持仓报告与投资规划2021年7月31日

按照惯例,我们先来看市场情况:

经过本周的连续下跌,7月份的市场整体情况在最后一周来到了中枢偏低的位置,更令人惊喜的是,市场只需要再下跌一点,或者国债利率再上升一点,市场立马可以来到低估区域。也就是说,本月的最后一周,市场的估值是从去年6月份至今一年时间的最低值。

参数中,本周沪深300的市盈率水平为13.55,盈利收益率为7.38%,上周沪深300的市盈率约为14.3,折合成盈利率为6.99%,股市的盈利收益率有一定幅度的上涨;10年期国债利率从上周的2.937变化为2.858,国债市场的收益率也有一定程度的下跌。

这就意味着,股市变得更有吸引力,而债市则变得更没有吸引力了。

再来看看个人持仓:

本周的仓位变化较大,主要来自于以下几个部分:

1、本周新进入资金,来源于债券市场和货币市场,新进入的资金按照自己的规则设定,分批次买入腾讯控股,最终达到39.95%的比例,对于腾讯的投资基本结束;

2、本周卖出部分洋河股份、万科、清仓了中国平安、美的集团,所得资金部分买入腾讯,部分买入贵州茅台。

3、中签股正元地信开板即卖出。

本年通过自己的一番操作,成功扩大了持仓收益的浮亏。

我们与沪深300指数进行对比,沪深300指数的本年涨幅为亏损7.69%,本人持仓收益为亏损15.39%。

本周清仓了中国平安和美的,降低了洋河和万科的仓位,换入了茅台和腾讯。原因并非对平安、美的、洋河和万科的不看好,对于以上四只股票的看法依然一致,并且随着价格的下降,这四只股票变得更加吸引力了。只是从确定性与盈利能力等综合因素判断,本周下跌的腾讯与茅台,是更为适合的标的。

而且,降低仓位的持股个数,也在我的计划之中。

巴菲特在1965年的致股东信中说道:

为了追求更高的长期整体收益率,我会毫不犹豫地放弃平滑每年的业绩波动。简单点说,一旦看准了最佳投资机会,我愿意下重注集中投资。我很清楚,我这么操作可能偶尔一年业绩特别差,要是分散了,就没这个情况。我们的业绩波动幅度更大,但是从长期来看,我们的领先优势也更大。

著名的学者比利·罗斯的话结尾:你要是有70个女人的后宫,没一个女人你能懂。

有中国巴菲特称号的段永平,也曾经说过:

我从头到尾真正投资过的公司最多五六家,卖掉了一些,我持有的公司一般在三家左右。我不怕集中,我不是一般的集中,我是绝对的集中。

巴菲特的哈撒韦一千多亿美元市值,也才投十来家。巴菲特说过,他一生当中有很多次很集中,甚至达到100%。碰上一个是一个,反正赚钱也不需要有很多目标,巴菲特讲,一年一个主意就够了。

我知道的东西少的可怜,我就知道巴菲特这条路很好,肯定可以到罗马,老是有一堆朋友问我索罗斯那条怎么样,还不许我说我不知道,我是真的不知道。

总的来讲,看准了出手就要狠。似懂非懂很难下手狠。耐心等待总是有机会的。

我的计划是进一步降低仓位中持股个数,如果能在半年内完成,那就是非常好了。

接着聊聊本周的一些事件与体会:

1、近期中办、国办印发的《关于进一步减轻义务教育阶段学生作业负担和校外培训负担的意见》,可谓国内课外辅导行业产生了巨大的冲击,资本市场用脚投票,中概股新东方自2月份股价到19.97元之后,一路下跌至2.93,下跌幅度为85.32%,好未来从2月份90.96元的最高点,一路下跌至6元,下跌幅度为93.4%。

下跌逻辑有两个:

第一、这个文件对学科培训有了极大的限制,我会在下文一一分析,导致学科培训机构收入骤减,影响未来的现金流。对此,通过DCF模型测算下的公司估值要做大幅度下调;

第二、一些你懂的原因,让投资方对教育培训行业甚至是中概股产生了悲观情绪。

我对这轮中概教育的下跌,兴奋了大概两三天,如果能确定价格严重低于价值的话,也许此时出手,是个获取超额回报的机会。然后经过几天的数据整理与分析,与一些从事教育的朋友聊天,得出了较为悲观的结论:

这一轮中概教育的下跌,我认为暂时不适合“抄底”。逻辑如下:

如果政策会影响供给端(学科培训),而需求端(培训需求)没有变化的话,股价的下跌就是暂时的。靠控制遏制供给端来压抑需求,最终会使得需求端在某个点充分释放。按照这个逻辑,可能我们可以选择逐步建仓。

但我们再进一步思考,家长的需求并非是需要“学科培训”,而是为自己孩子准备一条升学之路,“学科培训”只是目前可以选择的最优的道路。而升学之路包括:1、学区房;2、奥数加分;3、学科培训;4、一对一培训;5、学习艺术、体育等弯道超车;6、出国等等。

因此,这个政策一出,不仅遏制了供给端,这种遏制让家长们转而去做别的选择,这样投资逻辑就改变了,因为需求端发生了变化。

这才是致命的。

背后的原因是升学资源的匮乏,这才是最根本的原因,才是导致培训内卷的原因。

没有解决升学资源,而是遏制培训端,那么需求端就会找别的通道继续竞争升学资源,核心的问题在于,这个别的通道,可能并非目前学科培训类机构的主业,在这种情况下,根据DCF估值,目前培训公司的杀估值,并非导致估值低估,可能是正常的价格。

基于这样的考虑基础,我决定不对中概教育板块做任何理性的投资。

做出了这个结论之后,我就投资了一小部分资金给了新东方,算是给了俞敏洪一点精神上的支持。毕竟俞敏洪的新东方在我求学的时光中,给了我知识,也给了我鼓励,新东方的校训:在绝望中寻找希望,生命终将辉煌,在我人生的失落时光,一直给与我坚持下去的勇气,这点钱,即使赔光,也无所谓。

2、我们来聊聊投资的时点。

经常听人说,只要股票选的好,贵一点无所谓。只要他以后一直是涨的,买贵一点就贵一点。

这个道理对吗?

