缠论推导过程的理解及关键问题的体会

【缠论推导过程的理解】

缠师的一切理论都是从他的“走势终完美”这句话里引申出来的,之所以缠师把这作为他理论的第一条定理,因为这是他所有理论的基础。后面所有的缠论定理就围绕这第一定理展开,这其中的层层推导有着一定的逻辑关系,想把这些理论的因果关系完整的系统的理解好,是要费点脑筋的。

“技术分析基本原理一”:任何级别的任何走势类型终要完成。后面一句用更简练的话,就是“走势终完美”。“走势终完美”这句话有两个不可分割的方面:任何走势,无论是趋势还是盘整,在图形上最终都要完成。另一方面,一旦某种类型的走势完成以后,就会转化为其它类型的走势。

走势终完美,那走势又分为趋势与盘整,也就是说趋势与盘整也终完美。那怎样来分辨什么是趋势与盘整呢?由此问题,引申出对“走势中枢”概念的推导:某级别走势类型中,被至少三个连续次级别走势类型所重叠的部分,称为走势中枢。换言之,走势中枢就是至少三个连续次级别走势类型重叠部分所构成。


有了走势中枢的概念,就可以解释“什么是趋势与盘整”这个问题了,也就有了以下的定义:

盘整:在任何级别的任何走势中,某完成的走势类型只包含一个走势中枢,就称为该级别的盘整。

趋势:在任何级别的任何走势中,某完成的走势类型至少包含两个以上依次同向的走势中枢,就称为该级别的趋势。该方向向上就称为上涨,向下就称为下跌。

那么,是否可能在某级别存在这样的走势,不包含任何走势中枢?这是不可能的。既然不可能,那就由此引申出“技术分析基本原理二”:任何级别任何完成的走势类型,必然包含一个以上的走势中枢。

有了技术分析基本原理一、二以及走势中枢的定义,就可以严格证明:

“走势分解定理一”:任何级别的任何走势,都可以分解成同级别“盘整”、“下跌”与“上涨”三种走势类型的连接。

“走势分解定理二”:任何级别的任何走势类型,都至少由三段以上次级别走势类型构成。

以上定理对实际操作的又如何的意义呢?继续推导下去,由上面的原理和定理,就可以严格地给出具体操作唯一可以依赖的两个坚实的基础。因为某种类型的走势完成以后就会转化为其他类型的走势,对于下跌的走势来说,一旦完成,只能转化为上涨与盘整,因此,一旦能把握下跌走势转化的关节点买入,就在市场中占据了一个最有利的位置,而这个买点,就是前面反复强调的“第一类买点”;而因为无论是趋势还是盘整在图形上最终都要完成,所以在第一类买点出现后第一次次级别回调制造的低点,是市场中第二有利的位置,为什么?因为上涨和盘整必然要在图形上完成,而上涨和盘整在图形上的要求,是必须包含三个以上的次级别运动,因此后面必须还至少有一个向上的次级别运动,这样的买点是绝对安全的,其安全性由走势的“不患”而保证,这,就是在前面反复强调的第二类买点。

有了上面关于买卖点的分析,任何由第一、二类买卖点构成的买卖点,都可以归结到不同级别的第一类买卖点。由此得到“趋势转折定律”:任何级别的上涨转折都是由某级别的第一类卖点构成的;任何的下跌转折都是由某级别的第一类买点构成的。

理论讲到这里,对于实际操作中最切实的问题就出现了,那就是如何判断一个走势类型完成了?也就是说如何找到趋势转折定律中说到的这个买卖的转折点呢?缠师如是说:这里最大的也是唯一的难点在于“走势类型的延伸”。对于盘整来说,三个重叠的连续次级别走势类型后,盘整就可以随时完成,也就是说,只要三个重叠的连续次级别走势类型走出来后,盘整随时结束都是完美的,但这可以不结束,可以不断延伸下去。面对趋势,形成两个依次同向的走势中枢后,任何趋势都可以随时结束而完美,但也可以不断地延伸下去,形成更多的中枢。所以,对于盘整来说,其“延伸”就在于不能产生新的“走势中枢”。其“结束”就是产生新的“走势中枢”。对于趋势来说,其“延伸”就在于同级别的同向“走势中枢”不断产生。其“结束”就是同级别的同向不能产生新的“走势中枢”。有了以上的分析,由于趋势至少包含两个“走势中枢”,而盘整只有一个,因此趋势与盘整的判别关键也就在于是否产生新的“走势中枢”。由此可见,“走势中枢”的问题是技术分析中的核心问题,该问题一旦解决,很多判断上的大难题也将引刃而解。

为解决对于走势中枢的分析问题,缠师由此马上给出了两条中枢定理:

“走势中枢定理一”:在趋势中,连接两个同级别“走势中枢”的必然是次级别以下级别的走势类型。

“走势中枢定理二”:在盘整中,无论是离开还是返回“走势中枢”的走势类型必然是次级别以下的。

有了上面两个“走势中枢”定理,不难证明走势中枢定理三:某级别“走势中枢”的破坏,当且仅当一个次级别走势离开该“走势中枢”后,其后的次级别回抽走势不重新回到该“走势中枢”内。

显然有了这定理三,上面这个问题“如何判断一个走势类型完成了?”就有了答案,那就是找到破坏原中枢的次级别走势的起点,就找到了这个转折点。而这个转折点也就是连接相邻两个同级别走势类型的那个点,也就是原走势类型结束的那个点。

而找到了这个中枢破坏的转折点以后,又会出现那种情况呢?怎样进行分类呢?继续推导下去,走势中枢由前三个连续次级别走势类型的重叠部分确定,其后的走势有两种情况:一、该走势中枢的延伸。二、产生新的同级别走势中枢。而在趋势里,同级别的前后走势中枢是不能有任何重叠的,这包括任何围绕走势中枢产生的任何瞬间波动之间的重叠。因此,如果三个连续次级别走势类型的重叠区间虽然不和前面的走势中枢有任何重叠,但围绕该中枢产生的波动触及前面走势中枢延续时的某个瞬间波动区间,这时候,就不能认为该走势类型是趋势,而只是产生一个更大级别的走势中枢。

这里,必须把两种情况严格区分。一、走势中枢以及其延伸。这种情况下,所有围绕走势中枢产生的前后两个次级波动都必须至少有一个触及走势中枢的区间。否则,就必然产生一个新的三次连续次级走势类型的重叠部分离开原来的走势中枢,这与走势中枢的延续矛盾。二、一个走势中枢完成前,其波动触及上一个走势中枢或延伸时的某个瞬间波动区间,由此产生更大级别的走势中枢。

