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母的语言》读书笔记

      麻药和消毒,麻药作用因为显性(可见)而被重视,消毒因为隐性(不可见)而被忽略。人们更容易看见的是显性。对于小孩的教育也是这样的。更多的父母只能看见孩子显性的情况,而看不见隐性的问题。直到很明显的问题出现时才发觉,其实此时出现的问题已经很长时间存在了,只是父母并没有发现而已。

据调查父母的的语言对孩子有严重影响。

      可优化孩子大脑的“3T原则”即亲子沟通术:

    1.共情关注:当孩子无法把注意力集中在某一件事情时,父母如何帮助孩子?例如:你和孩子念绘本时,孩子一会摸摸被子,一会玩玩具……此时要关注孩子的感受。你问孩子:“你是不是觉得冷,需要盖被子吗?”“你是不是想玩玩具呀?”了解孩子的感受并理解孩子的言行,进而进行引导孩子排除杂念之后做事或者做一件事的时候心里就不要想着别的事。通过不断地观察并关注孩子言行举止来帮助孩子,让孩子把所关注的东西表达出来。

    不要强制性地让孩子跟着你走。这样孩子会有压力并且会产生焦虑感。

2.充分交流

少用代词,比如,我喜欢这,改为:我喜欢这个画本。尽量帮助孩子把感受表达出来。比如,抱抱,改为:你是不是累了需要爸爸抱抱?

帮助孩子把某件事和她连接起来。

3.轮流谈话。不要用命令方式与孩子沟通。比如,不要动,不要摸,老是点……这是命令式的方式。这样的方式没法帮助孩子与外界建立起更多的连接。比如“因为这会烫手的,所以不要摸。”这种语言是因果关系的句子。经常说这样的话,那么孩子也会跟着用这样的语言。

4.与电视的连接:孩子与电视里的事情的链接与现实生活是不一样的,对于某件事情孩子并不知道为什么能做和为什么不能做,父母要用语言帮助孩子建立:为什么不能做。比如,有人說:女生数学不如男生。其实这并非是事实。学习的好与不好,真正在于从小和女孩聊的内容与男孩聊的内容的不同而已。如果你把女孩当男孩养,从小给她一些数字的影响,那么女孩照样数学读得好。

如果一个父母总是用命令语言和孩子交流,孩子的自律性(自控力就很差)。孩子会形成一种认知:父母叫我做我就做,不叫我做我就不会主动去做。

批评原则:基于事情而不是人。比如,“这件事不可以这样做”。“你是个笨蛋。”前者是基于事情的语言,后者是针对人的语言。

你可能感兴趣的:(《父母的语言》读书笔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