对的。

我们把时间回到2008年,那一年,贵州茅台的股价从230元跌到了84元,下跌幅度达到了63.5%。(价格采用不复权)

我们来看看贵州茅台的股价完整走势,价格采用不复权。

结论之一:如果我们选中了一只股票,这只股票有非常好的盈利增长确定性,那么,我们买贵或者是买便宜,我们都会赚大钱。而且,无论买贵还是买便宜,收益率差不太多。

所以,买贵无所谓吗?

我们继续来看:

先说结论之二:对于一只长期看涨的股票,虽然从“长期”来看,收益率是差不多的,但绝对值相差“巨大”。

怎么理解?

先说前提假设:假设在2001年,某只股票价格在5-15元之间波动,我投资了100万元,这只股票在20年后,即2021年的价格是500元。

如果我在2001年以每股5元买入100万元,则这20年的年化收益率为25.9%,2021年这笔投资变成了1亿元。

如果我在2001年以每股10元买入100万元,年化收益率为21.6%,20211年这笔投资变成了5000万元。

如果我在2001年以每股15元买入100万元,年化收益率为19.2%,2021年这笔投资变成了3333万元。

可以很明显的看到,虽然我买便宜了或者买贵了,年化收益率确实差不太多,但最终的绝对值,相差非常非常大。

所以,即使我们判断出这只股票未来的长期乐观前景,买入的价格也是非常重要的。

以上的例子是建立公司20年股价翻了100倍的基础上,我们还是实际一点,选一些白马股,看看他们的实际情况:

一、片仔癀

2007年6月,片仔癀突破65倍PE。2008年10月,下跌50%+,PE20倍。由于利润快速增长,2010年9月股价回升突破07年高点。用时3年消化泡沫。

期间:2010年11月到67倍,接着一路盘整,2014年6月到27倍,2018年5月,回到86倍。2018年10年,跌到44倍,这一轮最高到150倍,目前为105倍。

2007年至2019年,片仔癀的扣非净利润从8513万元一路增长到13.5亿元。年复合增长率为25.89%。

二、伊利股份

2007年8月,伊利突破50倍PE。2008年10月,股价下跌80%,当年发生三聚氰胺事件。由于利润快速增长,2010年1月股价创新高,用时2.5年消化泡沫。

三、腾讯控股

2007年10月,腾讯突破100倍PE。2008年11月,下跌30%,PE 26倍。由于利润快速增长,2009年4月股价创新高。用时2年消化泡沫。

四、招商银行

2007年10月,招商银行突破60倍PE。2008年11月,下跌70%,PE 7倍。直至2017年6月,股价才创出新高。用时10年消化泡沫。

五、香港交易所

2007年10月,港交所突破70倍PE。2008年11月,下跌80%,PE10倍。直至2015年4月股价才突破07年高点,用时7.5年消化泡沫。

六、万科

2007年11月,万科突破100倍PE。2008年9月,万科距高点下跌80%,PE 11倍。直至2016年8月,股价才突破07年高点,15倍PE。用时9年消化泡沫。

七、贵州茅台

2007年12月,茅台突破100倍PE。2008年11月,股价腰斩,PE 18倍。随后PE在30-35倍徘徊。2012年三公反腐,PE跌至10倍以下。2014年底,股价回升至07年高点。用时7年消化泡沫。

八、恒瑞医药

2007年12月,恒瑞医药突破80倍PE。2008年11月,股价下跌30%,PE 37倍。由于利润快速增长,2009年9月股价新高。用时2年不到消化泡沫。

九、苏泊尔

2008年1月,苏泊尔突破80倍PE。2008年10月,股价下跌60%,PE 19倍。由于利润快速增长,2010年6月股价创出新高。用时2.5年消化泡沫。随后增速下滑,2012年PE跌至13倍。再次突破08年高点,是2014年11月,相比08年高点用时近7年。

十、格力电器

2008年2月,格力电器突破50倍PE。2008年9月,股价腰斩,PE 9倍。由于利润快速增长,2009年11月突破08年股价。用时2年不到消化泡沫。

这十只股票,在08年的泡沫破裂中,股价都受到了众创,能否再次起来,起来的时间长短,与他们的业绩增长速度相关。

所以,股票投资的其中一个风险就是,买入价格太高的风险。

所以,即使我们判断出这只股票未来的长期乐观前景,买入的价格也是非常重要的。

如果市场先生真的疯癫了,我们还是有必要和他交易的。

--全文完--

作者介绍:

东邪惜独(公众号:dongxiexidu_sh):一个和自己较劲的工科生,居住在华东沿海,金融硕士毕业,2005年接触股市,期间一直在寻找正确的投资方式,通过大量阅读,摒弃了技术投资,扎扎实实的使用价值投资作为策略,以投资股票就是投资背后的公司作为研究策略,自下而上选择股票。不求快,甚至回避快,坚持慢和稳定的业绩增长曲线。夫善战者,无智名,无勇功。投资也是一样的道理。

投资方向专注于互联网、医疗和消费板块。

期待与朋友们多多交流,坚信在奔向财务自由的路上,我们会收获志同道合的朋友,收获人生和事业的幸福,找到生命的真谛。

你可能感兴趣的:(持仓报告与投资规划2021年7月31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