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01-27

二十二,未错过

Passing station

近两年抑郁症急上升,越来越多人称自己有抑郁症,真假相掺,好像人真的越来越脆弱了。对于“抑郁症”这三个字大众的褒贬不一,说法大箩筐,基本分为三个输出观点。

第一种是七八十年代吃苦过来的长辈,基本上不会理解这种现世纪带来的压力或者阴影而形成的心理问题;

第二种是不懂得“未经他人苦、莫劝他人善”的素食者,“有什么好抑郁的?”没什么好抑郁的,也没什么好跟你说的;

第三种就是勇敢站在他们身边陪伴他们并且耐心开导的人,确实没有感同身受,也确实做不到知己知彼,但是默默无声的陪伴抵过需要受害者自己摊开伤口让鲜血晾干后的无所谓。

可是真的有那么多抑郁的人吗?

如果有,那应该怪谁?

怪自己本身软弱不堪,还是怪这世界无休止的压榨呢?

人之间难得有共情心,但是又无以追溯。不像天气冷了我觉得你也冷了一样生理共情,我指的是情绪。人之所以会郁闷或者感到孤独,或许是没有情绪共鸣,而到最后只有一句话:不是所有的事情都能感同身受、不是所有的情绪都需要有人懂。

19年冬天,连刷两条最喜欢的女ido因抑郁症自杀的新闻,内心很惶恐。窗外的风确实很凉爽,但是临近放假,每个人的心都是愉悦的,还有好多的美食和风景为尝试,喜欢一个偶像,一直都会欣赏她正能量的一面,久了觉得她不会有负能量的时候。想不通一个笑容那么真实的女孩因为抑郁自了于家中。这是跟抑郁症第一次正面接触到,明白它的可怕,像腐蚀糜烂的细菌,侵满人的心。

常说现在的人多多少少都有不同程度的身体疾病,只是自己未察觉。我觉得不止身体疾病,心理上的问题也有很多,只是很多人自己不承认罢了。过激的反应和绝对性的社交恐惧是当代社会的普遍现状,只是大多数人觉得大题小做了,现在的人太脆弱了。

热情与冷漠是近几年辩论题的常驻对手,起源于——“老奶奶摔倒了该不该扶”这一社会事件。那年网上风起云涌、各持己见到最后确讨论不出个所以然来。

而最近看见蔡康永这段话,觉得“感同身受”这个词好像也不难理解。

保持理智不等于冷漠,冷漠也不是错误的性格,一八年电影《后会无期》中“喜欢的放肆、爱就是克制”,成为了许多人心中对感情的标尺。其实只是个人观点、却被很多人误以为是两大极端,每个人表达情感的方式不一样,或热情或冷淡,没有衡量标准,不局限于任何情感,忠于自己。

从高中开始逐渐独立时至今,问过很多朋友:你会按时给家里打电话吗?

得到回答,百分之八十是不会。

都表达一个意思:其实走在路上,想念的时候一通电话把想说的话说了,这样气氛刚好不是更好吗?

在这子欲孝亲不待的时代,步步逼近,偶尔确实会从真切的问候变成机械的铃声。

真的是需要这样刻意维持的关系吗?

谁都不知道。

谁都说不出个确切的答案。

常常告诫自己别成为自己讨厌的大人模样,却慢慢在许多事物中看到了影子。厌恶世俗拖落,却是生存法则。

《令人心动的offer》中,徐灵菱老师说:“其实我们还是个社会人,要学会世事洞明,人情练达。”

这个过程需要多久、需要经历多少事物,是个未知数。

所幸这小段路走来积累的是自信、正能量、偶尔看见的阴暗事物,就安慰自己:这世界是个三脚架,每种不一样的事物面就是支撑这万物生活下去规则,相辅相成。

  我是夹心,爱唠嗑的夹心

公众号:一块夹心饼干

你可能感兴趣的:(2021-01-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