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研结束到今天为止,过了两个多月了。2月21日上午12点查到成绩那一刻,也是宣告我的一战结束,最终的成绩比我自己估的要低了很多,估分估的是380以上,可以进复试,结果考了342,心理学归属于教育学化分数线,去年教育学国家线337,今年必定涨到340以上,考过研的都知道,像这种热门学科,分数线都在上涨,只过了国家线是百分百没有书读的,更何况是在2022年400多万考研人的内卷情况之下,别人比你更加努力,就证明了你无书可读。考研是选拔性考试,不是达标性测验,没有分数,没有实力的人是不能晋级的。
查完分到现在,我只能干等着国家线出来,接受最终的制裁。考完之后可以说是混混僵僵,连续熬了两个星期的夜,早上六七点才睡觉,睡一天吃一顿晚饭又接着熬夜,这是长期学习之后的报复性活动吗?我自己觉得不太像,更像是考完就明白自己没有发挥好,抑郁不得志的失落。
庆幸自己在1月6号之后去实习上班工作了,每天把精力投入到工作上面,也没有太多精力想考研成绩的事情,到2月16日实习结束,持续40天的实习,加上过年的补贴三倍工资,也挣到了差不多三个月的生活费,至少给父母有减轻经济压力了。那段时间由于工作原因,每天最少也是晚上十二点就得睡觉,因为明天一大早还得早起上班,也就没有熬夜了,虽然上班的时候脑子空空的,但也没有想太多,也就正常实习结束了。
2月17日回到老家,因为过年没有回家,回老家陪了爷爷奶奶10天,其实也没那么多时间,差不多都是每天有老同学或者朋友因为疫情原因没有开学叫我出去玩,2月27到达学校,直到今天为止。
实习期间自己也在休息或者放假的时候出去走了走,其实也是一个人漫无目的的闲逛,也不是找不到人陪,室友人都挺好的,但是一个人自由一点。走来走去走到了建邺区图书馆,发现还是这里的氛围比较适合我。
1月16日。余华的新书《文城》,这本书其实也不算他的新书了,据我了解在21年就已经出版了,只是相对于他的其他书籍算他新写的,一直关注着这位作者,只是考研期间没有时间看,或者说我们学习图书馆对于新书管理比较严,要事先申请阅读,才会去储藏室给你拿出来,而且要等上两三天。认识的一位英语老师,也是我比较喜欢的一位老师,对我们建议说,年轻人或者说生活态度乐观的孩子,还是建议不要去读余华的书。只是他的这些话对于我已经太晚了,高中时期或者说初中开始,从余华的《许三观卖血记》到《活着》然后是《第七天》和《眠》与《兄弟》只要是看上几页可以勾起我兴趣的书,余华的书我也读了几本,从卖血维持自己家庭生存的许三观,到死后经历看到人间百态的第七天,活着已经很难受了,只剩下一头老牛陪伴。
比起这些《文城》这本书似乎在“惨”上面会弱一点,但是慢慢的到了后面的内容,原本自认为可以有好结局的人却被砍了头,或者说暴尸荒野的结局,确实文风不减当年。最触目的莫过于主人家里面佣人或者说长工的忠诚与追随。实话实说,其实读到整村子人被杀害的时候共情感对于我是比较少的,因为在看了几本悬疑犯罪小说后,已经习惯了这种描述方式与内容。但是在长工追溯主人公。寻求他的迹象来找他,并且带着房契与金条之类的财物时,我确实流了眼泪,在这种年代背景下,拥有财物地契房契,莫过于可以过上衣食无忧的生活,那个时代是这样,现在也如此。但是他们却没有私藏,而是穿着草鞋,不远千里来看寻主人公。第一次见主人公时,主人公回话,说想回家的时候叫他们来接他回家。
“好的,少爷”这句话为后文的情景埋下了伏笔。
这一次长工来接少爷回家,只不过不是活人回家,他们拉着板车,为什么拉板车,因为长工的父亲在路上害病而死,但是他们也要拉着一起去接少爷回家。
确实不应该过多或者说有些着魔似的读余华的书。因为读完之后到现在,回想起来也是沉重的,愤愤不平。可是从里面学到的,往往比不去读这本书的更多。
心存善良。人与人之间的善意会传递,书中的“和尚”与主人公就可以看出来。
执着与宽容,这也是这本小说故事进行的主线背景,不远千里,为了找到自己的妻子,虽然妻子骗了自己,而且到了最终都没有找到她。