走势中枢的延伸与不断产生新的走势中枢并相应围绕波动互不重叠而形成趋势,在这两种情况下,一定不可能形成更大级别的走势中枢。而要形成一个更大级别的走势中枢,必然要采取第三种的方式,就是围绕新的同级别走势中枢产生后的波动与围绕前中枢的某个波动区间产生重叠。由此可马上得到一个重要的定理:

“走势级别延续定理一”:在更大级别走势中枢产生前,该级别走势类型将延续。也就是说,只能是只具有该级别走势中枢的盘整或趋势的延续。

而由定理一很简单就能证明一个更重要的定理对走势改变给一个更精确、预先的界定:

“走势级别延续定理二”:更大级别走势中枢产生,当且仅当围绕连续两个同级别走势中枢产生的波动区间产生重叠。

有了上面的定理,就可以很精确地讨论走势中枢的问题了,继而引申出以下定理:

“走势中枢中心定理一”:走势中枢的延伸等价于任意区间[dn,gn]与[ZD,ZG]有重叠。换言之,若有Zn,使得dn>ZG或gn

“走势中枢中心定理二”:前后同级别的两个缠中说禅走势中枢,后GG<前DD等价于下跌及其延续;后DD>前GG等价于上涨及其延续。后ZG<前ZD且后GG>=前DD,或后ZD>前ZG且后DD=<前GG,则等价于形成高级别的走势中枢。

然后由上面的定理,可以得到“第三类买卖点定理”:一个次级别走势类型向上离开走势中枢,然后以一个次级别走势类型回试,其低点不跌破ZG,则构成第三类买点;一个次级别走势类型向下离开走势中枢,然后以一个次级别走势类型回抽,其高点不升破ZD,则构成第三类卖点。

到了这里,123买卖点的定义就已经完整了。由此,就有“买卖点的完备性定理”:市场必然产生赢利的买卖点,只有第一、二、三类。相同的分析,可以证明升跌完备性定理:市场中的任何向上与下跌,都必然从三类买卖点中的某一类开始以及结束。换言之,市场走势完全由这样的线段构成,线段的端点是某级别三类买卖点中的某一类。

有了对于这123买卖点的揭示,那么在市场中的操作方法就明晰了,就是要在买点买,卖点卖,这就是一个完整的操作过程。有了这样的明确的分类分析,起码你赢也赢得明白,输也输得明白了。但一个新的问题,而且是更重要的问题又摆在面前了,就是如何才能找到这个走势转折点,也就是线段的端点呢?为了解决这个问题,缠师给出了有关于用背驰来判断这个问题的定理,背驰-买卖点定理:任一背驰都必然制造某级别的买卖点,任一级别的买卖点都必然源自某级别走势的背驰。该定理的证明这理暂且不说了,换句话说,只要你看到某级别的背驰,必然意味着要有逆转。但逆转并不意味着永远的,例如,日线上向上的背驰制造一个卖点,回跌后,在5分钟或30分钟出现向下的背驰制造一个买点,然后由这买点开始,又可以重新上涨,甚至创新高,这是很正常的情况。

而转折是有级别的,关于转折与背驰的关系,有如下定理:

“背驰-转折定理”:某级别趋势的背驰将导致该趋势最后一个中枢的级别扩展、该级别更大级别的盘整或该级别以上级别的反趋势。

说到了这里,就给出了寻找转折点的办法,那就是对背弛的判断。而背驰又分为盘整背驰与趋势背驰,而趋势背驰后走势的转折又会出现三种情况,关于这三种情况:一、该趋势最后一个中枢的级别扩展;二、该级别更大级别的盘整;三、该级别以上级别的反趋势。缠师给出了比较详细的论述:

一、该趋势最后一个中枢的级别扩展。对于5分钟级别趋势发生背驰的情况,那这个5分钟级别的趋势里所具有的中枢都是5分钟级别的,假设共有N个,显然,这个N>=2。考虑最后一个中枢的情况,最后的背驰段,跌破该中枢后,该背驰段显然是一个1分钟以下级别的走势,否则就和该中枢是5分钟级别趋势的最后一个中枢的前提矛盾了。该背驰段出现第一类买点发生反弹,显然,该反弹一定触及最后一个中枢的DD=min(dn),也就是围绕该中枢震荡的最低点,否则,如果反弹连这都触及不了,就等于在下面又至少形成一个新的5分钟中枢,这与上中枢是最后一个矛盾。这种只触及最后一个中枢的DD=min(dn)的反弹,就是背弛后最弱的反弹,这种反弹,将把最后一个中枢变成一个级别上的扩展,例如,把5分钟的中枢扩展成30分钟甚至更大的中枢。前面说过,第一类买点是绝对安全的,即使是这样一种最低级别的反弹,也有足够的空间让买入获利,而且,一般这种情况出现得特别少,很特殊的情况,但理论上,是要完全精确的,不能放过任何一种情况,如果不幸碰到这种情况,在资金利用率的要求下,当然是要找机会马上退出,否则就会浪费时间了。注意,这种情况和盘整背驰中转化成第三类卖点的情况不同,那种情况下,反弹的级别一定比最后一个中枢低,而这种情况,反弹的级别一定等于或大于最后一个中枢的。因此,这两种情况,不难区分。

二、该级别更大级别的盘整,以及三、该级别以上级别的反趋势。这二种情况就是发生转折的两种情况,原理是一样的,只是相应的力度有区别。当反弹至少要重新触及最后一个中枢,这样,将发生转折,也就是出现盘整与上涨两种情况,对于上面5分钟下跌的例子,就意味着,将出现5分钟级别更大的盘整或5分钟级别以上的上涨,两段走势类型的连接,就有两种情况出现:下跌+盘整,或者下跌+上涨。注意,这里的盘整的中枢级别一定大于下跌中的中枢级别,否则就和下跌的延伸或第一种该趋势最后一个中枢的级别扩展搞混了。而上涨的中枢,不一定大于上跌中的中枢,例如,一个5分钟级别的下跌后反过来是一个5分钟级别的上涨,这是很正常的,但如果是盘整,那就至少是30分钟级别的。

以上三种情况,就完全分类了某级别背驰后的级别与力度,也就是某级别的第一类买点后将发生怎么样的情况,而第一类卖点的情况是一样的,只是方向相反。注意,这里说的是最精确的情况,由于第一种情况很少发生且和第二种情况有所类似,所以粗糙地说,也可以说背驰以后就意味着盘整和反趋势。

