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nux 常用命令

8.29

今日总结:

1) 添加用户

使用者权限:管理员用户 root

useradd 选项 用户名
  • 选项:
    • -c comment 指定一段注释性描述。
    • -d 目录 指定用户主目录,如果此目录不存在,则同时使用-m选项,可以创建主目录。
    • -g 用户组 指定用户所属的用户组。
    • -G 用户组,用户组 指定用户所属的附加组。
    • -s Shell文件 指定用户的登录Shell
    • -u 用户号 指定用户的用户号,如果同时有-o选项,则可以重复使用其他用户的标识号。
  • 用户名:

指定新账号的用户名(后续我们可以使用这个用户名进行系统登录)

2) 用户口令

passwd 选项 用户名
  • -l 锁定口令,即禁用账号。
  • -u 口令解锁。
  • -d 使账号无口令。
  • -f 强迫用户下次登录时修改口令。

3) 修改用户

usermod 选项 用户名

4) 删除用户

userdel 选项 用户名

-f:强制删除用户,即使用户当前已登录;

-r:删除用户的同时,删除与用户相关的所有文件

以下是userdel常用选项

1) 增加用户组

groupadd 选项 用户组

使用的选项有:

  • -g GID 指定新用户组的组标识号(GID)。
  • -o 一般与-g选项同时使用,表示新用户组的GID可以与系统已有用户组的GID相同

2) 修改用户组

groupmod 选项 用户组

常用的选项有:

  • -g GID 为用户组指定新的组标识号。
  • -o -g选项同时使用,用户组的新GID可以与系统已有用户组的GID相同。
  • -n新用户组 将用户组的名字改为新名字

3) 查询用户所属组

groups 用户名

查询用户属于某个用户组,执行groups命令

groups 用户名

4) 删除用户组

使用者权限:管理员用户

要删除一个已有的用户组,使用groupdel命令,其格式如下

groupdel 用户组

将用户添加到组

1、已经存在的用户添加到组中 usermod -a -G 组名 用户名

usermod -a -G xinzhi9 han

2 新用户添加到指定组 useradd -g 组名 新用户名

useradd -g xinzhi9 chuzi

日期管理

date [参数选项]

参数

-d<字符串>:显示字符串所指的日期与时间。字符串前后必须加上双引号; -s<字符串>:根据字符串来设置日期与时间。字符串前后必须加上双引号; -u:显示GMT --help:在线帮助; --version:显示版本信息

1、设置时间

-s选项可以设置系统时间,如下: s setting

date -s "2020-12-11 16:15:00"

2 查看时间

date

1UTC

协调世界时,又称世界统一时间、世界标准时间、国际协调时间。由于英文(CUT)和法文(TUC)的缩写不同,作为妥协,简称UTC。。

2GMT

格林尼治 平太阳时间,是指格林尼治所在地的标准时间,也是表示地球自转速率的一种形式

外文名:Universal Time

其他外文名G.M.T.(Greenwich Mean Time)

3CST

北京时间 (中国国家标准时间) 北京时间是中国采用国际时区东八时区的区时作为标准时间 北京时间并不是北京(东经116.4°)的地方时间,而是东经120°的地方时间,故东经120度地方时比北京的地方时早约14分半钟。因为北京处于国际时区划分中的东八区,同格林尼治时间(世界时)整整相差8小时(即北京时间=世界时+8小时),故命名为北京时间。东八区包括的范围从东经112.5°到东经127.5°,以东经120°为中心线,东西各延伸7.5°,总宽度为15°的区域。 而中国幅员辽阔,东西相跨5个时区(即东五区、东六区、东七区、东八区、东九区5个时区)授时台必须建在地理中心地带,从而也就产生了长短波授。北京时间北京当地时间是两个概念,北京时间的发播不在北京,而在陕西蒲城(处于东七区)

4)东八区

东八区(UTC/GMT+08:00)是比世界协调时间UTC/格林尼治时间GMT)快8小时的时区,理论上的位置是位于东经112.5度至127.5度之间,是东盟标准的其中一个候选时区。当格林尼治标准时间为0:00时,东八区的标准时间为08:00

