瓦尔登湖梭罗125个笔记

经济

我们谁又何尝不是呢?

>> 我又是文明生活的匆匆过客了


大多数人只是人云亦云,浑浑噩噩的过日子罢了。自己不学习,不反思,重复去过三十岁后的每一天,遇到问题不假思索给出认知范围之内理所当然的答案,怎么去做后来人的向导?

>> 活了一把岁数未必就有充分的资格做年轻人的指路人,因为活到老所获得的不见得比失去的多。


地球离了谁都会正常转,现在看来天大的事,一年后回头再看,都不算事。

>> 一些人没完没了的焦虑几乎成了难以医治的疾病形式。我们天生会把我们所做的工作的重要性加以夸大,可是有多少工作我们根本没有去做?或者,一旦我们病倒了又会是什么情形呢?


原话为: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语出《论语·为政》。“知”同“智”,明智之意,梭罗理解有误。

>> 孔子说:“知道我们知道所知道的,知道我们不知道所不知道的,这才是真正的知识。


很多作家都有这样的观点,时代在改进,科技在创新,但是维持世界秩序的内核,几乎没有变。

>> 因为,时代虽然在改进,却未对人之生存的基本法则产生多少影响;如同我们的骨骼与我们祖先的骨骼放在一起,大概是不容易区别出来的。


饮食男女。男女可以搁置,饮食不能耽误,毕竟饱暖之后才思淫欲。

>> 对许多人来说,从这种意义上讲,只有一种生活必需,那就是食物。


阴阳之道,内外平衡。

>> 重要的必需品,那么,对我们的身体来说,便是保持我们的体温,保持我们体内的性命攸关的热量。


物质上极简,思维内心极丰盛。

>> 大多数奢侈品,以及许多所谓的生活舒适,不仅不是必不可少的,而且对人类进步大有妨碍。就奢侈和舒适来说,最明智的人甚至比穷人生活得更简单,更朴素。古代的哲学家,不论在中国、印度、波斯还是希腊,都是一种类型的人,外部生活比谁都贫穷,内心生活却比谁都富有。


>> 只有站在我们应该称之为甘居贫穷的有利位置上,才能对人类的生活公允对待,明智观察。

哲学思想只能解决人们思维问题。

>> 哲学家是要解决生活上的一些麻烦,不仅从理论上解决,而且从实践上解决。


内心平和,阴阳平衡,能量守恒。

>> 他不像其同时代人一样觅食、居住、穿衣和取暖。一个人既然做了哲学家,怎么会没有比别人更好的方法维持他的生命的热量呢?


果然亲近大自然的自然主义者,都是和黄老哲学不谋而合。

>> 一个人获得这些生活必需的东西之后,不是贪得无厌地再获取,而是另有选择;也就是说,这时应该在生活上大胆进取,摆脱更加卑微的辛劳,休养生息。


>> 土壤有利于种子生长,因为种子把它的根须向下扎去,而这时也许要把它的根须信心十足地向上扎去了

生活中不乏这样的人,怨天怨地怨别人,却不知最先应该改变的是自己。

>> 针对的只是那些为数不少的牢骚满腹之人,他们总是无精打采地抱怨自己命运不济,时代多舛,其实他们本可以改善他们的境遇。有些人什么都看不惯,抱怨起来精神十足,没完没了,因为正如他们自己所说,他们牢骚满腹就是在尽他们的责任


努力投入一件事情,过程就是回报。随之而来的名利,只是实现梦想的附属品罢了。

>> 我辛勤写作就是辛勤写作本身的报酬。


时代的主流价值观在做导向,没有定力的人,自然会被带着走。

>> 人们赞许并视为成功的生活,也仅仅是一种生活而已。我们为什么要夸赞一种生活,让另一种生活受到排斥呢?


