吃席

图片发自App



年关岁末,喜事特别多。乔迁之喜、孩子满月、婚嫁丧娶都得告知四方,邀请宾客。我也就带着一枚吃货最虔诚的嘴和胃吃了一餐又一餐,落个酒足饭饱。

有的是在酒店里摆下席面,有的是农村流水席,吃得多了不免勾起我对于小时候吃席的情怀来。

小时候跟着大人去吃酒席,出门前一定要好好拾掇一番。脸洗得干干净净,平时舍不得穿的好衣服拿出来换上,大人也千叮万嘱要听话不可乱跑,弄得去吃席像去赶赴考场一样神圣。

从前祠堂没有修缮好时,村里人摆酒都是在自家庭院里。帮忙的人前一天就开始忙碌了,忙着挨家挨户借桌椅板凳锅碗瓢盆。正餐前,放一挂鞭炮,大家都知晓开席了赶将过来。大红漆的八仙桌摆好,坐位子又是一门大学问了。以牌位这面为上位,舅家为大,主家或者管事的按照年纪辈分排好上位,其余人员再一次落座,大家相互谦让上位是常有的事。

村里酒席出菜先后顺序菜品基本都是固定了的。头道菜是一碗汤,多是鱼丸鸟蛋墨鱼片。小时候吃席菜上来,大家都不会随意动筷子,为了公平起见每桌推选出一个人为大家分菜。你一勺我一勺均匀地分到每个人的碗中,所以小时候去吃席每个人必从家带了个大碗或者干净的塑料袋,吃剩的菜都打包回家。

如今生活条件越来越好了,家家户户做酒席都讲究场面,菜品越来越高档。海参、甲鱼、大螃蟹,越是这些平常不太能吃到的反倒成了酒席上的常客,主家怕被宾客说小气不够排场,所以菜品越贵越稀有越好。但不管席面如何排场,总有几个“元老级”的菜没有变动过。

“八大块”是必要的,肥瘦相间五花肉切成厚约一厘米,手掌宽的肉块入油锅炸得肉皮起皱金黄色。再放入锅里加入大料老抽盐炒至上色入味,碗底铺一层豆豉和瘦肉,上面“八大块”挨个码好,上面倒扣一个碗放在蒸笼里蒸熟,肉香四溢。我小时候特爱用碗底的肉汤浇饭,吃完嘴巴油光油光的满是肉香。如今村里老人总感慨年轻那会儿这样的肉一人一餐能干掉一碗,可惜没那条件。如今酒席的“八大块”很少有人动筷子了,都推说太油腻怕三高。“八大块”上桌前都会放鞭炮,我们一听就都知道要上“八大块”了,以示酒席推进高潮。

还有一碗“圆子”是必要的,用面粉加糖炸的块,蒸好软糯香甜。大海碗底部铺了蜜枣,卧着八个炸好的鸭蛋,外边起着一层酥皮,上面铺满了“圆子”,蒸好上桌,挨个分好。

最后一道菜通常都是鱼,放在最后也是寓意年年有鱼(余)。鱼上来后,大家都自觉地不会再往厨房看了,都知道酒席吃完了,不会再上菜了。

一块红方案板上面放着六碗菜,传菜的人一手拖着案板底,一手扶着边,就这么穿梭在熙熙攘攘的酒席间。“小心,上菜了啊!”一声招呼,菜稳稳当当放在桌上,汤汁不曾撒落半滴。

如今村里不知道何时兴起的风气,主家摆酒都会回赠红包,每个红包五十到一百不等,每桌八个,一人一包好烟。又或者每人发一床空调被之类的极品,大家吃饱喝足还有得拿,倒也乐开怀。这种铺张的风气愈演愈烈,若是不搞这样的排场又怕人笑话,所以多半都是打肿脸充胖子。所以一般人家没有点实力是不敢摆酒的,若是摆酒必得先合计下是否有赚头。慢慢地,这似乎与原先办酒席宴请宾客分享喜悦的初衷大相径庭了。

从前置办酒席,锅碗瓢盆桌椅板凳都是挨家挨户借来,大家忙得热火朝天。如今全是一次性碗筷,酒席一散很快就都收拾好了,方便快捷得很。

如今酒席上吃过的美味佳肴不在少数,我却有些怀念那些年曾吃过的流水席、坝坝宴,怀念从前吃酒席带碗分菜的岁月,那酒席上剩下来的菜喂饱了我们多少馋虫啊!

你可能感兴趣的:(吃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