至此,缠论的大体框架已经基本上构建出来,理论也基本上阐述明了。可以看出这是一个完整缜密的推导过程,而且前后理论的因果关系和逻辑分析是逐层推进,鞭辟入里,丝丝入扣的,不存在任何或然的情况出现。缠师说本ID的理论是最市场走势最精确的分析,必须把所有情况以及其分辨了然于胸,才可能对市场的走势有一个精确的把握。如果本ID把这套理论出版,书名就可以是《市场哲学的数学原理》,因为本ID的理论的严密性以及对市场的意义,一点不比牛顿对物理的意义差,这一点,是必须逐步明确认识的。

首先,你要知道缠论到底是什么?为什么缠师会说他的理论像几何一样严密?而你掌握了这个理论以后,他又能给你带来些什么?在市场里是不是就可以百发百中,无往而不利了呢?17课中缠师说“例如,原来是在一个趋势中,该趋势是否延续还是改变成相反的趋势或盘整,这样的问题在当下的层次上永远是“不患”的,无位次的。任何宣称自己能解决这个两难问题的,就如同在地球上宣称自己不受地球引力影响一样无效,这是任何面对技术图形人都必须时刻牢记的。”这句话不知道有几个人能好好体会这句话的含义。由此可见,缠论也不是神论。理论注定了只有理论的精度,而操作的精度,是没办法用理论的准确性来衡量的。即使这个理论完全正确,即使你掌握到像缠师一样的程度,也不可能做到百发百中的每次都找到那个转折的点。如果缠师自己能百发百中的话,那世界上的钱早就是他一个人的了。这可能吗?比如就算你能区间套到1秒钟走势上,你也永远面对一个当下判断的问题,这个问题地准确率可以说永远都是50%。其实,在缠师的行文中,我们可以看到缠师对市场是一直保持着敬畏的,缠师永远也不会肯定的说什么2500见之类的话。因为下一秒的走势,连上帝都不知道。所以,缠师说“在当下的层次上永远是“不患”的”。也就是说没有什么理论可以保证当下买入和卖出的百分之百准确率。波浪不行,道氏不行,缠论也不行。有些人可笑到认为,缠师说的几何一样的理论,就是应该针对操作这些123买卖的转折点。缠师说得这么牛,就应该是百分之百。一旦走势不按照他的想法走了,一旦输了钱,就嚎叫着缠论失效了。不是几何吗?不是3买吗?不是c必须回到B吗?然后,就轰轰烈烈的掀起一场全面质疑的风暴,两方展开漫天的口水谩骂。但最终都是不了了之,屁问题没解决一个。这些人最根本的问题,就是他们不知道缠师说得几何一样的理论到底是什么。其实很简单,就是上面推导的那些定理,仔细看看都明白。你可以试着画图找找,看能不能找到在乎其外的东西。这就是一个对市场走势的完全分类,完全没有可能出现或然的情况,这个对市场的分类才是几何一样精确的。那些分笔,线段,区间套,aAbBcC的用法,走势多义性,结合率,5日10日线。。。都是一些分类的工具,或者套用理论的一些例子,或者是一些长期的经验。这些东西都是为了让操作能尽量达到100%理论的精确程度,但这永远也是只接近100%,而不可能达到真正理论100%的精确度。最好的操作也就是能找到这个理论所保证的绝对安全买卖点的区间,也就是缠师说的市场中最安全的港湾。

有人肯定要说既然操作不可能达到理论的精确程度,也就是说用对了这个理论,也有可能会输钱,那这理论还几何吗?还有用吗?当然是有用的,而且是绝对的。因为这个理论已经将市场完全分类,123买卖点的定义已经给出,一旦你介入以后发现错误,比如说3买了,一会又跌破了,3买不成立了。那你肯定是要按缠师说的,按照中枢震荡的反弹找机会逃出来。因为这是纪律,理论保证的上升空间没有了。当然了缠师还给出很多东西来让你辅助判断,比如均线,分型之类的标杆。还有在第几个中枢后出现的这个买点之类的经验。总之就算这次判断错了,损失也不会大。举个最简单的例子,比如6100的时候,你判断不了上升的结束,一个1分钟3卖你没有走,到5分钟出现3卖的时候你还有幻想也没走,那么等到30分钟的3卖出现的时候,估计傻子也走了,再不走就和缠论没有关系了。学了缠论的人是不可能从6100抱到1600的。这就是理论对操作的实际意义,再没看到缠论之前,一个散户他很可能是赢不知道为何赢,输不知道为何输,被市场煮了也就煮了。但学习了之后,起码散户可以知道可能盈利的123买点机会在哪里?是怎样出现的?何时介入才能赢利?退出的时机又在哪里?虽然这个介入的时机有可能你会判断错了,但走势的分类已经在你的预判之中,一旦出现123卖点的信号,就按既定程序退出,等待下一个机会。就像缠师说的找好了操作的级别,剩下的就是等待,等待那个买卖点的到来。走势终完美,多简单而有哲理的操作理念,正所谓羚羊挂角,无迹可求。

【关于级别】

级别的概念贯穿缠论的始终,缠师说不理解级别,就不可能理解他的理论。到底什么是级别?

有人说缠师的理论绕,但是缠师是用次级别的走势来构成本级别的走势的,这注定了探讨走势问题的时候要绕,不绕就根本说不清楚。有个同学很简单概括级别,1,3,9。。。这就很直观,很说明问题。

首先,你要知道,级别是递归来的。你可以用笔和线段来定义最低级别,也可以用k线图上的上下上来定义(这是缠师开使用的办法)。这个定义只要符合递归就行了,构不构成笔,是不是线段,没有固定的要求,你自己能明白是怎样定义的就可以,只要你不随意改变这个递归关系就可以,不影响用它进行理论分析。缠师有1课讲过这问题,用了2个公式f0,f1等于什么的。很不好意思,我数学不好,到现在也看不懂这个公式,但这个意思我是知道的。一个小小的划分失误就有可能导致一个大的方向性的错误,缠师用蝴蝶效应比喻这个小小的误差,这没错。但并不是每次都会出现这种情况,市场里不可能随时都是蝴蝶效应,那毕竟是较少的情况。

其实,缠师的懒人线路是高估了很多人的理解能力的,用懒人线路来学习的前提就是,你先要把上面那个基础理论的推导过程和关系先搞清楚。因为有很多人根本基础的理论都搞不清,就先拿着1分钟5分钟的图开始划来划去,找买卖点了。在我看来这是一种自杀式的学方法,一旦运用到实际操作中,必死无疑。