褪掉旧皮囊,幻化新模样。这种自内而外的蜕变是升华的。

>> 蛇蜕皮也是这样过关的,还有蛹虫脱壳,都是内部苦苦挣扎,向外膨胀;衣服只是我们最表面的一层薄薄的角质,凡夫俗子的烦恼。


所以房子不单单是肉体藏身处,更是情感寄居所。

>> 人想有个家,一个温暖的去处,一个舒适的地方,首先是肉体上的,然后是情感上的。


与天地自然更契合了

>> 这样他的爱里便有了自由,他的灵魂里便有了自由


>> 毫无疑问,他们为我们的利益千方百计地设计,把文明人的生活搞出来一套制度,个人生命在其中很大程度上被耗尽,目的却是保存文明种族,使文明种族臻于完善。可是,我却希望表明,为了这种好处我们目前已经付出了多少牺牲,表明我们可以这样生活,得到所有好处,而不必经历什么不利条件。

>> 人间多虚假,

世俗少伟大。

资产阶级的本质:压榨剩余价值。

>> 也许人们会发现,从比例上讲,一些人享受的各种外部环境要是比野蛮人优越,那么另一些人的外部环境则会低于野蛮人的水平。一个阶级奢侈起来,另一个阶级必会受苦受穷。一边宫殿耸立,另一边便会是济贫院和“沉默受穷”。


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

>> 在蛮荒时代,人类生活简单而赤裸,在大自然中依然算得上一个匆匆过客,至少还看得出这样生活的好处。他吃饱喝足,恢复元气,以图重新上路。可以说,他居住在这个世上的帐篷里,或者跋涉峡谷,或者穿越平原,或者攀登山顶。


这个着实可悲,死后住大豪宅,和洒向海里其实是一样一样的。

>> 我们为这个世界修建宅第,为另一个世界修造坟墓。


>> 穿过世俗的地基,落在某个坚实和诚实的地方

换个角度想问题:福祸相倚

>> 世界上也从来不曾有过而且也不可能马上出现一个由哲学家组成的国家,而且我可以肯定也不需要有这样一个国家。然而,我永远不会驯养出一匹马或者一头牛,让它拉套为我干任何它可以干的活儿,因为我担心我会成为一介马夫或者牧人;倘若社会这样做好像就成了受益者,那么一个人的所得不就成了另一个人的所失了吗?


>> 一种良好的理智要比一座与月亮试比高低的丰碑更令人难忘。

>> 一个人可以像动物一样饮食简单,但却保持健康和力量

事物都是一分为二的看:打工人出卖剩余价值,获得酬劳,不用担更大责任和风险;老板压榨剩余价值的同时,承担所有责任和风险。

>> 至于我自己,我发现打零工的人是最独立的,任何职业都比不了,尤其这种职业一年干三四十天就可以养活自己了。打零工的人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然后便自由自在,全身心地去干自己喜欢的事情,独立于劳动之外;但是他的雇主,算计了一个月又一个月,一年到头得不到喘息的机会。


人生要是有那么简单就好了,几个人能随心所欲,一路追求梦想和自由。

>> 我希望这个世界不尽相同的人尽可能多一些的好;而我又希望每个人谨慎行事,耐心寻找,追求自己的方式,而不是他父亲的、他母亲的或者他邻居的。


>> 倘如一个人有信仰,那么他会与同样有信仰的人合作;倘若他没有信仰,那么则会像世界上其他人一样一直生活下去,不管他和什么人做伴

>> 更重要的是,单独行动的人今天说走就走,而与另一个人结伴旅行则必须等待另一个人准备好了才能上路,并需要等很长时间才可以出发。

我在哪里生活;我为什么生活

人的思想行为和沐浴一样,要时常盥洗,更新,才能日新月异,不断进步。

>> 人们说,成汤王的浴盆上刻着这样的文字:“苟日新,日日新,又日新。”


