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子《道德经》中的 “炊者不立”是什么意思?

“炊者不立”是出现在《道德经》的帛书版中,而并非通行版。

老子的《道德经》因为时日久远,经过世代文人的解注,或者避讳,都会出现更适合当时代的阅读版本,而最早的版本可能就已经失佚。《道德经》的状况还算好,因为哲学思想深刻,所有后来者只是在原版上进行理解、增注,几千年下来变动不是很大。就目前而言,版本虽然多,但是大体也就是通行版、帛书版、竹简版三大分类。

我们现在常见的是源自西汉河上公《老子章句》和曹魏时期王弼《老子注》,王弼版更为流行。这个就是通行版,因为传承的时间也非常久远了,而且相对更早的版本,记录清晰、增补明确,所以我们现在读的、学的基本上就是这个版本。

1973年在长沙马王堆汉墓出土的西汉帛书本,有甲乙两种。该本以“德”在前、“道”在后,称《德道经》。中华书局有高明的《帛书老子校注》,中央编译出版社有熊春锦的《德道经》注解。

1994年出土了郭店楚墓竹简《老子》。马王堆帛书是最早的全本,竹简则是迄今最早的。由于是竹简,且只有两千言,体系已经不同,无法判断道、德前后。

竹简版遗缺太多,非专家无以考证,所以我们现在出现的争论最多就是帛书版和通行版。这就类似于发生在汉朝的“今古文经之争”,当年秦始皇焚书坑儒,收尽天下文献,导致很多经典都是口口相传,几十年中出现了很多版本。然后随着汉朝的建立、天下逐渐宽松,有很多当年读书人私藏的古书问世,却和口传的各个版本的书大相径庭,导致了终汉一朝的文经之争,直到兼通今古文经的郑玄采用混杂的方式注释经典,才让汉代今古文经之争在形式上结束。

《道德经》的这三种版本,在文字上甚至思想上差别都比较大。在“真伪”上,我们只能相信时间更靠前的善本。但由于帛书、竹简本都是近代发现,而王弼的版本一脉相承,流传近两千年,普通人读《老子》,还是以王弼版本为准的。

​现阶段对《道德经》倒是没什么争论,普世的学通用版,帛书版作为更早、更接近老子原意的内容进行参考,竹简版更早却残缺,就留给考古专家订正。

而“炊者不立”这句话在我们学习的通用版里是没有的,也就是说在西汉时期,这句话就被改成了“企者不立”。

企者不立,跨者不行;自见者不明;自是者不彰;自伐者无功;自矜者不长。其在道也,曰余食赘形。物或恶之,故有道者不处。

“企”通“跂”,所以这和河上公的版本是一致的。而在帛书版本中,又分为甲乙本。甲乙两种的区别在于,甲本错谬较多,并不避讳“刘邦”的“邦”字,说明这是在叔孙通制礼之前的私抄本; 乙本抄写精良,修改了很多错误,在思想上更加接近道家思想,并且对“邦”字避讳。说明是在叔孙通制礼之后,黄老哲学成为意识形态的成本。乙本帛书很可能是官方通用的版本。

你可能感兴趣的:(老子《道德经》中的 “炊者不立”是什么意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