构建内心秩序的工具 - 断舍离
“断舍离”是日本“杂物管理咨询师”山下英子女士早在2000年提出的概念,并且在日本注册了商标。
我在第一次知道这个概念时,最大的感慨是,“杂物管理”这个居家过日子的事情,居然还是可以收咨询费的。
和采集狩猎的祖先相比,近代人类的脑容量是下降的,但我没想到居然降的这么严重,有些人居然需要付费才能掌握整理家务的能力。
断舍离的定义
断舍离三个字,实际上各有含义,原书描述如下:
断:断绝想要进入自己家的不需要的东西
舍:舍弃家里到处泛滥的破烂儿
离:脱离对物品的执念,处于游刃有余自在的空间
太长了有没有,我改一个断舍离的版本:
断:打死不买
舍:统统扔掉
离:哈哈哈哈
断舍离的起源
断舍离的概念在日本出现,不是没有缘由的。消费品丰富,而居住面积缩小,人们开始反思消费主义,反思空间和人的关系,并下定决心,和家里的杂物断绝关系,舍弃不常用的物品,让自己成为家的主人。
欧美的也有追求断舍离的文化,他们管自己的生活叫“极简主义”,英语成为:minimalism,实际上,这种追求使用极少物品生活的理念,远在古希腊时期就已经出现,而且比现代人的实践更加彻底
只有上帝才别无所求,离上帝越近的人需求越少
-第欧根尼
断舍离这种类似三段论的描述,不是自己发明的,而是借用了日本传统剑道和其他手艺匠人的方法论:“守破离”,用来归纳学习的三个境界:
守:跟从本流派的老师,毫无保留的完全学习(死记硬背,大多数人一辈子陷在这个坑里)
破:跳出门派的界限,借鉴其他门派的技巧(质疑和挑战,比较研究)
离:创建自己的流派,形成自己的风格(开山立派,一代宗师)
守破离的学习方法论,有层次递进,也有循环往复,是达到哲学高度的真知灼见,这个话题以后有机会可以展开来谈。.
断舍离的要义
断舍离的精华在扔掉,而非收纳。
你一旦参透了这点,就已经理解了此书的一半。人是依靠习惯的动物,每天有高达70%的动作都是重复。
人在家中的移动轨迹,会形成一条动线,这条动线上使用的物品,使用率高达90%,而他们在家中的数量,却只占全部物品的10%。这是二八定律的典型案例。
判断一件物品是否无用,最好的方法,不是思考它的用处,而是回想它的使用频率,如果一年以上都没有使用过,就是毫无疑问的无用之物,这是你亲自用行为作出的证明,不需投入太多的留恋和感情。
断舍离的价值观认为,物品需要被使用才有价值,而反复的利用才是对它最大的尊重,而一个堆满被遗忘物品的储藏室,不过是一个室内的垃圾箱。.
要扔掉,不要收纳
在断舍离的世界观里,贩卖储物空间的宜家不值一提。
在扔过无数轮以后,家中物品所剩无几,自然也就不需要专门的收纳空间,于是收纳盒,收纳柜之类的家具,本身也成为一种多余的物品。
收纳的陷阱在于,人其实是非常依赖直觉的动物,所有被收起来的东西,只要不经常出现在眼前,就不会被想起。
而不被想起的东西,自然也就不会使用,变成了多余之物。
断舍离,就是5S管理
断舍离会要求你主动的思考一件商品在购买以后的来龙去脉,从事生产行业的人,对这个过程并不陌生,它和5S管理的核心基本相同。
你需要思考一件物品,它将被如何使用,存放,清洁,保养,修理,直到报废。
你一旦开始在购买前考虑所有的细节,就会发现很多商品其实不如人意,轻易的熄灭被商家促销而点燃的小火苗,把人生中大部分你其实并不需求的商品拒之门外。
断舍离和心理健康
断舍离和心理健康有直接的关联,很多人在深入实践断舍离后,生活中变的更加积极,在人生中向前一步,作出重大转变:比如搬家到新地点,找到了新工作,甚至是离婚或者结婚。这种现象的背后,有深刻的心理学原因。
思考物品是否应该丢掉,是一个自我反省的过程,我们被迫审视身边的环境和流程,把已经过于熟悉的生活变得重新陌生。
我们不断的丢掉东西,每收拾完一个角落,就能享受一个小空间重新变得整洁的快乐,这种每天都能够达成的小目标,让你感到开心,甚至产生安全感。
没有什么活动,能像断舍离一样,如此轻松的就能让你获得成就,而且这种成就感完全无需和他人发生关联,它不是一种竞争,只能靠你自己完成,在独立思考后作出选择,构建自己内心的秩序。
一个勇敢坚强的人,内心世界也往往相当坚定,不会轻易受人影响,而断舍离正是练习内心秩序最便捷的工具。(独居的人更容易开始断舍离,其中的原因是不言而喻的,和家人一起居住,就必须作出各种妥协,人类不是一种独居的物种,在相处中学会平等,尊重和妥协的艺术,既是调节体内激素分泌,健康生活的需要,也是人生的魅力所在。)
站在一位“杂物管理咨询师”的视角,山下英子女士认为断舍离的最后一步,是脱离对物品的执念。但我的想法并不相同。
老虎的观点
在我看来,断舍离的价值,在于通过切实的行为,实现“认知行为疗法”的自我干预,它能够让你摆脱麻木的生活,让熟悉的环境变得陌生,进而重新思考自己的存在。
我们在不断减少身边物品的同时,并没有降低对物品的欲望,实际上,我们对物品的欲望会不断提升,这种欲望的体现,在于控制。
这个概念并不难理解,断舍离的高级阶段,你会对身边所有物品都了如指掌,你能够在脑海中数出每一件衣服,或是按照顺时针方向报出房间的每一件物品。
每一件器物,都拥有自己的位置,而消费品必定有固定的品牌,甚至有固定的采购周期。你成功的实现了一个状态:生活中的每一个细节,都尽在掌握。于是你实现了对生活的极度控制。
如果你看过断舍离的经典日剧《我的家空无一物》,当知道女主角根本不是无欲无求的圣女,与此相反,她甚至会在脑海中反复虚拟已经买了某件东西的场景,实现对拥有物品的渴求。
日剧《我的家空无一物》
所以不管是断舍离,还是欧美的极简主义,都不是被外行肤浅理解的“性冷淡风”,购物的欲望被压制,却能换来对生活的绝对控制,这是一种只有当事人才能享受到的快乐,是内心秩序能够达到的顶级享受。
如果您希望追求心理健康, 要不要试试断舍离呢, 它或许是一个很好的起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