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一期《新闻》周刊关注了一个非常值得关注的流行病学研究趋势,那就是细菌对于抗生素的生存抵抗能力越来越强大,它们正在变成抗生素杀不死的“超级细菌”。
超级细菌是啥意思呢?打个比方,大肠杆菌是人体内常见的细菌,如果大肠杆菌超标的话也会带来生命危险,不过及时使用对应的抗生素基本就不会出啥大问题。但是如果这些大肠杆菌对抗生素免疫问题就严重了,有一半的患者会在两周内死亡。
《新闻周刊》的报道是在警告我们,我们需要意识到一个严峻的趋势,那就是细菌对于抗生素的抵抗力越来越强了,换句话说,抗生素正在渐渐失效。
这次的内容是美国三大新闻刊物之一的《新闻周刊》报道的,无论是这本杂志多年以来积累的声望,还是内容的严谨性来说都值得你重视。
抗生素危机到底有多严峻?
1942年青霉素首次投入使用,拯救了13名夜总会火灾受害者的生命。从那以后,医学研究人员已经发现了一百多种抗生素,拯救了许多人的生命。
下面的事实你可能就不清楚了:
从2007年到2015年,由于感染的细菌耐药而导致死亡的人数增加了5倍。
根据美国疾病预防与控制中心的统计,每年有两百万人感染的细菌都对主流抗生素有抗性,其中有23000人会死亡。
美国感染控制和流行病学专业人员协会负责人凯文霍夫曼说,这个数字是远远被低估的。
根据世界卫生组织的预测,到2050年,抗药性微生物的全球死亡人数将从现在的每年70万人增加到1000万人,到那个时候,超级细菌感染将超过癌症、心脏病、糖尿病成为导致人类死亡的主要原因。
形势如此严峻,那我们该怎样解决这个问题呢
三个方向努力:
首先,招募擅长进化领域研究的生物学家。
细菌的繁殖进化速度太快了,像大肠杆菌这样的微生物每20分钟就能繁殖一次,咱们人类想要对某种毒素产生抗性,至少需要数百年的时间才能完成变革性进化,而微生物用几年就可以了。
现在的趋势是,微生物产生抗药性的速度越来越快。哈佛医学院的研究者表示,研究表明,无论何时使用新的抗生素,大约一年之后就会产生第一批产生抗性的微生物了。所以,懂微生物又懂进化理论的生物学家在探索新的治疗方法的时候就能发挥大作用。
最近就有生物学家研究出了噬菌体,并在一些国家地区开始了临床试验。噬菌体是一种能杀死细菌的病毒,在杀死有害细菌的同时保护好的细菌。
其次,增强医院环境的消毒力度。医院至少有一半的时间里是没有采取正确的消毒错失的。美国医院里至少有5%的患者会在医院里感染其他的有害细菌。
(这一点中国医院不知道要严重多少倍,有多少医院的预防感染只是在纸面上做的。)
最后,新的抗菌材料。有人研发了细菌无法粘附的纳米晶体涂层,现在正在研究如何将这种纳米晶体融入到医院日常使用的服装、油漆、不锈钢、塑料等材料中,这些经过处理的材料可以比普通消毒剂擦拭的医院环境在更长时间内保持无菌。
文章结尾,《新闻周刊》总结道:
抗生素创造奇迹的时代正在结束,我们都应该感到害怕才对。
上面就是对最新一期美国新闻周刊中有关抗生素报道的内容概述,为避免断章取义,我是完整转述了得到app专栏《新知报告》中的翻译。
抗生素在中国被滥用的情况有多严重,简直是触目惊心,这个我没有去查找数据,但相信你我都有感受。
不论男女老幼,城市乡村,“生病了就去打针”这一观念深入人心,已经成了下意识,而打针就是打的抗生素。
前段时间,我姐的孩子额窦炎,在现成医院连续打了5天针(抗生素)都没有好,孩子发烧、呕吐还说头疼,她就着急得不行,一大早开车从现成到武汉同济挂号看病。结果,同济医院的医生说没啥大事,开的还是抗生素。
你看,老百姓把抗生素当做灵丹妙药,抗生素没有效果了就以为没有就了,而医生也经常不问青红皂白,过度依赖抗生素。
所以,新闻周刊的提醒更加值得我们中国人重视,因为我们孩子从小一生病就是抗生素,那具有耐药性的细菌只会更多。
想到这里,除了担心那些长期打针的孩子和成人,我也在思考我们是否有应对的方法。
新闻周刊中介绍的三个方法,前一个是怎么治疗细菌的,后两个是怎么预防细菌的,给人的感觉都是不痛不痒,真是没啥信心啊。
噬菌体的研发思路跟抗生素并没有本质区别,后两个预防的方法倒是很有必要实行,即便管不了大用。
思路决定出路。既然我的职业是中医,那么中医药是不是可以发挥作用或者提供思路呢?
