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青春全给了“他”

大概过了二十岁后,人都开始陆陆续续的为过去的自己“买单”。

    13岁,还是初中生的你,眼红同桌的手机。你鼓足了勇气,在某个上学的周天,偷了老妈的诺基亚。你在网络世界里开心遨游,安静的晚自习,你轻轻的听着歌。深夜躲在被窝里与好朋友一起感受手机的魅力。周未到了,回到家你悄悄把手机放回原来的地方,装的像个没事儿人。但不巧,你的表哥们却告诉你的爸妈,说xx是不是在用手机上网………

    14岁,爸爸带着一千元钱,说在这个小县城为你买一部好手机,千挑万选你看上了一款超出预算七八百元的手机,爸爸很爱你,转身去信用社取钱。刚拿到新手机的你,把这份喜悦告诉了身边的小伙伴,你把这如珍宝一般的手机,拿给她们欣赏。你们围在一起申请了属于自己的扣扣。情窦初开的年纪,你在她们的怂恿下加了他的扣扣。你说,这个夏天真是甜死了………

    15岁,你高举叛逆的旗帜,无下限的与父母为敌。你过分的让父母心寒,父母的不理解让你失落。你的友情以及心仪的他,手机里装满了你这个小女孩的心事。那天阳光刚刚好,你意外的加了“偶像”的扣扣,疯狂在空间转载有关他的动态,看着在电视上闪闪发光的他,你突然感觉到,偶像离你其实不远。朋友发来消息说空间互踩,你思考了很久互踩的意思。微信呢?你笑着说哪是中年人的必需品………

    16岁,你说你的高中生活过的很快乐,你加了好大一群人的扣扣,你们在留言板互相留下关于青春的故事。今天下雨了,你发了一条说说“下雨了,天黑路滑,大家都要注意人心啊。”未尾还来了一长串的哈哈。今天出太阳了,你发了一条说说“今天跟朋友们出去逛街了,好开心,我们是一辈子的朋友哦”,然后配图一张大家留着非主流发型的刘海。你在深夜突然感慨到,明天会更好………

  17岁,“过完17岁的生日,我是个小大人了,要爱爸妈爱自己”。这是你17岁的第一条动态,充满了满满的正能量。这一两年来你变了很多,你知道哪根本不是你偶像的扣扣。你的诸多动态里全关于友情爱情,对方离开了,你发动态说祝Ta余生安好,新朋友的到来,你说欢迎你的到来。好像每天都与朋友在扣扣上有说不完的话,你糊里糊涂的拥有了微信,于是你设置了一个非主流的微信号。你下载了微博,哪里才有你喜欢的偶像………

  18岁,过生日那天你喝醉了,傻乎乎的播通了他的电话,满身酒气的你说了一堆话,你说你也忘了他回了什么。你突然不敢面对面目全非的过去,你疯狂删除以前的动态,还自嘲的发动态说“以前简直非主流”。爸爸在微信上发来生日祝福,你看着微信上的亲朋好友们,吓得赶紧设置了部分人可见朋友圈。你在微博上认识了很多有趣的人,你跟朋友炫耀说全是帅哥。真的,你太骄傲了………

  19岁,“你在干嘛呢?”你常常在手机上收到这样的消息。这一年很重要,你尝试戒掉手机。白天你在学校认真学习,但不知怎么的,深夜的你常常失眠,你点开网易云,耳机里传来熟悉的歌声,你突然又觉得难过,你去翻以前的动态,幼稚却又怀念至极。这让你哭笑不得,你删了一些幼稚的动态,你在朋友圈更新到“还是以前开心快乐”。于是迎来一群人的关心问候,你又觉得日子其实还可以………

  20岁生日那天,你收到了爸妈的大红包,你在微信上打下了很长的一段话,那些在平常日子不曾说过的话。没有好多朋友发消息给你,你突然开始意识到自己丢了很多人,你去翻她们的朋友圈,涌现出了很多美好的画面,好笑又幼稚,吓得你赶紧清除这些证据。你在对话框打下了很多文字,你却突然发现没了发的必要。喜欢的男孩发了分手的动态,你开心的点赞,你说,你是不是不敢承认自己的那点小心思………

  21岁,有人要你的联系方式,你给了对方微信二维码。弟弟在一旁冷笑着说,“中年人才玩微信呢”。你看着他在扣扣上长篇大论,就好像你跟他是一个感觉,都是一个无奈脸。你突然想去看看扣扣里的朋友,翻半天都没见到大家最近的动态,你心里想这群伙伴是怎么了,再看看自己,哦,已经半年没动态了耶。这一年,你与朋友好像没话说了。是都长大了吗?你切了一声,笑着说是手机不好玩了啦………

  22岁,那天你出门逛街忘带手机,你在外边逛了一天。回家打开手机,突然收到了一条信息,你满心欢喜的点开,结果是天气预报提醒你明天有雨。朋友生日那天,你看了朋友圈才记起,发了句生日快乐,对方说“谢谢你呀”。小伙伴在微信上约你有时间玩,于是你们一直都在约,却没见面。手机的功能好像不多了,支付、看电影、打电话、没了。你说是吧?这才不值得你难受,这才是家常便饭。

  23岁,未完待续………

  后记:你是什么时候把那些不认识却又聊的很投缘的网友删掉的?是什么时候觉得发动态是一件很麻烦的事?是什么时候感觉到朋友圈的朋友与你渐行渐远?是什么时候没了当初玩扣扣微信的热情?亲爱的陌生人,你过的开心吗?

                                          2019.08.04王大制

你可能感兴趣的:(我的青春全给了“他”)