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获取他人的支持,并确保长期友好往来



《卡耐基人际交往心理学》的第三部分和第四部分就主要讲了“获取他人支持的8个心理密码”和“确保长期友好往来的6个心灵秘方”,以此来使我们懂得理解和关心别人,学会分享与合作,从而促进良好的人际关系发展。

获取他人支持的8个心理密码:

1、 对别人表示真正的关注

2、 关心他人,并对其产生兴趣

3、 用温柔和善的态度赢得人心

4、 想对方之所想,好对方之所好

5、 摆正心态,了解对方的真实需求

6、 用你的勇气和信心给对方鼓励

7、 对别人的表态表示同情和理解

8、 拿出你的怜悯心同情并理解他人

“你只有对别人表示真正的关注,才能让别人对你也感兴趣。”这是一个基本的心理因素在起作用:“得到别人的真正关注,总是让人非常高兴的,会让我们觉得自己与众不同,觉得举足轻重。”我们日常的眼光总是关注到重要的人,也可以把眼光转移到经常被你忽略的人身上,问问他们最近高兴的事,你会发现你们之间的关系会不知不觉得到了很大改善。

宠物狗经常会得到主人的信赖,它只关心主人,把主人当做整个世界。它不懂得心理学,但却能成为人们信赖的伙伴,可以向狗学习:只需去真诚关心别人,坚持一段时间,就会发现你交到的朋友,很多都会对你发生兴趣,并且比以往多很多。“当你开始关心别人时,你就已经有了引起他人注意的机会。每个人心中都有善念,你的关心能够唤起他人心中的善念,让人对你心生感激。”你所注意的地方就会有能量流动,就会产生结果。而“一个不关心别人,对别人不感兴趣的人,他的生活必遭受重大困难。”这让我在反思一个定义:自私。“不关心别人、对别人不感兴趣的人”是不是就是自私的人?那着重于自身发展、个人成长的人,是不是都会有一段不关心别人、对别人不敢兴趣的阶段?我知道有些事情是很矛盾的,都是需要根据自身的特点去寻求一个制衡点的,但这个状态的平衡不是很容易就可以实现的。所以这是来自一个“青铜级”的选手需要得到解决的问题。

“打动人心的最佳方式是跟对方谈论其最感兴趣的、最珍爱的事物,即投其所好。”每个人都希望自己的需要和爱好得到满足,“一旦有人能够理解和满足其需要和爱好的时候,就会使对方产生一种信任和好感,也乐于同对方进行合作和交流。”所以很多人都会利用“投其所好”这个策略来达到自己的目的,特别是在优秀的销售人员身上。而“如果你这样做了,成功就会离你越来越近。‘说别人喜欢听的话,双方都会有收获。’这是世界上最伟大的推销员乔 吉拉德的一大成功心得。”

“投其所好,是一门艺术、一种智慧,也是一种沟通的秘诀。它寻求的是双方的利益共同点。投其所好,是调动你的知识、才能以及各种优势,向对方发起心理攻势,直至达到‘俘获’对方的目的。”这也让我对“投其所好”有了新的认知。投其所好并不是谄媚,并不是所有人都能够驾驭得了这样一种能力,它本身并没有所谓的褒义和贬义,关键是看使用这种策略的目的是否在于让事情向好发展,而非是出于其他的别有用心。有时候会把某个词所代表的真实含义与经常使用的语境的特点混淆,而导致这个词“背黑锅”,想必这个词语也觉得自己冤的不得了。为我的无知和不自知而道歉!

“成功的人际关系首先起源于沟通,这就要求你具备捕捉对方观点的能力。”“察言观色”在人际交往关系中是对一个人能力的重要考核因素。“摆正心态,去了解对方的真实需求”,从对方的需求出发,告诉他们如何才能满足自己的需求,从而提供一些帮助。“世界上唯一能够影响别人的方法,就是谈论人们所要的,同时告诉他,该如何获得。”我们的天性是以自我为中心,我们的每个举动都是为自己的需要而做,但如果在沟通中,能够“不要总想着自己要什么,首先知道对方要的是什么;先将自己的目的抛开,让对方看到自己能从中得到什么好处。”“要首先引起别人的渴望”,才能够有机会进入下一步的发展。