答案是肯定的。
下面我就从两个方面来讲述中医药对于抗生素失效这一问题的应对,一方面是中医药如何治疗和预防细菌,另一方面是中医药理念对西医药对付细菌可能的启发。
一、中医药如何对付细菌
这里要说具体的东西了,我就简单说个大概。
首先,我们要明白,所谓的细菌感染,有两种途径:一是外部细菌侵入,二是内部细菌失衡。后者在中医药看来跟其他疾病并没有区别,恢复平衡正是中医的拿手好戏。
而后者在中医这里也很麻烦,中医药里没有细菌这个词,中医药将之称为“疫戾之气”或“六淫之邪”,古代经常爆发的瘟疫就是我们现在所说的细菌传染病。
下面就以感冒为例,来介绍中医对付细菌的方法。
感冒分为两种,普通感冒和流行性感冒。
普通感冒就是内部失衡导致的,受凉、劳累、熬夜等原因引起人体免疫力降低,于是上呼吸道本就存在的细菌就相对占据上风。
流感就是外部的流感病毒(这里暂把病毒当细菌说事)侵入人体,很显然,也是免疫力低下的人群更容易感染。
流感具有传染性,病程短,病势急、病情重。中医很早就积累了大量的治疗经验,后来又发展出了伤寒、温病学说,对这一过程有很深的认识,也有相应的治疗方药。这方面治疗的例子也很多,就在新中国成立之后,各种流行性传染病,包括最严重的非典,中医药都发挥了重要作用。
总结来说,对付细菌,内部失衡的话,按照普通中医辩证就行,中药、针灸等方法均有不同疗效;外部侵入的传染病,中医也有广泛的治疗经验,而且不用围着细菌病毒打转,治疗生病的这个人就好。
二、对西医可能的启发
这种启发,一方面是中医药具体方法上的疗效,比如某些中药成分的功效、某些疗法具体的抗菌疗效。这些我就不多说了。下面我重点讲的是观念和思路方面。
中医和西医最大的不同就是系统论和还原论的不同,关于系统论以后我会详细讲述,这里展开讲三点。
1、联合用药。中药为什么没有耐药性?因为单味中药的成分就很复杂,更不要说一个方子了,单一成分反复刺激才会形成耐药性,中药复杂的成分细菌根本无法摸着头脑。在具体治疗当中,西医也可以多联合用药。
2、扶正祛邪。抗生素对付细菌是在驱邪,但我们人体本就有免疫系统,扶正也是一条路子,其实这在癌症治疗中已经开始运用,关于癌症的免疫疗法去年获得诺贝尔医学奖就是证明,细菌治疗领域为什么不开发免疫疗法呢
3、整体观念。系统内的各个组成部分不是孤立的存在,是相互依存、相互影响的关系。一个简单的感冒,我们要看的不仅是某个细菌病毒,也不仅是发生炎症的上呼吸道,而是身体的全局,而是患病的这个人。
4、黑箱治疗。这是中医一直被诟病的一点,但其实颇有点后现代的思想,语言哲学和现象学也有类似理念,透过现象看不到本质,现象之外还是现象,相关性大于因果律,这也是为什么不同中医开的不同方子对同一个疾病都有效果的原因。西医也可以从各个环节入手,注重相关性,多途径干预。
以上乃一家之言,一时之想,大家若觉得有意思请点赞分享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