显示用户

logname命令用于显示用户名称。

执行logname指令,它会显示目前用户的名称

语法为如下:

logname [--help][--version]

参数

  • --help  在线帮助。
  • --vesion  显示版本信息。

显示登录账号的信息

logname

su切换账户

su 

root管理员权限切换到其他用户,直接 su 用户名

su han

切换到root

exit

sudo执行

yum install lrzsz -y

上传,直接拖拽

下载 sz 文件名

sudo:控制用户对系统命令的使用权限,root允许的操作。

通过sudo可以提高普通用户的操作权限

使用者权限:普通用户

语法如下:

sudo -V

sudo -h

 sudo -l

 sudo -v

sudo -k

 sudo -s

 sudo -H

 sudo [ -b ] [ -p prompt ] [ -u username/#uid] -s

sudo command

参数说明

  • -V 显示版本编号
  • -h 会显示版本编号及指令的使用方式说明
  • -l 显示出自己(执行 sudo 的使用者)的权限
  • -v 因为 sudo 在第一次执行时或是在 N 分钟内没有执行(N 预设为五)会问密码,这个参数是重新做一次确认,如果超过 N 分钟,也会问密码
  • -k 将会强迫使用者在下一次执行 sudo 时问密码(不论有没有超过 N 分钟)
  • -b 将要执行的指令放在背景执行
  • -p prompt 可以更改问密码的提示语,其中 %u 会代换为使用者的帐号名称, %h 会显示主机名称
  • -u username/#uid 不加此参数,代表要以 root 的身份执行指令,而加了此参数,可以以 username 的身份执行指令(#uid 为该 username 的使用者号码)
  • -s 执行环境变数中的 SHELL 所指定的 shell ,或是 /etc/passwd 里所指定的 shell
  • -H 将环境变数中的 HOME 指定为要变更身份的使用者HOME目录(如不加 -u 参数就是系统管理者 root
  • command 要以系统管理者身份(或以 -u 更改为其他人)执行的指令

top命令

top命令用于实时显示 process 的动态。

使用权限:所有使用者。

显示进程信息

top

显示指定的进程信息,以下显示进程号为6972的进程信息,CPU、内存占用率等

top -p 1

top命令的用法很多

但是常用的就是top(不带参数),有的时候,在进程比较多的时候,我们常常记住进程的pid,然后通过top -p pid进行查看

也就是说,top+ top -p是经常被用到的

ps命令

ps命令类似于我们在Windows中通过任务管理器查看进程信息

Linux ps命令用于显示当前进程 (process) 的状态信息

使用者权限:所有用户

常用语法如下:

ps -ef | grep 进程名称

kill命令

Linux kill命令用于删除执行中的程序或工作(可强制中断)

使用者权限:所有用户

语法如下:

kill [-s <信息名称或编号>][程序] 或 kill [-l <信息编号>]

参数说明

  • -l <信息编号>  若不加<信息编号>选项,则-l参数会列出全部的信息名称。
  • -s <信息名称或编号>  指定要送出的信息。
  • [程序]  [程序]可以是程序的PID或是PGID,也可以是工作编号。

杀死一个进程

kill - 9 进程号

一般配合ps使用,ps 可以查到进程的pid

 clear命令

clear命令用于清除屏幕

使用者权限:所有使用者都可使用。

语法

clear

目录常用命令

  • ls: 列出目录
  • cd 切换目录
  • pwd 显示目前的目录
  • mkdir:创建一个新的目录
  • rmdir:删除一个空的目录
  • cp: 复制文件或目录
  • rm: 移除文件或目录
  • mv: 移动文件与目录或修改文件与目录的名称

自动补全

  • 在敲出 文件/ 目录 / 命令 的前几个字母之后, 按下 tab
  • 如果还存在其他 文件 / 目录 / 命令, 再按一下tab, 系统会提示可能存在的命令

你可能感兴趣的:(服务器,linux,运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