素材|幻觉:不值得定律

不值得定律:爱我所爱,无怨无悔

简介

不值得定律最直观的表述是:不值得做的事情,就不值得做好,这个定律似乎再简单不过了,但它的重要性却时时被人们疏忽。不值得定律反映出人们的一种心理,一个人如果从事的是一份自认为不值得做的事情,往往会保持冷嘲热讽,敷衍了事的态度。不仅成功率小,而且即使成功,也不会觉得有多大的成就感。

决定因素

  1. 价值观:一般来说,只有符合我们价值观的事,我们才会满怀热情去做。

  2. 个性和气质:一个人如果做一份与他的个性气质完全背离的工作,他是很难做好的。

  3. 现实的处境: 同样一份工作,在不同的处境下去做,给我们的感受也是不同的。

如何应对“不值得”观念

  1. 树立正确的价值观:观念变则态度变、态度变则行为变、行为变则结果变,只要我们树立良好的世界观与人生价值观,客观地看待事情,我们就能比较理性地看待值得与不值得这个问题,不会凡事先想到个人利益与得失,会想到公平、正义、他人与社会,只有这样你才会觉得有很多事都值得做。

  2. 丰富自己的人生阅历,不断补充知识,增强辨识能力:论语中说:“十五而上学、三十而立、四十不惑、五十知天命、六十而耳顺”,就是说人生是不断学习不断丰富不断提高的过程,我们随着年龄的增长知识与辨识能力也会越来越高,越来越能正确分辨哪些事情是值得做哪些事是不值得做。

  3. 换位思考:俗语说旁观者清当局者迷,往往自已置身其中很难看清楚是非曲直,只有跳出来以他人的眼光来看会有不同的看法。我们与对方或他人调换位置与角度来看问题,站在他们的立埸看会多一些理解与包容,看问题更全面、考虑更周到,这样你就会对一些当初认为不值得的事情产生改观。

  4. 善于听取他人意见,多听、多看、多想,三思而后行:每个人都有自己看不到、想不到的盲点,所以我们平时要多听、多看、多想,参考他人意见,使对某一事物的判断更准确,减少失误,避免过份不值得现象的出现。

不值得定律的启示

  1. 做不值得做的事,会让你误以为自己在完成某些事情。你耗时费力,得到的可能仅仅是一丝自我安慰和虚幻的满足感。

  2. 不值得做的事会消耗时间与精力。资源是稀缺的,用在一项活动上的资源不能再用在其他的活动上。

  3. 不值得做的事会赋予自己生命。记住社会学家韦伯的警告:一项活动的单纯规律性会逐渐演变为必然性。

  4. 不值得做的事会生生不息。做了不值得的事之后,接下来要为不值得之事继续提供 值得后续的理由。不然你的精神无从寄托。

论述

  1. “值得”与“不值得”,距离有多远,就在于我们的内心如何衡量。正如心理学中不值得定律所阐述的那样,一个人如果在做一件自认为不值得做的事情,即使成功,也不觉得有多大的成就感;如果在做自认为值得做的事情,则会认为每一个进展都很有意义。
  2. 美国通用电气公司前总裁杰克·韦尔奇曾说:一旦你产生了一个简单而坚定的想法,只要你不停地重复它,终会将之变为现实。
  3. 不值得定律让我们明白:智者,应理性地对待心里的那把赤字,在众多选择中,要认清那些事情是最重要的、值得做的,然后竭尽全力,把这些值得做的事情做好;反之,那些没有意义、不值得做的事情,干脆不要做。

案例

20世纪著名的探险家约翰·戈达德的传奇经历,来自一幅他认为值得实践的世界地图。那是在约翰8岁生日那天,慈爱的爷爷送给了他一生中最宝贵的财富:一幅被翻得卷了边的世界地图。正是因为这张地图,他的灵魂找到了归宿。在15岁时,少年约翰·戈达德写了一本励志的自勉书《一生的志愿》。他宏大的愿望令人叹为观止:要去尼罗河、亚马逊河与刚果河探险;驾驭骆驼、野马、大象与鸵鸟;读完柏拉图、亚里士多德与莎士比亚的所有著作;写一本书;谱一首乐曲;为非洲的孩子们筹集100万美元的捐款;拥有一项发明专利……

这本包含了作者127项目标的书,让大部分人看得热血沸腾,可真要说到实践,人们往往会望而却步。可约翰·戈达德不同,他一生的宏愿也像少年时的誓言一样笃定不变。随着这本书的出版,他开始了把梦想变成现实的漫长旅途。尼罗河、乞力马扎罗山……这些梦想的地方一次次在他脚下展开。40年后,年老的他完成了《一生的志愿》中的106个愿望。这本《一生的志愿》成了他“一生的成就”。

你可能感兴趣的:(素材|幻觉:不值得定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