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交形象管理

在各种社交场合,无论是线上还是线下,你所展示出来的,形成的被人对你的认知,就是你的社交形象。

你是什么样的人,就会吸引来什么样的人,你在选择别人,别人也在选择你,所以,你所呈现的社交形象,既要反应自己的人生设定,也同时便于你想交往的对象认知选择你。


一、设定服务于人生目的社交形象

试着为自己画个像,用形容词+名词的方式,定义自己。

形容词:正能量的∕职业干练的∕时髦的∕不拘小节的……

名词:辣妈∕熟女∕名媛∕……

也可以加上职业,老师∕医生∕律师∕全职妈妈……

给自己画的这个像,其实就是为自己找一个类型。即能帮自己找准自己的基调,大部分的衣着,为它置办,言行举止服从它,公之于众的情绪、细节为它服务。


1、对照你的人生目标,调整你的类型标签

跟人生目标一致的,要想办法强化,跟人生目标冲突的,要尽量淡化。当然,一定要记住,这个形象不应是你每天费尽心思去扮演的,应是你最想成为,慢慢就成为的那个人。

比如演员章子怡,她以前的微博名叫“稀土部队”,生育后,她将微博介绍改为“醒醒妈妈”,醒醒是她的女儿。明星+妈妈,是她选择的新标签、社交主形象。她大打亲情牌,拉近与观众的距离,越来越接地气,迎来事业的第二春。


2、管理网络社交形象

公之于众的一切都是营销,是你社交形象的一部分,而我们跟父母那一代人习惯的熟人社会,最大的不同,是越来越多的人,未曾谋面,先在网络上相识。

1、管好网名、头像、签名档

我们每个人都要把自己当做一个品牌来管理。

其一,网名,就是你的商标名,头像是商标最直观的展现,签名档是你的用户说明。

其二,网名、头像、签名档要和你的社交主形象一致。

其三,尽可能在各处统一。

你在QQ、微博、微信、论坛、注册邮箱的用户名,都最好一样。所有的言论,集中在一个名字之下,形成人设,最终形成别人对你的认知。

其一,不要有明显的恶趣味。

其二,不要随意变化,更换频繁。

其三,根据具体社交目标,进行微调。


二、有策略地更新公共空间

尽管微博、朋友圈、QQ空间是你的自留地,但每一则更新,都是你为自己社交形象增加的细节,是别人了解你的入口

以下是三个禁忌:

其一,不要秀智商下限。

用我们流行的一句话就是:不信谣,不传谣。

其二,不要秀品行下限。

对于有普世价值的,公认是正确三观的,不要挑战它,不要标新立异。

其三,不要秀情绪下限。

我们的公共空间,更多的是向通讯录里150个人开放,但是会由他们通过六度分割空间理论,向无限未知的人际圈传播。


以下是更新公共空间的三个原则

其一要牢记社交目标。

其二要明确社交任务。

其三要学会分组。

简而言之,就是我要做什么事儿,这事儿和那些人有关,在他们面前,在公共空间,我要树立什么样的社交形象,才能促成这件事完成?我的哪一面,不想给他们看,或可能会坏事儿。


三、设立社交目标,精准投放个人简报

一个人就相当于自己的媒体,你要有意识地向精准的社交对象,投放一份简报。最好能做到每天出版。

这份简报,一天条数要控制在四条之内。过多会造成对朋友圈诸位的骚扰,过少不足以展示你的个性。

以我自己为例,我是这么安排这四条配额的:

一条工作。我是一名职业女性,“一直在工作状态中”,是我要示于众人,最重要的社交形象。

一条学习。每天早起后发前一天写的视觉化笔记,练习的字帖和英语学习。因为做的职业是培训,就是要让学员通过学习来实现改变,那么我就得以身作则,这是我最在意的社交形象。

一条运动。运动是一种积极的生活方式,也是大部分人所向往的一种生活方式。

一条写作。写作考验的不仅是思维,还有耐心,每天更新一篇文章,是对自己学习的一种输出,也是一种让更多人了解自我的一种方式。


最后,要提醒的是,真正重要的社交形象管理,不是在手机里,电脑上,而是你的口碑。

做一个靠谱的人,凡是有交代,件件有着落,事事有回应,如此的“久而久之”,口口相传的你的形象,更结实、可靠。


感谢:《得到》“如何成为社交高手”

你可能感兴趣的:(社交形象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