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对牛奶可乐经济学的一道问题的解答

为什么打开冰箱时,冷藏柜会亮,冷冻柜却不会亮?

文中解释:

要回答这个问题,经济学家必然会对比相关成本与效益。不管是在冷冻室还是在冷藏室,安一盏打开门就会自动亮的灯,成本差不多都是一样的。这也就是经济学家所谓的“固定成本”,在这里指的是,它不随你开关冰箱门次数的多寡而发生变化。从收益方面来看,柜子里有一盏灯,你找东西更方便。由于大多数人打开冷藏拒的次数,比打开冷冻柜的次数要多得多.显然,在冷藏拒安装一盏灯的好处更大。所以,既然加装一盏灯的成本相同,那么,根据成本效益原则,在冷藏柜安灯就比在冷冻柜安灯更划算。

当然,并不是所有消费者都认为在冷冻柜安装一盏灯不划算。大体上,若从什么人愿意为这类功能的好处买单来衡量,一个人收入越高,就越有可能愿意为附加的功能买单。所以,成本效益原则告诉我们,为了享受冷冻拒有灯所带来的便利性,收入超高的消费者可能越愿意多花钱。果然如此。高档冰箱生产商 sub 一Zero 生产的 Pro 48 冰箱,不仅在冷冻柜安了灯,甚至连每一层单独的冰格里都安了灯。这种冰箱的售价是多少? 14450 美元。所以说, Suh 一 Zero 的枷 48 冰箱,乃是证明成末效益原则的又一例外。

我的解释(从需求定理的角度):

冰箱的价格是复合价格,其中包含了是否节能,容积大小,温度控制,除霜除冰等等方面。其中的每个特点对应这一个价格,同时这个价格在需求曲线上对应一个量,而冰箱的销售量只是这些需求量的“委托量”。所以对于冰箱来说,其价格与销售量不满足需求曲线是对的,但是并没有推翻需求曲线。如果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提高冰箱的销售价,那会降低其量,在这里是销售量。同理,如果其它条件不变的话,只有体积大小随价格变化的话,那么显然获得体积大的冰箱与获得体积小的冰箱的代价是不一样的,显然花费代价大的那种体积冰箱其,需求量会减小,反映在销量上就是会比获得代价小的冰箱要小一点(现实中大冰箱的代价更大)。

从人的角度来出发的话,人都是在约束条件范围内,争取最大利益的。在买冰箱这件事情上,如果人的各种条件都一样,而只有可用来花费冰箱的钱不一样的话,那么显然,人们会在可花费钱一定的基础上选择体积大的。如果可支配的钱无限,但是居住环境大小有别,显然居住环境成了约束条件,那么人们会在最大能接受体积的条件下,选择其他都是条件最好的。

回到这个题目上来,都加灯显然是最好的。冷冻柜不加灯是因为相对于经常打开冷藏室而言,人们不经常打开冷冻室,所以如果冷冻室加灯导致价格比不加灯的高太多,那么人们就会认为为这个灯付出了超过自己能承受的价格,自然就不会买冷冻室加灯的冰箱。如果冷冻室也加灯的冰箱与只加冷藏室的灯的冰箱的价格相差不多的话,人们自然会选择都加灯的冰箱。这个问题提问的时间背景距离现在很远,现在基本上所有的冰箱冷藏冷冻都加灯了。

从冰箱厂商的角度来讲,加灯不加灯的所付出的代价不大,如果我不加灯,而别的厂商加灯,显然消费者会选择别家的冰箱。为了竞争消费者,自然所有的冰箱制造商都选择冷藏冷冻都加灯了。

从我个人的角度来看,这里面主要有三条需求曲线,分别是消费者的,冰箱的和制造商的。

你可能感兴趣的:(我对牛奶可乐经济学的一道问题的解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