还是说级别,因为一个走势是由3段以上有重叠的次级别走势构成的,简单地说一下,比如一个5分钟下跌的走势,这个走势是由3段以上1分钟走势构成的。你判断这个5分钟的走势要结束了,你要抄底了。那么这个5分钟的走势要结束下跌,发生逆转而向上走。那可以肯定的是你构成5分钟走势中的最后这个1分钟向下走势先要结束,转而向上。而1分钟走势要结束,那分笔级别的向下走势要先结束,转而向上。最后追踪到这个分笔级别的走势是否发生转折上,这就构成了一个当下判断的区间套用法。缠师这个区间套的用法就是对级别的最好诠释,就是在为了让这个操作的精度提高,接近理论的精度。很简单的说,如果没有这个递归的级别精确定义,就不会有这种区间套的运用。就像有的人说,之前他们炒股票,都是看日线图,其他级别的什么都不看。

还有一个重要的地方就是,分型、笔、线段是最低级别的递归方法。这个最低级别就是走势的次级别,再下面的波动就没有了,全部被抹平了。这就注定了你在5分钟图上看到的线段,可能与1分钟图上直接看到1分钟走势不太一样,就更不用说5分钟图上的笔,可能与1分钟上线段不一样了。一旦有低级别的中枢扩展之类的情况,就可能发现1分钟图上扩展出的5分钟中枢与5分钟图上直接划出的5分钟中枢是不一样的。最主要的原因,是他们对次级别递归的起点是不一样的。一个是从1分钟图上开始递归(是1分钟的走势),一个是从5分钟图上开始递归(是5分钟的次级别走势),当然不可能每次都完全一样,这个逻辑关系要搞明白。

而k线图上的上下上这种递归方法和上面道理是一样的,这种方法的精确度肯定是要比用分型线段递归要粗糙得多,但在足够大的级别图上,可以很直观的看到大的方向。比如看到一个日线图上的上下上,你把它定义为是个次级别的走势,重合后构成的中枢就是日线图上的中枢。这上下上的3段是不是构成笔线段根本不重要,都一样。明白了这点,你就不会在看高手解盘的时候说,你这3段连3笔都不是,怎么会构成中枢呢?这会让那些高手感觉有点鸡同鸭讲。

用大级别图上的中枢,分型和笔,来看清大的方向,挑选股票。再用小级别图上分型、笔、线段构成的中枢和走势,来寻找介入点,用区间套方式介入。这就是缠师说的,用2种不同的方法来分析走势,这是天大的好事。可能还有第3,4种,大家自己去发现吧。

所以如果对级别没有概念,理论就不能在实际操作中运用,这就是级别的真正意义。而另外一个对于操作更有意义的概念,就是转折与背驰。

【关于a+A+b+B+c】

毫无疑问,对这个问题的讨论从来没有停止过,这是最具争议的一个问题。N个人说过只有这才是缠师自己发明的东西,别的都是借来的,而仅有的这点东西还是错的。我讲下自己对这个问题的看法:

首先,a+A+b+B+c这不是理论,这只是一个如何运用理论的一个例子,针对这个公式的理论应该是这3条:

1、而转折是有级别的,关于转折与背驰的关系,有如下定理:

背驰-转折定理:某级别趋势的背驰将导致该趋势最后一个中枢的级别扩展、该级别更大级别的盘整或该级别以上级别的反趋势。

还有关系的就是这两条:

2、升跌完备性定理:市场中的任何向上与下跌,都必然从三类买卖点中的某一类开始以及结束。换言之,市场走势完全由这样的线段构成,线段的端点是某级别三类买卖点中的某一类。

3、背驰-买卖点定理:任一背驰都必然制造某级别的买卖点,任一级别的买卖点都必然源自某级别走势的背驰。该定理的证明这理暂且不说了,换句话说,只要你看到某级别的背驰,必然意味着要有逆转。但逆转并不意味着永远的。

很显然,我们要找的买卖点就在这第2条定理上,也即是要找这到个线段的端点,而第3条就是说这个端点,即这个走势的转折是由背弛造成的。而第3条有句很重要的话,“只要你看到某级别的背驰,必然意味着要有逆转。”其实这句话是可以反过来说也可以,就是“只要你看到有逆转,必然意味着有某级别的背驰。”这两句话还有一个更深层的含义,就是“只要你看到”这几个字。我要说的是,有些时候这个背驰“你可能是看不到的”,比如5秒钟走势的背弛,1秒钟走势的背弛,这些你都是看不到的,但不表明它不存在。这就可以解释了为什么会背了又背?为什么会明显的不背驰也转折?

缠师说“小级别的延伸可使大级别的背驰变得不背驰。”

“但逆转并不意味着永远的,例如,日线上向上的背驰制造一个卖点,回跌后,在5分钟或30分钟出现向下的背驰制造一个买点,然后由这买点开始,又可以重新上涨,甚至创新高。”

这都是再说背了又背这个问题,很可能这1秒钟走势的延伸,就能让你1分钟图上看到背了又背。也可能这个1分钟图上的下跌在1秒钟走势上一个盘整就又上去了。所以,你在1分钟图上可能根本看不到。

而这些超小背弛,常发生在小级别背驰引发大级别的转折上,在单个股票的1分钟图上随处可见,经常就是一段强烈的拉升,比之前的任何一段的力度都大,根本看不到任何背驰。然后就开始回跌,还在等着下一个向上不创新高,或者盘整背驰时走,结果这刚刚开始下跌一笔就直接跌了之前涨幅的大半,再走两下就直接回原中枢了。这种情况缠师是用红柱子的长度和黄白线来判断背驰的,这点比较不好把握,可以和44课结合着运用到实际操作中。

现在说上面的第1条定理,有人就是不明白为啥a+A+b+B+c,这个c他为啥就不跌回B里?或者c他为啥就跌回B里?

讨论这个问题之前你要先搞清楚,这条定理的前提是什么?看看这个定理的名字背驰-转折定理你就知道了。这个前提就是这个走势发生转折,而这个转折是由于本级别走势的背驰所导致的,那发生了转折就意味着之前的这个a+A+b+B+c的趋势已经结束了,怎样才算结束了?那必然是这3种情况“某级别趋势的背驰将导致该趋势最后一个中枢的级别扩展、该级别更大级别的盘整或该级别以上级别的反趋势。”那c就必然要回到B里,这有啥可说的,你能找出第4种情况吗?如果c没回B里,那就是这个趋势还没完,在上面又出现新中枢了,那这条理论的前提就不存在了,因为在这个c这里没有发生转折,这个B不是最后一个中枢。当然就没有定理里的那3种情况了。其实关于c包不包含B的第3类买点的问题在当下的操作里根本没意义,缠师已经给出了具体操作的办法,就是c走出来后,你可以先用盘整背驰的方法来判断,没有把握的就卖出一半,然后看这个次级别走势回不回到中枢B里,如果不回,那么这里可以回补,然后在一个次级别的走势不创新高或者盘整背驰时出掉。如果跌回B里,那就不回补,看中枢的演化,如果出现了第3类卖点,就要全部出掉。这是在那课讲的我忘了,但这一定是缠师给出的办法。