>> 早晨就是我醒来的时辰,内心里有一个黎明。

一则喧闹的新闻,你今天知道了和明天才知道没什么两样,你最近知道了和过了好久才知道没什么两样,假使你终归不知道,也对你的生活产生不了什么两样。

>> 倘若你很熟悉原则,你何必关心大量的例子和应用情况呢?对于哲学家来说,所有消息,一如人们常说的,就是闲言碎语,编辑消息的人和阅读消息的人都是喝茶聊天的老女人。然而,热衷这种闲言碎语的人可不在少数。


这货读了不少中国传统文化著作

>> 我的主公希望把他的错误全改了,可是他怎么也改不完。

人们常常无事忙,导致于是总是瞎忙。

>> 我不希望手头忙得不可开交,只应付必需的事情就行了


阅读

读了一本盛名之下其实难副的垃圾书,尤其是畅销书,会让人味同嚼蜡,惋惜为其付出的时间。

>> 我在劳动的间歇中读了一两本浅显的旅行的书,读这种书却让我感到脸红,我问自己我这时到底住在哪里


开卷有益,开良卷大有裨益。

>> 择良而读,就是说,要读货真价实的书籍,具有真正的精神,是一种高贵的练习,这种练习将会花费读者的精力,是今日的各种习惯尊崇的任何练习都无法比拟的。


因为那不是简单的一堆字和纸,而是蠢蠢欲动的思想。

>> 书是世界宝贵的财富,是一代又一代人的健康遗产,一个又一个民族的健康遗产。书是最古老最合适的东西,摆放在小家小户的架子上也显得自然而不失身份。它们没有什么自己的委屈需要诉说,而它们让读者得到启发和力量时,读者的正确判断就不会拒绝它们了


一部分人大学毕业以后,甚至高中毕业之后,就停止了阅读。不再去追求大部头经典带来的真理,只沉浸于抖音式的短平快信息中。


>> 金子般的文字到处有,是古代最有智慧的人讲出来的,其价值是历代的智者都向我们反复强调过的——可是我们只不过阅读识字课本、初级读本和教科书,而且等我们离开学校,等着我们的就是“小读物”和故事书,专门给孩子和初学的人看的;我们的阅读,我们的交谈和思想,全都在一个非常低的水平上,只和小人国和侏儒相匹配。

>> 我看不出目不识丁的镇民和只读过儿童作品和低智力读物的镇民,这两种文盲现象有什么区别

巨人说:来吧,愚蠢的人类,站到我的肩膀上来。

愚蠢的人类说:去你丫的,老子要娱乐。

>> 我们感到困扰、困惑和混乱的问题,所有智慧的人同样面临过;一个问题都没有漏掉,每一个智慧的人都解答过它们,按照他的能力,用他的话,借鉴他的生活。更可取的是,有了智慧,我们将会表现得心胸开阔。


声音

享受静谧,抛除繁杂,忘却时间,回归本质。

>> 有时候,在夏天的早晨,按习惯洗过澡后,我坐在阳光明媚的门道里从日出一直待到中午,沉思冥想,置身松树、山核桃树和漆树中间,享受不受打扰的孤独和宁静,只有鸟儿在周围鸣唱或者无声地掠过我的房子,太阳不知不觉照在了我的西窗户上,远处传来旅人的车辆的辚辚之声,我这才想起时间离我而去了。


享受独处与沉思

>> 的沉思活动基本上不会被打断。


树和人一样,不能只肆无忌惮地野蛮生长,要考虑实际实力和承受力。

>> 有时候,我坐在窗户边,由于它们不管不顾地生长,把它们的关节消耗得脆弱了,因此我会听见一根鲜嫩的树枝咔嚓掉下,如同一把扇子落地,其时并无一丝儿微风吹动,是被它自己的重量压断的。


