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身边明明不缺朋友,内心却总是感觉很孤独?

 “孤独”

这两个字拆开来看

有小孩、有水果、有走兽、有蚊蝇

足以撑起一个盛夏傍晚的巷子口,人味十足

可组合起来看

却是最深的落寞!

每天996的生活已经累到不行,躯体背后早已慢慢积累起一个黑洞,每当只身一人独处的时候,这个黑洞就像磁铁一样把人的精力全部吸走,充满疲惫、动弹不得,即使睡上一觉,隔天醒来时依旧觉得很虚无,精神仿佛漂浮在半空中。 

然而,如此疲倦的自己,每每临睡前却还是想再刷刷手机,害怕睡着了,便跟这个世界切断了联系,或者期盼着身旁有个人能陪陪自己……

这种强迫自己无法入睡的感觉,叫做孤独。

上周,有位来访者,经常深夜加班搞投标,不停的循环已经身心俱疲,可是他依然会选择熬夜,不愿意早早睡觉。只因晚上一个人面对空荡荡的房间,这股孤独感实在让他很难入睡。

这股孤独感我相信不光是Ta有,很多人也是有这种感觉的。

这种孤独感并不是源于你身边没有人陪你。而是每次想找个人陪的时候,却发现有的人不能找,有的人不该找,还有的人找不到。

从心理学的角度看,当一个人在生活中受到挫折或面临焦虑、应激等状态的时候,Ta就会选择退行到婴儿的状态,来应对这种不舒服的感觉。而夜深人静,尤其是一个人独处的时候,便容易使人产生心理退行行为,如同身处哺乳期的婴儿特别需要跟妈妈保持一种紧密联结一样,此刻的Ta,也需要跟这个世界保持有连接“关系”。

在电影《无间道》,梁朝伟饰演一名警察间谍,奉命打入黑社会内部。可想而知,他因随时有被暴露的危险而无时无刻不面临着巨大的压力,自然无法拥有一个好的睡眠。

而他在和陈慧琳饰演的心理医生相处时,却能够放心依赖,缓解孤独,并告知:“只有在你这,我才能睡的踏实。”

在某种程度上,很多人躺在床上,觉得有点孤独,又不想结束这一天的时候,熬夜刷手机成为一种选择,而亮着的手机屏便充当着心理医生的角色,在潜意识中暗示自己跟世界依旧保持着连接关系,以可以减少内心孤独的感觉。

我们的这股孤独感如何养成的?

1、情绪得不到表达

当我们出现情绪时,内心便衍生出想要倾诉与表达的需求。如果此刻无法找到能与自己共鸣的倾听对象,让这份需求被理解和被感知,情绪就很难得到表达,而得不到表达,自然倍感孤独。

2、缺乏自我认可

社交可以让我们获得他人的认可与喜爱。但如果我们把自己内心需要的满足都建立在他人身上,当一人独处时,缺少对自己的认可,内心便是匮乏的,就会因为没有依靠而无所适从,进而倍感孤独。

3、害怕暴露自己

内心孤独的人,通常不善于建立亲密关系。社交中我们通常习惯性地掩盖自己真实的感受,往往展现出更快乐、更积极的一面,从而获得更多认可与喜爱,但也因此拉远了与他人的距离。

最深的孤独是你明知道自己的渴望,却偏对它装聋作哑

孤独是因为没有人懂自己,可是,如果我们不告诉别人真实的自己是什么样的,别人又怎么可能懂自己呢?

理查德·耶茨在《十一种孤独》里说,“因为群居动物的属性,我们天生害怕孤独;又因为随时身处热闹之中,孤独显得格外突兀。孤独是一种力量,当它来临时候,如同整个人被从喧嚣世界抽离出来,茫茫一片,让人手足无措。但也相信,熬过孤独与痛苦,必定是沃土。如果没有孤独,人生注定会无趣许多。”

“这些年,我遇到了一些人。只是一个模糊的印象,有的人留下了侧脸的记忆,有的人面对面相视了好几分钟,还有一些人一两年能见一次,剩下一些人一直在我看得到的身边。有时候我想起他们,觉得很暖。”——刘同《向着光亮那方》

其实我还是想你的,想那个对我毒舌却也对我温柔的你。

什么是朋友?

你摔倒了,我哈哈大笑之后再把你拉起来的人。

至此,屏幕依旧亮着的你,让总是“被动”的自己当一回“主动”,给你的Ta发 一句:“朋友,我想你了!”

你可能感兴趣的:(为什么身边明明不缺朋友,内心却总是感觉很孤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