因为一个完美的a+A+b+B+c趋势背驰要求这个c必须包含B的第3类买点,然后创出新高。(转者注:第三类买点后不创新高也是允许的,但前提是三买点前的走势必须有突破中枢创新高之过程。)否则就没有这个c,你看到的c不过就是对B的中枢震荡。(转者注:这个说法不对,只要出第三类买卖点前走势有突破GG上行的过程,后面出三买点后不创新高,也就不是中枢振荡了。)

但能不能走成这样c包含3买后再创出新高的走势,谁也不知道。有些人非要想着要等c新高以后再判断趋势背不背驰,然后c可能头也不回的就直接跌回B里了。这些人就开始骂娘。又或者,这些人看到c的盘整背驰了,就认为这是个趋势背驰,就全抛了。等着c回到B里。然后c回拉的3买也不参与,等c3买确认以后又开始强力拉升,而且还创出新高,而且与b比已经明显没有背驰的时候,这些人又要跳出来喊,怎么没跌回B里,说缠论失效了?我看是你的脑子失效了,我只能抽你2下,让你清醒一下。要哭要嚎的你走远点,别污了别人的眼睛。

一个趋势结束之后,必然要出现的3种情况就是这条定理所说的,就没有第4种。你要根据合理的同级别分解,把之前的这个走势分解出来,找到了新的走势类型,你操作的标杆就开始针对这个新的走势类型了。

【关于123买卖点】

这个问题比较简单,学了分段,有了直观的图表上的分段以后,谁都能找出来。区别就是可能有的人找的不准确。我的看法是123买点的安全性固然有理论的保证,就是至少有一个次级别的向上。但这个向上的力度是谁也不能保证的,可能这一上就是50%,这你要拿的住。也可能就是几毛钱,然后就向下了,这你就要跑得快。

关键你要知道买点和卖点的关系,最常见的问题就是对3买的判断,有时候一个爆强的小级别向上走势,比如11。2这天,你要等1分钟3买那就要等到第2天了,这个上是走了一天还没走完,等回跌的3买出现了,再一个向上后马上就盘背,新的中枢就形成了,又开始震荡了,和前一天的走势比根本没有太大利润可言了。

而且,很多时候在第2,3个中枢出现的3买可能上去之后,马上对应的就是1卖或者2卖,你要跑慢了,必定要套在里面。所以缠师说,下跌的2-3个中枢之后你考虑的应该是买点,上涨的2-3中枢之后你考虑的应该是卖点。比较安全的原则就是把操作级别放大,因为这样才有足够的时间和空间让你面对一些走势的变化。至于这个空间有多大,是涨1毛,还是涨1块,这里面很多的经验就要到市场中自己发现了,没有啥理论能连这个问题也给你保证了。

好像是实盘交流里的老牛有次说,中国的股市因为没有做空的机制,所以要逼空就是不停的拉,拉到空头低头认错进来为止。当然要跌那也是义无反顾,一头扎下去,连个影子都不见。所以说在找买点的时候,一定要注意到,小级别的3买大部分是不可靠的,只有大级别的3买才有意义。市场不强的情况下,1分钟小级别的3买大多都是做中枢震荡的宿命。

但是1分钟的一个走势可能就涨个10-20%,也可能跌个10-20%,所以,学习了缠论的人,不可能不关注这个1分钟走势的买卖点。我个人认为,既然学了缠论,就应该勇于在刀锋上舞蹈,只是要控制好量。否则,缠论你学来干嘛?其实,这不仅仅是利润的问题,最关键的是,在一个风声鹤唳的下跌局面下,全部人都不看好,但你能用你学的理论盈利,那该是一种多大的鼓舞,会给你多大的自信心啊。而且,也会对以后的进一步提高打一个很好的心理基础。

在这里关键是想再说说这个3买的概念是因何而来的?其实这个3买的出现就是对错过了1,2买点的一个补救,因为3买出现的时候,这时的价格肯定是已经离开底部的区间了,但因为一定还有一个次级别的向上走势,所以3买也是理论保证安全的。但刚才也说了,很强的走势情况下,这个3买会里第一个中枢很远。那你炒股票,肯定是想赚多,买也肯定是想买在底部了。

所以说,108课何谓底部?从月线看中期走势演化,就要好好再看看,研究研究。

108课里面的一段话:底部都是分级别的,如果站在精确走势类型的角度,那么第一类买点出现后一知道该买点所引发的中枢第一次走出第三类买卖点前,都可以看成底部构造的过程。只不过如果是第三类卖点先出现,就意味着这底部构造失败了,反之,第三类买点意味着底部构造的最终完并展开新的行情。当然,顶部的情况,反过来定义就是。

注意了,有了这个定义,就一定要搞明白,不是在底部的区间上买,而是相反,应该和中枢震荡的操作一样,在区间下探失败时买,这才是最好的买点,连这都搞不明白,就白学了。此外,底部是有级别的,日线图上的底分型,当然就对应着分型意义上的日线级别底部。


这就是我想提醒注意的,看明白了,你就不会再拘泥于123买了。只要是在这个区间,是几买都无所谓。而且,缠师说过了“在区间下探失败时买,这才是最好的买点”当然了你要买在这点上,而对于这个买点的精确度就涉及到当下的判断。

【关于当下】

还是那个观点,不管你区间套精确到多么小的级别,你当下的判断要找到那个准确的转折点,都不可能是100%的。所以,怎样才能回避这哪怕只有1%的风险呢?

为什么缠师说大资金可以引导市场按他的剧本走,小散户就别想抄底逃顶等着趋势确立再进,这句话能不能真正体会出点滋味了呢?

