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讲义】《活出生命的意义》

我是2016年开始经历抑郁症的,这几年对我帮助比较大的方案是CBT和人本主义疗法。很感谢过去这段经历,让我的心灵肌肉在痛苦中得到强壮,同时,让我懂得”朋友“两字真正意味着什么。

在我开始学习心理学和咨询技术以后,遇到很多愿意敞开心扉,跟我分享他们生活与心事的人。我很感谢这份信任。

这篇帖子是想推荐一本书,来回答以下这些真实的问题:

”活着的意义是什么?“

”婚姻的意义难道就是让人生活在牢笼里么?“

”如何熬过人生中没有意义的时刻?”

... ...

《活出生命的意义》这是一本讲述生存问题的书,我觉得有3个理由,值得你看一看。

通常,尚没经历过痛苦与挫败的人,是不会对“意义”这个问题深入思考,并产生真知灼见的。而说起痛苦,弗兰克尔的经历值得我们花上一天,听他谈一谈。在纳粹时期,他的全家曾经被关进奥斯威辛集中营,在饱经折磨之后,只有他自己幸免遇难,而他的亲人和爱人,全都死于毒气室中。这本书的上半部分,就是这段经历的真实记录。

值得注意是,弗兰克尔不是一个炮制“心灵鸡汤”的人。作为一名医学博士,维也纳医科大学以及哈佛、斯坦佛等多所大学的神经与精神病学教授,他从个人苦难的经验出发,用科学的视角,开创了“意义疗法”与“存在主义分析”学派。被称为继弗洛伊德心理分析、阿德勒个体心理学之后的,维也纳第三心理治疗学派。

比如在对集中营回忆部分,那噩梦般的死亡工厂,弗兰克尔仍然保持着科学家和心理学家的目光去审视、分析、和反思人们在集中营里的体验。



 “一进入集中营的大门,人的心理就会发生变化。不确定自己被关多久,不确定结局是什么。他们的存在成了临时性的,没有未来,也不可能确定什么目标。”——人的独特之处在于只有人才能着眼于未来,但是只有极少数人能够在极端困苦环境下,积极生活。

“在这种被困于某处的状态里,很短的时间比如一天,由于充满了折磨,显得特别漫长。很长的时间比如一星期则过得飞快。在这种扭曲的心理时间的折磨中,人们会进入到虚无状态,很不严肃对待自己的生命,把生命轻易抛弃。”

 “绝大多数犯人相信,生命的机会已经过去了。对未来失去信念,也就丧失了对精神的把握,就会注定走向毁灭。通常这很快会发生。通常的表现是精神崩溃,拒绝穿衣洗漱和出早操,任何劝说威胁都不起作用。生病也拒绝做任何有助于自己恢复的事情。就那样放弃了,不再关心任何事情,然后无声无息的枯萎下去。”

这段经历让弗兰克尔相信,生命主要动力并非弗洛伊德理论中强调的快乐本能,也非阿德勒强调的权利欲望。他欣赏尼采的一句话“知道为什么而活的人,便能生存”。人们活着的动力是找到生命的意义,这也是人们一生中最艰巨的使命。

他在一次采访中说,有数据统计从集中营幸存的可能性是1/29,很低。对于假设,你无法证明,却可以证伪。“只要没有人向我承诺我的生命一定会葬送在那里,我就需要坚持下去。”

第二部分意义疗法

在这本书的第二部分,是作者对他开创的“意义疗法”原理的阐述。

代表“存在主义分析”的意义疗法,建立在对人生、苦难、自由和承担责任的哲学思考上。“生命的意义是什么”,曾经人们带着这样的问题走向牧师或拉比,现在是精神病专家或者心理咨询师。

意义疗法把人看做这样的存在:他主要的担忧是实现某种意义,而不仅仅是满足欲望和本能的需求,或者是调和本我、自我和超我之间欲望的冲突,亦或适应社会和环境。在这一点上与心理分析分道扬镳。意义疗法认为人需要的不是不问代价的消除心理冲突和体内紧张,而是唤醒内心潜在的追求意义的意志。

生命的意义是什么?生命的意义在每个人、每一天每一刻都是不同的。就像一场电影的成千上万个镜头,每个镜头都有意义。但在看完电影之前,整个电影的意义是不能确定的。生命的终极意义,也许只有濒死时才能全部揭示,但是如果我们不能理解每个镜头的意义,那么对整个电影的意义也无从把握。因此,人不该问他的生命之意义是什么,而是应该通过自己对生命的理解来回答生命提出的所有问题,找到特定时刻每个人特殊的生命意义,这个使命是别人无法替代的。对待生命,只能担当起自己的责任。

意义疗法认为,负责任是人类存在的本质。认识到自己的责任,开发精神资源,自己决定为什么负责、对什么负责以及对谁负责,而不能等待别人来告诉自己答案。

意义总在变化但不会消失。弗兰克尔提出三种方式发现生命的意义:

