没有依法而为的思想,尤其是受到君主憎恨与斥责,不从自身找问题,而是一味的怨恨君主,只想造事乱政。而对于受到君主赏识的臣子,也不去考虑得赏是否得当,只是一味去讨好君主,想再得赏,那管合不合理。为了得赏,昧着良心或是违背正理一味讨好君主,这就是一副味甜、性温、归心经的毒药。

竞争无处不在,国与国之间有竞争,公司与公司之间有竞争,人与人之间也有竞争。不管是那种竞争,从利益的角度讲最好的结果就是“国治敌乱”,就像现在新冠肺炎疫情一样,中国安全,而国外却依旧混乱,我们在这里并不是在幸灾乐祸,而是想说面对群体灾难,中国人的集体主义与团结一致是最好的应对方法。君主国治的表现就是对内和谐,对外获利。这一点对老板来说,就是对内治理有方,对外能赢利,公司才能发展壮大。

君主国治最基础是拥有真正的主权,其表现在对人事、军事、外交等国事的决策上。如果一国之君连朝臣的任用都不能做主,那就会生乱。国治的表现在于政通人和,臣子服从君主的指示,君主的政治决策能精准传达与贯彻执行。

今天我们讲《立道》,首先讲参伍之道,我们说君主也是人,是人就有人的特质,有阳光的一面,也有阴暗的一面,有七情六欲,有认知局限性,只能通过具体的方式方法来认知人与事,而不能凭个人的喜好与臆想。韩非子的办法是“参伍之道:行参以谋多,揆伍以责失。”意思是检验考察的途径是:通过严格核查来谋取功效,通过交互衡量来追究过失。臣子做事的功效如何,君主只能通过严格核查来获得,获得的渠道很多,侧重点也不同,其目的就是了全面真实地了解臣子的做事功效,之后按功过定赏罚。

韩非子的参伍之道并没有什么高深之处,只是一种验证的方法,我们在生活工作都是这样,只是简单一点,比如绩效考核,就是用结果来验证行为的办法。信息技术不发达的时代,信息只能通书信和言语来传达,君主要想知道具体事物的结果,只能参伍,不可能事事都亲自验核。

对于各方传递的信息韩非子认为“行参必拆,揆伍必怒。”意思是:严格检验,必须对臣下的言行进行解剖;交互衡量,必须对臣下的过错加以斥责。这就要求君主要有综合认知能力与判断水准,在各路信息中洞悉其全与真。同样,对于最后的结果,君主必须赏罚明确。

如果君主不“拆怒”,结果是“不拆则渎上,不怒则相和。”意思是:不进行解剖,坏人就会轻慢君主;不加以斥责,臣下就会朋党为奸。意思很明确,君主不参伍验证,只凭一家之言或是自己的喜好,那很容易被不法臣子所左右。君主不赏罚分明,有功者不得赏就会攀附权臣,无功者为得赏更是会攀附权臣,或是结伙成党,自保私利。

参伍验证的作用“拆之征足以知多寡,怒之前不及其众。”意思是:进行解剖的结论足以看出臣下事功的多少;严加责罚之前,不要把意图泄露给众人。其实,这和现代管理思想是一致的,决策、执行、验收、审核、终结。通过验收审核可知臣子的功绩。同时,韩非子告诉君主在责罚之前,不要把意图泄露给众人,保持执法的公正与公开,保持律法的权威与严肃性。

【参伍之道:行参以谋多,揆伍以责失。行参必拆,揆伍必怒。�不拆则渎上,不怒则相和。拆之征足以知多寡,怒之前不及其众。】

因果,有因必有果,有果才有据,有据赏罚明。我们常说做事要讲理,何为“理”,理就是依据,依据从何而来,来自制度。依据制度对事物进行参伍验证,得出结论,再按制度依法赏罚。事情看起来很简单完美,却因为有了人为的因素,就变得复杂不完美。

你可能感兴趣的:(红林悟道《韩非子-八经之立道》第二十七章参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