寒假怎么过?(下)

上一篇文章我们一起宏观地分析了放寒假的目的和寒假怎样过才更有意义,有家长私下给我留言说:“每个假期我们都有一个宏伟的计划,但总是在实施过程中出现这样那样的问题,然后相当一部分计划就不了了之了。”

今天我们就具体来谈一谈,怎样做才能让寒假计划落到实处,让孩子真的有所收获。本期重点:

如何制定寒假计划

执行计划的注意事项

1.计划里要有生活

 首先我们来看看某小升初同学的寒假计划——

科目                    次数

数学        14次;3小时网课、刷题七八年级

英语        7次;3篇阅读理解、阅读《夏洛的网》

运动        1500次跳绳、仰卧起坐50个、俯卧撑20个

其他       钢笔字30分钟、听写2-3单元语文字词、看课外书、练字、每天一集《诗词大会》、 新增物理每天一章

看得出来,这是一个学霸级小朋友的学习计划:语文、数学、英语、提前学的物理、文学文化的积累、练字、体育锻炼,无一不囊括在内,非常全面。可以看出家长的用心良苦和孩子的积极上进,的确令人钦佩!

但仔细读来,就会发觉哪里有点不对劲——在这个计划里,看不出孩子真实具体的生活。比如孩子一天三顿饭吃什么,有没有规划一下?到周末的时候全家一起在 Shopping mall里看个电影、吃个饭?或者哪些时候是有小朋友来访的,要和同学一起玩,一起做作业?平时要不要和父母一起去菜市场买买菜?有没有想在这个假期里学会某项家务或者生活技能?

如果能在假期计划里有意识地把需要体验的生活细节安排进去,孩子的生活阅历就会得到迅速提升。孩子不但成长、成熟得比较快,对语文的阅读理解也会很有帮助。

2、计划里要有亲人

疫情的肆虐,让大家不得不各自闭关在家。网络的发展和各种社交软件、社交平台的发达,也使亲人间见面聚会的机会少了。现在的孩子大多是在三口之家、四口之家长大的,对“亲友”这个概念非常淡薄。自己家里这几个人也是各忙各的,只在吃饭时匆匆见一面。甚至有些家长忙于加班,连饭也不能跟孩子一起吃。所以,在孩子的视野中,只有自己、学校或课外班的同学,做事情时很少顾及到亲人的感受,更不用说主动关心一下亲人的需求了。

所以,要把亲人们喜欢干什么,自己打算利用假期陪他们一起做什么写进计划里,在潜移默化中建立起关注他人心理和情感需求的思维方式。比如,和爸爸一起给他最喜欢的君子兰换盆、培土,陪妈妈去健身房做两场热瑜伽,帮奶奶给家里的喵星人洗澡,陪爷爷去公园里学打太极拳……

花心思给家人一个惊喜,让平淡的日常生活过出浪漫的仪式感。在计划里专门留出一天,全家人一起打扫卫生,迎接春节;推算开花周期,提前网购好大年三十刚好开花的水仙;花一周时间悄悄跟妈妈学做“四菜一汤”,在爸爸出差回来那天做给他吃……

三毛说:“爱情,如果不落实到穿衣、吃饭、数钱、睡觉这些实实在在的生活里去,是不容易天长地久的。”这实质上是把浪漫的爱情落实成了亲情。也就是说,真正的亲情是要在日常的穿衣、吃饭、睡觉这些实实在在的生活琐事中体现出来的。所以,我们教孩子关爱亲人,就要教他把关爱变成一件一件实在的小事,让“心中有他人”的意识真正内化为孩子自己的日常行为习惯。

3、计划里要有休息

真正的休息是给孩子放空自己、发呆的机会,而不是做学滑雪、学桥牌的另类学习安排。

每天都留出一两个小时的时间来,不做任何特意的安排,让孩子想干什么就干什么。躺在床上看着天花板发呆,或者在院子里漫无目的地疯跑,都是孩子彻底放松休息的机会。

“发呆”是一个人想象力和创造力自由驰骋的时刻。

英国著名物理学家卢瑟福有一天晚上走进实验室,当时已经很晚了,看见他的一个学生仍俯在工作台上,便问他:“这么晚了,你还在做什么呢?”

学生回答:“做实验。”     

“那你早上做什么呢?”     

“做实验。”   

 “那么整个白天你也在做实验吗?”     

“是的。”     

卢瑟福说:“那么这样一来,你什么时候思考呢?”

显然,“学而不思则罔”。成年人尚且如此,对于思想尚未受到社会生活条条框框禁锢的孩子来讲,如果给予他们足够的自由时间和空间的话,是很有可能有所创造的。

此外,能够平静愉快地独处是一个人独立人格形成的重要标志。因为此时人进入了“与自己相处”的哲学境界,能够真正倾听自己内心的声音。人的出生和死亡都是需要独自面对的,在人世间的绝大多数时间也都需要自己独立处理生活中的人和事。如果能在孩子走上社会独立生活之前就逐步培养起放松地与自己相处,准确地把握自己内心真实需求的能力,那么他在未来选择生活道路、选择职业和婚姻等方面上,会少走很多弯路。

孩子们平时的学习生活节奏很快,没有时间静下来安静地独处。所以,假期里要有计划、有步骤地给孩子提供这个精神成长的空间。


4、计划要具体,有可操作性

这是一个小学高年级孩子的寒假计划——

这项计划看似每个学科都涉及到了,内容也很丰富,但是总感觉欠具体。

 比如,每天的小练笔,不同的题目难度肯定是不一样的。家长和孩子一起定计划的时候,是不是按照循序渐进的原则,先写好写的题目,再写有难度的题目?或者特意把某一个限定了内容的小作文放到家庭的某一项活动之后,用以记录这项活动中的真情实感?

