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面不羡桃花红

人面不羡桃花红

文/石岩磊

        “去年今日此门中,人面桃花相映红。人面不知何处去,桃花依旧笑春风。”唐代诗人崔护的这首《题都城南庄》七言绝句把一位美丽的姑娘描绘得出神入化,从此天生丽质的女子便与桃花结缘,而实际上桃花在众香国里算不上超凡脱俗。

        它既没有梅花的清秀典雅,也没有梨花的素净清爽,更没有牡丹的雍容华贵,就连蒲公英都比它洒脱飘逸,那为何从古至今的人们总是将其与婀娜多姿的佳丽联系到一起呢?或许是源于它质朴不事张扬的特点吧,桃花大多呈粉红色,淡淡的色彩正契合了少女羞赧腼腆的面容,其花型端庄而不硕大,也与汉民族内敛恬静的审美观相吻合,另外再就是桃树的适应力非常强,在田埂、在山坡,甚至是在悬崖绝壁之上,它都能顽强地存活,一旦和煦的春风掠过便吐露满树的粉嫩。

      对美的理解与偏好,东西方是存在较大差别的,欧美国家喜欢热情奔放和璀璨夺目的事物,而我们更钟情于委婉含蓄与低调谦逊的风格,这便决定了华夏民族以曲为优美、以谦为德先、以水为上善的美学理念,也就形成了对窈窕淑女的形象刻画:娴静犹如花照水,行动好比风扶柳;朱粉不深匀,闲花淡淡香;俏丽若三春之桃,清素若九秋之菊。由此即不难理解国人因何对桃花格外偏好,并将其幻化为聘婷玉女的象征了。

        进入仲春时节,北京的迎春花、腊梅渐次盛开,山桃、白玉兰也抢着绽放新蕊。昨天中午我在拍桃花时,一枝含苞待放的花蕾进入了我的镜头,正巧爱人也在不远处取景,我按下快门的瞬间便将花束和她组成了同框。老婆身上鲜红的外套把花枝映衬得愈发娇艳,而花丛中的她也显得格外光彩照人。我忽然发觉男人们如果把自己相濡以沫的妻子比作桃花是再恰当不过了,她们为家庭默默无闻地奉献着青春和美貌,无怨无悔而又难见功绩,但她们同样也需要呵护与欣赏,在崇敬的目光中爱人会焕发出永远年轻的光彩。

        崔护二次寻访美人不遇,留下“人面桃花”这一经典成语,用来形容男女邂逅钟情,随即分离之后,男子追念旧事的情形。然而现在大多数丈夫可以轻易地同妻子相依相守,如果能经常用观赏桃花的情趣去注视自己的爱人,也许就能:人面不羡桃花红,琴瑟和鸣乐无穷了吧。

          2019.3.13

图片发自App

图片发自App

你可能感兴趣的:(人面不羡桃花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