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因斯坦曾经说过:“对于一切来说,只有热爱才是最好的老师。”
人生在世,总会有一样东西让你魂牵梦绕、不舍放下。热爱是一种力量,它可以在你遇到挫折时支撑你继续前行,直至你走出黑暗,寻到光明。
美国画家安娜·玛丽·罗伯逊·摩西就是这样一个因“热爱”战胜生活中的苦难,因“热爱”而晚年成名的摩西奶奶。
中国现当代文学硕士徐丹,在《槭树汁熬糖》这本书中,讲述了摩西奶奶坎坷的一生,从出生、结婚、离家,到返回家乡、亲人去世、开始画画、成名,最后去世。
徐丹毕业于上海外国语大学,出版过长篇人物传记《生如夏花:石评梅传》《流浪是灵魂最好的安放:三毛传》。
安娜·玛丽从小安静、善解人意,为了帮助家里减轻经济负担,12岁开始在一个富裕的邻家做女佣,27岁时嫁给托马斯并定居斯汤顿。
18年后返回故乡,在鹰桥的尼波山农场生活了将近20年,58岁时创作了人生的第一幅水彩画。她喜欢刺绣,直到76岁时因关节炎不得不放弃,开始专注绘画。80岁时,她的作品开始在世界各地展出并出售。
作者在书中多侧面、多角度地展现摩西奶奶的人生,探求选择和努力、努力和成功、成功和幸福之间的关系。
人生艰难也要微笑面对
1860年9月7日,安娜·玛丽降生于格林尼治的一个农场,她的父母生了十个孩子,安娜·玛丽排行老三。那时,她的家庭条件还很艰难,虽然日子清贫,但她的母亲从不抱怨,每每看到天真可爱的孩子们,都会不由自主地露出满足的笑容。
正是由于家庭条件的不富裕、母亲的贤惠持家还有父亲不辞辛劳的挣钱养家,才让安娜·玛丽小小年纪就比同龄孩子懂事的多。
她不但不羡慕那些家庭条件好的孩子,而且还会做很多家务,她觉得自己拥有的一切就是最好的幸福。
别的孩子们在学校里学到了新的知识的时候,安娜·玛丽学到的是必不可少的生活技能和经验。在简单有重复的生活里,她从来不觉得单调乏味。因为她有一颗好奇的心,驱使她发现生活中的乐趣。
到她12岁的时候,家道日渐衰落,父亲的憔悴,母亲的忧虑,兄弟姐妹吃不饱肚子,这些她都看在眼里。为了减轻父母的负担,承担起家庭的责任,她主动要求去邻居家做女佣。
其实,对于她来说,生活的艰辛并不可怕,丧失挑战困难的勇气才可怕。她做出这个决定的时候,反而很开心,很轻松,因为她觉得,终于可以通过自己的努力为家庭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了。
她到主人家后,也没有因为与主人家的小姐之间的差距而心生怨念、嫉妒,她认为生活对待每个人都是一样的,只要你又一双发现美的眼睛,生活处处充满快乐。
正是她始终保持着一颗热爱生活的心,才能够在艰难的生活中砥砺前行。正如汪曾祺所说:“在黑白里温柔地爱彩色,在彩色里朝圣黑白。”
梦想属于所有人,但不是所有人都会执着于它
在农场工作的那些日子,安娜·玛丽告诉自己,纵使平凡,也不能平庸,既然决定了,就要拼尽全力做到最好。她相信,只有先做好眼前的小事,未来的那些憧憬才能实现。
正是她这种积极向上的生活态度,才让后来的安娜·玛丽过上了想过的生活。
安娜·玛丽与托马斯结婚后,定居斯汤顿。起初的生活,就像她小时候那样,日子清贫,却也不失美好。她每天给自己的丈夫送饭,都会将桌布铺在草地上,将带来的食物一一摆开。食物虽然简单,但在蓝天白云下,与心爱的人一起享受美食,是一种难得的惬意与幸福。
她曾梦想过养许多可爱的动物,在屋前种一些花花草草,四周再种一些常青藤,藤蔓绕着房子尽情舒展蔓延。这些都是安娜·玛丽对未来生活的美好向往,也是支撑她奋力打拼的动力。
王尔德说:“生活在阴沟里,但仍有人仰望星空。”
用这句话来形容安娜·玛丽再合适不过了。她在生活最艰难的时候,从未想过要潦倒度日。日子虽然不富裕,但每天都会将家里打扫的一尘不染。她认为,不论选择了怎样的人生,只要努力接纳生活所赋予的一切,让自己不留遗憾,就足够了。安娜·玛丽用她的行动告诉我们,人面对的最大困难始终是我们自己。
你怎样对待生活,生活就会怎样对待你
日子一天天过去,安娜·玛丽也自然而然的孕育了自己的孩子。有了孩子以后的她,对未来有了更多的期待和憧憬。这样的美好并没有持续多久,命运就给了她一个重重的打击。
她和丈夫托马斯前后总共孕育了10个孩子,最终只保住了5个孩子。对于一个母亲来说,失去一个孩子就已经是锥心刺骨的痛了,更何况是5个孩子。她眼睁睁地看着他们一个个离去却又无计可施,无能为力,那种感觉是孤独而又绝望的。
过了很长一段时间后,她才从这种锥心的悲痛中走出来,经历了这场噩梦后,她坚强了很多。也正是这样的劫后重生,成就了另一个全新的安娜·玛丽。
同时,她也明白了,忧伤总会过去,活在当下远比无休止的回忆更重要。她还有许多时间去弥补那些因悲伤还错失的很多遗憾,让以后的每一天都以自己喜欢的方式度过,一切都还不晚。
漂泊了半生的安娜·玛丽,本以为他们一家会一直快乐地在斯汤顿生活下去,但随着年岁地增长,人们似乎都会想落叶归根,托马斯也不例外。托马斯想家了,而安娜·玛丽也是义无反顾地追随者托马斯一起重回家乡,她认为家人在哪里,哪里才是家。
回到家乡后,他们通过自己的努力又买下了鹰桥的尼波山农场,但同时也永远失去了母亲。一个接二连三失去亲人的人,她的心已经经受了千锤百炼,她依然告诉自己,要珍惜现在,珍惜当下的每一个瞬间。
很快打理好自己的心情,在自己的农场养鸡养鸭,种草种花,过上了她梦想中的生活。
每个人都心怀梦想,每个人也都能过上自己想要的生活,但前提是,要用心,要真心去对待生活中给予你的一切,给予你的快乐、苦难、幸福、痛苦……
也正是这样的生活态度,也正是这颗赤忱的心,让她不畏岁月催人老,在50岁的时候,开启了追求艺术的路,并一路赢得了鲜花和掌声,80多岁的时候取得了瞩目的成绩。
安娜·玛丽用自己的一生告诉我们:起起伏伏、山回路转都是人生常事。虽然这些起落转折指向人生重要的节点,但占据人生更多篇幅的还是那些日常琐事,决定生活滋味与幸福来源的,还是我们在日常生活的点滴中展现的态度。
就像芥川龙之介说的那样:“为使人生幸福,必须热爱日常琐事。云的光彩,竹的摇曳,雀群的鸣声,行人的脸孔……需从所有日常琐事中体味无上的甘露。”
人生在世,我们要热爱自己所追求的,热爱自己所坚持的,要知道,热爱可抵岁月漫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