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数字化的中坚力量

凌晨郭朝晖老师发一篇关于《一个描述高技术产生与发展过程的模型》的文章,引发了我一直以来的一个思考。谁才是企业信息化建设中的中坚力量呢?谁才能真正地推进企业级的数字化建设呢?

没有汇报就没有投资,没有汇报就没有成果,没有成果就没政绩。汇报中拔高再拔高,显得成果着著,但实际应用中,却只见树木不见森林,这是也成了企业中的常态,也是体制内的悲哀。有人将这一现象戏称之为,汇报数字化建设学。

这里想讨论的数字化,是真正意义上地解决一线生产问题的数字化,它旨在提高生产效率,降低生产成本,提高员工幸福指数。多年来的数字建设生涯,使我深刻体会到,没有人比我们自己更懂我们的岗位,没有人比生产一线员工更懂企业的实际生产情况。生产一线员工才是企业数字化建设的中坚力量。每个岗位前进一小步,企业数字化前进一大步。这也是我们持续推进数据专家系统建设与应用的根本原因。给企业一线员工赋能,为一线员工提供平台,为一线员工提供工具,让—线员工有能力、有可能创造自己的工具,推进岗位数字化、智能化建设,提升岗位的工作效率。

郭朝晖老师是企业级数字化建设的大师,他在数字化建设有其独道的见解。下面就是他文章的节选,郭老师纵观企业创新全过程,解答了数字化创新的起源、动力、演化、制约因素等系列问题,从中笔者看到全局,也看到坚持,让笔者有一种醍醐灌顶、豁然开朗的感觉。
《一个描述高技术产生与发展过程的模型》节选,引自蝈蝈创新笔记。

在这个发展模型中,有一个关键词叫“工具”。人类技术的发展往往就是围绕着工具的产生、产品化、不断发展、不断应用展开的。而问题的起源是某项工作。这项工作可以是砍柴、也可以是编程序、做产品设计.....
创新的过程是这么开始的:
1、一项工作要重复做,劳累、枯燥、无聊。
2、干活的人希望提高这项工作的工作效率和质量。
3、开发一个提高效率的工具,为自己服务。
4、把工具完善,用于其他工作场景、服务于别人,逐渐成为产品。
5、用这个工具产品获利,促进工具的持续发展。
6、原来的工作已经离不开这个工具,否则效率就不足以应对竞争。
7、工具产品化,让工具的成本大大降低、质量逐渐升高。
8、越来越多的工作采用这种工具,并依靠这个工具提高技术水平。
9、生产力大范围提高,工具变成核心技术。
10、做工具的工作开始分工,形成庞大而细化的产业链。
11、工具本身成了了不起的高技术、后来者难以超越。
12、某国可以用这样的工具去卡别国的脖子了。
事情的起源是某个人干自己的活。众所周知,干活的人往往地位不高。他的事情可能不会引起人的重视,往往没有人关注他。所以,开始的时候很不起眼。
他做工具的动力,很可能是为了自己省力。比如,做一个计算软件,简化一下自己的计算。厂里的人经常会做这种事。但做工具是要花时间的、也是有成本的。如果这个活的重复性不高或节省的时间有限,他就会懒得去做工具。如果重复劳动比较多,他可能就有兴趣了,才有所谓“磨刀不误砍柴工”。
如果别人也觉得他的工具好,就可能激发他优化工具的热情。但他很可能会听到一些风言风语。比如:领导批评他“不务正业”。这个时候,他就有了能不做了。
如果他做的东西确实好,并有人支持他专心来做,他就可以尝试着做成产品了。那就开始有点牛了。做成产品以后,市场推进又是一件令技术人员头痛的事情。
如果他很幸运,市场是有的,并能闯过市场这一关、产品卖的好,可以养活一个团队。那就可以进入持续改进的路子了。前途就可能开始光明了....
好了,由于时间关系,后面的步骤就不多写了。总之,技术开始越搞越大、越来越牛了。
现在的很多高技术就是这么来的,大家可以对号入座。
我和多位朋友也做过类似的事情,可惜没有坚持下来就中断掉了。现在想来,还是有些可惜。但中断一些工作,很多是无奈之举,条件和环境不允许。干活的人应该都有体会。
这种事情,开始是小人物的小事,大专家和领导是看不上的、市场也不了解。所以,这样的工作就受不到重视,只能作为个人的乐趣。如果市场不大时,技术的发展路径也容易中断,后面的故事也就没有了。
总之,很多伟大的事情都是从小事开始的,所谓飓风起于青萍之末。没有什么惊天动地的事情,大人物根本不重视。成为大事后回头追溯,只是见到芝麻粒大的小事。后来能成为了不起的技术,是因为可以持续发展下去,而幸运地没有中断。
中国要发展高科技,迫切需要的就是这种可以鼓励不断发展的环境。为此,一线的工人、技术和管理人员这些干活的人要有话语权。听砖家说废话,很可能是浪费时间。

你可能感兴趣的:(企业数字化的中坚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