(1)创立某项工作或从事某种事业

人越是忘记自己,投身于某种事业,就越能实现自己的价值。认识到自己对未竟事业的责任,也就不会抛弃自己的生命。如果知道自己存在是为了什么,也就知道如何继续活下去。

(2)体验某种事情和面对某个人

在意义疗法中,爱不是性欲和本能的副产物。相反,性是爱的表达方式,爱是直达另一个人内心深处的唯一途径。通过爱,你能看到所爱之人的本质特性(包括对自己的爱),甚至看到他应当实现而尚未实现的东西是什么。

(3)在忍受不可避免的苦难时采取某种态度

如果苦难是可以避免的,那么有意义的事就是去消除痛苦的根源。如果磨难无法改变,就把它当做自己独特的任务,你也是独特的、孤独的一个人,没有人能替代你的痛苦。你独特的机会,就存在由于自己承受重负的方式之中。

弗兰克尔指出,一些不可控的力量可能会拿走你很多东西,但唯一无法剥夺的是你自主选择如何应对不同处境的自由。你无法控制生命中会发生什么,但你可以控制面对这些事情时自己的情绪与行动。

说起选择的自由,弗兰克尔说,人的生命和自由是有限的,自由是针对特定条件采取某种立场的自由。“作为神经病学和精神病学两个领域的教授,我充分认识到胜利、心理和社会的条件对于人的限制。但同时作为四个集中营的幸存者,我也亲眼见证了人在难以想象的最坏的境遇中勇敢面对和战胜各种厄运的能力。”“在集中营,在活人实验室,我们亲眼目睹,有人像猪猡,有人像圣人。人的内心里,这两种可能都有。最终表现出哪一种,不是环境的产物,而是是决定的结果。”

人是自己做出了屈服于条件还是勇敢的挑战环境的决定,换句话说,人自己决定下一刻自己会成为什么样的人。自由和责任是故事的正反面。如果人不能为自己负责任地生活,那自由就会堕落为放任。

除了苦难,妨碍人们寻找意义的原因:虚无感、和死亡(孤独)

对精神病学家来说,厌倦所带来的的问题比焦虑带来的多。大量经验证据表明,抑郁、侵犯和成瘾依赖是存在之虚无即空虚和无意义导致的。有时,人迫切的需要别人为自己做决定,甚至连自己想做什么都不知道,要么去做别人做的事(随大流),要么做别人希望他做的事(集权主义)。用弗兰克尔的话说,人们不得不为了生活忙碌忘记了生活的方向,有live by却没有live for。

使生命丧失意义的另一个原因是死亡。弗兰克尔指出我们生命的短暂性不不会使存在没有意义,但是的确构成了我们的责任。因为人们需要在多种可能性中做出选择,一旦成为现实就成为存在的纪念碑。

通常人们只想到短暂性,而不去思考之前的丰富果实。意义疗法因为牢记存在的短暂性,所以不是悲观的,而是积极向上的。当消极者恐惧的看着墙上的挂历越变越薄,积极者是把撕下的每一页摆放整齐,并且在背面写几行日记的人。即使他已经老了,又有什么关系呢,他可以自豪的回忆所有充实的日子,完全没有为虚度的青春懊悔,或者嫉妒年轻人。因为“曾经存在”是最确定的一种存在——他会这么想“我拥有的不仅仅是可能性,还有现实性,我做过了,爱过了,也勇敢的承受过痛苦,这些痛苦甚至是我最珍视的,尽管不会引起别人的嫉妒。”任何人、任何事都不能从过去夺走这些财富。

并且,生命的短暂性难道不是使我们尽量过好每一刻的最好提示器吗?弗兰克尔反复强调:享受当下的生活,“要像是经历第二次生命,不要再像第一次生命一样,重复同样的错误。”能在年迈时自信的总结过往,需要的就是这样为自己生命的意义负起责任。

总结:

弗兰克尔创立的“意义疗法”和“存在主义分析”被称为弗洛伊德精神分析、阿德勒的个体心理学之后的维也纳第三心理学派。


他使心理治疗重归人性化,反对精神病学把心理看成一种机制。强调激发人“独立的、富有创造性精神”的内在资源,他相信人的创造力能够将生活中的消极因素转化为积极和建设性的因素,从罪过中改过自新、将苦难转化为成就、从短暂生命中获取负责人的行动的动力。

弗兰克尔一生对生命充满了极大的热情,67岁仍开始学习驾驶飞机,并在几个月后领到驾照。一直到80岁还登上了阿尔卑斯山。这本《活出生命的意义》美国国会图书馆评选为具有影响力的十本著作之一。曾经翻译成24种语言,鼓舞了无数的人,也包括我在内。推荐给大家。

你可能感兴趣的:(【讲义】《活出生命的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