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路走来,众多小白感慨在中医门外徘徊已久,终不入法门。“九层之台,起于累土”,任何一种学习,能走到多深,延展到多宽,都是看基础知识掌握的熟练程度。
如何学习中医不走弯路,从哪里开始才是正确的道路?何为阴阳,什么是中医的疾病观,病机何来?如何辨证?
传统的中医院校学习的方式,分为四大模块:中医基础理论、中医诊断、方剂和中药。而中医基础理论是重中之重。没有基本知识作为底子,学到后面难免遭遇瓶颈。从一开始就要走正确的路线,中医基础学习是中医路上不能绕过的部分。
很多想学习中医的朋友反映,想要学习中医苦于无法入门,许多人即使是中医专业,也熬到了副高级、正高级,未必就学好了中医。那些学习用功、肯背肯记的人,几百个药、几百个方滚瓜烂熟,但是到了临床,头就大起来了。因为---几千年的积累,不是肯记会背就能掌握的。
没有中医思维,针法方药记得再熟也不会用,因为上哪里找按照书本上的症状生病的标准病人呢?
这个时候,中医思维就派上用场了,你要分析清楚病的来龙去脉,才知道针法方药何时用?怎么用?
学习中医和从事中医,在古代是治病救人的唯一,在现代则是全球热,而且是越来越热。千万别以为热门就是“容易”的代名词,中医可是千年的积累与沉淀。
不管你学习怎样努力用功,治好了就是辨证辨对了,学好了中医;治不好就是辨证没辨对,没学好中医。
得其要者,一言而终,不得其要者,流散无穷。学习之道,贵由浅入深,循序渐进。学问之道,贵在依止经典,穷究其源。
中医基础,本是入门之必经之路,如今却荒草丛生,人迹罕至。不少中医爱好者,中医粉忙于学习某些技巧、技能,或者学习高阶心法,孰不知恰恰是南辕北辙之行为!
技术是熟能生巧的提炼,心法是学验俱丰的萃取,这一切都建立在中医入门的基础之上,门尚未入,遑论其它。
在学院派中医里并不少见。一批批从中医学院培养出来的中医,越来越治不好病就是实证!这究竟是为什么呢?应该说,根本原因在于,近现代以来,中医学教科书,没有能力说清楚中医学是怎样建立起来的这一根本性问题!只要解决了这一根本性问题,学习中医,就能够事半功倍,看山是山,看水是水,领略中医学那独具中华文明特色的真谛。
《名老中医之路》是上世纪八十年代出版的一本中医畅销书,书中所提及的中医界老前辈多数都是从背诵「四小经典」开始,筑牢基础,登堂入室。这让很多想学习中医的小白望而生畏。
中医与西医的本质区别就在于中医思维,要学好中医的根本也在于是否具备中医思维。其实这种思维何必局限于中医,我们考虑事情的完整性,正确性,也是在这样一个思维方式里建立的。中华文化的根也渗透在我们科技、文化、医学的各个领域当中,细究起来,他们都回归在道上,易经说:形而上者谓之道,形而下者谓之器。
历经三年,小编整理了中医入门学习笔记,字数超过600万字,该笔记涵盖了学习方法、思维模型,融合了知名中医大家的深度解读,让你在看笔记的过程中潜移默化学习了中医的思维方式。中医学习的阅读不应局限在“多”和“快”的层次,有效阅读才是有意义的,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这个笔记能很大程度提高你学习中医的效率,少走弯路,实现弯道超车。
学习中医基础,是为自己学习的道路上指明思路,分清缓急,与其说能给自己看病了,不如说是能知道什么样的医生,什么样的办法能解决自己的问题了。
知医识医,才是学好的第一步。全权把身体交给“神医”或者是医院,是对自己的生命资产不负责的表现。
学习中医,建立思路,最重要的是建立起中医的思维方式,建立起中医的框架,对基础有比较清晰的认识,中医是什么,靠什么看病的,怎么看病的,看诊的基础是什么,可以获得什么样的疗效,和西医对比有什么优势。
这套笔记不是单一的概念到概念,而是引发大家的思考,领会背后原理。最重要的是建立起中医的思维方式,建立起中医的框架,对基础有比较清晰的认识。
《中医基础理论》笔记,187万字。涵盖中医界大家的解读,如潘毅、倪海厦、徐文兵、刘力红、王伟、罗大伦、卢崇汉、李玉宾、张至顺道长、张锡纯、南怀瑾、刘渡舟、唐容川、黄元御、喻嘉言、陈修园、张景岳等等
《中药学》笔记,197万字。详细、系统地分析了临床常用药以及,同样一味药,不同医家结合临床有不同的解读。集各家之所长,让你从一个点提升对中药不一样的认知维度,从多角度重新审视你眼中不一样的中药。
此外,中医辩证24万字,《中医方剂学》笔记100万字,《中医诊断学》笔记93万字。
笔记是耗心血花费三年左右的时间整理出来的,积累不易,愿有心者得之,非无偿奉送。如需要请留言给小编,谢谢!另外,送大家81本很棒的电子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