其实我们散户的当下和缠师那个级别的当下是不一样的。

举个例子:同样一个股票顶背驰,缠师看到了,啪!20000手砸出去了,不行再给20000手。庄要是真敢接的话,缠师可就笑了。庄会在高位接砸盘吗?说不定跟着砸,那顶背驰马上确立了,那缠师这个当下的判断也是正确的了。

如果换我们散户也看到了,想逃顶,啪20手砸出去了,气泡都没一个。庄一看,想跑,我先砸砸,然后再给你拉拉,总会想办法再把你弄回来。那就会背了又背。那你这个当下判断就是错的。除非你抛售的同时,大资金也在抛售,或者大部分的人都在抛售,否则你这个下对卖点的判断永远也准确不了。市场的走势是合力构成的,差不多就这个道理吧。

所以,想要当下预判一个小级别走势的结束,我感觉是非常困难的,基本上就是50%。缠师的资金和操作经验当然不是我们能比得,但他的这个准确率也不可能达到理论的100%精度的。总之,我感觉散户也还是滞后确认比较安全合理,比如,抄一分钟向下趋势的底,起码出3笔破坏之前的线段,然后再进场比较合适。如果线段确认破坏了,你进去以后,这个向上的线段没有回到最后一个中枢,马上就结束,那也没办法了,和理论也没关系了,运气太背了。就仔细再看看背弛和盘整背驰的判断对不对吧,如果错了,就是这个下跌走势没有结束的意思,那就要找机会撤退了,关键后面的节奏不能打乱,错了马上认错。如果不能马上恢复到原来的节奏上,弄不好的话基本上个把月是白忙活了。当然操作的级别放大一点,更安全一点,不过耐性要好一点。

判断转折点这样的问题在当下的层次上永远是“不患”的,无位次的。这当下的判断永远要靠你自己的当下来判断,如果是在底部,当然你胆子就可以放大一点,这也是缠师说的。

之所以说了那么多,因为这些都是我以前的一些困惑,我也曾非常怀疑,这理论是不是真如缠师所说的那样严谨?学了快一年了,一点一点的想通了,现在对理论是不会再有任何怀疑了,但是我发现自己又回到了起点。原来不管什么理论也不能保证让我百分之百的赢钱也终于明白了缠师所说的“战胜市场就是战胜你自己的贪嗔迟疑慢,你钢铁了你就战胜市场了”这句话的含义。买点卖点可能只有一线之隔,市场中太多的陷阱和诱惑。你贪嗔痴疑慢了,也差不多就送进锅里了,贪嗔痴疑慢改不掉,那学啥也没用,早晚被煮掉。

可做到真正的钢铁是多难啊?怪不得缠师说文科生是炒不了什么股票的,学文的人看多了小说,诗歌,电影这些东西,注定骨子里就带着多愁善感和情绪化,一进市场,走势上窜下跳的,理论上的机械化操作注定会受到情绪变化的影响。有时候感觉缠师所说的10类不适合市场的人,好像我都有份。。。平时最常看的就是94,95,96这三篇,基本上一旦操作上失误了,我就要看几遍,整整思路。都说抱腿,我多想抱个腿啊,可是缠师不在抱谁啊?不行我就抱他的股票吧,他说这股票能搞20年,我没理由不抱。

说到底,市场的成功关键还是在于人心,还是要靠自己。缠师和他的理论只给你指了条路,怎样走是你自己的事。你要是走着走着掉沟里了,你也别怨别人,说这里不对,那个不好的,鬼哭狼嚎的这算什么?破口大骂的又有什么用?

输就输了,败就败了,关键就是你失败了也要失败的有尊严。古往今来,多少英雄败了,但一样千古留名。正所谓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

以前上学时在学校里一直办版报的,结尾总要喊喊口号,没办法,情绪所致,改不了。

我这长篇大论的,有多少对错的地方我也没有把握。各位看到不对之处,就请给指出来,也望海涵。就怕是有错的地方会误导了新人,那罪过就大了。其实我也挺矛盾的。。。

【其它摘录】

围绕中枢的操作原则:每次向下离开中枢只要出现底背驰,那就可以介入了,然后看相应回拉出现顶背驰的位置是否能超越前面一个向上离开的顶背驰高点,不行一定要走,行也可以走,但次级别回抽一旦不重新回到中枢里,就意味着第三类买点出现了,就一定要买回来。而如果从底背驰开始的次级别回拉不能重新回到中枢里,那就意味着第三类卖点出现,必须走,然后等待下面去形成新的中枢来重复类似过程。

【阿娇Blog随记: 缠论中的级别】

《教你炒股票 81 课》中提到:分型,走势类型的哲学基础是人性,因为人性具有自同构性,而走势是人性的合力结果反映在走势中,走势自然就显示出同构性。自同构性还有个重要的特点,就是可以自组出级别来。自同构性结构就如同基因,按照这个基因,走势生长出不同的级别来。缠论的哲学本质就是揭示走势这种人性引发的自同构性以及由此引发走势级别的自组性这种象生命一样的现象。禅师还提到,有多少种不同的自同构性结构,就有多少种分析市场的正确道路。缠论给出了走势类型,和分型这两种不一样的自同构性结构,换言之,这两个不同的自同构性结构,都可以独立地分析市场。(禅师后期解盘就演示了纯粹用分型能否延续成笔和各级别分型延续成笔相生相克来完美分析大盘,注意分型这个自同构性结构独立分析大盘用的级别为 K 线图级别)从以上论述可以看出,级别是走势按照自同构性结构这个基因生长出来的。

上面的语言是否很抽象呢?多看几遍,一定要理解。脑袋里撇开笔线段这些内容,知道走势就是人性引发自同构性结构并且生长出级别来这种现象。而且,每一笔成交都是人性的合力结果反应,理论的本质是从每一笔成交开始生长。这里,理清一个概念很关键。就是走势这种自同构性结构象基因一样生长出级别来这种现象无论你用笔,线段去分析或者不分析他都是客观存在的,这是根本。

接着看解盘: 《刚起来,下午解不了盘》这里禅师就说到:如果我们能找到交易中每一分笔(注意,不是上面说的笔,而是实际交易中的每一分笔)的成交,然后按照递归定义,就可以构造出整个走势类型与中枢的级别序列来,但这没实际操作意义,只是理论上的。而分型、笔、线段,并没有违反中枢的递归意义,只是用一种方法来确认具有操作意义的最小级别中枢与走势类型,其后的一切,依然按照递归的定义来。禅师还在文中特别提出:请注意中枢的递归定义的存在性意义,与分型、笔、线段的操作性意义的区别。由此可以知道禅师引入线段,是为了确定最小分析级别的中枢和走势类型,提高操作性,免去纯理论的从分笔成交开始递归的麻烦,但走势从分笔成交就反应人性合力从分笔就开始生长的存在性意义不变。

上面引用二篇缠文说明了1:级别是走势按照自同构性结构这个基因生长出来的。2: 禅师为了操作性而引入分型,笔线段构成最小分析级别中枢,走势类型切入生长程序。既然级别是生长出来的,接着就提出了级别生长的方式:递归定义。阅读《教你炒股票 84》禅师在文中说到:其次,分型只是中枢与走势级别递归定义的一个启始程序,甚至可以说,并不是本 ID 理论中必然需要的东西,其目的,不过是为了中枢等的递归性定义中给出其最开始的部分,完全可以用别的定义去取代。例如,我们可以用收盘的价位去定义顶分型、底分型结构,也可以用成交量给出相应的递归开始部分,只要能保证分解的唯一性就可以。

