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堂上,你注意这3个细节了吗?

文章来源:星教师

课堂是教学质量的主阵地,学生是学习的主人,对于学生而言,课堂教学是其学校生活中最基本的构成部分,它的质量直接影响学生当前及以后的多方面发展和成长。我们作为教师在课堂上是如何引导学生的呢?又关注了课堂的哪些方面?今天我们一起共读本文,拓展思路,收获思考。

一、关注思维方式

一般来讲,很多数理化老师都是这么上课的,先讲定义、定理、公式,之后带着学生解例题,解完例题以后再去做作业。

公式、定理是什么?就是一般规律。具体题目是什么?是个别现象。由一般到个别,就是演绎法。演绎法可不可以?当然是可以的。演绎法有没有问题?当然是有问题的。如果你永远使用演绎法进行教学,就会带来一个新的问题——高分低能。学生只有掌握了一个公式,然后才能去解决一个与此相关的具体问题,换句话说,面对一个新的问题,学生永远无法去解决它。

芬兰有一位数学教育家,他说,在数学公式、数学定理和生活现象之间有一条鸿沟,数学教育的任务就是把这个鸿沟填平。把生活现象和公式、定理之间的鸿沟填平,这就是数学教育应该做的事情。但是如果我们始终采用演绎方式的话,这个鸿沟不但没有填平,而且在不断地扩大。

有一位数学老师喜欢采取归纳法进行教学,他从生活中的一个现象出发,然后让学生归纳出一般的定义,比如什么是解方程,什么是方程解,然后再对照书本的定义,从个别上升到一般,最后给学生许多练习题,让孩子们自己去判别,由一般再回到个别。

我觉得这样一种思维方式,我们的课堂教学应该提倡。要让孩子面对生活,面对现象,而不是直接面对公式。

二、关注课堂的开放度

比如数学老师问一句“还可以怎么计算”,就可以为学生打开一扇小小的窗户。过去我们不太关注课程资源的开发;今天我们的课程改革强调要关注课程资源的开发。过去我们说“教科书是学生的世界”,学生看来看去就看教科书;今天我们讲,“世界是学生的教科书”,一切可以利用的资源都可以拿来为我所用。

有一个英语老师正在板书,一个学生用笔在桌上敲打起来。老师听到以后,说了一句很幽默的话:“英语课是不需要伴奏的。”敲击声就悄然隐去,孩子们也笑了,那个捣蛋的孩子做了一个鬼脸。而他做鬼脸的动作恰好被老师捕捉到了,老师马上边模仿边说了一句话:“Make a face,这就是做鬼脸。”孩子们无意之间学到了一个新的英语短语,换句话说,这个老师打开了一扇小小的窗户。

三、关注旁例和反例

有一个理论叫作变异理论,什么意思?

你要想正确认识事物的关键属性,还需要理解该关键属性的变异形式,以加深对该属性的理解。也就是说,还要了解它不一样的地方,变化的地方,相反的东西,要关注旁例或者是反例,然后再加以对比,从而达到对于关键属性的辨析。

我们有一些老教师这方面做得很好,有一些年轻教师在这方面做得不好。有的老师讲了一道例题,给学生们提供一个配套的跟这个题目完全相似的题目,孩子们也会做了,这样就认为孩子懂了。真懂了吗?稍微变一变,孩子就不懂了;稍微变一变,孩子就不会了。换句话说,不让学生了解旁例,不让学生了解反例,是不行的,只有了解了旁例或者反例,他们才能真正明白。

所以我们在听课的过程当中,要观察老师是不是只涉及了一个方面的正相关的例子,而没有让孩子们读懂什么叫作旁例,什么叫作反例。

没有真正教会学生,这堂课就是没有效率的课。变异理论证明,学习迁移的必要条件是同时具备共同性和差异性,既要有相同的,还要有相反的,有差异的。

所以从这个意义上来讲,为什么我们很多有经验的老教师课上得好,为什么学生学习效率高,原因就在这里,他们给的不是一个方面的东西,而是多方面的、立体的、全面的。

你可能感兴趣的:(课堂上,你注意这3个细节了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