所谓迷信,也可以找到乐趣。晚上围着水井转几圈,可以怀上男孩。在现在看来是迷信说法,但是那个背景下却可以看到妻子对于丈夫期望得到男孩的愿望。当然,现在已经不再重男轻女了,而且有的家庭把女孩当成公主,我个人还比较女孩,儿子比起女孩不听话的事情太多了。
固守观念未必不好,长工忠诚追随主人公。
里面可以学到的实在太多,只读过一遍是完全无法感受完全的,有时间会重新再多读几遍。
绝望失败没有什么可怕的,最怕的是无助和不去改变。“习得性无助”是自己在心理学学到的词,但是千万不要出现在自己身上。
1月20日,《人生第一次》一本很薄,只有一百多页的小书,这本书没有预先查询,也没有提前想好要去读,是在图书馆漫无目的不知道读什么的时候,被标题吸引而去阅读的。
孙子,父亲,爷爷,三代人传递出的感情。
第一遍读完有一点懵,书很薄就读了第二遍,第三遍就读了后面的英文原版。
让我想到的是“家人闲坐,灯光可亲”的惬意回忆。
原文“宇宙很浩大,生活同样漫长。我们一边陪伴也在一边告别。当世上拥有的一切都消失殆尽,唯有收藏着爱的人,才能拥抱未来活下去”
最终都会离别,“广场会变得越来越小”,从小父母期盼自己的孩子成为什么样的人,从事什么样的工作,或许最后却大不一样,但是父母对自己孩子的关爱与担心却丝毫不会减少。
读到老年痴呆很遥远,离自己很远,但是当这种病真的发生在自己身边,自己亲人身上时,缺手足无措了。
比起打游戏,更多的时间给家人发条短信,打个电话真的更加有意义。
以前看见一句话说:孩子与老人每一天过上的时间不一样,孩子的一天很漫长,而老人一天却很快。孩子是按照一年一年的过,而老人是一天一天的过的。每个人都会老的,而每个人都有年轻的时候,虽然只有少数人记得而已。
3月5日 萨拉《独处的艺术》现代独处的人多了起来,你身边的同学朋友,同事,突然有一天变得陌生,也不是说陌生,只是不喜欢参加社交活动,喜欢一个人独处的时候,不要觉得奇怪,他只是在成长或者说想去尝试不同的事情。试着想去改变一下自己。
人的根本属性是社会性,但是与独处并不冲突,书中的一位女士要照顾很多位孩子,而且还要上班工作,但是也可以找到独处的时间,放松自己,让自己生活有能量与活力。
给孩子一个独处的机会,不要每天黏在一起。心理学上面发展心理学讲到的亲子关系,是需要培养的,但是我也认同书里面的在保障安全的情况下,带着孩子去草地,森林,接触大自然,让孩子自己探索,父母充当一个“护卫者”的角色。
慢慢做一些自己一个人的活动,看电影吃饭也未尝不可。自己一个人的旅行也可以去尝试,但是攀岩登山等带着一定专业性与危险的活动,自己一个人还是不要随意尝试。
书里面介绍到最容易独处的活动莫过于看书了。是的,看书是独处最好的一种方式,也是让自己进入独处状态的一个最好开始。所以我总是一个人到图书馆,一个人从早到晚。
但是独处不代表闭门造车,本书作者居住在远离人群的地区,但是他还是保持着正常的社交关系,有着几十年的老朋友,与邮递员可以自然交谈。
在这两个月里面其实还读了很多数,有的只是看到一半不想再读,有的是在原来的地方找不到了书。以前过于追求读书的数量,借阅排行榜一直保持在图书馆前十。可是真正用心读下去的书却很少。
现在是没有数量要求的慢读。当然也要有一定的计划。接下来读《复活》与毛姆的《刀锋
》以及路遥的《复活》
听书是夏目漱石的《我是猫》
看书就像小时候喝奶奶熬的鱼汤,虽然记不清味道了,但是已经融到骨子里面了。
一件事情做完之后,要问自己从里面学到了什么,而是整天的怨天尤人,寻问命运不公。
现在的生活远比二十年,三十年前好很多,不用为生计发愁,只要不懒,养活自己都可以的。
考研整个过程学到的东西,以及培养起来的学习习惯与状态,远比结果带给我的多得多。
到一个地方,我第一想到的不是玩,不是吃,而是想去图书馆逛一逛看看有什么好书。
睡懒觉到9点后总是感觉罪恶,七八点就想起床,无论是起来看书或者是散步运动。
早饭按时吃,生活继续。
输入太多不写一点东西的话可能会把自己憋坏了。
接下来计划是二战与毕业论文设计 未来好长啊 加油
2022年3月8日 下午一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