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有早的好处

因为今天早上要出门诊,所以早早就去了医院。只要是我的门诊时间,我都会提前十分钟到岗,因为好多家长早早就去医院,等着挂号给孩子看病,尤其是有发热、呕吐的孩子。

今天仍然如此,早早就到了医院,先去职工食堂吃饭,然后再去门诊。因为今天到的比较早,吃饭的人不多,主要的是,菜、油条、汤等都是热的,吃着很舒服。现在,吃饭一般都是要求热饭,也许这和年龄大了、天气冷了、胃口不能吃凉的有关吧。

由此让我想到,世界上的所有事情,也许是越早越好吧。

在中国股市刚刚开始的时候,有些人获得了许多财富,所以社会上才有某某百万之称。不过,在后期的“股灾”中,这些人又回到了原点,那是后话。

在区块链还没有被人认识的时候,有的人抢先获得了比特币,到现在已经是盆满钵满了。但是,在当时人们不知道它是个什么东东的时候,就听说有人用上百个比特币换了一张煎饼,来权做早餐了。

有的人宁愿花钱、跑腿、不睡觉,都要去看足球、篮球直播,或者是世界杯,而不想等几天后去看重播,还是为了早点知道结果,早早目睹为快。

有的人花高价去看大片首播或前几场放映,也是为了早早去目睹大片的精彩。

有的人在喜欢的作者出版了新书后,都要去排队去买新书,不想等再版后去买,一个是为了先睹为快,另一个是想在某些方面变得更主动,比如,获得了谈资,或者了解了新知识、新工具等。

这个早知道、早学习、早早看直播或大片首播等,在新闻学上,应该叫做时效性。

不仅商品(比如软件)、服务,有时效性,连人的技能也是如此。吴军老师在《格局》一书中就写到,在二十世纪六十年代,只要你会写计算机程序,就可以生活得不比一个公司的管理者差。但是,到了今天,这些人被谑称为“码农”,因为,技能的时效性过去了。

如果想要通过时效性挣钱,就得抓住头几年的时间。我们一直说,要终身学习,而终身学习的目的,就是让自己领先同辈人一步,以便成为具有时效性的人才,避免在低水平上去竞争。

你可能感兴趣的:(早有早的好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