一般的递归定义,由两部分组成,一、f1(a0)=a1;二、f2(an)=an+1;关于第二条的中枢过程规则,是一直没有任何改变的,而关于第一条,其实,可以随意设置任何的,都不会改变中枢定义的递归性。而且,任何有点数学常识的都知道,f1(a0)=a1 之前是不需要再什么递归性的,也就是,一和二之间的 f1、f2 可以是完全不同的两个函数。

有些人一直还搞不清楚中枢,就是一直都搞不清楚这点。例如,可以用分型、线段这样的函数关系去构造最低级别的中枢、走势类型,也就是一中的 a1,而在二中,也就是最低级别以上,可以用另一套规则去定义,也就是有着和 f1 完全不同的 f2。这个问题其实太简单了,有点数学常识都不会有疑问,所以这问题,以后就不再说了。

为避免有人脑袋大,娇翻译下:一、f1(a0)=a1;二、f2(an)=an+1;

一、f1 指分型笔线段构成最低分析级别中枢走势类型的规则(a0 指分型笔线段)=a1 指最低分析级别中枢,走势类型;

二、f2 指低级别走势类型构成高级别走势类型的规则(an 指低级别走势类型)=an+1 指高级别中枢,走势类型;

从上文可以知道,缠论级别如何生长:先按照一套规则构造一个最低分析级别的中枢,走势类型,然后按照另一套规则生长出高级别中枢,走势类型。这两个不同的规则就是 f1 f2.不要问有什么不同了啊,一个是从分型笔线段开始,一个是从走势类型开始。在缠论的应用中,对于 f1(a0)=a1 这个公式,有些学缠的前辈自己设置 a0,得到 a1,然后根据 f2(an)=an+1,构成自己的级别体系。a0 的设置,只要能保证分解的唯一性,都是符合缠师的理论的。但是 f2(an)=an+1,是无论如何不能更改。(顺带讲下 f1(a0)=a1 只是构成最低级别中枢走势类型,f1(a0)=a1 之前是不需要再什么递归性的。不能在 5 分图上分段或者 30 分图上分段然后往前推 1 分图和 5 分图走势对应。虽然禅师笔和线段的划分原则非常完美,经常高级别笔和低级别线段,走势类型对应,但是理论上没有必然。实际运用中可以参考,也可以运用的很得心应手。但理论必须清楚线段和走势类型是有区别的。实盘是不允许有一丝疑虑。2661-3067 在 30 分图上只有一线段,但是它是 5 分级别走势类型吗?显然不是。)

在具体操作中,可以选择在 1 分种图上引入分型笔线段构成最低级别中枢走势类型,把他叫 1 分级别走势类型。然后根据递归第二个公式来定义5 分级别,30 分级别。。。。。也可以选择在 5 分种图上引入分型笔线段构成最低级别中枢走势类型,把他叫 1 分级别走势类型。然后根据递归第二个公式来定义5 分级别,30 分级别。。。。。禅师说了这两种不同的方法只是观察走势的显微镜不同。还记得禅师有在课文中提到 60 分图的 1 分中枢,呵呵。当初禅师要是以甲乙丙丁等来定义这些级别也许给缠论学子带来的困扰少些。

讲了一堆缠论体系里严格递归定义后的级别,似乎讲完了缠文中提到的级别,显然不是。认真读过缠文的同学都能发现,禅师 55 课前后论述的级别是差一个级别的,55 课前的一分趋势经常是 55 课引入线段后定义的一段而已,55 课前的 5 分趋势下跌经常是 55 课引入线段后定义的 1 分趋势下跌。有人就认为那是 K 线图级别和递归级别的区别,其实不是。那只是禅师人为切入分析这种自同构性结构象基因一样生长的这个走势的位置不同而已,55 课前构成最低分析级别中枢走势类型的构件 a0 是笔,55 课后构成最低分析级别中枢走势类型的 a0 构件是线段。了解了缠论体系的级别本质,这些都不影响走势分析的准确性。

解决了上面这个会给人困扰的问题,再讲下缠文中前期经常出现的 K 线图级别。看《教你炒股票 33》原文讲到:不同级别的图,其实就是对真实走势不同精度的一种模本,例如,一个年线图当然没有 1 个分笔图的精确度高,很多重要的细节都不可能在大级别的图里看到。而所谓走势的级别,从最严格的意义上说,可以从每笔成交构成的最低级别图形不断按照中枢延伸、扩展等的定义精确地确认出来,这是最精确的,不涉及什么 5 分钟、30 分钟、日线等。但这样会相当累,也没这个必要。用 1 分钟、5 分钟、30 分钟、日线、周线、月线、季线、年线等的级别安排,只是一个简略的方式,最主要是现在可以查到的走势图都是这样安排的,当然,有些系统可以按不同的分钟数显示图形,例如,弄一个 7 分钟的走势图,这都完全可以。这样,你完全可以按照某个等比数列来弄一个级别序列。不过,可以是可以,但没必要。因为,图的精确并没有太大的实质意义,真实的走势并不需要如此精确的观察。当然,一些简单的变动也是可以接受的,例如去掉 30 分钟,换成 15 分钟和 60 分钟,形成 1 分钟、5分钟、15 分钟、60 分钟、日线、周线、月线、季线、年线的级别安排,这也是可以的。

这段话就非常清楚的说明严格意义上递归的级别,和直接看 K 线图上级别的不同。最精确的级别不涉及 5 分钟图 30 分钟图,,,会相当累,,,,用 5 分钟,30 分钟图等级别安排是个简略的方式,,,真实的走势不需要如此精确的观察,,,,还可以做简单的变动,,,,(一根筋的在想换 5 30 分的成 15 60 分那不是不一样了么,呵呵)

禅师的课程由浅入深,前期出现 K 线图级别讲解和后期严格递归定义后的级别讲解是前期考虑到了同学们的接受能力,和操作观察简便性。后期深入讲解理论的本质和几何背景是让同学们彻底了解理论,穷其根源而心中无惑。

娇窃以为,只有彻底了解了整个的理论体系,才能对走势有正确的理解。比如走势这人性引发的自同构性以及由此引发走势级别的自组性这种象生命一样的现象中,有无介于禅师提到的 5 分 30 分之间的级别呢?级别自组现象和叫成 5 分,30 分又有什么关系呢.去看历史走势图,很好玩的。