今天学会一句话“你这样想是对的,因为假如我是你的话,可能也会如此。”这是对别人表示同情与理解的表态。“作为一个人,总是希望能够得到别人的同情。基于同样的原因,成年人也会把他们受到的伤害显示出来,说说他们身上的病痛、他们的不幸遭遇,尤其是动手术的详细情形。为了自己的不幸——不管是真实的,还是想象出来的——而可怜自己,其实,这几乎是我们人类共有的特性。”想想真的是很有道理,我们几乎都很容易跟别人详细描述自己的某些不幸经历,原来潜意识里是想获得他人的同情。而当我们知道我们所具有的特性,就要“注意对对方的一些表态和词语进行分析,并以同情和理解的话语进行反馈,就能达到交际的理想目的。”

所以,你可以为你讨厌的人祈祷,可怜他,同情他,因为“这个人目前的一切,原因并不在于他。他遭遇了十分悲惨的过去。同情这个可怜的家伙。”

获得了他人的支持,还要学会分享和合作,以此来确保长期的友好往来:

1、 如欲采蜜,勿蹴蜂房

2、 努力为他人创造快乐

3、 分享让生活的快乐加倍

4、 我们永远不要心存报复

5、 让别人感恩,先要自己施恩

6、 远离自私的泥潭,学会与他人分享

生活中我们经常会听到“换位思考”,如果你还不知道如何“换位思考”的话,你可以运用这样一个问题来问自己:“如果我处在这种情况下,我将会怎么做,我将会如何解决问题?”而这个问题也可以转换角度,在自己遇到困难时,想象自己的偶像会怎么做:“如果林肯(或其他伟人)处在我的这种情况下,他将会怎么做,他将会如何解决这个问题?”

“我们每个人经历的事情不同,所处的环境和立场不同,所以在与人相处中,首先要站在对方的角度上,让双方处在相同的立场上,这样才能拉近彼此之间的距离。”赫德的《林肯传》中认为“林肯相信,没有人应因其作为而受到赞扬或责难,因为我们每个人都受教育的条件及环境所影响,所形成的习惯和特征造就了自己的目前及未来。”批评、责备和抱怨是十分常见的事情,以前并未觉得这是很糟糕的一些举动,随着阅读量的增加,自我意识的提高,越发意识到这些行为的“愚蠢”,“这是最笨的处事方法,批评永远都不是解决问题的好方法。”而如果想成为一个伟大、完整的人,就需要学会宽恕和了解,不断完善自身的人格,克制自己。

“感恩是极有教养的产物,你不可能从一般人身上得到。”这是英国约翰生博士说过的话。作者也说“忘恩是天性,它像隨地生长的杂草;感恩则犹如玫瑰,需要细心栽培及爱心的滋润。”所以如何你一直期待别人的感恩,其实是在自寻烦恼。当知道这个特点之后,就不会再因自己的“施恩”未得到回报而暴跳如雷,“一个愤怒的人,浑身都是毒”,坦然地面对人类的天性,不要对太多得不到的回报而烦恼。

最后一点是关于自私和分享的,“远离自私的泥潭,学会与他人分享”。这让我开始怀疑自己现在的生活方式是否已经算是一种“自私”的表现,因为我现在的分享只会针对一些特定的人,对于我所认为的不喜欢的、不值得的人我不愿意去分享我的一些东西,可能也跟前面一点有关,自己的付出没有得到期望的回报,从而心生失望,便不再主动去分享,因为觉得不值得。也因此可能在一些人看来我是属于比较自私的人,这样就形成一个不良的循环圈。或许该“主动抛出橄榄枝”,让自己走出怪圈,不断尝试着去改善自己的人际关系。

“你先前的不快乐和被大家疏远,是因为你把一切都看得太严、太紧,你太自私,不愿让别人与你分享。所以,你就把自己抛向了一个死角,由于你的自私,你的世界越来越小,你感到越来越窒息。你要想不再孤独,就必须告别自私,学会分享。”“人生有太多的东西需要分享,只有分享才能获得更多,只有分享才会快乐。自私的人很难与别人建立一种亲密的关系。在当今社会,没有合作很难成就一番事业,更谈不上有较大的成功。”先将自己看到的精华摘录出来,不算是真正的“分享”,但也希望对大家有所启发,共勉。

你可能感兴趣的:(如何获取他人的支持,并确保长期友好往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