孤独的人,自己爱自己

林语堂说:“孤独这两个字拆开来看,有孩童,有瓜果,有小犬,有蚊蝇,足以撑起一个盛夏傍晚间的巷子口,人情味十足。稚儿擎瓜柳棚下,细犬逐蝶窄巷中,人间繁华多笑语,惟我空余两鬓风。孩童水果猫狗飞蝇当然热闹,可都和你无关,这就叫孤独。”

01

越长大,越孤单。

成年人的世界是复杂的世界,灯红酒绿的都市中到处都是压抑的欲望。

繁华的背后隐藏着痛苦和失望,甚至肮脏。

我们身处其中,与生活周旋。再也没有单纯的情谊,连爱人都不再坦诚。

生活是个什么样子,无力改变,只好接受。

时而怀念童年的热闹,年少的疯狂。当初拼命的想长大,等到长大才清醒的意识到孤独的滋味。

《沉默的大多数》中王小波举了这样一个例子:小奥斯卡发现周围的世界太过荒诞,就暗下决心要永远做小孩子。在冥冥之中,有一种力量成全了他的决心,所以他就成了个侏儒。

童言无忌,小孩子是无忧无虑的。

而世界对于成人来说却是恶意满满了,在生活中摸爬滚打之后,便能得到这样一个觉悟:沉默是金。

沉默容易积攒孤独,孤独是一群人的狂欢,正如林语堂所说的那样,热闹的世界与你无关。

长大之后,再也不敢将眼泪轻易示人,一起的那些人走着走着就散了。

就这样,慢慢将苦涩压抑,扛着压力,过着日子。

02

孤独的时候最清醒。

可孤独的时候,却是最清醒的时刻,你清楚的意识到:什么都是假的,是虚幻的,唯有自己是真实的。

那些围绕在身边的夸赞、批评、追捧通通不见了,只有自己,更清醒的思考自己的人生。

孤独是时间的馈赠,我们需要独处的时光,不用考虑别人的感受,不怕冷场,不用顾忌场合。

周国平在《风中的碎屑》中说:“我天性不宜交际。在多数场合,我不是觉得对方乏味,就是害怕对方觉得我乏味。可是我既不愿忍受对方的乏味,也不愿费劲使自己显得有趣,那都太累了。我独处时最轻松,因为我不觉得自己乏味,即使乏味,也自己承受,不累及他人。”

03

我有我爱我。

“曾羡枯木尚有青藤伴身侧,而我孤身蹚渡岁月长河。”

孤独的人,自己爱自己。拼命地对自己好一点,再好一点。

要知道孤独是人生中一种自觉的独处,而不是惩罚,不是受伤者和患病者的回避,也不是怪癖,而是作为一个人生活的唯一、真正存在的状态。

独处时,学会和自己成为好朋友。

你可能感兴趣的:(孤独的人,自己爱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