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9讲—
01
今天要推荐的绘本叫做——《大卫,不可以》。
这本绘本荣获:
1998年凯迪克银奖;
1999年美国图书馆学会年度好书推荐;
1998年《纽约时报》年度最佳图画书;
入选纽约公共图书馆“每个人都应该知道的一百种图画书”(修订);
2001年第七届日本绘本奖读者奖。
故事中大卫的形象可谓别具一格——狂野中带着一丝天真,天真中透露着一点莽撞。
这个形象来自于作者大卫·香农儿时的画作,而故事本身也是作者小时候的经历。
香农小时候十分的调皮,每当他调皮捣蛋的时候,妈妈就会大喊:大卫,不可以!
他就会把这些情景用简单的绘画描述下来,并配上“不可以”的字样。
正是这样真实的情节和感受,这本绘本才更能够打动我们。
02
孩子们都喜欢吃饼干,大卫也是一样,妈妈把饼干放在高高的柜子上,大卫就踩着凳子去够。
妈妈大喊:“大卫,不可以!”
大卫浑身泥巴的走进客厅,泥脚印给干净的地板盖了几个章。
妈妈大喊:“大卫,不可以!”
被拎进浴室洗澡的大卫,玩起了海战游戏,水流的到处都是。
妈妈大喊:“大卫,不可以!”
接下来,请欣赏名场面——
洗完澡,大卫衣服也不穿,就兴冲冲的跑到大街上。
妈妈的声音在身后响起:“大卫,不可以……”
……
有一天,大卫又突发奇想,穿戴好棒球装备,在客厅里面打起了棒球。
妈妈大喊:“大卫,不可以!”
然而,“哐啷、咔嚓…”
棒球飞出去,妈妈最爱的花瓶碎了。
大卫被惩罚去面壁思过,他偷偷的回望妈妈,感觉十分的内疚和惶恐。
妈妈叫过大卫,紧紧的抱着他,“大卫乖,妈妈爱你。”
大卫在妈妈的怀里安心的笑了。
(终于不再是“No,David”了)
03
相信大卫的故事大家并不陌生,因为或许每个家庭都有这样一个小大卫,每个父母或许也曾经是这样的一个小大卫。
其实,世界上没有天生乖巧的孩子,只有被管太多的孩子。
“捣蛋”才是孩子的天性,只是当这种天性妨碍了家长的工作时,就被认为是捣蛋,但是很多时候,这样的捣蛋对于孩子来说是一种重要的成长历程。
当孩子捣蛋的时候,最重要的是不给孩子贴标签。
上初中的时候,我有一个同学,性格特别外向,坐不住,嘴也闲不住。
一到了上课就特别受折磨,周围的同学都在听课,他就东撩撩,西逗逗。
老师虽然烦他影响课堂秩序,但是他就是天然的活泼倒也不讨厌他。
不过有的时候抓到他破坏秩序还是会惩罚他。
我们几何老师人瘦瘦小小的,却十分有力量,她讲课即使坐在门外面也可以听清楚,只是嗓子一直都是沙哑的。
一次考试,这个同学成绩大幅下滑,几何老师扯着他的脸蛋儿,问他,还天天上课说话不,这都考成啥样了,再这样信不信我拿粉笔在你脸上画个大乌龟!
结果他还嬉皮笑脸,大家也是笑的前仰后合。
后来,来了一个新的数学老师,一上来就把他点了出来,说:我知道你是这个班的破坏分子,自己不像话还要带坏别人。
我听说你爸爸你妈去年就离婚了,你还不好好学习。
要是我是你,我自己就去撞死算了。
其他的同学都离他远点,这样的破坏分子一旦跟你走得近了,你也没什么前途了。
一通声色俱厉的批评后,就把他晾在那里。
一时间,教室里的氛围跌到了冰点,每个人都正襟危坐,感受到了老师的权威,开始对同学以前的行为有所“反思”。
而一向嘻嘻哈哈的同学竟然低头啜泣了起来。
这位老师的话显然起到了很大的作用,只是不是改变了成绩,而是改变了这个同学的性格——
之后他的成绩稳步下落,曾经爱开玩笑时候的那股聪明可爱劲荡然无存。
04
谈到绘本,就必然有点教育作用,可是在这个故事中,基本都是大卫在捣蛋,而妈妈在说不可以。
这似乎与一些现代的教育理念相矛盾,有人认为大卫妈妈的做法扼杀了孩子的冒险精神,有人觉得大卫妈妈缺乏沟通技巧,还有人觉得大卫妈妈使用了太多消极词汇。
不过我觉得,大卫的妈妈是个优秀的妈妈。
首先,成为一个完美的、各方面都符合科学理论的妈妈本身就不现实。
我们都是普通人,就不能用圣贤的标准来要求自己。
在心理咨询中,一旦人追求完美,那么他必然会出现种种问题,不仅达不到完美,甚至距离普通都相差甚远,父母也是一样。
对于父母来说,做60分父母即可。
什么叫做60分父母呢?
1、接受自己是普通人,接受孩子是普通人,接受自己会犯错的现实。
2、给孩子安全成长基本的条件,然后予以抱持性的环境,不过分投入,也不让孩子处于不安。
60分的父母甘当孩子背后的支持者,而不去争做孩子的引路人。
这样家庭提供给孩子的是一种真实而有弹性的成长环境。
这样的孩子会更有韧性和勇气,对待生活更有自己的想法。
就像大卫的妈妈一样,她没有严格的注意自己的一言一行,但是,通过大卫的感受以及他后来的发展,我们可以感觉到他是十分有安全感的。
虽然妈妈没有给他创设完全自由的空间,但是大卫却没少尝试,因为他知道妈妈虽然会生气、惩罚他,却会在他需要的时候,给他爱的拥抱。
这样的亲子关系,对于孩子来说足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