一面是因为人们有这样交换价值的需求,另一面是因为资本利益的驱使。

>> 商业出乎意料地自信、端庄、机警,勇于进取而且不知疲倦。


找不到出处

>> 一条杂种狗的尾巴可以加温,可以压迫,可以用带子捆绑,花了十二年工夫摆弄它,到头来它还是会回到它的老样子


躁动和轰鸣带来的喧嚣与热闹,终将沉寂。火车如此,生活如此。

>> 眼下,列车已经过去,所有躁动不安的世界也跟随列车去了,湖中的鱼儿不再感觉隆隆的震动,我比方才感到更加孤独。漫长下午的其余时间,也许,我的沉思只会因为远处公路上的车辆隐隐约约的响动而受到打扰了,不管是一辆车,还是一队车


>> 它不仅仅是一种重复,把钟声里值得重复的东西重复出来,而且是森林之声的一部分;是林中仙女吟唱的私语和音符。

>> 我喜欢听它们的哀鸣,它们的阴沉沉的呼应,在树林边上引起的惊悚;它会让我有时想起音乐和鸣禽;仿佛那就是音乐的阴暗和恐惧的一面,欣然被唱出的悔恨和叹息。它们就是精灵,是下流的精灵和抑郁的预兆,来自一个曾在人间像人一样夜游并且干黑夜勾当的堕落的灵魂,这时在它们罗列罪孽的场景中倾诉罪状,成为它们的哀曲和悼辞。

年少不知早起好,错把赖床当作宝。

>> 这种叫声会让各个民族格外清醒。谁不愿意早早起床,一生中每一个早上都越起越早越起越早,身体因此变得说不出来的健康、富有和智慧呢?


大雪过后的世界,万籁寂静,天地一色,一切浑然天成,要什么工业文明。

>> 一场大风刮来,不会吹散或者吹走窗帘,却会刮下松树的枝杈或者把松树连根拔起,为你提供燃料。一场大雪下过,通向前院大门的小路会被覆盖——没有大门,没有前院,没有小路通向那个文明的世界!

>> 一场大雪下过,通向前院大门的小路会被覆盖——没有大门,没有前院,没有小路通向那个文明的世界!

隐居

你我皆自然,自然也应回归自然。

>> 我获得了难得的自由,在大自然里进进出出,这正是大自然的一部分。


犬吠水声中,桃花带露浓。

树深时见鹿,溪午不闻钟。

野竹分青霭,飞泉挂碧峰。

无人知所去,愁倚两三松。

>> 我返回我的房子时,发现几位来访者来过,并且留下了他们的名片,要么是一束鲜花,要么是一个常青藤环,要么是用铅笔在一片黄色胡桃木叶子或者小木片上写下的名字。他们不常到树林里来,因此会弄些树林里的小玩意儿,拿在手里一路把玩,留在这里,或者有意为之,或者不经意落下了。有一位把柳树皮剥下来,编织成了一个戒指,丢在了我的桌子上。


地球上最后一个人

>> 实际上,我有自己的太阳、月亮和星星,还有统统属于我自己的小小世界。夜里,永远不会有旅行者经过我的房子,或者敲响我的门,真好像我就是最早的那个人或者最后的那个人;


>> 有了思考,我们可以在一种健全的观念里尽情发泄。通过心灵有意识的努力,我们能够站在高处,躲开各种行为及其结果;世间万物,好也罢坏也罢,像一条洪流一样从我们身边经过。

>> 大部分时间独处是有益健康的。有人做伴儿,哪怕是最好的伴儿,用不了多久也会感到厌倦,不欢而散。我喜欢独处。我从来没有感到有伴相处会比独自相处这么自如。

间隔时间太短,大家寒暄尽是家长里短,炒冷饭,无任何新意,纯粹消磨时间,怪不得英文叫:kill the time.

