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03-23

观察时间:3.21

观察地点:会同 林城镇 岩头

记录人    :茂

物种名:  桃花

候物  :春分

观察笔记:桃花粉霞朵朵开,午后,我们漫步在花的世界里。

桃林中桃树和我一般高, 枝干蜿蜒曲折,每-条秀枝上都开满几排正盛的桃花。一枝 小桃花约莫有五六片花瓣,每- -瓣都薄似纱,韧性饱满,花瓣尖儿呈淡粉色,然后柔和地过渡成乳白色。花蕊很香,像几条黄色的垂帘缀在花中央。花朵密而挺秀,我看见了花香在蓝天下弥漫,我看见了粉白色的小蝴蝶停在枝,上散发香气。花海随着地势波涛起伏,花朵快乐地向天边飞去,印成一片粉灿灿的汪洋!

啊,三月花季,三月花海!

油菜花枝叶碧绿,叶片翻卷着,起满皱纹,像绿色的手掌托起长长叶杆,春风-拂,绿叶摇动,像一张翠绿欲流的大毯子。枝顶,是一小簇油菜花,黄艳艳,- -粒一粒含苞欲放,似一捧金色的珍珠,在绿海中开起金色浪花。风吹过,花叶拉起手晃动身体,让人感到眼睛十分清爽,只有这单纯的黄和绿在痴痴舞动枝叶。

啊,三月花季,三月花海!

蓝天下,青山旁,花海中,我们不禁赞叹--花如海,香似渊,三月是花季,人间是天堂!

赏析:  去年今日此门中,人面桃花相映红。

          人面不知何处去,桃花依旧笑春风。

                                                        唐·崔护

            全诗四句,这四句诗包含着一前一后两个场景相同、相互映照的场面。

  诗的开头两句是追忆。“去年今日此门中”,点出时间和地点,写得非常具体,足见这个时间和地点,在诗人心中留下了多么深刻难忘的记忆。第二句是写人,诗人拈出一个人们犹知的形象——桃花,春风中的桃花人人都知道是何等的艳丽,而“人面”竟能“映”得桃花分外红艳,则“人面”之美可以想见;再者,本来已经很美的“人面”,在红艳艳的桃花映照之下定是显得更加青春美貌,风韵袭人。一个耀眼的“红”字,正是强烈地渲染出这种相映生色的景象和气氛。面对着这一幅色彩浓丽、青春焕发、两美相辉的人面桃花图,不用说姑娘的神采美貌如在目前,就是她的情态,诗人的心事,彼此藏在心中的欢爱和兴奋,也都是可以“思而得之”的。

内容:

下片则是说还是春光烂漫、百花吐艳的季节,还是花木扶疏、桃树掩映的门户,然而,使这一切都增光添彩的“人面”却不知何处去,只剩下门前一树桃花仍旧在春风中凝情含笑。桃花在春风中含笑的联想,本从“人面桃花相映红”得来。去年今日,伫立桃树下的那位不期而遇的少女,想必是凝睇含笑,脉脉含情的;而今,人面杳然,依旧含笑的桃花只能引动对往事的美好回忆和好景不常的感慨了。“依旧”二字,正含有无限怅惘。

  整首诗其实就是用“人面”、“桃花”作为贯串线索,通过“去年”和“今日”同时同地同景而“人不同”的映照对比,把诗人因这两次不同的遇合而产生的感慨,回环往复、曲折尽致地表达了出来。对比映照,在这首诗中起着极重要的作用。因为是在回忆中写已经失去的美好事物,所以回忆便特别珍贵、美好,充满感情,这才有“人面桃花相映红”的传神描绘;正因为有那样美好的记忆,才特别感到失去美好事物的怅惘,因而有“人面不知何处去,桃花依旧笑春风”的感慨。

  从故事情节来看,这是一首即兴的诗,它给人看到的似乎只是两个简单的画面——桃花相映着的人面,人面去后的桃花。但是,由于人物的活动贯串其间,由于画面与画面、画面里(桃花)与画面外(诗人)的对比、映衬,便巧妙地显示了人物感情的发生、发展和起伏跌宕的变化,诸如初遇的脉脉含情,别后的相思,深情的重访,未遇的失望等等,都或隐或现地表达出来了。全诗自然浑成,犹如从心底一涌而出的清泉,清澈醇美,令人回味不尽。

  “寻春遇艳”和“重寻不遇”是可以写成叙事诗的。作者没有这样写,正说明唐人更习惯于以抒情诗人的眼光、感情来感受生活中的情事。

你可能感兴趣的:(2020-03-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