再比如,每天做的数学题,如果错了怎么处理?是否应该每周安排一次错题重练?错题都是由家长帮忙抄写整理,还是由孩子自己重新抄题重新做,所用的时间量是不同的。这是否在计划中明确了?

线上课如果不是1对1的形式,孩子的听讲效果和面授课是有一定差异的。家长是否要检查孩子的课堂笔记?如何落实语法课的作业?表达课和音标课的收获怎么检查?是通过听写还是孩子口头作文?安排了一天中的什么具体时间来做?是每天做,还是几天做一次?这些都需要在计划中明确具体时间和由谁来落实,只有这样假期学习计划执行起来才能够比较顺畅。

家长要以身作则

教师行业中有一句话是作为教育原则一直跟随着每一位老师的:“凡是要求学生做到,老师自己先要做到。”在家庭教育中,这个教育原则同样适用:“凡是要求孩子做到的,家长自己先要做到。”

我们教育孩子要有生活情趣,那么家长自己首先就要把生活安排得温馨舒适、情趣盎然、活色生香。我们教育孩子要关爱亲人,那么父母首先就要做到互相尊重、互相体谅,对双方的老人关心备至。

我们不可能要求一个夫妻双方互相埋怨、互相指责的家庭,能培养出对别人尊重、理解和包容的孩子;也不要指望生活氛围中父母和爷爷奶奶关系疏离甚至紧张的孩子,成年后能够跟自己的父母长期融洽地相处。

这就是我们常说的“代际积累”。

同样,在执行计划的过程中,会有各种各样的意外导致计划不一定能被不折不扣地执行。这时候,家长的处理方式就直接决定了孩子今后的思维方式。

如果我们希望孩子有坚定的意志力和强大的执行力,那家长自己就要有逢山开道、遇水搭桥、克服一切困难也要把计划执行到底的决心和行动;如果我们希望孩子在未来的生活中能够因势利导、善于变通、游刃有余,那家长自己就要根据临时发生的情况,随时随地调整计划,并且智慧地想出其他办法来弥补意外造成的损失。

这两种处理方式仅仅是体现了两种不同的思维方式而已,没有高下之分。在社会生活中也同样需要这两种不同思维方式的人。就看每个家庭希望自己的孩子成为什么样子了。

陪伴≠指导

陪伴就是单纯的“在”,让孩子感受到被关注、被看见,而不是对孩子的每一个动作都作出具体评价和指导。甚至,家长的评价反馈越及时、越具体,对培养孩子自信从容的气质起到的越是反作用。

成长本身是一个探索的过程,要允许孩子在成长中试错。家长的陪伴是让孩子感受到家长对自己的关注和爱,觉得自己不孤单。而不是需要一个教练,随时随地站在旁边评价他。

我们回想一下自己在驾校学车的经历,就能够理解孩子的感受了。假如我们遇到一个非常“认真负责”的教练,对学员的每一个操作都马上给进行评价,而且绝大多数情况下是指导性的评价。虽然教练的出发点是好的,希望学员进步,但是,作为学员肯定有种看见这个教练就不敢开车了的感觉。

 多陪伴,少说话。让孩子自由地尝试,自信地成长。

尽量多正向强化

如果真的发现了孩子学习生活中的缺点错误,也不要通过反复指责来引起孩子的重视。因为这种负面信息会强化孩子对自己的负面评价,反而表现越来越不好。不如在孩子某一次做对时及时表扬,用正向反馈强化孩子对正确做法的记忆。

比如,孩子因为手脑眼配合不好,常常抄错题目、写错字。家长不必每天都批评孩子不认真,不用心。而是应该找到某一次作业中没有抄错题、写错字的机会,大加表扬,并帮助孩子回忆写作业的过程是如何具体操作的。通过总结经验,固定成一个有效的学习流程,让孩子写错的概率越来越低。但也许第2天、第3天孩子又写错了。

那么,请家长一定要控制自己的情绪,不要批评孩子。只帮他回忆写对了的那次作业的操作流程,用有效的经验提高做对的概率。

后记

一个多月的寒假很短,能否让孩子在生活或学习的某一方面有一些具体的收获和提高,取决于家长和孩子共同制定的计划是否切实可行,是否真正坚决落实了。当然,更有赖于相互信任的、融洽的亲子关系作为实施的保障。

总之,做家长是一门学问。既然为人父母,就要刻苦钻研这门学问,努力让自己做到最好。然后,孩子才能成长得很好。

寒假在即,各位家长和小朋友们,加油!

声明:本文系作者原创,未经许可,不得复制。转载须注明出处。

你可能感兴趣的:(寒假怎么过?(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