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晚习一句】跟着赵国华老师读经典第376段

【原句】

          怀渑池寄子瞻兄

              (宋)苏辙

    相携话别郑原上,共道长途怕雪泥。

    归骑还寻大梁陌,行人已度古崤西[xiáo xī]。

    曾为县吏[lì]民知否?旧宿僧房壁共题。

    遥想独游佳味少,无方骓马但鸣嘶。

【大意】

    我们兄弟在原野上话别,共同担心彼此前路的艰难。骑马回头还在大梁田间巡行,想来远行的哥哥您已经翻过崤西[xiáo xī]古道。曾经做过渑池主簿,百姓还知道吗?当年,我还和父兄歇宿在僧房里共题壁诗。遥想哥哥独行一定旅途寂寞,前路迷茫只能听到马的嘶鸣声。

【感悟】

    曾经有人说苏轼之所以能那样潇洒,是因为他的弟弟苏辙替他承担了生活的琐碎。我也非常赞同这样的表达,都说“长兄如父”,可是在苏家,却常常是弟弟苏辙照顾哥哥苏轼。

    从小弟弟苏辙就对哥哥言听计从,尊敬有加,对哥哥无微不至地照顾。

    乌台诗案爆发后,苏轼入狱。当时的苏辙膝下已经有10个儿女,生活艰辛,但他毫不犹豫地接来了兄长的家眷。那段时间,他除了为苏轼的案子到处奔走,还要想法子安慰一家老小,再加上的经济的负担,所承受的压力可想而知,但他始终把哥哥苏轼一家照顾的很好,这就是弟弟苏辙对哥哥的似海深情。

    后来,苏轼被贬黄州,不久后,他又贬到了惠州,也就是令唐宋文人闻风丧胆的岭南一带。那时苏轼当然不可能带着家眷一起去受苦。怎么办呢?苏轼唯一想到的就是对自己特别好的弟弟,他给弟弟苏辙写了一封信,向他借钱。到信件后的苏辙其实也不富裕,但倾尽所有地借了苏轼一笔钱,帮他在宜兴安顿好了家眷,为他免除了后顾之忧,这就是弟弟苏辙对哥哥的情深义重。

    正因为有弟弟苏辙不计得失、无怨无悔的付出,所以苏轼令在人胆颤的岭南才能那般潇洒,“日啖荔枝三百颗,不辞长作岭南人”才能成为千古绝唱。可以说苏轼、苏辙二人算是历史上兄弟情深的典范了。

    公元1061年,24岁的苏轼赶赴凤翔为官,他的弟弟苏辙一路相送。途中他们经过了渑池,想起当年进京赶考时,也曾经过此地,借宿僧舍,还在墙上题诗,苏辙写下一首《怀渑池寄子瞻兄》。苏轼读后也是感慨万千。

    首联“相携话别郑原上,共道长途怕雪泥”,苏辙与哥哥苏轼在原野上道别,相互担心彼此前路艰难,也表达了苏辙对哥哥的依依惜别之情。尤其一个“怕”字,即表明人生道路之艰难,也道破兄弟惜别之无可奈何。

    颔联“归骑还寻大梁陌,行人已度古崤西”,骑着马回头遥望,自己还穿行在大梁田野间,想想兄长,恐怕他已经翻过了崤西古道。

    苏辙少年有为,才华出众,十九岁曾被任命为渑池县主薄,但是,由于他又考中了进士,所以并未真正的到任任职。所以颈联他写道,“曾为县吏民知否?旧宿僧房壁共题”,也就是说,我曾经做过渑池主薄,不知百姓知不知道,那时还和父兄歇宿僧房共题壁诗。他似乎充满了疑惑,也有感慨,不知道这些经历是偶然还是必然。

    尾联“遥想独游佳味少,无方骓马但鸣嘶”,这是全诗最精彩的一句,苏辙遥想年少时,与兄长快乐的时光已不在了,如今为了仕途,为了生活,各奔东西,很难再在一起,所以他喊出了“无方骓马但鸣嘶”的感叹,这是对生活、对分别的无奈,也是对兄弟情最厚重的珍惜了。

    可能苏辙也没想到他给哥哥寄的这首诗,最后竟引出了千古名作:

                  《和子由渑池怀旧》

  人生到处知何似,应似飞鸿踏雪泥。

  泥上偶然留指爪,鸿飞那复计东西。

  老僧已死成新塔,坏壁无由见旧题。

  往日崎岖还记否,路长人困蹇驴嘶。

    因为苏轼的光芒万丈,弟弟苏辙一直生活在哥哥苏轼的光芒之下,可若没有苏辙的付出,或许也就没有后来光照千古的苏轼了。

    不知你更喜欢光芒万丈的哥哥苏轼,还是默默付出的弟弟苏辙?

你可能感兴趣的:(【晚习一句】跟着赵国华老师读经典第376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