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满得都是爱

从教的第五年,才第一次听说李镇西这个名字,深感自己孤陋寡闻,是一只井底之蛙。趁着放假,我读起了他所著的其中一本书——《每个老师都是故事》。透过那些温暖的、亲切的文字,李镇西三个字在脑海中变得生动立体起来。这是一位亲民的(这里的“民”主要是指学校的教师)校长,一位对校长这个职务有独特见解的校长,一位眼里有光、心中有爱,有教育情怀的校长。读着这些文字,就仿佛在聆听一位和蔼可亲的校长对像我这样在教育教学工作上精力有余、经验不足的年轻人的敦敦教诲,受益良多。

这本书共62个章节,基本每一个章节都记录了李镇西在武侯区某中学担任校长时学校老师的教育故事或成长故事,其中以班主任如何在点滴的关爱中转化后进生的案例居多。尽管语言浅显质朴,但师生间真实的情感流露总是能不经意间触动我的心弦,让我为之心动神移。读完整本书,我的心得感悟凝结成了一个字,这也是我从整本书提炼出来的且在全文中出现频率最高的一个字——爱。

爱教育、爱孩子是成为一名优秀教师最基本也最重要的条件。这一点在教师同行里彼此心照不宣。看似简单的一个字在教育生活中落地生根却并不容易,因为这个“爱”一定要是教师发自内心的,这个“爱”也不仅仅是物质上的奖励,口头上的表扬,更是和孩子人格地位上的平等,还有面对孩子产生的问题所表现出的理解与宽容。在这本书中,李校长却描绘了一个又一个在平凡岗位上、在教育细节中诠释着这种教育大爱的一线教师。书中有能化“腐朽”为神奇的邹老师,她中途接手的班级都是纪律差、成绩差、班风差的所谓“烂班”,然而不用多久,这个班就宛如脱胎换骨一样重生。秘诀在于邹老师始终把学生视为含苞待放的花卉盆景来欣赏,努力寻找和发现他们的闪光点。对于“后进生”,她用“放大镜”寻找他们的优点,用“挖掘机”去挖掘其智慧。表扬总是比批评多,即使要批评,也是自我批评;书中有教师把自己丈夫的生日蛋糕送给当天同样过生日的学生;还有教师怀有身孕为了即将中考的学生毅然放弃了腹中的生命。原因是孩子可以再怀,但是学生面临的中考却只有一次……这样生动感人的教育故事在李校长的学校绝不是凤毛麟角,每一位教师都在李校长这个大班主任的鼓励、引导和鞭策之下迅速成长,在日常的教育点滴中展现着教育大爱。

我自认为自己是一位心中有学生、爱学生的年轻教师,即便有时候面对屡次犯错且屡次不改的“顽童”,忍无可忍之时情绪有些失控,言语略微刺耳,但我的初心绝对是为了孩子。然而这样的爱,对孩子来说伤害性极大,接受力极低,挖掘深层次的原因,其实并没有把学生放在和自己平等的地位,没有给予他们应有的尊重。面对孩子,面对反复犯错的孩子,如何不让自己的这份爱变得急躁、粗暴是我今后需要直面的问题。

这本书中,李校长给每一章节取的题目基本都有一个“爱”字,《洒向学生都是爱》、《因为爱,所以不舍》、《爱生如子》、《因爱而美丽》……我相信这一定不是李校长故意为之的巧合,希望用这样动人的字眼抓住读者的眼球,而是他在记录这些生活点滴的同时也被师生间朴素纯粹的爱触动,爱便从心底生发,由笔尖流泻。于是,我也模仿李校长。以爱为题,以此激励自己给孩子们爱的教育。

记得李春茂教授在讲汶川地震时汶川中学的教师将自己生命置之度外把守护学生生命放在首位时提到:其实我们老师比你想象中的还要爱孩子。我无比相信李春茂教授的这种断言,假如真有那么一天,我相信来自教师天然的责任感、使命感以及对孩子不自知的爱会给我力量,让我义无反顾守护孩子。然而现实中,面对教育生活的琐碎,老师们日复一日的机械工作,逐渐将这份爱埋藏心底。作为一名年轻教师,未来教育中,我愿意重新出发,捧着一颗真心给予我的学生更多的爱,希望他们能在肯定中变得自信,在理解中变得充满善意,在宽容中变得胸怀宽广,在充满爱的学习环境中茁壮成长!

书中李校长引用的一句话和一首诗引起了我的共鸣,我将带着这些宝贵的教育箴言满怀热爱踏上教育的征途。分享如下,希望共勉。

教师,要爱护儿童对你的信任。

                            ——苏霍姆林斯基

不是槌的打击,而是水的载歌载舞,使鹅卵石臻于完美。

                                          ——泰戈尔

你可能感兴趣的:(满满得都是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