【阿娇blog随记: 缠论中的走势必完美】

禅师曾经讲到:如果本 ID 把这套理论出版,书名就可以是《市场哲学的数学原理》,因为本ID 的理论的严密性以及对市场的意义,一点不比牛顿对物理的意义差,这一点,是必须逐步明确认识的。而且,本 ID 这套理论,是建立在纯数学的推理上的,完全没有发爱因斯坦对牛顿颠覆等类似无聊事情的可能。不了解这一点,是不可能真正理解本 ID 理论的,因此就会“学如不及,犹恐失之”。

禅师的伟大在于发现了看似毫无规律的市场走势竟然有这样类似自然数的完美的整体结构。并且找到了市场结构的两种唯一分解方式。自然数的整体结构完美在哪里呢?完美在自然数具有诸多的唯一分解方式,素数的唯一分解,冥级数的唯一分解,例如,2 的幂级数对应的唯一分解就是 2 进位,而 10 的就是 10 进位。如果没有这种分解,我们就不能用记数法记录自然数。自然数具有诸多的唯一分解方式,比如素数的唯一分解,冥级数的唯一分解。那市场具有多少唯一分解方式呢? 2 种不同的自同构性结构。 1 分型 2 走势类型.市场走势类似自然数冥级数唯一分解 2 进位 10 进位的进位制是什么呢? 递归函数.市场走势类似于自然数的整体结构具有的唯一分解定理是什么呢? 走势必完美。

缠中说禅技术分析基本原理一”:任何级别的任何走势类型终要完成。后面一句用更简练的话,就是“走势终完美”。

逐字分析:走势终完美:任何级别的任何走势类型终要完成。任何级别:市场中各个级别怎么来的,怎么定义?级别递归而来。

递归函数:f1(a0)=a1;二、f2(an)=an+1;

一,f1 指分型笔线段构成最低分析级别中枢走势类型的规则(a0 指分型笔线段)=a1 指最低分析级别中枢,走势类型;

二,f2 指低级别走势类型构成高级别走势类型的规则(an 指低级别走势类型)=an+1 指高级别中枢,走势类型;

任何走势类型:趋势 盘整 即上涨下跌盘整。

终要完成:如何完成?背驰,盘整背驰,小转大。这个完成就涉及背驰,涉及物理的几何结构与能量动力结构,这也是禅师为啥讲本 ID 的理论是一个超级完美的理论,第一是在数学的角度超级完美,其次,是在物理的角度超级完美的由来,这里只展开数学角度的超级完美,物理角度不叙述。

因为任何级别任何走势类型终将完成,而级别是递归函数而来,是依次升大的。这个级别走势完美了,开始了高级别走势的不完美,生生不息死死不息,构成了绚丽的走势。正如前期缠文所讲:站在资本市场的角度,就是所有的介入都是可介入从而被介入地介入着。也就是所有的介入,当你介入时,市场与你就一体了,你创造着市场,从而市场也创造着你,而这种创造都是当下的,从而也是模式化的。真正的理性关心的不是介入的具体模式如何,而是这种模式如何被当下着,最重要的是,这种模式如何死去。生的,总要死去,如果自然真有什么法则,这就是唯一的法则,市场上的法则也一样。所谓法则,就是宿命。在市场中,死亡是常态,也是必然,而生存,必须以死为依据,所谓生生不息,其实就是死死不息,当你被依据所依据时,其实已在死亡之中。而生死,从来都是被当下所模式,资本市场也一样,以为离了生死也就无生死可了,这不过是所谓理性的妄想。任何市场中人,都是被生死了的,生死无处可离,生死就在呼吸之间,不离生死而从容于生死,没有这种大勇猛,一切的理性都不过垂死的哀鸣。对于市场来说,介入就是介入生死,无所依据地从容于各种模式之间,无所往而生其心,而心实无所往,方可于生死而从容。

走势类型的走势终完美,是缠文前期的主要内容,后期部分讲述了市场具另外一种唯一分解方式--分型的走势必完美,分型能否延续成笔,上笔终完美,下笔终完美。分型的可修改性,反而是一个对走势判断极为有利的性质,例如,第二个绿箭头走出来后,这图形未完成的性质就是百分百确定了,但所有图形必然完成,走势必完美。如何才能完美,这样,在理论的框架下,只有极少的可能,而这些可能,就成为综合判断的关键条件。然后根据各级别图形的未完成性质,就可以使得走势的边界条件极端的明确与狭小,这对具体操作,就是极为有利的。注意,这可和概率无关,是百分百的纯理论保证,最终所依据的,就是在本 ID 理论最早反复强调的走势必完美。

有了缠文前后期对走势必完美的论述,才有:所谓走 势必完美,就是本 ID  所给出的分型、笔、线段、不同级别走势类型所对应的递归函数,能将行情的任何走势唯一地分解。

级别递归函数类似于自然数的进位制,一个必然的结论就是,任何高级别的改变都必须先从低级别开始有了这样一个最良好的结构,那么,关于走势操作的完全分类就成为可能。正是由于走势必完美,由于缠论给出的级别递归函数唯一分解了市场的整体结构,区间套才得以重要的应用。有了区间套,买卖点的精确定位才有可能,也就是说走势必完美的存在导致了买卖点可以精确定位,成为操作中最牛的一种方式。

由于走势必完美,所以走势就是可以完全分类的,而所有的分类,都有明确的界限,这样,任何的走势都成为可控的。这种可控并不需要任何人的预测或干预,而是当下直接地显现的,你只需要根据这当下的显示,根据自己的操作原则操作就可以。完全分类是级别性的,是有明确点位界限的。而不是粗糙的上下平的无聊概念。也就是说,缠论论完全是数量化的,因此而就是精确化的。

市场走势的唯一分解的方式有两种,分型,走势类型。

市场走势唯一分解的定理却只有一个,那就是缠论的精髓走势必完美。

【其他】    1、级别的问题,可以当成用不同倍数的显微镜去看一滴水,由此当然会看出不同的精细度,级别之与走势也一样。    2、第一、二、三买卖点,归根结底都可以归到第一类买卖点上,只是级别不同。    3、 第一类买卖点,就是该级别的背驰点    4、在有第一类买卖点的情况下,第一类买卖点是最佳的,第二类只是一个补充;但在小级别转大级别的情况下,第二类买卖点就是最佳的,因为在这种情况下,没有该级别的第一类买卖点。    5、第二类买卖点,站在中枢形成的角度,其意义就是必然要形成更大级别的中枢,因为后面至少还有一段次级别且必然与前两段有重叠。    6、第三类买卖点,其意义就是对付中枢结束的,一个级别的中枢结束。    7、第二、三买卖点之间,都是中枢震荡。    8、三类买卖点不能偏废。

你可能感兴趣的:(缠论推导过程的理解及关键问题的体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