>> 社交通常是廉价的。我们频频见面,相隔时间短促,没有时间从对方那里获得任何新的价值。一天三餐,我们相距餐桌边,互相给与的是那种陈旧的发霉的乳酪味道,因为我们只有这个。我们不得不达成协议,同意某一套规则,那就是所谓的礼仪和礼貌,借此让这种频繁的聚会相安无事,无需公开的战争。


来客

酒肉穿肠过,假意杯中留。duck 不必,大可不必。

>> 你大可不必把你的声誉建立在你请人吃饭上。


>> 他让我产生兴趣是因为他不动声色,独来独往,活得却是那么幸福;他的眼睛充溢着一副好脾气和满足感。他的欢笑没有掺杂任何别的东西。

而我们大多数人总是嫌这个世界还不够好,总想要的更多。

>> “不,我喜欢这世界,它够好的。


浮生着甚苦奔忙,盛席华筵终散场。悲喜千般同幻泡,古今一梦尽荒唐。

>> 浮躁不安的人哪,他们的时间统统用来谋生或者维持生活


豆田

举行仪式也是为了感恩上天赐予的丰收与希望。

>> 农夫本来是通过这些仪式表示其职业的神圣意义,或者以此来想一想农事的神圣起源的。


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大自然的馈赠,对每个生物都是公平的。

>> 我们很容易忘记,太阳照在我们耕作过的田地上,也不偏不倚地照在草原和森林上了。它们同样反射和吸收太阳的光芒,太阳每天从天上走过,田地只是它眺望到的图画中的一个小小的部分。在太阳的视野里,大地同样得到了耕耘,如同花园一样。因此,我们应该接受它的光与热的恩泽,抱有相应的信任和高尚的态度。


村子

子曰:道听途说,德之弃也。

>> 每隔一两天,我便溜达到村里去听听没完没了的闲言碎语,有些是你一嘴我一嘴传来传去的,有些是报纸上登来登去的,这些玩意儿用顺势疗法小剂量接收下来,真的是又“闲”又“碎”,如同树叶一样沙沙作响,如同青蛙一样呱呱叫唤。


子曰:“为政以德,譬如北辰,居其所而众星共之。”

>> 喜欢以德治人,子民便会善良仁义。正人君子的道德风范如同风;百姓的善良仁义如同草;风在草上吹拂,草会躬身相迎。”


>> 特别感到奇怪的是,尤其在黑暗的夜晚,你的各种思绪在别的空间漫游并思考着宇宙的种种主题,手头则感觉到了这种微弱的牵动,把你的各种梦想打断,让你和大自然再次联系起来。

>> 第一种更多取决于光线,根据天空发生变化。在万里晴空的天气里,在夏季,在不远的地方看去呈蓝色,尤其在水波荡漾的时候,而在很远的地方看去几乎水天一色。在暴风雨天气里,湖面有时候呈现深石板色。

>> 位于大地和天际之间,瓦尔登湖既有大地之色,又有苍天之色。从一个山顶上看,它反射着蓝天的色泽,而从近处看去它折射着岸边的淡黄色,连水下的沙子都看得清楚,往远处看去才有了淡绿色,并且渐渐地加深,到了湖中间变成了清一色的墨绿色

>> 一种无与伦比的不可描述的淡蓝色,好像用水浸泡过的或者色泽变幻的丝绸和利剑青锋,倒比天空本身更像天蓝色了,与水面底部原有的深绿色交相辉映,相比之下水底的深绿显得有几分浑浊

水光潋滟晴方好,山色空蒙雨亦奇。

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

>> 一个湖是一幅风景中最美丽最生动的亮点。湖是大地的眼睛;向湖中审视的人可以看出他自己的本色。湖边林立的水生树木是湖岸的修长的睫毛,而四周林木耸立的群山和崖壁便是湖的突兀的眉毛了。


>> 倘若可以这样矜持地简朴地生活,像隐士一样生活在树林里,让生活获得如此神奇的纯洁性,一旦看见佛林特湖相对不洁的湖水和瓦尔登湖水混合在一起,或者看见瓦尔登湖水流进海洋白白浪费它的甘甜,谁能不感到遗憾呢?

>> 大自然孤芳自赏,独守一隅,遥远地躲开了人们居住的城镇。侈谈什么天堂!你羞辱了大地。

你可能感兴趣的:(瓦尔登湖梭罗125个笔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